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載量──COVID-19時代的人類學研究

勒諾爾.曼德森(Lenore Manderson)、南希.J.布爾克(Nancy J. Burke)、阿約.瓦爾貝格(Ayo Wahlberg) 編
黃一心 譯

大流行正當發生之際
生命遭逢鉅大危難
卻刻不容緩的紀錄
 
COVID-19疫情始於2019年,2020年肆虐全球,造成民眾的健康、生活、經濟以至文化、習俗等層面深遠的影響。我們有必要了解和總結此疫情在全球各地的流行狀況、防治經驗,尤其是不足之處。要總結這些經驗除了從了解世界各地流行情況開始,也需要從各個學科視角進行觀察、研究。
 
本書是國際著名人類學家勒諾爾.曼德森(Lenore Manderson)教授等,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機構的資助下,於COVID-19疫情期間,組織世界各國45位醫學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所進行的全球性調查研究報告。全書的內容不是枯燥乏味的感染率、死亡率等統計數字,而是應用人類學理論和概念,將大流行定位在一個緊密相連卻極其不平等的世界中,反映出傳染疾病疫情壓在民眾,特別是貧窮者、弱勢群體肩上的「重擔」,以及其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
 
※本書紙本版採限量印製,電子版免費開放下載※
 
 
【學者推薦】
 
大疫甫起,全球各地醫療人類學家的眼光,便聚焦於國家權力與責任、排他性與不平等、醫療重擔與疫病啟示等。他們不曾忘卻以比較視野關注福祉和對例外狀態的監督反思。本書不僅是及時的研究,更是深刻的歷史書寫。
──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病毒載量》一書清楚地揭露出COVID-19大流行中人類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和社會經濟不平等,也凸顯社會結構的脆弱性是病毒擴散的最佳溫床,本書對COVID-19在全球造成的社會文化影響提供細緻的說明,也提供了一個探討社會不平等的寶貴視角。
──陳端容,臺灣大學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
 
閱讀由全球45位醫學人類學家合著的《病毒載量》,讓我想起一生致力弭平健康不平等的保羅法默(Paul Farmer)醫師曾說,「後疫情時代的世界需要更多人道」,正是此書精髓。
──吳佳璇,歷經SARS和COVID19醫療第一線的精神科醫師
 
《病毒載量》一書展現出人類學為了捕捉全球正發生的悲劇,在描述、分析和理論方面的能力。本書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類學家,他們利用自己深厚的知識來追蹤COVID-19對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的影響。作者們藉由描述病毒威力展現出惻隱之心,探究並凸顯社會與結構上的脆弱性,同時提出熱切的重要論述,以應對持續威脅我們生存的地方和全球的潛在不平等。
──Melissa Parker,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
 
《病毒載量》一書中,主編與作者們深入的分析COVID-19大流行如何在全球範圍內暴露了人們在種族、社會經濟和全球上不均衡的生活方式;對此,它要求我們擴展從人類學和跨學科架構中發展出來的討論。這部廣泛而慎縝密的作品如其核心,是一部學院式的書,對現在的人類和未來都會有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當作者們梳理人類已企圖造成的全球混亂時,主張迫切需要解決不平等、嚴重分層、經濟脫節,被迫的人口遷徙和政治冷漠這類潛在的社會、政治和生態層面的問題,否則,我們註定要面臨更多次類似大流行的災難。從亞馬遜河流域到索諾蘭沙漠,從普利托里亞到孟買,這故事極其悲慘,諷刺的是,它卻帶來希望。這是一部必須仔細且用心閱讀的有關行動和反思的大作。忽略不看本書就是讓現狀成為未來的延續。
——Carlos G. Vélez-Ibáñez,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歡迎自以下連結免費下載本書電子版

《病毒載量》電子版下載 

 

也可在以下電子書平台閱覽

Readmoo 讀墨

樂天Kobo電子書

TAAZE讀冊生活

博客來

 

【主編簡介】

勒諾爾.曼德森(Lenore Manderson)
南非金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公共衛生和醫學人類學特聘教授

