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詞一宇宙──瀕危語言的低吟淺唱

尼古拉斯.埃文斯(Nicholas Evans) 著
蔡雅菁 譯

目前世界上約有七千多種語言,但到了下個世紀,可能其中一半以上的語言都會消亡,而且許多語言將在沒有任何文字記錄留存的情況下從此銷聲匿跡。

這本書所探討的重點就是語言的消失對人類文明而言是多大的損失。書中除了提出廣博全面的見解,倡議如何搶救世界上日益萎縮的語言多樣性,亦同時讚嘆這些語言如何以諸多方法,讓我們更理解深度歷史、文化、詩歌和自然界,以及同樣身為人類卻大異其趣的思維模式。

本書作者擁有豐富的田野調查經驗,也是語言記錄的權威,他細膩幽默的文字透露出深刻的人文關懷。由他執筆帶領我們深入澳洲、美洲和非洲許多鮮為人知的語言天地中,不僅讓我們大開眼界,也促使我們深切反省,如何才得以盡量保存和振興這些珍貴的人類共同遺產。

*本書另附有相關影音輔助資源,請掃描折口QR碼連至原書網站,選取Browse by Resource聽取音檔及觀看影片。


【國內學者推薦】

本書的出版對中文讀者而言可說非常及時,為我們提供了更寬廣的語言多樣性觀點,以及這種多樣性所蘊含的寶貴文化財富。讀者若對人類豐饒的遺產深深著迷,這本書一定會令你們愛不釋手!
 ——王士元(中央研究院院士)

正如本書所顯示,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本質。本書對讀者不啻是項警訊,因臺灣有一半的南島語言已經消失,倖存的在幾十年內恐怕也都會消失,而它們卻有高度的歧異性。國人務必珍惜,及時搶救和復振。
 ——李壬癸(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書讓我們重視世上絕大多數的語言面臨瀕危的事實,提醒我們必須正視語言可以教導我們的事,並理解其包羅萬象的美妙。臺灣應珍惜多語社會之重要,而對於瀕危語言流失與復振等議題,本書亦有耳提面命之效。
 ——蘇以文(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臺灣正面臨著一個根本的價值選擇:無線上綱英語與華語的霸權地位抑或復振臺灣豐富多元的本土語言?AI科技已大幅降低學習英語的經濟利益,也因而給予本土語言生存發展的機會。從本書中,讀者可以知道什麼才是有利於臺灣永續生存的選擇。
 ——何萬順(東海大學外文系林南&蒲慕蓉講座教授)

作者熟稔語言學、語言社會學、語言人類學及其他跨領域學科的理論,記載美洲、澳洲及非洲少數民族的語言及文化特色,讓我們了解保存瀕危語言之意義與價值。在臺灣本土語言正面臨流失之際,本書他山之石的觀點值得大家深刻省思!
 ——賴惠玲(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教授)

作者以其豐富的學養和田野經驗為瀕危語言發聲,除了展現語言在文化、認知、生態、美學和歷史等方面的意涵,也探討語言復振的發展及如何面對語言瀕危的挑戰。這是關心語言多樣性存續的讀者不可不讀的好書。
 ——張學謙(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教授)

本書以流暢的文筆引領我們認識各語言獨有且深邃、動人的多樣性,而語言的消失將使這些共享的人類遺產一去不回。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傳承母語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果你對語言感興趣,這會是一本值得擁有、並一讀再讀的書。
 ——陳淑娟(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教授)

這本書透過歷史、語言學、人類學等等ê多元視角kah真濟實例,引領讀者來了解,語言佇文化kah認知有不可取代ê功能。另外,面臨失傳甚至已經消失去ê語言,無一定是因為使用人口減少。若有強勢的政治力,主流語言嘛可能會快速流失甚至消失。這點嘛值得咱警覺。
 ——許慧如(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國際學者推薦】

本書是近年來關於語言研究最深入且最有見地的佳作之一。這本書不應只被歸類為瀕危語言的專書,因為它探討的正是人類語言及其多樣性的核心課題:它著眼在語言的生命及成長,而非語言的消逝與衰落。
 ——Nick Enfield,《當代人類學》(Current Anthropology

