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份子與二十一世紀

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 編

本書所收集的文章是臺灣大學於八十四學年度所舉辦的《知識份子與二十一世紀》系列講座的部份內容,並區分為三個範疇:

一、全球視野:二十一世紀的知識份子必須具有關懷全人類的胸襟,更要具有人文的關懷,及深刻的自我意識,並對西方啟蒙心態加以批判。

二、本土關懷:臺灣的知識份子應堅持超然與客觀的精神,超越並批判臺灣政治與社會的種種病態,並負起推動全人教育及文化的責任,尤應堅持大學自主與學術自由的精神。

三、「全球」與「本土」的辯證:身處臺灣的知識份子,應在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辯證之間,努力求得動態的平衡,以因應二十一世紀高科技的發展與臺灣高等教育的改革。
  

【作者簡介】

黃俊傑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共同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亦園 中央研究院院士
胡 佛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杜維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李弘棋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亞洲系教授兼主任
楊國樞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陳維昭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朱敬一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劉兆漢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目次】

前言/黃俊傑
引論:當前大學通識教育的實踐及其展望/黃俊傑

I.全球視野

 1、知識份子、通識教育與人類前途/李亦園
 2、人文關懷的省察與反思/胡佛
 3、知識份子應有的「自我意識」/杜維明
 4、海商文明與二十一世紀的知識人/李弘祺

II.本土關懷

 5、台灣隻世份子的困頓與超越/楊國樞
 6、中國教育與二十一世紀臺灣的知識人/李弘祺
 7、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臺灣大學:回顧與展望/陳維昭

III.「全球」與「本土」的辯證

 8、臺灣知識份子與人文社會學門的「本土化」與「國際化」/朱敬一
 9、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的發展對臺灣高等教育的衝擊/劉兆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