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社會國──社會正義之理論與制度實踐

許宗力 編
林明昕、許宗力、莊世同、石忠山、陳昭如、孫迺翊、林佳和、 鍾芳樺、陳俊宏、周志宏、呂建德、葉崇揚 著

我國憲法帶有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以促進民生福祉、實踐社會正義為基本原則,其追求的社會正義是一種實質平等的理念,並不滿足於禁止人為的不合理差別待遇,而是更積極地課予國家消弭或緩和這些不平等為目標。但現實的一面又是如何呢?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不公稅制、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為何社會國的實然面與應然面會有那麼大的落差?如何弭平落差,才能實踐社會正義,實現社會國的理想?

本書以「追尋社會國──社會正義之理論與制度實踐」為主題,邀集十二位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從社會國的憲法規範基礎、社會國在不同弱勢保護領域的落實與檢驗,以及相關公共政策之批判等三大面向,由抽象到具體、理論至實踐,針對社會正義的各種相關問題進行論述,期能對社會正義的實踐提供些許助益。

 

Our nation’s constitution is imbued with a deep spirit of social justi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urthering the people’s well-being and implementing social justice, the social justice it seeks is a type of substantive equality. The constitution is not aimed at simply prohibiting unreasonabl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rather, it seeks to proactively facilitate the elimination or reduction of such inequality in the country.


Yet, how does this noble aim play out in reality? The wealth gap continues to widen, citizens are subject to an unfair tax system,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unevenly. Why is there such an enormous divide between the way things are and the way things should be for achieving a welfare state? How do we bridge this gap to bring about social justice and realize the ideal of a welfare state?

The book, Searching for the Welfare State: Social Justice Theory and Its Institutional Implementation, which addresses these issues in depth was published by NTU Press in January. The book’s editor, Tzong-Li Hsu, serves as the president of Taiwan’s Judicial Yuan as well as an adjunct professor at the NTU College of Law. The book includes chapters by 12 public intellectuals with different areas of specialization who approach these issues from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to address the institu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justice in different areas of society.

The book covers three realms of social justice: the constitution and social justice, protecting the disadvantaged and social justice, and public policy and social justice. Moreover, the authors address the issues of social justice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1) the legal found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of a welfare state, (2) the implement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rotections for the disadvantaged in a welfare state, and (3) critiques of current public policy.

林明昕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碩士(公法組),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憲法及行政法,尤其是行政救濟法(行政爭訟法、國家責任法)。

許宗力
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司法院院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憲法、行政法、社會法。

莊世同
英國劍橋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英美分析法理學、西方法治思想。目前研究方向主要著重於「法律規範性的來源」、「平等與法治之理論與實踐」這兩項主題的探討。

石忠山
德國海德堡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理事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國家學、政治與法律哲學、國際政治、族群政治。近年研究重點為憲政多元文化主義、族群特殊集體權利之政治哲學論證;研究興趣尚包括各國憲政體制之引介,以及當代國際政治議題等。

陳昭如
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專長於結合經驗與理論,涵蓋法學、法社會學、歷史與性別研究的跨領域研究,以臺灣法律發展的女性主義考察為中心,探究法律如何建構並改變性別不平等。曾獲得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傑出研究獎與中研院年輕學者著作獎,亦曾兩度獲得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曾任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現任臺灣守護民主平台會長。

孫迺翊
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曾任社團法人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第一任理事長(2014-2016),現任行政院身心障礙權益推動小組委員、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研究專長為憲法、行政法與社會法,包括各項社會保險制度、社會救助制度,以及身心障礙者平等參與社會權利,近年研究重點為我國如何透過立法以及司法裁判落實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林佳和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學研究所畢業,德國布萊梅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專任副教授、臺灣勞動法學會理事長、臺灣體育運動暨娛樂法學會副理事長、台灣運動休閒法學會副理事長。研究領域為國家理論、憲法基本權、勞動法學、法律的政治理論、政治的法律理論、運動法學。

鍾芳樺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現任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專研領域為法理學、國家學與法律社會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德國的國家學理論,關注對於威瑪四大家的理論與思想史背景研究,並進一步討論其思想對於當代德國法學與政治思想的影響。基於對社會正義實踐問題的關注,也開始研究稅法哲學,希望探究一個足以支持社會正義實現的稅法理論。

陳俊宏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府系博士,現任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同時也是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專長領域為民主理論、人權理論、當代政治哲學,目前研究主題包括人權的哲學基礎、轉型正義、認識性民主,以及教育中的平等與正義等議題。