埃文斯從語言的本質和文化、語言和語言學、語言研究和其他學科的關係,尤其是認知科學及考古學等角度暢談許多議題……這是最高境界的說書技巧。
 ——Iain Davidson,《原住民歷史》(Aboriginal History

埃文斯不僅是個親切和藹的導遊,他還有詩人般的文字功力,從日常生活的言語幻化出更深的語言事實……本書最有潛力說服更多讀者重視瀕危語言,並能鼓舞更多人去使用這些語言。
 ——David Harmon,《語言記錄及保育》(Language Documentation and Conservation

令人賞心悅目的語言本質探索之旅……每一章都揭示了人類語言多彩多姿的複雜度,令讀者讚歎不已,並忍不住想知道更多關於不同語言的事實。
 ——Lindsay Whaley,《多語及多文化發展期刊》(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該書文字深入淺出,不管是語言的門外漢,或語言學專業的大學生,都會覺得此書引人入勝而深受啟發……所有以語言學為職志的研究生都該人手一本。
 ——Nick Ostler,《國際應用語言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埃文斯的一大貢獻是提高了讀者對瀕危語言的意識與關注……只要對語言感興趣,無論是否為語言學家,都不得不承認這是本優秀的讀物。
 ——Daniel Hieber,《語言學家名錄》(Linguist List

近十年來關於語言消失的著作不少,這一本卻是最富挑戰性和最具說服力的。埃文斯揭露了語言多樣性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核心關鍵。
 ——Mark Abley,《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一本充滿感性且深深打動人心的書,一部令人驚豔的作品。
 ——Roly Sussex,澳洲昆士蘭大學語言與比較文化研究學院應用語言研究名譽教授

【作者簡介】

尼古拉斯.埃文斯(Nicholas Evans)

現任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語言學特聘教授及澳洲研究委員會語言動態卓越中心主任。為澳洲人文科學院、澳洲社會科學院及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編纂多本澳洲原住民和巴布亞語言(卡亞迪德語、達拉邦語、嫩語)的語法書及詞典,並主編若干語言學課題的選集,亦已發表兩百五十餘篇學術論文。

【譯者簡介】

蔡雅菁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學士,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碩士。譯有《人類溝通的起源》、《小王子》臺語版等。

【導讀者簡介】

江文瑜

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德拉瓦大學語言學博士,現任臺大語言學研究所教授,曾任美國哈佛大學與日本京都大學訪問學者。除發表學術論文外,亦出版詩集、短篇小說和文學傳記。研究領域為語言社會學與認知語言學。

精選圖集
第二版序
初版致謝
版權致謝
中文版序
推薦序:豐饒的語言遺產/王士元
導讀:搶救瀕危語言,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江文瑜

前言
第一部 巴別塔圖書館
  1 瓦拉姆若翁吉的孩子
  2 四千年的調適學習
第二部 語言的盛宴
  3 多彩繽紛的語言
  4 我懂你的心:語法中的社會認知
第三部 古文字景象裡的蛛絲馬跡:語言與深度世界史
  5 同出一源
  6 徜徉在語義圈裡:為古代詞語和古代世界搭起橋梁
  7 破譯的關鍵:活語言如何解密被遺忘的文字
第四部 彼此提升:語言、文化與思想的共同演化
  8 心智的棚架:語言如何訓練思維
  9 詩句和言語藝術所織就的成品
第五部 燃眉之急
  10 竭盡所能地傾聽
第六部 後話
後記 在木麻黃的庇蔭下
終章 重新喚醒詞語

譯後記/蔡雅菁
參考書目
地圖
語言及語系名索引
索引

推薦序:豐饒的語言遺產(摘錄)
 
王士元(中央研究院院士)
 
