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概論」也就是漁業科學概論,是漁業領域的入門基礎。廣義的漁業主要可分為捕撈漁業及養殖漁業兩大類,有鑑於水產品富含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與脂質,加上全球人口爆炸性地增長,人類對漁撈及水產養殖等漁業資源的依賴度日漸提升,水產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極為重要。本書一共分為「緒論」、「捕撈漁業」、「水產繁養殖」、「水產營養與疾病」及「水產加工與經營管理」等五大篇內容,輔以豐富的圖片與數據資料,提供讀者廣泛了解國內外漁業產業概況,並能領略最新的漁業科學技術發展與全球漁業產業動態。
推薦序
增訂版序
主編與作者簡介
本書各章學習歷程圖
第一篇 緒論
第1章 捕撈漁業、水產養殖與水產加工之演進
1.1 前言
1.2 漁業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關係
1.3 捕撈漁業發展歷程
1.4 水產養殖發展歷程
1.5 水產加工發展歷程
1.6 結語
第2章 水生生物的環境生態
2.1 前言
2.2 營養階層
2.3 水生生態系
2.4 水生生物的種類
第3章 魚蝦貝類的生理學基礎
3.1 前言
3.2 魚類生理學
3.3 蝦類生理學
3.4 貝類生理學
第4章 漁業相關法規與組織
4.1 前言
4.2 國內《漁業法》
4.3 國內水產相關法規及漁業施政輔導重點
4.4 國際漁業資源相關重要管理文書
4.5 國內漁業水產相關組織
第二篇 捕撈漁業
第5章 漁場學
5.1 前言
5.2 漁場概述
5.3 漁場形成原因
5.4 世界主要漁場與漁業資源
5.5 漁海況預報
第6章 漁具、漁法與漁船
6.1 前言
6.2 漁具的種類
6.3 漁法的種類
6.4 漁船的種類
6.5 漁港
第7章 漁業資源的評估
7.1 前言
7.2 漁業資源評估所需資料
7.3 魚類族群動態
7.4 生物參考點
第8章 漁業資源的養護與管理
8.1 前言
8.2 漁業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8.3 IUCN、CITES與國際漁業管理組織
8.4 海洋保護區的設置
8.5 漁業資源管理的案例探討
8.6 臺灣漁業資源養護與管理作為
第9章 世界與臺灣重要漁業資源
9.1 前言
9.2 世界重要漁業資源
9.3 臺灣遠洋作業漁場之分布
9.4 臺灣沿近海重要漁業資源
第10章 栽培漁業
10.1 前言
10.2 栽培漁業的內涵
10.3 世界栽培漁業的發展概況
10.4 放流物種的效益評估
10.5 實施栽培漁業可能的負面影響
10.6 國內外栽培漁業實例
第三篇 水產繁養殖
第11章 養殖池環境學
11.1 前言
11.2 養殖池地點的選擇
11.3 養殖池的設計
11.4 水質管理
11.5 魚菜共生系統
11.6 箱網養殖系統
11.7 漁電共生
第12章 世界水產養殖重要物種與發展
12.1 前言
12.2 世界水產養殖重要物種
12.3 水產養殖永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第13章 臺灣水產養殖重要物種與發展
13.1 前言
13.2 臺灣水產養殖重要物種
13.3 臺灣水產養殖的永續發展
第14章 魚類繁養殖理論與技術
14.1 前言
14.2 魚類繁殖策略
14.3 魚類的性別表現與控制
14.4 人工魚苗繁殖
第15章 水產生物技術
15.1 前言
15.2 水產動物的分子育種與基因轉殖發展
15.3 水產動物疫苗與病原檢測技術開發
15.4 美妝品、營養保健品與醫藥品開發
15.5 基因體之創新應用
第四篇 水產營養與疾病
第16章 水產動物的營養
16.1 前言
16.2 能量營養
16.3 營養素的種類
16.4 魚蝦類的營養性疾病
第17章 水產飼料與餌料
17.1 前言
17.2 飼料原料
17.3 人工配合飼料
17.4 餌料生物
第18章 水產動物疾病防治及用藥
18.1 前言
18.2 水產動物疾病發生的原因
18.3 水產動物常見的疾病
18.4 水產動物疾病的診斷
18.5 水產動物疾病的用藥與治療
18.6 水產動物疾病的預防
第五篇 水產加工與經營管理
第19章 水產品特性及保鮮處理
19.1 前言
19.2 水產品的特性
19.3 水產品的鮮度指標
19.4 水產品的保鮮與貯藏
第20章 水產加工品製造
20.1 前言
20.2 傳統水產加工品製造
20.3 新穎水產加工品製造技術
第21章 水產食品安全與認證
21.1 前言
21.2 水產食品安全的危害因子
21.3 水產食品風險管理
21.4 臺灣水產食品相關認證
21.5 國際水產食品相關認證
第22章 水產養殖經濟與管理
22.1 前言
22.2 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
22.3 水產養殖企業的經營規畫
22.4 水產養殖產品的行銷
22.5 水產養殖產業經濟及財務控管
22.6 水產養殖的市場經濟
22.7 水產養殖的規模經濟
22.8 水產養殖的風險管理
附錄:網站學習資源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