南希.J.布爾克(Nancy J. Burke)
美國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公共衛生和人類學教授

阿約.瓦爾貝格(Ayo Wahlberg)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譯者簡介】

黃一心
中國江蘇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員。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博士,曾師從本書編者曼德森教授。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病毒載量》中文版發行說明/張俊哲
推薦序:全球大疫時代下的臺灣/張上淳
作者簡介

1. 導言:分層宜居性和大流行病的影響/Ayo Wahlberg, Nancy J. Burke and Lenore Manderson

第一部分 國家的權力

2. COVID-19時代的醫療和護理:古巴的監測、創造力和社會主義/Nancy J. Burke
3. 流行病軍事化:南非的封鎖控制/Lenore Manderson and Susan Levine
4. 權利、責任與啟示:COVID-19陰謀論與國家/Elisa J. Sobo and Elżbieta Drążkiewicz

第二部分 排斥和指責

5. 2020年洛杉磯抗爭:COVID-19疫情下為生命而戰的黑人/Hanna Garth
6. 英國COVID-19的生物政治:種族主義、民族主義與殖民主義的後世性/Jennie Gamlin, Sahra Gibbon and Melania Calestani
7. 裹屍布竊賊:對冠狀病毒和病毒傳播的偏見/Aditya Bharadwaj
8. 史無前例的時代?COVID-19大流行期間羅馬尼亞的羅姆人與種族歧視/Cristina A. Pop
9. 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土耳其宗教事務局(Diyanet)和政治伊斯蘭/Oğuz Alyanak
10. 攜帶病毒的公民:COVID-19大流行期間塞內加爾邊界內的代罪羔羊/Ato Kwamena Onoma

第三部分 不平等的負擔

11. 印度「拾荒者」在COVID-19大流行防控政策下的應對和呈現出來的現實/Surekha Garimella, Shrutika Murthy, Lana Whittakerand Rachel Tolhurst
12. 擴大效應:印尼COVID-19大流行對性、生殖健康與權利的衝擊/Linda Rae Bennett and Setiyani Marta Dewi
13. COVID-19 大流行內與外的脆弱性:巴西疫情中的殘疾者/Claudia Fonseca and Soraya Fleischer
14. 「你正危害到我的健康」:墨西哥在COVID-19下基因、飲食和生物倫理的關係/Abril Saldaña-Tejeda
15. 孟加拉達卡市貧民窟的貧乏和韌性/Sabina Faiz Rashid, Selima Kabir, Kim Ozano, Sally Theobald, Bachera Aktar and Aisha Siddika

第四部分 醫療護理的範圍

16. 將就湊合:COVID-19與英國和美國醫護的即興發揮/Ellen Block and Cecilia Vindrola-Padros
17. 懸而未決的醫護場景:COVID-19與福祉國家丹麥「穩定疾病」的重新敘述/Sofie Rosenlund Lau, Marie Kofod Svensson, Natasja Kingod and Ayo Wahlberg
18. 可及與不可及的醫療護理:醫療護理的想像與COVID-19大流行時期的連結性/Earvin Charles Cabalquinto and Tanja Ahlin
19. WhatsApp普及國家中的大疫時代:COVID-19期間印度的性別意識形態/Haripriya Narasimhan, Mahati Chittem and Pooja Purang
20. 純潔的危險:處於以色列宗教和公共衛生的間隙/Tsipy Ivry and Sarah Segal-Katz

第五部分 未來的經驗教訓

21. 消解大流行:坦尚尼亞的分離與對傳染病的邏輯/Rebecca Marsland
22. 動盪時期的共同生活:COVID-19在菲律賓/Gideon Lasco
23. COVID-19在義大利:一個為未來準備的新醫療保健文化/Chiara Bodini and Ivo Quaranta

譯後記
索引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病毒載量》中文版發行說明
 
張俊哲(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主任)
 
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之蔓延,對全球人類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甚至連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等都受到超出預期的衝擊。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日,各國之防疫資訊雖不難取得,但疫情所造成之隱性影響,以及如何面對可能再度來襲的傳染疾病,在政經層面的探討,卻著墨不多。
 