埃文斯教授旁徵博引的《一詞一宇宙:瀕危語言的低吟淺唱》早已經翻譯成法、德、日、韓語,現在終於也有中文版問世了,著實可喜可賀。我們的語言研究有悠久且傲人的傳統,至少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荀子,然而這個領域向來被大漢族中心主義的觀點所主導和限制,只專注於研究漢人的標準語,幾乎完全忽略了其他語言。語言學理應是所有人類語言的科學,包括當今全球還有人說的幾千種語言,也包括已經滅絕、只有文獻可考的語言。只研究漢語不可能理解人類語言的本質,就像只研究氫氣不可能洞悉化學元素的全貌。
 
臺灣在國際學術界占據著重要地位,因為擁有精湛的航海技術、足跡遠至非洲東岸的南島民族,正是在距今約四千年前,開始從臺灣東南外海的蘭嶼擴散出去的(即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Malayo-Polynesian〕,見第6章),這是目前語言學家和考古學家一致的共識。不過遺傳學上的證據則比較有爭議,幾年前發表在《美國人類遺傳學期刊》的一篇文章指出,在馬祖所發掘出距今約八千年的亮島人的粒線體DNA與臺灣南島人的最接近,但這也暗示了原始南島人的祖居地應該是在華南沿海的馬祖一帶。不過由於整個南島語系在臺灣內部的歧異度最大,因此臺灣才是南島語系開始分化的地方,而臺灣研究南島語的權威李壬癸也表示,亮島人有可能是居於華南沿海的南亞民族的前身,南島民族和南亞民族在華南沿海一帶分化後,在距今約六千年前遷移到臺灣的南島民族,才開始了進一步的語言分化和後續的全球擴散。
 
李方桂教授是偉大的愛德華.薩皮爾先生的得意門生,受他開先例之啟發,近幾十年來,海峽兩岸非漢語語言研究的速度已經穩步加快,田野調查的樂趣與價值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一詞一宇宙》的出版,對中文讀者而言可說非常及時,為我們提供了更寬廣的語言多樣性的觀點,以及這種多樣性所蘊含的寶貴文化財富。
 
埃文斯教授的研究重心是澳洲的本土語言,尤其是阿納姆地(Arnhem Land)西北部的原住民語言。本書一開始就提到瓦拉姆若翁吉(Warramurrungunji),根據伊瓦加語的口述傳統,她是第一位從北方進入澳洲大陸的人類。由她繁衍出了眾多部落,後來她也賜予了每個部落不同的語言。不過埃文斯教授在書裡提供的語言實例遍及世界各地,有些是以每一章節開篇簡短引言的形式出現,有些則是以原文出現的圖表或照片,可謂琳琅滿目。書中所呈現的語料包羅萬象,包括口語及書面語,也包括共時和歷時的語言訊息。許多段落做了條理分明的綜述:如仔細推論鮮為人知的語言裡經過選取的特定詞彙,可以揭示出史前古老民族之間的關係與其遷徙路線。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我們的挑戰在於「為古代詞語和古代世界搭起橋梁」。
 
本書自始至終透露出的一個中心課題,可以從第2章裡所引的威廉.馮.洪保德一席話看出端倪:「只靠一種語言,無法全面認識這個客觀世界。人類史上從古至今所有現存語言所體現的所有認知過程的總合,構成了人類所能觸及的『世界知識』的總合。」
 
本書圖文並茂,許多圖表為文字增色不少,例如相片方面有喀麥隆的村落景致(見專欄1.1)、高加索山區的牧羊人(見圖1.2)、二戰期間說納瓦荷(Navaho)暗語的士兵(見圖3.1),另外也有不少人物的珍貴肖像,包括作者的幾位澳洲原住民語言的老師、堪稱美洲最早的傳教士⸺薩哈岡修士(Fray Sahagún,見圖2.1)、最後一位會說尤比克語,也就是據稱輔音系統最繁複的語言的人(見專欄3.1)等。書末亦附上幾張非常實用的地圖,把正文裡提及的語言都標出來了,還有完備的語言索引。
 
本書彷彿萬花筒般,一頁頁揭示出我們所不熟悉卻耐人尋味的民族,以及他們所用來分類和表徵世界的多彩繽紛的語言。讀者若對人類豐饒的遺產深深著迷,這本書一定會令你們愛不釋手,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導讀:搶救瀕危語言,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摘錄)
 
