第一章 導論(摘錄)
一、從幾張劇場圖像說起
本書以劇場圖像──可能指涉和劇場相關的演出、人物或成規的圖像再現──為研究標的,這些圖像不僅可能是重要史料,幫助我們重構、想像消逝的戲劇場景,有的更可被視為隱藏社會形構(social formation)的社會文本或是文化表演文本。讓筆者先以幾張圖像簡短舉例。
讀者若曾到倫敦旅遊,造訪過莎士比亞環球劇場(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可能會覺得圖1-1看來有點熟悉,不妨對照一下你拍攝的照片或錄影留下的紀錄。此圖是1596年,荷蘭學生德威特(Johannes de Witt, 1566-1622)到倫敦旅遊時,某天前往天鵝劇院看戲,信手素描了劇院構造,並加上了詳細的說明,然而這些文件都已經失傳,幸好當時他的好朋友范布赫(Arend〔Aernout〕van Buchell, 1565-1641)曾經臨摹該素描,並抄下資料,收錄於他的《筆記集》(Adversaria)中。當時誰會想到天鵝劇院的素描再複製品,竟成了後人拼湊、重建莎士比亞時期劇院面貌最重要且唯一的圖像來源?當學者於十九世紀首度「發現」這圖像的考證價值,其歷史性的重大意義就像劇場圖像學(theatre iconography)的哥倫布探險,令人興奮!然而,若將該圖像與流傳下來的文字史料交叉比對,會發現有無法吻合或爭議之處,例如構造比例、舞台地板竟然沒有當時流行的暗門裝置(trapdoor)。因此,劇場相關圖像雖某種程度能夠幫助我們重構無法回返的劇場現場,但亦充滿解讀的陷阱,若有不慎,恐讓人誤以為到達想像的新大陸。這些隨時間演進、不同媒介下的重要圖像,何時引起西方劇場史學者的論述,衍生成為劇場圖像學?圖像若要作為劇場史料,有哪些必須注意的解讀陷阱呢?(相關討論見第一章、第二章)
目前珍藏在英國利物浦博物館沃克美術館(Walker Art Gallery)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巨幅油畫(高190.5公分,寬250.8公分),是十八世紀英國畫家霍加斯(William Hogarth, 1697 1764)於1745年的作品,描繪當時名演員賈里克(David Garrick, 1717 1779)扮演莎士比亞歷史劇《理查三世》(The Tragedy of King Richard III)主角的造型。它捕捉劇末理查三世於博斯沃思原野戰役前夕,獨自在帳篷中因惡夢驚醒坐起的時刻,夢中理查三世看到以前因爭奪王位被他殺害的人們的鬼魂,鬼魂們警告他將在明天的戰役中受到應得的死亡懲處。隔年,該油畫即被鑿刻複製,版畫圖像極受歡迎,至少被摹刻十四次,甚至製成掛毯;某種程度來說,圖像的廣泛流傳將賈里克轉化成為偶像明星,並開啟大規模莎士比亞繪畫的傳統與演員印刷版畫的市場。這幅圖像的流傳除了因為賈里克是當時倫敦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更與他從一個沒啥演戲經驗的酒商,卻因扮演理查三世而一夕/戲成名的傳奇崛起息息相關。當時劇評認為賈里克以「自然」演技推翻舊派或者說演說式演技,掀起演技「革命」。圖像中人物微張的嘴、震懾的眼神,生動地呈現驚恐的表情,但是,人物右手上揚,五根手指頭極度張開,坐起的身形扭曲,以今日的眼光看來,顯得不太自然。況且,理查三世不是個殘缺之人嗎?怎麼在圖像上並未呈現呢?經常收錄在劇場史書籍的這張圖像能夠揭露何謂自然演技或傳達當時的某種演出成規嗎?(見第四章;他例見第七、第八、第九章)又,賈里克的關鍵演出讓超過二十位畫家,在三十多年來,皆曾繪製賈里克在《理查三世》的場景。但霍加斯的這幅油畫具有獨特的三重性:畫中主角既是明星演員也是英國國王,且不尋常地混雜肖像畫與歷史畫。霍加斯的繪畫以敘事和劇場性聞名,那麼,置於霍加斯的創作生涯與英國繪畫脈絡下審視,他透過這獨特的三重性傳達何種敘事?亦即,怎麼解讀這幅畫作為一個社會文本?(見第五章,他例見第七、第八章)