周志宏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司法組法學士,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文教法律碩士班教授兼教務長、社團法人臺灣教育法學會理事長、教育部法規委員會委員、行政院訴願委員會委員。

呂建德
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博士。現任臺中市政府社會局長,同時也是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比較政治經濟學、比較社會政策、衛生政治與政治社會學。

葉崇揚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博士,現任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與專長包括東亞福利國家、年金政策、比較社會政策和生命歷程理論與研究。

作者簡介
序論╱許宗力

第一部分:憲法與社會正義

第一章 憲法規範下的社會正義:以基本國策的規範效力為中心╱林明昕
第二章 大法官解釋與社會正義之實踐╱許宗力

第二部分:弱勢保護與社會正義

第三章 論平等與法治:評司法院釋字第728號解釋女子不得為祭祀公業派下成員案╱莊世同
第四章 多元民主共和的平等與差異:原住民族特殊群體權利的若干思考╱石忠山
第五章 從義務到權利:論母性保護制度的轉向與重構╱陳昭如 
第六章 從隔離、保護到平等參與社會:以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檢視我國憲法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之平等原則內涵╱孫迺翊 
第七章 社會正義、權力關係與法律形式自由:勞動派遣作為典型的艱難問題╱林佳和

第三部分:公共政策與社會正義

第八章 社會正義與稅捐立法政策:以Tipke租稅正義理論為中心的思考╱鍾芳樺
第九章 平等或適足?兩種教育正義觀的比較╱陳俊宏
第十章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與社會正義:平等接受高級中等教育的機會?╱周志宏
第十一章 臺灣所得分配惡化的政治經濟基礎:一個政治的解釋╱呂建德、葉崇揚

索引

序論
 
許宗力(司法院院長、本書主編)
 
帶有濃厚社會主義色彩的我國憲法奉促進民生福祉、實踐社會正義的社會國原則為憲法基本原則,其追求的社會正義是一種實質平等的理念,它並不滿足於禁止人為的不合理差別待遇,而是更積極地課予國家作為義務,調整既存的社會資源、條件與機會的不平等分配狀態,以消弭或緩和結構性、系統性資源、條件或機會不平等分配狀態為追求目標。這種符合社會正義的實質平等狀態,絕不是泯滅差異,要求眾生在經濟生活關係上的齊頭式事實平等,反而是尊重,乃至欣賞差異,其不能容忍的只是有結構性或系統性資源、條件或機會上弱勢、次級地位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憲法除了奉社會國原則為憲法基本原則外,多處條文還具體指示要保障階級平等、保障人民生存權、保障扶助身心障礙者、實施保護勞工與農民之政策、扶助救濟老弱殘廢,無力生活及受非常災害者、保護母性、實施婦女兒童福利政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保障扶助原住民並促其發展等等。以上是作為根本大法之憲法的規範性要求。
 
現實的一面又是如何呢?舉一些一般人最有感的例子,諸如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不公稅制,以受薪階級為繳稅主力,有錢人有許多避稅管道或免稅所得,導致租稅對於縮小貧富差距的效果有限;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尤其有錢人子弟容易進入學費低且品質高的公立大學,中下階層家庭的孩子,反而大都就讀高學費但品質參差不齊的私立大學,畢業後就業也相對不易;因緣於特定歷史因素,軍公教享有較優渥條件的退休保障,勞工、農民與一般無薪者的退休待遇遠不能比擬,遑論同工不同酬、雇傭關係不穩定、缺少許多勞動保護的派遣勞動盛行,讓許多勞動者連一份得以溫飽的穩定工作亦不可求;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日益嚴重,除引發隱藏在年金制度裡的世代正義問題,加上長照制度的裹足不前,導致負責照顧的家人因不堪勞累而崩潰弒親的人倫悲劇層出不窮;其他社會不公或矛盾的例子,還有居高不下的房價、青年貧窮化、不當開發、徵地迫遷等等都是。此外更多的例子,我們其實還可以繼續舉下去。說好的社會國呢?
 