《病毒載量》(Viral Loads)這本書蒙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支持,由人類學家勒諾爾.曼德森(Lenore Manderson)等學者合著,以英文發行。作者們針對新冠肺炎疫情,行社會人類學層次之剖析,提出專業洞見。本書能讓世人了解:在政經制度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國家,人民承受病毒衝擊的社會耐受力,及其劫後餘生的命運,實差距甚遠。倫敦大學學院出版社(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ress)在疫情尚處嚴峻的2021年即出版本書,足示內容之重要性,不可言喻。有鑑於此,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勇於承擔,決定發行《病毒載量》之繁體中文譯本,期能為本書在華語世界發聲,同時善盡大學之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
 
因新冠肺炎為世紀傳染病,屬全球高度關切之議題。本書之英文原著,在發行之初即採開放取用(Open Access)的模式,讓全球民眾免費下載閱讀。故此,本書中文版亦採相同模式,免費開放下載。同時,我們也限量印刷實體書冊,以饗習慣閱讀紙本的讀者。因版權緣故,本書部分圖片與原英文書圖片略有不同,敬請酌參。期待所有的努力,既可揭示「新冠疫情」與「人類社會學」的跨領域研究成果,更可為下一波的疫情研究鋪路。
 
我們非常感謝臺大張上淳副校長慨允為本書撰寫推薦序。張副校長曾於疫情期間,擔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之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以其醫學專業深度和防疫視野高度來為書作序,既可使讀者更加明瞭本書要旨,也讓全球華人得悉臺灣在面對疫情時之政府舉措,以及全民防疫之努力。此一「臺灣之章」,彌足珍貴。
 
在全球疫情趨緩之際,新冠肺炎之「病毒載量」當然也不再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然而誠實地面對防疫成效,且懷抱謙卑檢討之心,實為重中之重。曼德森等學者以文字留下紀錄與反省,相信可對防疫策略之擘劃,產生長遠啟發。再次感謝張副校長在百忙之中為中譯本留下臺灣的防疫省思,也希望譯者和出版中心同仁們為本書之付出,可讓世人看見。
推薦序:全球大疫時代下的臺灣(摘錄)
 
張上淳(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
 
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之疫情始於2019年,2020年起肆虐全球,對世界各國人民的健康、生活,乃至於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帶來極大的影響。本書的內容,不是感染率、死亡率等統計數字,而是探討這些冰冷數字後面的真實社會面。不論國家大小、富國窮國,在疫情大流行時,往往會更加突顯了原本就深植於人類社會各式各樣的不平等結構。這場全球大疫,同樣對臺灣社會造成不同面向、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方面有待相關學者專家的深度研究。我僅就個人的親身經歷,略述一二。
 
2020年初,「新冠肺炎」這個名字開始為外界所知。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時,新冠肺炎已在中國武漢流傳,並在醫師的社群媒體揭露出來。2019年倒數第二天的深夜,臺灣疾病管制署(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同仁看到這個在網路上流傳的消息,開始透過管道追查訊息的真實性。在人類歷史上,雖曾發生許多次的新興傳染病,但這一次是怎樣的病毒?傳染途徑為何?一開始時沒有確切的答案,只能面對及努力探查,同時考驗著我們的防疫能力。
 
本人長期與CDC同仁一起工作,處理傳染病、院內感染之控制等相關議題,是CDC的主要諮詢成員之一,也是長期的戰友。我曾擔任CDC不同諮詢小組或委員會的召集人或委員,與許多所謂外部專家共同來幫忙、預防或控制不同疾病,並在決策上提供參考意見。CDC這些內部、外部的工作夥伴,早在2003年 SARS侵襲之前便一起合作;SARS來襲之後,我們更密切地同工。這次面對新冠肺炎,也不例外。
 