名人或明星演員都是傳播媒介的產物,而劇場演員很早就有意識地透過不同媒介的文字、圖像或影像的流傳,達到創造與塑造公眾形象的目標,如上述的賈里克即透過戲迷喜愛收藏的印刷圖像,而十九世紀法國明星演員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 1844-1923)則是透過攝影圖像。圖1-3是她扮演其著名角色《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1880-1917)女主角的劇照,依當時的攝影技術,應該是拍攝於攝影棚而非劇場演出;一如伯恩哈特其他諸多以角色入鏡的照片,若要作為劇場史料,或可告訴我們伯恩哈特穿著的服裝,但是仍得多方交叉考證,因為在攝影棚的拍攝是另一種重演,目標往往不在精準捕捉演出。圖1-4是另一張伯恩哈特廣為流傳的攝影圖像──現實生活的伯恩哈特本人躺在(睡在)隨著她巡演的棺材裡。將兩張圖像並置,我們即可察覺或意識到她在舞台(當時觀者應該熟悉伯恩哈特扮演的其他悲劇與通俗劇著名角色,幾乎均在舞台死亡),與真實生活中死亡意象的重疊互涉。美國藝術史學者歐克門(Carol Ockman)認為這張照片是伯恩哈特自覺而刻意的宣傳手法與操縱媒介的最佳證明;「死亡」可以說形成「伯恩哈特的圖像性(iconicity)」。六十多年來,伯恩哈特幾乎每晚在舞台上死亡,常常一天兩次,直到七十九歲逝世前幾天,次數多到1912年一篇紐約報紙文章如此寫道:「據估算,伯恩哈特服毒自殺的次數總計超過一萬次;她跳入布景設計師的塞納河七千次,用左輪手槍朝自己頭部共射了五千顆子彈;她刺殺自己的次數與所有其他死亡方式加起來一樣頻繁」。而這舞台上的死亡透過照片圖像大量生產、不斷自我複製,更超越伯恩哈特的生命。死亡的必要與可消費性,乃建立在女性死亡的文化意涵上。歐克門指出,在當時男性的想像中,「死亡代表溫柔服從的女性特質的理想階段」,伯恩哈特行銷的死亡圖像所訴諸的,正是十九世紀風行對柔弱殘缺、早夭的女性想像,與「透過女性犧牲達到超越的精神價值的文化潮流(cultural tropes)」。換言之,伯恩哈特以公開流傳的舞台和生活圖像進行一種文化展演。此類展演往往透過服膺主流文化價值,或是逾矩背離來達到其欲達成的目標,而女演員的圖像文本更往往同伯恩哈特一樣,牽涉到當時對女性性別假定的成規。還有哪些其他女演員/名人圖像,可以作為文化展演文本來解讀呢?(討論見第六章與第七章)
本書即是以諸如上述的劇場圖像作為研究對象,先梳理理論並建立一個跨領域的分析架構後,再佐以涵蓋古今西方劇場的圖像作為主要實際分析案例,其中有兩例則為與中國相關。雖說這本書的圖像是從劇場相關出發,但是研究範疇橫跨了藝術史、視覺藝術、文化研究、性別研究等不同學術領域。非學院的讀者也可從中發現,原來這些網路容易看到的圖像或是典藏於博物館、美術館的著名繪畫,居然可以訴說如此不同的故事。當然,讀者也會發現2022年網飛(Netflix)演出改編自真實故事的熱門影集《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絕不是這世紀的發明,演員早已經利用圖像媒介塑造形象、發明身分了,不同的是今人使用的是臉書、Instagram、YouTube等網路媒介罷了。