為何社會國的實然面與應然面會有那麼大的落差?如何弭平落差,才能實踐社會正義,實現社會國的理想?這是經緯萬端的大哉問。本書以「追尋社會國:社會正義之理論與制度實踐」為主題,邀集多位不同領域學者專家,嘗試從不同面向,選擇不同制度實踐領域探究這個問題,期能對社會正義的實踐提供些許助益。本書蒐錄論文,依內容約略可區分為「憲法與社會正義」、「弱勢保護與社會正義」,以及「公共政策與社會正義」等三大部分,大致上是從社會國的憲法規範基礎、社會國在不同弱勢保護領域的落實與檢驗,以及相關公共政策之批判等三大面向,針對社會正義的各種相關問題進行論述。
 
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所以本書以第一部分「憲法與社會正義」作為開場,蒐錄林明昕〈憲法規範下的社會正義:以基本國策的規範效力為中心〉與許宗力〈大法官解釋與社會正義之實踐〉等兩篇文章,從憲法高度,為全書論述鋪陳總論性的規範面基礎,並檢視職司釋憲之司法院大法官如何實踐憲法的規範要求。林明昕的文章除闡述憲法基本國策一章作為社會國的憲法規範基礎,也強調基本權利規範與基本國策規定的交互制約、填充與影響,尤其指出基本權利各項功能、甚至基本國策並非絕對排除主觀權利化之可能,皆反映司法部門於促進社會正義的任務上,並非皆在政治部門面前退讓。許宗力之研究除盤整大法官歷來解釋,分析其於社會正義之實踐的功過,並發現大法官於系爭法律規定不利弱勢時,並未因涉及社會財經領域就採取消極態度,尊重政治部門之決定,反而提升審查密度,作較嚴格的審查,翻轉了既有對憲法法院在財經社會議題之表現的刻板印象。
 
第二部分「弱勢保護與社會正義」,則蒐錄莊世同〈論平等與法治:評司法院釋字第728號解釋女子不得為祭祀公業派下成員案〉、石忠山〈多元民主共和的平等與差異:原住民族特殊群體權利的若干思考〉、陳昭如〈從義務到權利:論母性保護制度的轉向與重構〉、孫迺翊〈從隔離、保護到平等參與社會:以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檢視我國憲法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之平等原則內涵〉以及林佳和〈社會正義、權力關係與法律形式自由:勞動派遣作為典型的艱難問題〉等共五篇論文。莊世同與石忠山的文章都圍繞著「差異如何證成平等」(How can difference justify equality)之核心意識,以「差異即平等」(difference as equality)的實質平等觀為軸,在不同制度實踐領域,包括祭祀公業中的性別平等問題與原住民族權利保障問題作深入探討,莊世同主張平等乃憲政體制最核心之構成性價值,國家有義務積極消除對基於性別之直接、間接歧視,從而宣稱尊重立法及民間習慣,立場形式中立之司法院釋字第728號解釋多數意見背離了「每個人都有同等尊嚴、國家應給予平等關懷」的憲政主義核心價值;石忠山則認為重視差異之實質平等觀能夠協助在道德上證立原住民族群體差異權利之正當性。陳昭如的研究則指出從舊母性主義到新母性主義的轉向,儘管將母職「權利化」,但母性保護制度仍在維繫性別常規,如照顧工作仍高度階級化及家庭化,從而應從實質平等觀點檢討照顧、生育及親權行使等各項制度弊病,改變女人與母職的必然連結,保障女性平等公民身分。孫廼翊的文章探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平等內涵,並嘗試透過合乎公約意旨的法律解釋,主張請求無障礙(accessibility)與合理調整(reasonable accommodation)具有權利性質,以促成身心障礙者「平等參與社會」之目標的實現。林佳和由憲法平等原則以及憲法對於私法關係之穿透適用切入,採取Rainer Forst「回溯─普遍之合理化」、「要求合理化之權利」,Axel Honneth之「承認關係」等之政治哲學與國家理論進路,試圖從社會權力關係之視野下重新思考勞動派遣之法規範定位,同時著眼於當代政治與民主發展下,對於諸如勞動派遣艱難問題的政治形成可能,通往一本於社會權力關係,站在社會正義高度,回溯民主與政治原始初衷,尋找一動態的、兼具前述內涵的憲法規範性。
 
