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

楊儒賓 編

本書共選錄十篇論文,前五篇與詩的詮釋有關,尤以《詩經》為最。第六與七篇是對《紅樓夢》研究的後設反省,前者論及「索隱派」的解釋途徑,並認為此途徑即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詮釋概念,後者則主要認為,若索隱方法是中國固有的詮釋國粹,那麼近代以西洋思想詮釋中國經典者,則以王國維為先行者。最後三篇主題則圍繞在《老子》一書,分別就各個面向處理「道」與「語言」的矛盾關係。

【編者簡介】

楊儒賓教授  

一、學歷
臺灣大學文學學士(1974.9~1978.6)
臺灣大學文學碩士(1980.8~1983.6)
臺灣大學文學博士(1983.9~1987.6)

二、經歷
韓國外國語大學講師(1985.9~1986.6)
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1987.8~1993.7)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93.8迄今)

三、興趣專長
先秦思想
神話理論
宋明理學

【目次】

序/黃俊傑
導言/楊儒賓

一、詮釋的暴力:論傳統的政治倫理批評/張隆溪
二、《毛詩序》在《詩經》解釋傳統的地位/林慶彰
三、《詩經》詮釋傳統中之「風雅正變」說研究/張寶三
四、天人合一:興詩中的「道」/蕭麗華  
五、從「興於詩」論李白詩詮釋的一個問題/蔡瑜  
六、紅學索隱派的比附方法與觀點/郭玉雯  
七、王國維〈紅樓夢評論〉與叔本華哲學─兼論西方理論與中國本文之間的詮釋問題/郭玉雯  
八、王弼解釋學思想之特質/陳榮灼  
九、嚴遵、河上公、王弼三家《老子》注的解釋方法及其對道的理解/蔡振豐  
十、「崇本舉末」與「崇本息末」:王弼對老子哲學的詮釋/王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