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齊偉先 主編
齊偉先、劉怡寧、丁仁傑、黃克先、林峯燦、范綱華、林育生、楊弘任、邱炫元 著

宗教不該被視為透過客觀科學定義所框限出來的知識對象,
而是社會論述所建構的對象。


臺灣是個充滿包容力的移民社會,新宗教與舊宗教並存、宗教輸入與輸出共現、多元宗教綜攝與融合,這些不同層面交織出臺灣的宗教奇觀。本書從社會學的視角,解析臺灣特殊的宗教景觀,嘗試提供理解宗教多元性及反省西方知識框架的可能方案,建立臺灣宗教的知識圖譜。

全書共分三大部分:第壹部分「臺灣社會的宗教風貌」收錄四個篇章,分別討論臺灣社會信徒佔比較高的佛教、道教、民間信仰與基督宗教這四類宗教,在面對現代靈性訴求逐漸高漲的風潮,以及公眾對宗教團體發展公共議題的社會期待下,如何開展各自不同的因應方案。第貳部分「宗教議題的省思與知識構框」,分別展示了交互比較及量化研究這兩個不同的方法視角,如何可能具體應用在宗教議題上。第參部分「跨社會流動的宗教」則收錄對於臺灣宗教具參照價值的篇章,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凸顯族群認同何以是宗教主體性建構的內生性因素,特別是「華人」的身分如何牽動東南亞華人的宗教主體認同,以及如何影響華人穆斯林在東南亞社會的劃界。

〈跨越社會隔閡的宗教文化,臺灣與宗教世俗化的橋樑──以社會學觀點解讀〉書評(政府出版品資訊網)

齊偉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專長領域為宗教社會學、文化社會學、藝術社會學與社會學理論。近年來的研究主題聚焦於臺灣民間信仰的社會學分析,試圖從非西方、非基督宗教的視角,反省宗教社會學傳統中既有分析框架的侷限,並探究臺灣現代社會治理環境中,民間信仰的發展與變遷。相關近作有〈雲嘉地區媽祖廟參香網絡的時空因素:分析參香群的圈域研究〉、〈臺灣漢人民間神明信仰的現代性〉、〈臺灣民間宗教儀式實踐中的「品味動員」:陣頭、品味社群與宗教治理〉、〈漢人民間宗教與新媒體:以臉書為媒介的宗教建構〉。

劉怡寧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職為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與兼任助理教授。博士論文為《宗教治理與文化創新:臺灣人間佛教的現代性》,以人間佛教為案例,探索佛教與現代性。近年來與宗教社會學相關的研究主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一是現代性、禪修與日常生活實踐,二是生態、宗教與環境行動。

丁仁傑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專著有《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1999)、《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2004)、《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2009)、《重訪保安村》(2013)、《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2020)。譯有David Jordan的《神、鬼、祖先》、Steven Sangren的《漢人的社會邏輯》等。

黃克先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宗教社會學、都市底層研究、質性方法、微觀社會學,關注的研究議題包括華人社會宗教發展、政教關係、基督宗教以及都市邊緣群體。曾在中、英文期刊發表多篇宗教相關的論文,著有專書《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與林瑋嬪合編《氛圍的感染:感官經驗與宗教的邊界》。

林峯燦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目前擔任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專長領域為巫術與宗教社會學、文化社會學,以及社會學理論。近幾年主要關注文化概念的歷史轉折、精神分析的社會學內涵,以及比較視野中的中國研究。

范綱華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的研究領域為健康與疾病社會學、社會人口學、宗教社會學。近年的研究集中在臺灣民眾的宗教參與形式與內涵、宗教信仰與身心福祉的關聯,以及幸福感的內涵、測量與社會條件。

林育生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泰國宗教、性別與社會文化。近幾年的研究成果,主要討論一貫道與泰國社會文化及制度佛教間的關係,論文發表於《亞太研究論壇》、《民俗曲藝》、《東南アジア研究》、Asian Studies ReviewNova Religio: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Emergent Religion等期刊。目前亦正進行印度教、民間信仰等泰國制度佛教外宗教實踐的研究。