江文瑜(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一、追尋聲音的語言學者
 
閱讀著《一詞一宇宙:瀕危語言的低吟淺唱》(Words of Wonder: Endangered Languages and What They Tell Us)的文稿,文字處處觸動我心,猶如與一位同樣是語言學專業的學者在做內在靈魂的深層對話。
 
埃文斯教授於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任教,為該校的語言學特聘教授,也擔任澳洲研究委員會語言動態卓越中心主任,更獲頒澳洲人文科學院、澳洲社會科學院及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的殊榮。作者著作等身,專注於少數民族語言的詞典編纂,加上豐富的田野調查經驗,出版超過兩百份學術著作(包含九本專書與九本主編的書),於多元語言價值的倡導與保存少數民族語言方面貢獻卓著。而《一詞一宇宙:瀕危語言的低吟淺唱》這本書正是集他多年來對於澳洲、美洲和非洲許多一般人非常少注意的少數民族語言之豐富田野調查的具體結果,加上引用其他一些少數語言過去的研究成果的互相輝映。在涵蓋的語言空間上,幾乎跨越整個地球。在論述的方法上,作者搭配相當完整的語言學/歷史語言學/語言社會學/語言人類學理論,並跨學科納入考古學、遺傳學、生物學、人類學等旁徵博引的支持論點。在時間的架構上,全書甚至從遠古討論到當代。透過這些論述,讀者可以深刻理解為何多元語言的保存,尤其是瀕危語言的保存之價值何在,也能更相信為何人類需要費力來做語言復振的工作。接下來,我要從兩個點切入這本書,第一:本書與台灣語言的關係;第二:本書可作為挑戰與超越「形式語言學」的極佳讀本;透過這兩點來突顯這本書在台灣出版的意義,讓讀者更能進入與欣賞這本書的人文與科學的世界。我並在最後的部分加入一些我個人與本書共鳴的生命經驗來與作者和讀者對話,以比較感性的方式作結尾。
 
二、本書與台灣語言的關係
 
在閱讀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哪些線索可以和台灣的語言作直接與間接的連結。分成下列幾點:
 
1. 台灣為南島語言的發源地
 
最直接相關的描述,屬於第二部「語言的盛宴」第6章「倘佯在語義圈裡:為古代詞語和古代世界搭起橋梁」、子標題為「兩大洋的遠行船隊」那部分,整個篇幅都在談論南島語言如何完成壯闊的海洋遷徙(見圖6.2)。當然,如同所有會關注南島語言起源的論述,都會提到台灣,本書也提到:
 
南島語譜系樹裡最深一層的分支顯然以台灣(福爾摩沙)為發源地,因為樹狀圖裡的十個主要分支中,有九個分布在當地,即使是第十支(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也是由台灣外海離島上的雅美語為代表,這些島嶼被認為是後續擴張的出發點。換句話說,這個如今覆蓋全球廣大面積的語系之深層譜系多樣性,有超過90%都集中在台灣這個蕞爾小島上。
 
作者引用了白樂思(Blust, 2013)的說法。這就是「出台灣說」的論點,也是戴蒙(Jared Diamond)教授所說「台灣帶給世界的禮物」的看法。「出台灣」的時間點,比較多的學者認為是西元前4000年,也有學者如Peter Bellwood認為是西元前3000年,這中間相差一千年,當然未來可以仰賴更多的考古學或遺傳學的證據來進一步辯證。
 
