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近世耶穌會史論集

戚印平 著

本書主要乃由探討16、17世紀東亞耶穌會史的論文集結而成。除了對東亞傳教影響至鉅的沙勿略在中國及日本傳教意義探討外,並對過去傳教歷史較少提的幾部份作一研究:如教會中的中國籍傳教士所扮演的角色;持久而複雜的“Deus”譯語之爭,及其對東亞傳教事業的影響;為維持傳教活動的進行,耶穌會士所進行的商業活動、傳教策略、以及對東亞經濟貿易的影響,而耶穌會士的商業活動主要依託由澳門駛往日本的定期商船貿易,所以也會對耶穌會澳門館區代表及商業活動作探討。另外,還分析日本禁書制度的性質及相關問題,並提出看法。全書並有當時珍貴的書信譯文作為附錄。

戚印平

1982年獲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先後服務於杭州大學圖書館、杭州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和浙江大學哲學系。現任浙江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研究所副教授,浙江大學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中華日本史學會常務理事。目前從事東西文化交流史及日本文化史的研究。

【目次】  

壹、沙勿略對於中國文化的認識及其為傳教中國所做的努力
 一、 有關中國的最初信息
 二、 在日本的文化體驗
 三、 文化評價與傳教重點的調整
 四、 進入中國的最初計畫與傳教設想
 五、 最終結局與歷史象徵

 附錄1、1552年1月29日沙勿略神父於柯欽致歐洲耶穌會員的信件
 附錄2、1552年10月22日沙勿略神父於上川島致馬六甲弗朗西斯.佩雷斯神父的信件

貳、東亞教會中的中國人以及葡萄牙人的奴隸買賣
 一、 沙勿略神父的「中國僕人」
 二、 日本住院中的中國少年
 三、 其他奴隸貿易的記錄與考察

參、“Deus”的漢語譯詞以及相關問題的考察
 一、「大日如來誤譯事件」與音譯原則的確立
 二、多米尼克會士在菲律賓的嘗試
 三、范禮安的「天主」與「天道」
 四、 利瑪竇的「上帝」與「上主」
 五、 陸若漢等人的警告
 六、 「譯名之爭」的文化屬性

 附錄三、1551年10月20日費爾南德斯修士於山口致沙勿略神父的信件

肆、關於東亞耶穌會士商業活動的若干問題
 一、商業活動的初始與原因
 二、收入來源與經濟增長的反差
 三、生絲貿易及其參與方式
 四、「我們的資金和可用於其他買賣的資產數額
 五、理念與現實的衝突以及爭議背後的複雜內涵

 附錄四、關於本會會員介入中日貿易的報告

伍、耶穌會駐澳門管區代表及其商業活動的相關問題
 一、管區代表的設立與人選
 二、管區代表的主要職責
 三、管區代表的特權
 四、關於管區代表的不同意見
 五、與中國管區的關係

 附錄五、駐中國澳門日本管區代表規則

陸、江戶時代的「禁書制度」─兼論漢語基督教版書籍在日本的流傳
 一、「禁書制度」的歷史背景
 二、「禁書制度」的內容
 三、書籍檢查的手續及其演變
 四、「禁書制度」的性質及其文化意義

 附錄六、對治邪執論

後記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