楊弘任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為宗教社會學、社區研究、科技與社會、現代性與社會理論等領域。關於社區研究之代表性著作,見《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專書;關於一貫道研究,見與法國學者畢遊塞共同主編之《從臺灣到世界:二十一世紀一貫道的全球化》。

邱炫元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開授宗教社會學、文化研究、印尼社會與文化、伊斯蘭與現代世界,以及全球化與社會變遷等課程。已經出版多篇印尼華人穆斯林和印尼伊斯蘭研究的論文,目前正進行臺灣印尼穆斯林社群的田野調查,同時關注印尼華人的傳統民間宗教、臺灣的印尼華商等議題。

圖表目次
作者簡介
謝辭/齊偉先

第一章 導言: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齊偉先

第壹部分 臺灣社會的宗教風貌

第二章 佛教與現代性:多元文化脈絡的臺灣佛教變遷/劉怡寧
第三章 道教研究的社會學課題與當代道教處境/丁仁傑
第四章 儀式、香火與廟宇:現代治理情境中的傳統民間信仰/齊偉先
第五章 團體與社會共舞:臺灣基督宗教與社會變遷/黃克先

第貳部分 宗教議題的省思與知識構框

第六章 邁向世俗化的多重路徑:從交互比較的觀點重新檢視中文語境中的世俗化概念/林峯燦
第七章 臺灣宗教的量化詮釋:探索量化研究的議題與變遷/范綱華

第參部分 跨社會流動的宗教

第八章 離散、移民或少數族群?東南亞華人民間教團研究的視角/林育生
第九章 一貫道的當代轉型:從民間教派到跨國宗教/楊弘任
第十章 華人穆斯林的亞洲離散:穆斯林社會研究的視點/邱炫元

索引

第一章 導言: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摘錄)
 
齊偉先(中研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
 
「宗教」這個源於西方社會語義脈絡的詞彙,在西方思潮影響下,透過日文的翻譯進入了中文世界。而這個詞在臺灣就像一面折射鏡,十九世紀末以來殖民者透過它來理解臺灣的文化,生活在臺灣島上的漢人也開始透過這個折射鏡來進行自我觀照。隨著二次大戰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延續在中國制定的憲法及相關法律,「宗教」在戰後以新的方式在臺灣深化成為社會語義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看,談論臺灣社會中的宗教,涉及的不是學者如何決斷地透過定義框限出研究對象的範圍,而是這個詞彙在臺灣社會如何被解讀、操作、進行定義、進而進行自我觀察與自我建構的過程。這個社會建構論的立場,提醒我們對研究對象的選擇與界定,必須同時考量臺灣社會透過「宗教」進行宗教建構的向度。
 
讓我們先嘗試進行一場跨時空的旅行,回到古希臘文明的時代,那個人類城邦民主起源的時期。這時期也是個到處充滿神明信仰、並透過希臘悲劇這個公眾展演形式不斷再生產民眾神觀的時代,一個還沒有「宗教」字眼的時代。我們似乎可以企及一個非基督教式的宗教想像,一個可能更貼近臺灣傳統信仰模式的情境。在這樣的聯想與對比中,可以體悟到在臺灣存在某種宗教的奇觀:社會中同時並存了至今仍蓬勃發展的民間信仰(體現某種古文明式的宗教模態)與人間佛教這類符合現代化民主治理邏輯的宗教組織模式。
 