說到考古學與遺傳學,正是本書第6章最重要的重點內容,亦即透過「歷史語言學」所擬測出來的原始語言或語言遷移的證據,必須與考古學對於各族群不同時期所使用的器物、生活形態(例如與植物相關的各種詞彙)、文化樣貌作比對,並加入遺傳學對於基因的分類與時間的對應,才比較可以看出語言變遷的全貌。在對南島語言的遷移系譜的擬構中還加入其他的學科,如造船、動物遺傳學、天文學、人類學、比較民族誌研究等跨學科的整合。埃文斯教授在第6章舉出的南島語言例子是原始大洋洲的四種工具及其所擬構出的名稱(參見圖6.4)。過程是先透過比較各民族誌中的記錄,去比對已經透過考古學等考證過的歷史出土文物,先復原該器物的外型與樣貌,然後加上歷史語言學的比對法來推論該名稱最原始的形式與出現在哪個語言中,再加上歷史語言學的方法推出該詞出現在譜系樹上的哪個點。埃文斯教授認為整個南島語言譜系樹的建立,在世界各國的語言中,呈現了豐碩的成果。
 
2. 殖民體制下的通婚vs.未曾經歷殖民的通婚
 
說到「通婚」,這是語言社會學的重要議題。「通婚」在重視語言多樣性的族群中應該是獲取語言多樣性的重要方式;然而,在殖民體制或弱勢移民的情況中,「通婚」反而是「同化」的重要過程。美國社會學家高登(Milton Myron Gordon)提出七階段同化過程,來解釋移入美國的移民者的同化過程:(1)文化上的同化:移入社會的語言、服飾、價值觀與日常習慣被新移民者採用;(2)結構同化:大規模的少數族裔進入移入社會的掌管地域、社團、組織等;(3)婚姻同化:移入者與所移入的社會之人民大規模通婚;(4)認同同化:少數族裔感覺自身和主流文化產生了連結;(5)態度接受的同化:所移入社會的偏見不再存在;(6)行為接受的同化:所移入社會的歧視不再存在;(7)公民(市民)同化:移入者和所移入社會之間未有價值觀與權力結構的衝突。
 
我個人覺得這個理論的七個階段,並非線性發展,亦即一個階段結束才進入下個階段,有可能有些階段同時發生。而(1)中的語言、服飾、價值觀與日常習慣等面向,也可能分階段發生,各種組合充滿各種可能。可以觀察到的是,這個理論模型中的「婚姻同化」可用來解釋台灣在大清帝國統治時期,由於來台的泉州人、漳州人等的人口結構多屬於男性,有一定比例的平埔族女性與之通婚,加上清國的一些漢化政策,使得平埔族原住民不但失去他們的語言,甚至幾代以後,都不知道自己的族群身分。相對地,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由於日本人除了在鼓勵日本警察與原住民女性通婚來更加容易控制原住民地區的政策外,日本人與非原住民的通婚比較少。即便如此,日本人與原住民的通婚所產生的「同化作用」,也頂多停留在上述七階段的「婚姻同化」,可以說(4)到(7)的階段都尚未完成。因此當我看到埃文斯教授分別在第1章與第6章提到通婚對於原住民(包括澳洲與南島族群)的見解時,感覺真的是與帝國統治或殖民體制的「通婚」有非常不同的文化發展方向。
 
3. 西方殖民體制反而記錄了少數族群的民族誌
 
本書第2章「四千年的調適學習」的內容也間接與台灣的語言相關。這章非常清楚地剖析人類的文字如何產生與演化。埃文斯教授也同意一些學者的看法,認為「字母系統的演化之所以順暢是因傳播的途徑經歷了音韻和語法類型都非常不同的語言⸺這也充分顯示多樣性的確有利於某些創新」。順著這樣的論點,埃文斯教授提到書寫系統的發明,讓人們可以記錄自己的語言,而且書寫傳統也反映了古代人對於自身語言的好奇心。不過,相對於東方的印度語言學者留下了梵語語法與語音的較完整記錄,西方的羅馬人對於其他民族的語言不感興趣,因此也造成不少消失的語言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西方一直要等到基督教興起後,為了傳教的目的,必須以對方能懂得的語言來溝通。第2章提到,為了傳教而爆發對未知語言非常積極的探索始於西班牙與葡萄牙以極大的規模遠赴美洲、非洲、亞洲,並在當地殖民後發生。讀者可以品味這一章,看看西班牙、葡萄牙如何透過他們的傳教士記錄了殖民地的語言,促成了類似「生活誌」,尤其西班牙創造世界第一本民族誌的套書。
 
