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旻旻 浸體會文學魅力 解讀真實人生(摘錄)
一襲長裙,過肩長髮梳成公主頭,距記者初次修課已五年過去,但吳旻旻還是和記憶裡一樣,採訪過程中說到有趣的地方,迸出的笑聲也一如當年《楚辭》課──她自陳,經常收到的教學意見之一便是「老師很愛笑」。
寄出約訪信時,記者並不期待吳旻旻會記得一名畢業數年、僅有課堂之緣的學生,她卻回信,想起了當時中文之夜的演出,「你們那一齣戲真精采!」
受卡爾維諾啟發 轉進探尋《楚辭》世界
有一次,吳旻旻請學生到貓空吃導生宴,回程下山的玻璃纜車中,她和三名學生聊起為什麼會讀中文系。結果四個人有一模一樣的路徑──都是從小喜歡看課外書,中學進入校刊社,到了大學就彷彿水到渠成,選擇中文系。
喜歡閱讀、從小把租書店的書都看了一輪,看小說對吳旻旻而言再熟悉不過,即便進入中文系,起初她也不太有研讀文學作品的意識,或是踏上文學研究的想法。直到讀到米蘭昆德拉和卡爾維諾的作品,就像當頭棒喝般,「那時候其實讀不懂,隱隱約約覺得自己看見了更高或者更深的什麼。」
吳旻旻舉例,比如《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作者在引人入勝後就中斷又重啟新故事的作法,啟發她研究文學的好奇心。而身處野百合運動後的時代,《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更讓她感受到文學作品跨越時空直擊心靈的能量,並為此深深著迷:「它是一個精神實體,值得我用一生去探索。我不懂,但是我想進入那個世界。」
轉換成吳旻旻的研究歷程,或許可以說在廣袤的中國文學範疇中,她所探尋的世界是《楚辭》。屈原將自己對楚國的情感,結合南方瀟湘景色、古老巫術信仰和戰國新興學術思想,寫就《楚辭》,成為傳統知識分子必讀經典。吳旻旻所關心的,正是每個朝代的讀者怎麼讀《楚辭》,「對我而言,研究楚辭學,彷彿在解開不同世代注釋者集體織構的密碼,看到文化記憶的遞衍。」
吳旻旻解釋,漢代宮廷中有專人用楚方言為貴族朗誦,魏晉名士一邊喝酒賞菊一邊讀離騷,種種行為往往涉及集體認同、文化權力,不僅是一時興起。尤其在五四的文化衝突時期,胡適批判《楚辭》是忠臣教科書,梁啟超用易卜生的話詮釋屈原,「正是把中西、新舊文化的折衝搬到《楚辭》解讀上。」
因材施教 不斷改良課程設計
那吳旻旻的課堂是什麼樣子呢?「中文系的課,跟非中文系的課,目標不太一樣。」在中文系,吳旻旻自認有必須完成的知識傳遞;非中文系的課,更多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針對這兩種學生族群,她設定了相應目標,也有不同的課程規劃。
吳旻旻開設的中文系必修課「中國文學史」,為了確保學生都緊跟著課堂進度,每週都有預習小考,連她自己都說「非常的重」。但課堂時間光是進度都教不完,所以她會在週末公布小考題目,學生有充裕時間,不限作答次數,甚至可以看完題目再開始預習,但需要用自己的話回應問答題。課程助教會點出答錯部分並加以解釋。
這個做法是經過逐年改良才定下來的。吳旻旻開授文學史的第二年就開始小考,當時一學期只抽考三次,雖然次數少,但不定時的小考造成學生壓力;調整成每週小考後,效果反倒提升,在討論文學史脈絡與實際作品時,學生都可以很快進入狀況。
相較中文系必修課,大學國文的授課就比較自由。吳旻旻以療癒讀寫為大主題,希望學生在閱讀小說時可以準確描繪感受,透過大量的文本討論,學習把自己的感受說清楚,並且重新詮釋,嘗試突破既有的視野與思維。
大學國文隱然有負責推廣文學之意,如何設計課程活動,既引發學生興趣,又與文本有機結合,便是老師的重要課題。吳旻旻的課堂,每每都有充滿創意的課堂活動,不管是個人、小組,書寫或口說,常讓原本不喜歡文學的學生改觀。這學期一次課堂中,選用的小說是平路《暗香餘事》,故事中有一對情侶,其中對愛沒有安全感的女方經常對男方有各式各樣的要求,文本中有大量需要溝通的情節。吳旻旻先介紹了心理學的溝通原則,再將故事情節切成一段段,請學生分組表演溝通的好壞,比如在「對方好心買衣服並希望你穿(但你並不喜歡)」的情境下,溝通的不良示範如何,好好說話又是如何。學生們不但演出精采,也能互相觀摩學習「原來還能這樣說話」。
而療癒不只透過課堂讀寫。吳旻旻分享,過往大一國文同組學生經常變成跨系四年好友,因此大學國文課其實還有另一層意義──讓學生邁出相識的第一步,協助他們建立起大學生活的人際支持網絡,在心情不好時有訴說對象。「我現在若聽到學生說,他們在大學國文課結束後還約出去吃飯,我就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