二、研究問題:劇場圖像,不僅僅是史料
劇場作為獨特的藝術形式,除了觀眾和表演者同時在場,還在於其只存在此時此地,永遠無法重演複製。這稍縱即逝的特質,讓劇場史學家在拼湊、重建過去的劇場面貌時,比其他藝術遭遇更多的難題,尤其是在攝影發明前的時期。除了仰賴各式文字記錄,出現在不同媒介的劇場圖像更是重要史料。這些無聲的圖像提供一個窺探的窗口,甚至重建一個已然消逝的歷史場景的線索,深深誘惑、挑逗著興奮的劇場史學家們,佐以各式文獻資料,挖掘、詮釋圖像可能訴說的劇場事;而這個充滿豐富可能性,同時隱含各式詮釋陷阱的追尋,乃劇場圖像學的開端。這個宛如哥倫布冒險的學門從借用符號學的概念,以及藝術史學家帕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 1892-1968)為主要人物所奠立的現代圖像學衍生發展以來,到1990年代在西方已是一個成熟、獨立的領域,但在臺灣則是相對陌生的。
然而,爬梳近二十年的相關理論著作,筆者發現這些著作對劇場圖像作為劇場史料顯示某種有趣的弔詭,一方面大力鼓吹不該輕忽圖像,另一方面隨即殷殷告誡圖像隱藏諸多詮釋陷阱,導致無法具體證明對應的劇場現象,讀完不免有自打嘴巴之感。讓人不禁思考:劇場圖像作為劇場史學研究的來源是重要的,但如何建立一個比較有系統的考核方法,亦即統整這些零散討論、無處不在的陷阱?此外,劇場圖像作為劇場史學研究確實有其限制與困境,有沒有可能隨著劇場圖像媒介和功用的演變歷程,而來測繪、擴展劇場圖像新的研究範疇?最後,劇場圖像學在臺灣是相對陌生的,不僅需要被介紹,更重要的是,現今臺灣和此相關的研究領域是什麼?又可以如何對話?
奠基在上述的問題,本書企圖突破劇場圖像作為史學研究的限制與進一步開拓劇場圖像的多元研究面向,主要依圖像生產方式分為三期,嘗試測繪一個相對應、跨領域的劇場圖像分析架構與歷史進程:包括(1)經由劇場圖像來考證某一個演出或某一時期的劇場現象,可能與舞台、人物角色、服裝、演技方法等相關的劇場史學研究,演化到(2)文化研究的範疇,視劇場圖像為多重文化力量之間彼此角力的結果,審視它揭露的「社會形構」,而不盡然是再現一個演出。爾後,再從文化研究進一步獨立細分出來,邁入(3)「表演」研究的範疇。一則是強調圖像的表演性,將可大量流通、以演員為主的圖像視為一種「文化展演」,挖掘該展演如何利用對階層、族群或性別意識的操弄,以達形象塑造或行銷的目的。其次,「表演」為字面意義,透過分析科技圖像作為演出紀錄史料,研究導演的製作演出形式或演員的呈現,雖亦屬於第一範疇的劇場史學研究,但在此處特別強調二十世紀進入導演時代,導演的製作取代劇作家的創作,成為值得探究的「表演文本」。在此三大範疇下,筆者選擇橫跨不同媒介、不同時代與不同文化的劇場圖像作為研究對象,或可顯示劇場圖像學應用的多重可能性與廣度;它們包括十八世紀英國演員的油畫和鑿刻的印刷圖像、十九世紀美國和二十世紀中國女演員的攝影圖像、二十世紀俄國導演的劇場製作攝影圖像,以及一幅元朝的寺廟壁畫。這跨領域的研究希望打破不管是戲劇文本的分析或劇場史料的應用,往往尊崇「文本」、輕忽圖像的現象,希冀提供新的觀看角度。這也將是臺灣第一本介紹劇場圖像學,並完全以劇場圖像為探究主題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