4. 台灣原住民語言值得更多關注
 
雖然台灣作為「南島語言發源地」仍有一些持不同學術意見的說法,然而從目前的多數資料與跨學科研究,我仍認為這個「台灣給世界的禮物」依舊有非常有力的證據來支持,也值得台灣政府投注更多的資源在已經極度瀕危的台灣原住民語言上。埃文斯教授提到:「雖然在理解南島語言歷史上扮演了關鍵角色,我們對台灣複雜的原住民語言的認識竟反而比對譬如玻里尼西亞語言的了解還要少得多。」台灣忽視自己本土語言的重要性肇因於國民黨政府長期且強力的「國語政策」,以及後續整體台灣的語言教育並沒有積極朝語言轉型正義的方向;即便是2016年後的民進黨主政時期,並於2019年開始實施《國家語言發展法》,但到了2022年學年,本土語言教學,如台語、客語、原住民語言等在教育上的教學時數,都只是每週一節課而已。
 
台灣的語言流失當然不會是世界獨一無二的狀況。埃文斯教授在第五部「燃眉之急」與其所包含的第10章「竭盡所能地傾聽」談到「語言轉換」與「語言死亡」的議題,與第六部的後話和後記中談到語言復振的議題,在這些部分所涉及世界各國的瀕危語言和可能的復振之道,可以給台灣的語言現狀一些借鏡。在第10章中提到,世界上七千多種語言中的許多語言,即使以最保守的方式估計,都正在以每兩星期就有一、兩個語言滅亡的速度在進行,而這當然是人類知識寶藏的巨大損失。這章展開了一個又一個語言最後一位講者離開的故事,讀來令人嘆息。然而,也有逆轉語言消頹命運的「復甦語言」,埃文斯教授提到:「多元主義和對多語現象的正面評價才是真正掌握意識形態的鑰匙,能夠對世界各地的語言維繫發揮作用。」這句話多麼打動我心,我想到台灣語文學會針對台灣目前的「2030雙語政策」提出的修正建言正是「多語台灣,英語友善」。前面提到《國家語言發展法》,這個法案最重要的突破是將台灣歷史中固有族群所使用的語言都訂為「國語」,賦予這些語言一些法律地位,並於該法中提出整個政府該如何以具體的行動支持「國語」的地位。
 
5. 本書可提供給台灣語言復振的一些參考作法
 
第五部與第六部提到幾點語言復振方式,值得稍微精簡地為讀者點出,也可作為政府與民間政策的參考。在與語言學相關的部分為:(1)「外圍」的語言學家必須與會某種瀕危語言的母語者共同努力,盡其可能地留下各種該語言的記錄,包括聲音與影像,並提供語法、文本與詞典。(2)語言學需有一個新的次領域,獨立於「描述語言學」的傳統關注之外,即記錄語言學(documentary linguistics),注重語言一手資料的搜集與保存,也要確保能留下持久、多用途的語言記錄(尼古勞斯.希梅爾曼〔Nikolaus Himmelmann〕等人的主張)。(3)在詞彙的收集上要納入各種專業的人才,才可收到更豐富的字彙。做法是增加語言調查員,涵蓋圈內人和圈外人、各領域的語言學家、民族生物學家、音樂學家到物質文化專家等多方面的研究人才。(4)提供實用的語料庫,最好是能複雜地混合自然語料和誘發式語料。(5)注意媒體本身時常容易毀壞的問題,例如消磁的卡式錄音帶、可能毀損的硬碟、可能被燒掉或發霉的書籍和手稿。(6)朱克曼(Zuckermann 2020)建議用一個全新跨學科的領域「復振語言學」(revivalistics)來涵蓋「再生」(reclamation,恢復已經沒有人說的沉睡語言)、「復振」(revitalization,藉由少數幾個還會說的長者親自傳承給年輕一代,把語言從危險的邊緣搶救回來)或「再現活力」(reinvigoration,指仍有不少兒童在說的瀕危語言,如威爾斯語)。
 