這雖是臺灣的奇觀,但類似的內在張力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曾出現過。當時的希臘悲劇劇作家Aeschylus(埃斯庫羅斯)以古希臘流傳的神話歷史創作了一齣有名的三聯劇「奧瑞斯泰亞」(Oresteia)。這齣劇在當時頗有孤篇壓全古希臘之勢,內容表達了當時代希臘民眾的神觀。這是齣由三個劇情連續的悲劇「阿格曼儂」(Agamemnon)、「奠酒人」(Libation Bearers)、「和善女神」(Eumenides)所組成的三聯劇,圍繞一個核心主題:在新舊秩序遞嬗的過程中,新世代神明宙斯、阿波羅與舊世代神明復仇女神之間出現了治權上的矛盾,前者體現的是新型態的正義價值觀,後者代表舊世代以報應與嚇阻進行統治的秩序治理邏輯。在世代交接的當口,兩個世代的神明之間因爭奪雅典城邦統治的正當性而存在高度的緊張性,城邦民眾要如何抉擇他們所面對的治權機制?這個難題最終委由智慧女神雅典娜負責解決,祂決定依民主方式由城邦公民透過投票票決,並在祂機巧智慧地介入後得到圓滿的結局,這過程讓兩種維持秩序的治理精神透過城邦公民民主程序的機制,分別在雅典城獲得某種正當性的安置。劇中雅典娜揭示的是,在一個城邦公民覺醒的新秩序年代,仍不能缺少透過報應嚇阻來維持社會秩序的舊力量。更有趣的是,雅典娜的介入讓整個發展過程展現出人神共工的精神,換言之,新秩序是透過人、神兩造共同確立。這在當時奪得票決冠軍的三聯劇,劇中的主題不會僅只是劇作家的個人想像與創意而已,必然相當程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情境中的重要議題,例如反映了古希臘人在城邦民主時代中,如何思考及定位政治制度與神觀信仰之間的關聯性和正當性。同樣的主題,在一個公民覺醒的現代社會,人們自覺(絕)於超越越界的距離能有多遠,或應該能多遠?現代社會在建構「宗教」的過程中,(不論是自覺或非自覺)都圍繞這個主題在進行。臺灣的奇觀在於,臺灣島上同時存在著不同的方案,這些方案針對這個主題提供各自的實踐圖像。
 
社會學在社會現代化的進程中,無疑發揮了推波助瀾的力道。關心現代宗教議題的學者,往往努力將基督教式的宗教想像進行文明式的轉化詮釋。例如Charles Taylor(查爾斯.泰勒)的理論建構,嘗試將宗教轉化成現代社會秩序中的精神,以一種時代精神(Zeitgeist)的思維來掌握宗教在現代社會的延續(Taylor 2007)。另外一些論述,則將「宗教」逐漸建構成一個與其他社會領域分化開來的特殊領域。這樣的設想,十分接近臺灣現代組織化的各類宗教所呈現的圖像,但這個圖像,卻無法涵攝仍在民間以「古文明」模式存活下來的信仰文化,如臺灣自十七世紀以來就存在並持續發展的漢人民間信仰與原住民的傳統信仰。這些信仰文化類似古希臘城邦年代公民理解的舊秩序力量?如果是,二十一世紀臺灣的宗教奇觀也許能透露更多訊息,豐富宗教社會學的議題。
 
本書旨在以宗教社會學的視角,檢視截至目前為止針對臺灣宗教所進行的相關研究,試圖從宗教社會學的立基點,對既有的相關發現與觀點框架進行創造性的轉譯和延伸開展。一方面,這將與西方宗教社會學的傳統構框進行對話,從臺灣這個非西方社會的宗教現象出發,發展出有別於傳統宗教社會學理解構框的一種新的分析概念框架,提出如「入世化」、「儀式優位」(及其所衍生的儀式性修持技藝)、多元的宗教主體性等。這些相關概念的開展,標舉著臺灣當代宗教的樣貌特徵。另一方面,本書在對宗教相關研究的成果進行創造式的解讀與宗教社會學式的轉譯時,必然涉及學科視角的劃界。本書各章的討論在圍繞著與臺灣相關或對臺灣極具參照價值的宗教現象與研究成果的同時,試圖開展宗教社會學尚待開發的許多重要議題,藉以豐富宗教社會學的界域。此外,本書針對宗教領域所進行的創造性探勘,同時是重繪臺灣社會異質性的一種嘗試,目前已經有許多戰後政治、大眾文化、藝術電影文學等相關綜論,而本書某種意義上補足了這個尚待填補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