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摘錄)
一、施密茨其人與著作簡介
赫爾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1928年出生在德國萊比錫,於2021年5月5日逝世於基爾。1949-1953年他在波恩大學學習,1958年於基爾大學哲學院任助理一職。1971年正式升任基爾大學教授,1988年擔任基爾大學Kurt Hübner講座教授直至1993年。從1964年至1980年持續發表了五部十冊的《哲學體系》(System der Philosophie)為其一生的代表著作,並奠定了以「新現象學」(Neue Phänomenologie)為名的哲學學派。他是新現象學的創始人,也是「新現象學學會」(Gesellschaft für Neue Phänomenologie)的精神領袖。若從「新現象學」學派的主要論述看來,學派也可稱為奠基於施密茨諸多關於「身體」的核心論述,所開展出的「身體現象學」學派。
若從西方哲學發展看來,從希臘哲學以降至當代哲學,雖然不乏關於「身體」的論述,然在崇尚理性與客觀的西方哲學裡,與其說身體成為哲學嚴肅的論題,倒不如說是哲學掩蓋了身體現象的真正闡釋。從希臘時期開始,柏拉圖崇尚理型,認為由身體感官而來的知識對理性而言是種干擾因素,以致於理性受到感官知識的誘惑,無法達到完美與客觀的知識。至於近代笛卡兒談論身心二元論,理論看來似乎將身體放到與心靈同等的地位,但實際上也不過是將身體簡單地置放於理性之光的邊緣,僅作為簡單平衡與陪襯理性的地位。到了集古典理性大成的康德那兒也是一樣,仍無視於身體現象的存在。純粹理性成了哲學研究與批判的唯一目標,而身體或感官經驗只能是依於經驗而來的後天知識,並沒有先天綜合知識的邏輯性。其結果是,在康德哲學裡幾乎找不到任何關於身體的嚴肅研究。
直至胡塞爾開始發展現象學的研究方法,終於可以在現象學還原的幫忙下,於諸多被還原的領域之內,看到身體所展現的多樣與豐富之原初現象。從胡塞爾諸多遺稿陸續出版後,可在他諸多研究中看到關於身體諸多有趣與重要的現象學觀察,這些研究直接導至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身體現象學的發展。然而,胡塞爾的身體現象學仍受限於「意識現象學」的主宰,意識高度結構化的分析並無法說明充滿偶然性與「非建基性」的身體現象,因此胡塞爾的進路從來無法真正地進入以身體為核心的現象學領域。至於梅洛龐蒂延續了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論進路,真正從存在的角度將身體概念拉進了哲學思維的核心。然從施密茨的角度看來,梅洛龐蒂的身體現象學雖有著豐富的哲學辯證與創造的特性,整體看來,梅洛龐蒂的理論卻離日常生活的身體經驗越來越遠。
新現象學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們提出深化「身體現象學」的整體思考架構,或甚可認為,「新現象學」就是以身體現象作為最基本研究之核心,而發展出的一門「身體現象學」,因此可將施密茨的「新現象學」等同於一門新的「身體現象學」。此架構與傳統耽於純粹思維的哲學進路並不相同,而是積極地與其他領域進行跨領域的對話,例如新現象學已經與心理學、身心醫學、建築、舞蹈等不同領域展開實際交流,並已產生實際的成果。我們知道,一般哲學界的學者,他們對身體現象學的理解大部分來自梅洛龐蒂,梅洛龐蒂的思想繼承胡塞爾以及海德格,為身體現象學開創一大片新的思想沃土。但是,作為後輩的施密茨與梅洛龐蒂雖有著重疊的生活年代,施密茨卻鮮少談及(與其豐富的作品相比較)梅洛龐蒂的思想。這並非與謹守學派一己之見相關,而是涉及現象學進路與其可能發展之間深刻的思想差異,而這也是本書隨後要闡明的重點。