語言學是門非常有趣的學科,在西方的學科中發展相當完整。不過國內相關理論的譯介非常稀少,與浩瀚而豐富的西方語言學知識實在不成正比。因此也非常感謝臺大出版中心能出版這本重要的語言學翻譯作品,可作為未來學術界鼓勵大家翻譯重要語言學著作的開端,尤其本書的內容在時機上也非常契合台灣目前極需復振台灣國家語言的需求。透過翻譯與介紹,未來與語言學相關的大學課程也可利用翻譯作品,做「教材本土化」的工作。我期待我關心的台灣國家語言,包括我心愛的台語,能重新成為台灣社會的身分認同的重要媒介,創造屬於台灣的「台流」。
 
前言(摘錄)
 
帕特.賈柏瑞(Pat Gabori),Kabararrjingathi bulthuku,在我寫這些話之際,是僅存的八位會說卡亞迪德語(Kayardilt)的人之一,這是澳洲昆士蘭州本廷克島(Bentinck Island)上的原住民語言。對這位已經失明了四十餘年的老人來說,廣大的世界太晚進入他的生命,以致他從未見過該怎麼坐在車子裡。坐在汽車座椅上時,他盤著腿面向後方,彷彿坐在小艇上。或許眼盲反而幫他更鮮明地記住他所成長的世界的模樣。他喜歡滔滔不絕地連續講幾個鐘頭的話,告訴你本廷克島上的聖地、打獵的豐功偉績、繁複的部落譜系,以及為了女人的爭執。有時他突然中斷自己的陳述,大聲高歌起來。他對部落法規的淵博知識,讓他在最近一次挑戰澳洲政府的法律以爭取傳統的海洋權益時,成了重要的關鍵證人。但是聽得懂他故事的人卻日漸凋零。
 
卡亞迪德語從來就不是個大語種。即使在鼎盛時期,或許會講此語的人也不超過一百五十位,1982年,當我首次結識帕特時,只剩不到四十位會講此語的人,而且這些人的歲數都在中年以上了。
 
這個語言的命運在1940年代就已被貼上封條從此封存了,當時傳教士把本廷克島上的所有居民都撤離自己的祖居地,並把他們重新安置在西北方五十公里遠的莫寧頓島(Mornington Island)上的教會機構裡。在被重新安置前,所有居民都只會說卡亞迪德語,但從那一天起,就不再有新生兒能掌握自己的部落語言了。手足間的聯繫原本讓孩子們可以將自己的語言傳給弟弟妹妹,但重新安置後的頭幾年內這種關係就已中斷了,那十年是一段慘淡黑暗的時期,當年的兒童已經沒有人存活到現在。留宿政策讓孩子白天時候都與父母分離,孩子只要被聽到說自己的原住民語言,就會受罰。
 
帕特.賈柏瑞已經八十多歲了,最年輕的能流利使用卡亞迪德語的人也都年過六十。這麼看來,2042年時,不太可能有哪個會說此語的人還活在世上,那剛好是卡亞迪德人被驅離本廷克島一百週年的紀念。只花上有生之年的時間,這個獨一無二、引人入勝的語言,就從一個族群的唯一語言,變成了只能追憶、了無聲息的過眼雲煙。
 
一旦如此美妙的語言就此沉默,對他們的小社群和對整個更大範圍的學術界而言,我們究竟會失去什麼?由此而生的絕望感,促使我動筆寫下這本書。雖然我自己的一手經驗,主要是在澳洲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的弱勢語言方面,但放眼世界,類似的悲劇都在摧毀著各地弱小的語言社群。縱觀人類歷史,語言消亡的事時有所聞,但在目前全球的七千多種現代語言裡,滅絕的速率卻一步步加快,在本世紀結束以前,我們可能會親眼目睹世界上的活語言消失掉一半。根據目前最精準預測,每兩個星期,在世界某處,就有會說某種奄奄一息語言的最後一個人離開人間──不再有人能夠馳騁在老祖宗們曾一度光輝燦爛的思維道路上;沒有人再有機會從人的嘴裡聽到這個語言的聲音;從此不再有人能夠回頭檢查哪個地方翻譯錯了,或對這個語言的運作模式提出新的問題。
 
