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摘錄)
近年來我大抵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怎麼看、怎麼反思、怎麼感覺以及怎麼活在這個多元紛爭的世界?這個問題成為問題的起點是:我們希望有個良好運作的民主憲政;民主憲政運作良好的社會自自然然會是個價值觀點多元的社會;多元有其美好的面向,但也隱伏多元的困境。我大抵從人的認知與情感入手,由認知科學研究成果裡人的認知與情感模式的多樣性出發,去探索多元的問題到底是怎樣的問題,多元的困境究竟是怎樣的困境。我樂觀地相信,只要大多數人看到多元的問題,並理解它、正視它,那麼問題就可緩和大半了。
在多元紛爭的時代裡,哲學宜由實踐智慧重新出發。實踐智慧的起點是故事思考。我們在實踐上、思考上必須要求人人都享有如下的故事地位:每一個人都有新啟一段故事情節,以及賦予或調節行動意涵的地位;沒有人是其他人的附屬,或只是別人生活故事裡的道具,而尊重一個人最起碼的要求是承認他新啟情節、調節意涵的故事地位。小孩聽懂道理是從聽懂故事開始。小孩學講道理是從學講故事開始。小孩學會行動是從與人互動中開始。我們都是這樣在彼此牽連中長大成人。你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端視我們活出怎樣的故事,而人性智慧的起點就在點點滴滴的生活故事與故事思考裡。故事地位是本於儒學中「仁」、「相人偶」(兩人一起走出人生道路的意象)以及「終身行之」和「任重道遠」(一路走來本就要有承擔的意象)的理念傳承。在本書裡,故事地位可說是在面對當代議題中,傳承「仁」的理念與意象的現代表述。
我們需要從故事地位走向公民地位。這個走向,需要一個承接傳統菁華的過程。在本書裡,這個過程表現在把生活中傳承裡的實踐智慧,特別是本於經典文本、通過歷史考驗、屬於菁英養成、也是體現在庶民生活中的實踐智慧,融會到理論對話以及重新框束(reframing)思考角度與提問方式的工作裡。這樣做,不只是理論思考的要求與嘗試,也是為了讓工作成果有機會落地生根並成為我們生活裡的公民智慧。本書論及的經典文本與實踐智慧包括:《孟子》的「立命」與「惻隱之心」、《論語》與《周易》的「思不出其位」、《傳習錄》的「事上磨鍊」、《漢書.董仲舒傳》天人三策中的「不與民爭利」、《貞觀之治》的「兼聽」(特別是聆聽來自基層的聲音),還有《墨子》對治亂問題「一人一義,十人十義,百人百義」的洞見,以及《莊子》論及我們要靠沒有踩到的大地走路的譬喻(「故足之於地也踐,雖踐,恃其所不蹍而後善博也」)。
不同於在彼此牽連中成人的故事地位,「公民地位」更講究理念、原則、制度與公共性。本書沒有事先定義「公民」概念。大抵而言,在本書裡,「公民」概念是以「天下為公」中「公」的設想為底本,而從現代民主憲政國家的公民身分,以及「自由平等、互惠合作、公平合理」的規範性要求出發,在民主政治、市場經濟、多元社會的脈絡中,展開公民地位的內涵,特別是如何在多元情勢中調節多元問題而成就一種公民共同體中展開的內涵。在此,調節的起步不是說服,而是聆聽。「調」意味接觸、交會、融會。「節」則意指節制,意味著彼此都要節制自己不要一意用自己的框架去套住對方的觀點、想法與感覺。在多元困境的脈絡裡,更必須提醒自己的是,人常在不自覺中就用上自己的框架去硬套他者的觀點、想法與感覺,而且,有時即使在別人明白提示不要硬套中,還否認自己有這種硬套的作法。本書提出「哲學作為一種公民事業」的公民哲學,它的起手式是正視深度歧見下多元的困境,並以多元困境作為檢驗哲學反思裡問題設定、觀念探索與問題處理的試金石。
我們可以用宏觀角度下歐美哲學傳承裡的分期大致定位本書的探索方向。非常簡要來說,古典時期,在神話開始退位時,哲學追求一種神性般的智慧,形上學是古典時期的第一哲學。啟蒙運動起,在人人開始享有(或者說,在當時知識菁英呼籲應該使人人都享有)人的身分以來,哲學追求拓展人性智慧的種種可能,知識論是這段時期的第一哲學。本書認為,來到二十一世紀,在大多數人不必爭取就擁有公民身分且價值觀點多元紛爭的時代裡,我們需要打造一種由公民視角出發,在重視在地實踐智慧中追求公民智慧的哲學,即本書倡議的「公民哲學」。第一哲學不必是最根本、最基礎的哲學,而是一種在回應時代問題與要求中,重要的哲學問題都必須通過其考驗才得以深耕且深入探索的關卡。深度歧見的多元問題,正是此關卡核心所在的時代問題。