第三部分「公共政策與社會正義」,包括鍾芳樺〈社會正義與稅捐立法政策:以Tipke租稅正義理論為中心的思考〉、陳俊宏〈平等或適足?兩種教育正義觀的比較〉、周志宏〈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與社會正義:平等接受高級中等教育的機會?〉,以及呂建德、葉崇揚〈臺灣所得分配惡化的政治經濟基礎:一個政治的解釋〉等四篇論文。鍾芳樺深入探究德國稅法大師Tipke的租稅正義理論,指出其輕程序正義,而重基於合乎事物正義標準以及一貫性原則所建立起來之體系正義的主張,固仍有值得進一步調整之處,但既然稅法制度的重點在於維護平等的稅賦負擔,則其理論對我國當前思考賦稅改革問題,尤其任意的租稅優惠,就具有重大參考價值。陳俊宏文章建構平等適足論的政治哲學觀點,並跨國比較各國學費政策進而檢視我國大學學費政策,以及檢驗我國高中職教育資源之分配,認為只達到了形式的機會平等;周志宏則探究十二年國教是否提升了教育機會平等,特別是就學的可獲得性及可近用性,從而主張政策並未達到扶助經濟弱勢的目標,因此國家有義務作進一步調整。在全書最後一章,呂建德與葉崇揚關照所得分配之階級問題,以「分配性聯盟」的論點,加上政策漂浮的政策機制,探究所得分配惡化與民主化之後臺灣政商關係重組之關係,特別是其如何影響租稅政策、產業政策以及勞動/社會政策。
 
社會正義之理論與制度實踐的問題不僅經緯萬端,非薄薄一本書所能窮盡,甚至是人類社會必須持續探索的永恆議題。本書作者群來自數個不同專業領域,基於公共知識社群的一員,發自共同心願,嘗試一起合作,對社會正義議題作整合型探究。本書只是一個初步的嘗試,尚祈方家指正,也希望能拋磚引玉,促成更多人有體系的繼續探索此一永恆議題,齊聲呼喚:追尋社會國。
 
第二章 大法官解釋與社會正義之實踐(摘錄)
 
許宗力(司法院院長、本書主編)
 
壹、前言
 
本文旨在探討職司憲法解釋的司法院大法官,在社會正義的制度實踐所扮演的角色。此一探討是有意義的,因為一般印象以為大法官在此脈絡中的角色無足輕重。本文除一開始指出此一看法的謬誤,並試圖就解嚴以來的這段歲月,大法官究竟以如何角色參與或影響社會正義之制度實踐,作一番盤整,並藉此策勵未來,提供建議。
 
一般之所以認為大法官扮演的角色無足輕重,主要理由是,社會正義之實踐某種程度上為社會資源的重分配,則職責當然是落在有民意基礎的政治部門,尤其是職司立法的國會身上,大法官基於權力分立與尊重民意之考量,自然多傾向尊重、順從政治部門之政策決定;其次,社會正義的實踐有賴國家的財政結構健全及社會經濟發達,司法無法強求國家力有未逮之處;最後,傳統上,自由權的功能乃用以防禦國家對人民自由領域的侵犯,而非請求國家提供一定的物質或勞務給付,因此當社會正義的實踐要求國家對人民積極提供給付,即不免與傳統的自由權產生扞格,憲法法院當然也會容易隨之卻步。
 
這種看法並非全然無的放矢,但並未看到事情的全貌:蓋正因社會正義之實踐具有社會資源重分配的性格,因而免不了會引發與自由權、平等權保障之衝突,尤其平等權因此成為大法官與聞社會正義之實踐的主要切入點。另外,我國憲法明文保障生存權,基本國策一章更充滿督促國家積極採取行動保護弱勢的憲法誡命,這些規定也同樣提供大法官介入社會正義之實踐的機會。因此,儘管大法官本身並不擬定各種政策來實踐社會正義,但透過聲請個案,判斷其涉及的各項規定對於既存的社經不平等可能造成改善或是加劇的效果,並進行合憲性的調控,憲法法院仍得以藉此監督國家有無履行憲法上追求社會正義的義務,因而影響國家對社會正義的實踐。
 
正因如此,事實上,單就議題、表象觀察,我們就可毫不費力地輕易舉出許多涉及社會正義之實踐的大法官解釋,且就結果言,有被學界一致肯定者;當然,也有遭致正反兩極評價者。前者例如司法院釋字第422號解釋,透過對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承租人全年家庭生活費費用的核計方式,未能斟酌其生活具體情形與所生的困窘狀況而宣告違憲,揭示國家有義務維繫人民最低生活,且司法得以介入審查;釋字第472號解釋宣告全民健保之強制納保符合憲法意旨,為健保制度基礎的正當性背書等。後者則例如釋字第596號解釋在憲法第153條要求應予勞工特殊保護之下,仍認為勞基法就勞退金請求權無不得抵銷扣押保護規定尚稱合憲;或要求按摩業回歸自由市場競爭,宣告視障者獨占按摩市場的法律違憲,引發視障團體激烈抗議之釋字第649號解釋等。由此可見我國大法官亦每每對國家的社會正義制度實踐產生影響,甚至起了決定性作用。
 