每個語言都告訴我們不同的故事。的確,如果我們記錄得妥善得當,每個語言都可以在圖書館裡有自己的一排書架,上面擺滿了語法書、詞典、植物和動物百科全書,以及歌謠與故事集。無奈語言過的是雙面的生活,要穿梭於「外面」的社群成員間和每個人「裡面」的內心深處,一個人必須對某個語言知之甚詳,才有辦法使用並教導它。所以歷史上就會出現這些靜謐時刻,而某個口傳文化所積累成的一整幢無形、無聲的建物,就掌握在最後一位尙存的見證人的記憶中。
 
這些語言中有許多是如此獨特,導致對某些關乎人類的謎題來說,也許只有一個語言握有解答的鑰匙。但我們無法預先得知哪個語言是解答哪個問題的關鍵。隨著語言科學的研究越發精密複雜,我們想尋求答案的問題只會與日俱增。
 
替帕特.賈柏瑞及世界各地和他一樣的人記錄下他們腦海裡的知識,絕對是一項難忘的任務。對每個語言來說,我們需要配對的訊息複雜度並不亞於人類基因體。但與人類基因體或與考古學家所研究人類行為的具體產物有所不同的是,語言一旦消亡了,就沒有實體的蛛絲馬跡遺留下來,除非在很罕見的情況下,這個語言發展出一套書寫系統。語言作為可識別的結構,只以稍縱即逝的聲音或動作存在。描述性語言學家的典型目標,就是要結合系統性的提問,把說話者想說的任何故事記錄與轉寫下來,並從這套知識歸納出至少語法、文本和詞典這三部曲來。近年來也越來越依靠錄音和錄影技術的輔助,以便增加關於語調、手勢、眼神和語境的訊息。當今記錄語言學家能做的,已經超越了一百年前多數調查員所渴望做到的事。數位化技術的革命,意味著語言學家現在所能記錄和分析的東西遠比從前還要多,且可以用絕對精確的音檔和影片把語言記錄下來,並用一個世代前還難以想像的方式把這些資料整理歸檔。但儘管如此,我們從每位說話者的腦海裡,還是僅能捕捉到一小部分的知識──一旦說這個語言的人數目銳減,這一丁點兒知識立刻就會岌岌可危,可能永遠沒機會被攤在陽光下,因為沒有人會想再對這個語言提問了。
 
這本書的主旨就是,當語言滅亡時,我們所喪失的一切會涉及多大的層面,為什麼這件事如此重要,對於人類認知方式這種若隱若現的崩毀,需要有什麼樣的問題和技術,才最能塑造出我們的回應方式。我相信,只有在人類觀點這部大型敘事中,以及在某個族群被遺忘的歷史中,給予這些脆弱語言的研究應得的地位,上述這些問題才能獲得完滿的解決,因為許多族群是如飛鴻雪泥般在這世上輕盈地走過,並沒有把他們的話語刻在石頭上或寫在羊皮紙上。由於要靠語言學家、社群成員本身及所有一般大眾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迎向這個挑戰,因此我也盡量嘗試用各種讀者都能感到共鳴的方式來撰寫這本書。
 
語言學領域的發展史也告訴我們,優秀的語言描述,除了取決於語言學家所提出的深刻問題外,也取決於他們帶到田野考察現場的技術。你只會聽到自己專注去聽的東西,你只會專注去聽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這本書的目的,就在於讓我們好好盤點存貨,當聆聽周遭這上千種逐漸無聲的語言時,我們該對哪些東西感到有趣,這些語言的整體構成了邁克.克勞斯(Michael Krauss)所稱的「語義圈」(logosphere):就像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物種和所有的生態連結構成了所謂的「生物圈」(biosphere)一樣,語義圈就是世界上的詞語所構築出的龐大範疇,包括由這些詞語所建構的語言以及這些詞語之間的聯繫。它們密切地交織在一起,我們現在才剛剛醒悟到其若隱若現的崩毀有多麼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