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古時期的「封建」,與西周的「封建」,乃至於現代認知的封建,實為不同的概念;本書對於魏晉南北朝的封建制度與政治秩序,有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本書以爵制為研究重心,探討中國中古時期封建的意涵,以及爵制與政治秩序的關係。中國中古封建體系,名義上遵循西周封建制度,實際是經由戰國兩漢以來儒生、士人不斷追溯重構,形塑出一套關於西周封建的「歷史記憶」。中國中古封建以王爵與五等爵替代西周諸侯,建立天子冊命諸侯統治封國的架構,並藉由儒家經典與漢魏故事,制定專屬諸侯的「開國」制度與「茅土」儀式。各王朝也藉由冊封周邊勢力,建構天下秩序,彰顯政權居於天下共主的地位。本書不僅關注封建體制的具體實踐方式,也重新考察中國中古時期的政局與制度變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的爵制變化與政治秩序
第一節 兩晉南朝爵制的發展
第二節 十六國時期爵制的特點
第三節 北朝爵制的變化
小結
第三章 「開國」與封爵的虛散化傾向
第一節 魏晉「開國」制度的建立過程
第二節 東晉南朝的「開國」與「五等」
第三節 十六國北朝的各類實封與虛封爵
小結
第四章 「茅土」與封爵的連結歷程
第一節 茅土的起源
第二節 茅土制度化的歷程
第三節 東漢以降茅土制度的定型
小結
第五章 爵制與魏晉南北朝冊封體系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天下秩序的複雜性
第二節 內臣與「中間型內臣」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徵引書目
後記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