如前述,本文之作,目的在對大法官在社會正義實踐的脈絡中究竟有何功過?扮演何種關鍵角色?等問題作一番盤整。取徑上,將分別進行質化與量化分析:質化方面,扣緊憲法的軸線,就社會正義相關議題,分門別類,檢視大法官相關解釋在實踐社會正義的脈絡下究竟作出什麼樣成績;量化方面,觀察其對政治部門的決策,整體而言,多大比例是採取司法積極主義或消極主義態度,以及就結果觀察,究竟整體言,有多大比例可被認為是採有利於社會正義之實踐的態度,有多少被認為有爭議,乃至違背社會正義者。
 
貳、分析母體的選定
 
進行本研究的第一道任務即分析母體的選定。這裡涉及的問題是,該以何標準判斷哪些大法官解釋屬社會正義相關之解釋,而得列入本研究的素材?一開始須先說明者,司法院大法官固然行憲伊始即開張運作,迄2015年10月為止共計作成733號解釋,然由於解嚴前實施強人威權統治,憲政運作所強調的權力分立原則尚未正式建立,大法官處理的問題往往較為技術性,較欠缺人權保障,簡言之,即釋憲功能成效不彰,因此,本文研究標的將聚焦於解嚴後的大法官解釋。此外,由於統一解釋案件不僅大多於解嚴前作成,數量亦少,對大法官追求社會正義扮演的角色相當有限,因此亦排除於觀察範圍之外。
 
為選定分析母體,本文使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Office 2016進行相關數據的編碼、檢索及分析統計。由於本研究的資訊蒐集必須聚焦於關涉社會正義的大法官解釋之上,因此必須說明本文是根據何標準圈定所謂涉及社會正義之解釋。首先,凡涉及憲法社會國原則(或者稱民生福祉原則)的大法官解釋,均屬本文所稱涉及社會正義之解釋。社會國原則脈絡下的社會正義指涉的是:對於社會上因為性別、族群、階級、城鄉、貧富、身心障礙、聰明才智等先、後天差異,所導致社會、經濟資源的「事實上不平等」,憲法課予國家積極作為義務,透過各種調整措施縮減、緩和,乃至消弭「事實上不平等」的狀態,使每個人都能平等地享有行使自由權利及參與社會、發展自我的機會。因此凡與此定義下的社會正義相關的大法官解釋,均納入編碼。其次,即使所涉內容無關對「事實上不平等」狀態的調整,只要單純關係到基於少數或社經弱勢身分之歧視,就與關懷弱勢的社會國原則的防禦面向有關,亦納入本文所稱涉及社會正義之解釋範疇。
 
基於以上定義,本文於司法院大法官的大法官解釋檢索系統中,進行資訊蒐集,在檢索關鍵字的設定上,首先以憲法上社會國原則的具體化條款,包括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及憲法基本國策第四節社會安全篇章之條文進行檢索,涉及相關條文之解釋,皆為社會正義之解釋,固無問題。然而我國的釋憲實務中與社會正義或憲法上之社會國原則相關之解釋,用語相當紛歧,並不必然對應到某組關鍵字,成為蒐集分析母體上最大的困難。故為了解決案件選擇效應(case selection effect)可能造成的偏誤,本文進一步設計檢索條件,先透過具社會權性質之憲法第15條及憲法第7條平等權規定尋找解釋,再實質判斷該號解釋是否關涉少數歧視或社經弱勢問題而屬於社會正義關注的範疇。接著以社會安全、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等詞語進行更細部的篩選,最後,針對截至目前為止作成之七百餘號解釋,依據司法院大法官網站中公布之爭點實質判斷其與社會正義之關聯性,判斷方法原則上亦以系爭規定是否造成少數歧視或不利於社會、經濟弱勢為據,有必要時,亦參考該號解釋聲請人之社經地位、階級以及聲請理由輔助判斷。在大法官用語紛歧的困難下,本文希望上述判準可以盡可能避免在資料母體的蒐集上,涉入過多研究者的主觀價值判斷。
 