施密茨一生著作頗豐,以2022年新現象學學會所編輯的著作年表看來,從1957年出版第一本書,至2019年已出版著作約57本著作(扣除由其門生所編撰之選集與介紹之著作)。依施密茨自述,其於1959年即有自己的哲學體系的想法,持續將近60年的時間,他一直不斷更新與發展其宏大的新現象學的哲學系統。五部十冊的《哲學體系》於1964年正式開始發表,第一部名為《當前》,闡述了隨後稱為「原始當前」(primitive Gegenwart)五維度的基本架構,可說施密茨已於第一部著作即奠立好往後思想的整體架構。第二部名為《身體》,共分為上下兩冊,正式以身體現象學作為發展的主軸,明確地談到身體的各種基本現象以及身體的動力學。至於1967年出版的第三部以《空間》為名,一共再細分為五冊,這些是《哲學體系》整個結構裡重中之重的主題。其五冊子題分別命名為「體感空間」、「情感空間」、「律法空間」、「神聖與空間」,以及於1978年出版的第五冊,子題「知覺」。第四部名為《人格》,其中談到「人格解放」、「人格退縮」,以至於「思覺失調症」等議題。第五部則名為《當前之揚棄》,探討超越個人人格以至於社會組成等主題。
因此,以《哲學體系》的發展看來,我們可暫時歸納出以下之結論:第一部討論的「原始當前五維度」是施密茨最重要的概念,並以此標誌出他的身體現象學之獨特進路。隨後第二部中著重「身體性」以及「身體動力學」的闡述,並以此為線索,逐步引導出第三部之「情動應覺」(affektives Betroffensein)的重要概念。至於「情動應覺」又可再細分為「主觀性」與「主體性」的兩個主要問題:其中,「主觀性」與身體「感受」與「情動」的整體感受相關,施密茨以「體感空間」探討「身體感受」的問題(第三部第一冊),而以「情感空間」探討「情動」的問題(第三部第二冊)。至於「情動應覺」之另一個「主體性」的面向,即為後續發展為第四部與第五部著作所要探討的「人格」,以及社會組成等等的重要主題。
此外,若以論題的發展看來,施密茨的身體現象學可歸結於兩個核心概念:一為身體之「原始當前」五維度的概念,二為身體之「情動應覺」。從這兩核心概念出發,我們幾乎可以囊括施密茨之後發展的所有主題。例如五部十冊的《哲學體系》裡,基本上圍繞著這兩個核心概念進行發展;第一部提出「原始當前」的想法,第三部第二冊《情感空間》正式提出「情動應覺」的概念。可以說《哲學體系》已描繪出施密茨哲學體系最完整的架構,而且我們也觀察到,其發展之前後順序也相當具有一致性。
除上述以《哲學體系》作為主軸的發展外,我們也由其他著作中觀察到另一發展路線,即他非常注重「新現象」之應用,並致力於跨領域的哲學研究工作。例如1992年出版之《身體與感受—哲學治療之材料》,1990年之《無窮盡的對象—哲學的基本特徵》,以及2003年之《何謂新現象學》等著作,均致力於跨學科合作,以及探討新現象學實際應用的可能性。此外,他另有諸多研究文章,發表在如《心理學、精神病理學與精神治療》(1987年)、《整合治療》(1992年)等與心理或精神治療相關的雜誌,以及由Rolf Kühn與Hilarion Petzold所編輯的專書《精神治療與哲學》(Psychotherapie & Philosophie)(1992年)中的文章,這些更能體現在跨領域研究的努力。關於這些相關研究成果,均可見於新現象學學會所整理的施密茨之著作目錄裡。
最後,施密茨也是非常博學的思想者,相應的是諸多關於哲學研究的專書,例如關於亞里斯多德、黑格爾、胡塞爾,以及海德格等等專書,研究的範圍更從古代至今,可說他研究的範圍與論題均相當的廣泛。
整體而言,施密茨的論述相當一致與穩定,從早期到後期的作品中,雖可看出他在術語及論證上仍不斷地精緻與豐富化他的研究,但他思想的基本架構仍保持相當的一致性。倘若後期有較為突破的地方,或許是他重新談論意識的研究。他越來越認為傳統關於意識的描述,實在不能滿足身體現象學的需求。所以他提出新的「受識」(Bewussthaben)的概念,大有以「受識」取代傳統「意識」,並以「身體意向性」取代「意識意向性」的想法。關於這些問題與發展,我們都會在本書中做詳盡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