人傳人的新興病毒
 
2020年1月初,新冠肺炎的資訊仍不透明。當時已經知道至少有20至40個病例,我們相信這個數字是遠遠小於當地真實的狀況,並且認定新冠肺炎是會人傳人的疾病。同時期,外界又是如何看待這個新興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仍在試圖了解中,他們與中國大陸的官方說法較為相近,認為「新冠肺炎目前沒有人傳人的證據」。我國應對的不同之處在於:基於過去經驗,在掌握有限訊息的情況下,謹慎地加以專業判斷,並很快確定新冠肺炎是一種會人傳人的疾病。既然新冠肺炎是會人傳人的疾病,讓我們聯想到先前的SARS防疫歷程。CDC很快就邀請防疫體系的諮詢專家召開首次會議,推論新冠肺炎可能是跟SARS類似的病毒,須要用較高的規格處理。面對人傳人的新興疾病,防疫措施的範圍極廣,包括:如何準備防疫、怎麼診斷病人、收治病人、通報病人情況、通報檢驗結果等。這些考量都在第一次的會議中,被仔細討論與研析。
 
當時世界各國還沒確認新冠肺炎有人傳人的證據,我們已作出預防病毒傳播的作法。防疫的第一步:防止病毒傳入國內,先從邊境防疫入手,做好登機防疫。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疾管人員已採取邊境防疫措施:針對從武漢抵臺的班機,要求飛航機組人員配合,以飛機上的廣播系統,提醒身體不適的旅客,主動提報,以及進行登機檢疫。
 
Taiwan Can Help
 
回顧防疫過程,不論是政策的規劃、執行、制定、修改,都是根據疫情及對此疾病的認識,機動調整的成果展現。臺灣的CDC在國際上有多重的雙邊聯繫管道,例如和美國的CDC、日本的國立感染症中心,我們設有聯絡窗口。臺灣雖然不是WHO的會員國,但我們的每一個個案,也都主動通報給WHO,因此WHO能掌握我們的疫情發展。當其他國家的病例快速增長時,國際社會也能客觀得知臺灣新冠肺炎之確診個案情形。
 
我國持續積極參與國際防疫相關之會議,有助於臺灣防疫成果之展現。疫情開始後不久,WHO同意我們參與部分專業的視訊會議,包括臨床小組、感染控制小組、疫苗研發等小組之專業討論。我個人就曾參與臨床小組和感染控制小組的會議。在疫情肆虐那段期間,會議常是臺北時間晚上7點到9點,有時甚至開到更晚。如今回想,這些密集的會議,對增進國際醫療防治之互動,助益頗大。透過交流,國際認識到臺灣防疫的力量,願意和我們交流,並互相擷取防疫經驗,使得「Taiwan can help」的形象被成功地形塑。例如,臺灣與許多國家的衛生主管機關或醫療機構都曾有視訊連線會議,分享我國的防疫經驗,甚至連美國衛生部長都親自訪臺,進行雙邊交流。簡而言之,在衛生醫療與防疫的諸多議題,臺灣樂意與其他國家分享經驗,也誠心願意學習他國之長。
 
病毒面前,人人平等嗎?
 
歷經三年的疫情,2023年5月WHO宣布新冠肺炎作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已經結束,不再是全球衛生緊急狀況。依據WHO的資料,這場疫情,已造成了感染人數超過6億,死亡人數超過6百萬,可謂全球大疫。
 
本書是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期間,由來自全球的45位學者專家,針對美國、英國、古巴、南非、印度、羅馬尼亞、塞內加爾、土耳其、印尼、巴西、以色列等不同國家,以人類學的見解和民族誌的證據,來闡明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如何干擾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各國政府的因應之道。
 
更重要的是,病毒面前,人人平等嗎?透過本書,可知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如何在全球—從亞馬遜河流域到索諾蘭沙漠,從孟買到里約熱內盧—暴露了人類社會在種族、宗教、經濟上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身處不同境遇的人,在獲得醫療保健資源方面竟然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預防與隔離,對世界上的無數勉強度日的人而言,竟然奢侈的無法執行。未知的病毒,像顯影劑也像放大鏡,使原本世界的不公平,更為加劇,更為令人不安。書中的「印度拾荒者」、「羅姆人」、「裹屍布竊賊」等情狀之深刻描述,都讓人動容。臺灣社會的貧富差距,不若某些國家那麼大,再加上我們有全民健保制度的落實,讓人民有醫療需要時,不至於求助無門。從全球公衛的角度來看,這一點顯得難能可貴。
 