由此可見,於統計相關解釋時,較困難者為若非涉及體現社會國原則之憲法規定及制度時,如何透過系爭基本權利及爭點實質判斷該號解釋是否關涉社會正義議題。原則上,若違憲審查標的為第15條之生存權,則皆屬之,除此之外,依循前述判斷系爭事務領域是否涉及少數歧視以及影響社經弱勢。
 
其中值得進一步說明者,譬如關涉性別平等的解釋中,由於本研究聚焦的是少數族群以及社經弱勢的保護,雖然性別平等無庸置疑是社會正義的議題之一,但已超出本文所能處理的範疇,因為即便在女性主義流派間,女性是否應該被視為被壓迫的群體,而居於次等權力地位,抑或如何界定女性所受到的壓迫,其形式或來源為何,皆有不同理論主張的討論空間,無法完全放入社經弱勢的範疇來理解。亦即,本文雖然認為對於女性的壓迫結構確實存在,但亦同意陳昭如教授所指出,女性作為一種群體範疇,必然具有內部的異質性。故對於不同階級、族群、性傾向等特質的女性群體,壓迫可能來自資本主義體系、殖民、父權或國家機器等,無法一概而論。因此,在本研究所欲探討的社會正義議題上,「女性」的不平等地位問題,並非完全出於社會經濟因素,而與前述的研究範疇不完全一致。此外,「女性」能否符合「少數」歧視,亦容有疑問,本問題在美國法的實踐上也爭論已久,故最後本文只能透過判斷該號解釋影響的女性群體是否屬於「社經弱勢」,以求與其他納入分析的解釋有共通的特徵,故該解釋中受性別不平等待遇之一方需兼具社經弱勢性質。由此觀之,司法院釋字第365、372、413、452、457、554、569、620、696、728號解釋等,因主要爭議點為性別不平等,並未涉及對社經弱勢女性群體的不利影響,所以本文不予列入。
 
又我國釋憲實務上雖將死刑問題放置於生存權脈絡下討論,但因聲請理由乃至於大法官解釋文本中皆未出現關係到社會正義的討論,故皆排除。此外,聲請人縱屬社經弱勢,但涉及事務領域倘無關少數或社經弱勢之歧視,本文亦予排除,例如釋字第617號解釋,聲請人的言論自由受到限制,與其言論內容涉及同性戀議題因而受到歧視息息相關,但爭議標的係廣泛地限制色情言論,而非僅針對同志色情言論設限,尚與本文界定的少數歧視無涉,因此排除在考察範圍之外。而租稅平等雖常常透過憲法第7條平等權而獲得審查,亦可能與社會正義問題有關,但如同前述,並非涉及第7條的解釋皆屬本文所框限的社會正義研究範疇,故如釋字694、701號解釋等因同時關係到生存權,方納入母體進行研究。較為棘手者是釋字第626號解釋的定位。該號解釋涉及警大拒絕色盲者入學的平等權爭議,大法官固然觀察到色盲屬人力無法改變的生理缺陷,但解釋文及解釋理由書未有一語道及身心障礙,且從過去到現在,我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一直未承認色盲為一種身心障礙類別,故本號解釋似無將色盲列為身心障礙之意思,也因此是否適宜納入涉及社會正義之解釋予以編碼,即不無疑義。但即使色盲不是身心障礙,畢竟也是一種人力無法改變的生理缺陷,且屬社會中之少數,事實上也的確是因此人力無法改變的生理缺陷而在特定生活領域遭受排擠,綜此考慮,本號解釋納入涉及社會正義之解釋的一環,而列入研究範疇,應無懸念。再者是司法院釋字第618號解釋,該號解釋也因涉及新移民或原國籍族群的少數歧視問題,而予以納入。至於釋字第708號解釋,申請人固為居弱勢之外勞,然對須遣送出境之外國人暫予收容,並非僅針對弱勢外勞為規範,與少數歧視尚屬有間,故排除於考察範圍之外。釋字第710號解釋基於相同考慮,也予排除。最後,在前述檢索條件的篩選之下,本次研究之資料母體共計41件大法官解釋,詳見附錄列表17。
 
參、大法官社會正義解釋的質化分析
 
下面就選定為分析母體的大法官社會正義解釋,針對其中較具指標性者作實質內容分析。本文主要根據憲法社會國原則所明文提點應該推行的相關事務領域(例如全民健保、勞工、農民、原住民、身障者之保護與老年生活保障等),暨若干攸關社會正義的一般性實質爭點(例如社會給付有無上限以及階級平等)整理出下列九個觀察、研究成果,或有助於國人了解大法官在實踐社會正義上之表現。
 