公民哲學可以有許多種作法。本書展現的作法可初步次第描述如下。第一,公民哲學的起點是自由平等的公民地位。因此,當公民之間因彼此所秉持且都稱得上合理良善的價值起衝突時,沒有任何一方可以堅稱自己的價值觀點是衡量他者的唯一標準。這不表示公民哲學主張相對主義。在公民視角裡,仍有善與惡、正直與犯罪,以及合理與不合理等等的分別。而且,這種沒有誰掌握標準的原則性要求,換個角度來說,其實就是「尊重每一位公民自由平等地位」的制度性承諾。這個制度性承諾,值得再三強調,因為仍有太多同意而且肯定多元價值的人,在遭遇他者異見時,總在「我對你錯」的框架裡,批評、誤解、曲解或只是單純地看不到他者的觀點。
第二,本書選擇爭議中的多元問題作為公民哲學的切入點。這個切入點的選擇,使得本書在論述上重視心智多樣性(cognitive diversity)的現象,並與啟蒙運動以來由理性作為人的共通性去拓展人性智慧種種可能的方式互相對比。
第三,由於討論的重點在多元問題,特別是其中深度歧見的困境,本書裡的公民哲學特別側重如何重新問根本的、重要的問題。重新問不是再問一次的意思,而是嘗試打開新視野中對問題的重新框束與設定。
第四,重新框設根本的、重要的問題,是要尋找或發掘關鍵性的突破口,在彼此難以有什麼道理可再講的衝突中,打開值得深入思考並調節彼此觀點的新視野。我相信這樣的打開與突破,能使彼此的觀點更深刻,而在深刻處就會有合宜調節的契機。不過,這個信念必須在逐案分析討論中落實,不能憑空想像就成立。憑空想像有時候是糟透的,因為那樣做很容易令人自矜固守終究還是「我對你錯」的框架。
第五項可說是對讀者的邀請。在公民哲學的探索裡,總要求由公民視角去重新框設問題並在突破口拓展視野。因此,所問出的問題與展開的觀念,如果成功,總會有與既有概念框架格格不入的地方。因此,本書盼望當讀者有著格格不入的閱讀感時,多帶幾分包容或容忍,嘗試從觀念實驗、智性探索的角度,閱讀本書。如果覺得本書寫得不夠完備,不夠清楚,則請由一起深入「觀念野地」探險的想像,參與文中提問、思辨、臆測與推理的過程。
如果換個角度從自我期許的方向來說,公民哲學是一種哲學探究的創新與嘗試。創新是艱難的事業,有時需要面對質疑、批判、責難與誤解,還需要一種踏向未知與承擔挫折的毅力與勇氣。選擇學術這條路為志業的夥伴們不乏這類的自我期許,也願意投入大量的心血克服期間各種艱難的問題,因為走出新的一步本就令人心動,因為探索新的領域本就令人充滿期待,因為有一種創新總讓我們在展開觀念視野的同時宛若經歷一場地球生命文明美好未來的可能。
最後,容我借用《聖經》的話語:不要「審判」。審判是上帝的權柄。面對陷入多元困境中的良善價值觀點,不要用審判的態度去評定優劣等級,要點在更深刻的理解與視野調整,以及調節契機的發掘與探索。人類文明發展至今,許多的衝突,善惡分際,清晰可見。然而,如果你認為值得關注的衝突只有善惡之間的衝突,或者,如果你想不到或看不到具體情境裡良善價值之間會有任何實質或真實的衝突,那麼你就難以感受深度歧見令人可敬可畏的地方。有時,還因為這種想不到或看不到,以致發生誤把「善善衝突」當作「善惡衝突」來處理的不幸時刻。本書關注的重點,在「善善衝突」,在深度歧見令人可敬可畏之處。至於善惡衝突,及其在人性中幽微難明的處境,則留待日後再議。
回到公民視角來說,深度歧見的多元紛爭意味著一種理論的困境。我們所面對的,不是問題沒有答案,而是有太多答案,答案背後則有太多理論可供選擇,而這些理論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卻互不相容、彼此衝突。本書需要發掘一種不是只再做出一套理論的方式來回應深度歧見的多元紛爭。
本書藉由傳承裡、生活中的實踐智慧,走進當代重要的民主與價值論述。走進去是為了展開實踐智慧與當代理論的對話,並在對話中發掘關鍵性的問題。不過,問題不是擺在那裡等著我們去發掘。在深度歧見的多元紛爭裡,發掘問題必須同時是重新框設問題,並且是一種要求走出新方向、打開新視野的探索,並在探索中從「在多元情勢中調節多元問題」而非「理論競爭、駁倒對手」的角度,發掘問題,走出方向,打開視野。其中,如果有所批判,批判的重點不在駁倒,而是在於嘗試提煉出對手優點,以及值得再深思、再拓展的想法。而且,由實踐智慧走進當代重要的民主與價值論述,並沒有因此要把實踐智慧消融在理論論述裡。在實踐導向的探索裡,實踐智慧總有它不同於理論的面向。更進一步說,在深度歧見的理論困局裡,與其說實踐智慧融入理論,不如說理論論述豐富了或深化了實踐智慧的主題意涵。這種哲學探索,雖然抽象,但仍扎根於對時局與生活情勢的關懷。在本書裡,我總由美中國際關係裡理念、價值與制度的競合,立足臺灣來反思:問題要怎麼問?以及觀念要怎麼構思並展開?本書呈現這方面反思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