疫情已告一段落,人們的生活也逐漸恢復正常。在全球疫情期間,臺灣展現出「Taiwan Can Help」的友善態度,且能付諸行動,令人欣慰。臺灣大學出版中心請我推薦這本書的同時,與大家分享當年防疫的點點滴滴。我欣然接受邀訪,更希望我國防疫團隊與全民的努力,在此留下些許記憶,並持續互勉。
 
真的,我們不知COVID-19疫情是否再起,但多數專家都認為日後我們必然會再次面對另一個新興傳染病的威脅,因此,有所準備以防範於未然始終是最重要的。
 
譯後記
 
黃一心(中國江蘇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員)
 
COVID-19疫情始於2019年末,在2020年肆虐全球,對於民眾的健康、生活、經濟乃至於文化、習俗等帶來深遠的影響,我們迫切地需要了解和總結全球各地的流行狀況、防治經驗,尤其是不足之處。否則,在下一次傳染病疫情到來時可能會產生更加慘烈的後果。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經驗的總結可以從了解世界各地的情況展開,也需要從各個學科的視角進行探索。
 
本書是在COVID-19疫情期間由來自不同國家的四十五位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撰寫的研究報告。由勒諾爾.曼德森(L enore Manderson)教授與她的同事阿約.瓦爾貝格(Ayo Wahlberg)和南希.J.布爾克(Nancy J. Burke)共同編輯。書名譯為《病毒載量:COVID-19時代下的人類學研究》。全書的內容不是枯燥乏味的感染率、死亡率等統計數位,而是反映了該疾病對民眾造成的壓迫,特別是針對貧窮者、弱勢群體肩上的「重擔」。
 
什麼是「人類學」?簡單地說,它是一門研究人類的科學。在英國學術界,人類學包括生物人類學(biological anthropology)和社會人類學(social anthropology)兩大部分,在美國學術界,則包括四大部分:考古學(archeology)、體質人類學(physical anthropology)、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和語言學(linguistics)。其下還有許多分支,醫學人類學屬於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研究人類本身當然很重要,但也很不容易。1949年後,中國大陸高等學校取消了「人類學」系及其課程,1980年代撥亂反正後,恢復了人類學課程和研究,正在逐步發展中。本書的出版或許能為人類學的推廣,特別是醫學人類學的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閱讀本書並不需要醫學、人類學或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只要識字並且有興趣就可以了。本書也可以幫助你了解各地的民族歷史、風俗習慣和社會組織等。例如,有一章提到了印度的「裹屍布竊賊」,體現了人們於COVID-19高峰時期在葬禮中的掙扎。另一章介紹了羅馬尼亞羅姆人(吉普賽人)的歷史和現狀,以及他們行之有效的「非正式捐款」(賄賂)以及其他處理事務的方法。不僅讀來寓意深長,且饒有趣味。再比如,2020年四月,土耳其宗教事務局發表了「伊斯蘭教對疾病爆發的看法」,主旨為「疫情不單純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是由人類自身道德的淪喪造成的。因此,該病毒應該被視為是真主阿拉的一個教訓⋯⋯科學和技術不應被視為克服困難的幫手,而是造成這種困難的原因」。土耳其總統厄多安也發表了類似的講話,稱將透過「耐心和祈禱」來克服這種流行病。其他許多章節也的敘述,也是有見解、有意義的調查研究。
 
本人遵循著「信、達、雅」的原則來譯書,並且盡可能達到文字簡潔的目標。但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歡迎讀者指正。
 
感謝曼德森教授,她的共同編輯和其他作者的辛勤,以及倫敦大學學院出版社同意我將此書譯成中文的慷慨;感謝多位友人閱讀初稿並提出寶貴的意見;也感謝我夫人蔡葆芬的熱情支持,沒有她的辛勤勞作、承擔家務等,本人也難於完成本書。最後,感謝本人單位主管和有關同事的大力支援,以及出版社編輯們的辛勤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