一、肯認全民健保的合憲性,支持、微調全民健保政策的發展
 
要評估大法官在實踐社會正義的功過,鑑於全民健康保險對人民福祉的重大影響,首要一個參考指標,當然就是看大法官對全民健保所持立場了。須知即使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5項明白揭示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的目標,但個人自主、財產權保障也是憲法所同等保障的價值,如果生病時毋須透過保險互助機制即力能自保的醫師、律師等高所得專業人士,乃至如郭台銘、張忠謀等大資本家,也無例外地被迫納入健保體系,並依其資力繳納鉅額保險費,則這種健保制度是否依然合憲,就不免啟人疑竇。在憲法價值本身構成內在體系衝突的情形下,職司釋憲的大法官採何立場,即顯得關鍵。
 
1999年的釋字第472號解釋提到,全民健保採「強制納保、繳納保費,係基於社會互助、危險分攤及公共利益之考量,符合憲法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之意旨」;同屬1999年的釋字第473號解釋進一步指出,「全民健康保險為社會保險,對於不同所得者,收取不同保險費,以符量能負擔之公平性」。兩者說理雖然都有未臻深入、細膩之缺憾,但皆掌握住全民健保的基本原理與特徵,從根本肯定其合憲性,其效果有如讓上路未久,尚有部分民眾對之採負面、猶疑觀望態度的全民健保制度服下一顆定心丸,其重要性與影響力不容小覷。至於何以強者亦強制納保的問題,雖然沒有在這兩號解釋看到解答,本文的補充說明是,人生起起落落,即使今日的經濟強勢者,也未必能確保是明日的經濟強勢者,因此面臨必然的疾病風險,不能說完全沒有被保護需要。更重要一點,資力再怎樣雄厚者,現行全民健保法依然設有投保薪資上限,不至於讓經濟強者繳納天價保險費,而淪為健保局的單純的「財政工具」或「財務槓桿」。
 
全民健保的特色之一是量能分擔,保險費隨資力之強弱而有不同高低設計。但某些經濟弱勢者若連基本的保險費亦繳納不起,是否會造成全民健保的保護漏洞?誠如孫迺翊撰文指出,全民健保立法之初已注意到此問題,因此明文規定低收入戶的保費由國家全額負擔。問題是社會救助法對低收入戶的要件規定相當嚴苛,導致不少實際經濟陷入困難者未能符合低收入戶標準,又無力繳納保費,而得不到國家的醫療照顧,淪為全民健保的「棄民」。大法官注意到此問題,在釋字第472號解釋特別指出,「對於無力繳納保費者,國家應給予適當之救助,不得逕行拒絕給付,以符憲法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保障老弱殘廢、無力生活人民之旨趣。」立法院也遵此方向修法,規定對於遭遇經濟困難、無力繳納保費而又不符低收入戶資格之被保險人,給予分期繳納、保費紓困貸款等協助,並明文不得暫行停止保險給付。大法官此號解釋可謂發揮對全民健保政策的微調功能,讓全民健保的醫療保護得以真正達到滴水不漏的境地,值得肯定。
 
針對保費分擔的公平,曾先後兩次爭議進入大法官的議程。緣全民健保除了依量能分擔原則,對不同所得收取不同保險費外,顧及被保險人相互間之收入及負擔能力差距甚大,決定保險費時難以精確考量各被保險人不同的資力,為收簡化之功能,乃以類型化方式,也就是設定投保金額分級表,據以計算被保險人應分擔保費之基礎。就無固定所得的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例如醫師、律師、會計師等),規定「按投保金額分級表最高一級申報。但其所得未達投保金額分級表最高一級者,得自行舉證申報其投保金額,最低不得低於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就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職業工會者(例如計程車司機),則規定「按投保金額分級表第六級起申報。」無論是經濟能力較強的前者,或是較弱的後者,如果實際所得分別未達「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或「投保金額分級表第六級」,依規定卻被迫依該「虛擬」的較高所得級距繳納保險費,形成低所得者超額負擔保險費的不合理現象,因此其發出不平之鳴,向大法官聲請解釋,確實可以理解。惟大法官先後在釋字第473號解釋與釋字第676號解釋皆從寬審查,以行政成本考量為由,對此類型化的設計宣示合憲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