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Shinkei: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QIU, Shijie

  • PublishedJanuary, 2022
  • Binding平裝 / 21*14.8 / 448pages / 部分彩色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Series on Pioneers in Taiwan Studies 5
  • ISBN978-986-350-523-5
  • GPN1011100002
  • Price NT$640
  • ebook
    KOBO / Readmoo / TAAZE / books.com.tw /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 EISBN(PDF)978-986-350-588-4
  • EISBN(EPub)978-986-350-589-1
Liu Shinkei was a pioneer Taiwanese economist as well as a firsthand participant of the leftist and democratization movements in post-war Taiwan. As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this book will introduce his life of resistance experience in Taiwan and Japan, his academic life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the formation and revision process of his work Analysis, and the various theoretical attempts to address arguments and challenges.
 
 
 

Shijie Qiu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Xiamen University

代序:東方馬克思主義的未竟志業/盧荻
目次
圖表目次
凡例

序章:劉進慶的書房
第一章:抵抗的人生──民眾集體抵抗史中的個人軌跡
  引言:最終講義
  第一節:「原體驗」的形成
  第二節:台大時代前後
  第三節:東大生活與社會運動
  第四節:認同歷程――分歧、深化,與沉澱
  結語:抵抗與學問之間的張力
第二章:學問的傳承──1960年代東京大學的馬克思經濟學
  引言:L同學的煩惱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古典作家的理論遺產
  第二節:山田盛太郎與《日本資本主義分析》
  第三節:宇野弘藏與大塚久雄
  第四節:大內力和隅谷三喜男
  結語:劉進慶的α
第三章:分析的誕生──戰後台灣經濟本質之探尋
  引言:漫長的「三十歲代」
  第一節:資本分類的理論傳統
  第二節:適用於戰後台灣的資本分類
  第三節:從資本分類展開的戰後台灣經濟分析
  第四節:戰後台灣經濟分析之分析
  結語:本質與表現之間的張力
第四章:消失的史論──《原戰後台灣經濟分析》的台灣史敘述
  引言:回溯至清代台灣史的筆記
  第一節:近世的半封建性――亞細亞生產方式及其內部變遷
  第二節:近世的殖民地性――移民與反共同體性
  第三節:近代的殖民地性與半封建性
  第四節:日本殖民統治與資本分類的展開
  結語:對於戰後台灣而言的台灣歷史
第五章:論爭的季節──後進國經濟發展討論中的晚年劉進慶
  引言:作為日本學者的兩岸旅行
  第一節:對依附論和NIEs論的接納與批評
  第二節:重新確認戰後二十年的台灣經濟本質
  第三節:從民間資本到中小企業,再到商人資本性格論
  第四節:劉進慶理論與近期研究和相關研究的比較
  最終節:在新世紀開端的告別

後記
附錄一:劉進慶年表
附錄二:劉進慶著作年譜
徵引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