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迪 從瑞士到臺灣 因地制宜的傳媒教學
一頭金髮、深邃輪廓,加上高挑身型,在偌大校園中,德國裔瑞士籍的學者劉好迪是突出的存在。採訪這天,他穿著輕便,從容的走在社科院,以宏亮的聲音、親切的語調說起他與臺灣的故事。
新聞所首位專任外籍老師
Adrian Rauchfleisch,中文名劉好迪,二○一七年在瑞士蘇黎世大學取得傳播與媒體研究博士學位,二○一八年來到臺大新聞所擔任助理教授,主要教授社群媒體與社群網絡分析、網路時代的政治傳播課程。
學生眼中的劉好迪,是一位親切開朗的老師。擔任劉好迪研究助理的新聞所學生何家慈說,就算研究卡關,老師也會用引導的方式帶著你思考,工作過程中,老師會針對學生感興趣的議題給予協助,不管課堂或研究都收穫滿滿。
同樣為研究助理的新聞所學生曾子軒認為,一開始覺得老師有些距離感,久了之後,發現老師其實非常關心學生,若學生有學術研究興趣,老師還會讓學生參與計畫,共同掛名研究論文,這點相當難得。
從瑞士到臺灣,作為臺大新聞研究所第一位專任外籍老師,在教學上,劉好迪經歷了一番適應與調整。來臺之前,劉好迪就曾聽聞臺灣的學生上課比較安靜,需要鼓勵多發言,但實際來到臺大之後,他發現這裡的學生比預期的活潑許多,「或許是因為新聞科系的關係,學生普遍都蠻踴躍發言。」他說。
線上教學 準備更多互動
劉好迪相當重視課堂參與以及討論,為了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他設計了一套教學模式,「一開始建立的課堂氛圍很重要,要讓學生不會感受到壓力。」課程初期,他會技巧性的詢問少許開放式問題,並且設計一些小組討論活動,他說:「我明白對臺灣學生來說,起初用英文上課會有些壓力。」所以先小組討論,與同儕討論較輕鬆,接著再鼓勵學生分享討論結果。
即使是疫情期間,全面轉為線上授課,劉好迪也絞盡腦汁,希望維持課堂的討論風氣。「線上授課在歐美實行比較久了,所以就向國外同事取經。」他說,線上授課會準備更多互動,像是投票調查、學生共筆等,維持課程的參與感。
至於為何重視課堂討論,劉好迪分享,這與他過去學習經驗有關。在大學、研究所時期,他就特別享受需要討論的課程,「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收穫很多。」另一點也是為因應臺大教學模式,在瑞士、德國教課多為一個半小時的課程,來到臺大一次需要上三小時,沒辦法以同樣的方式教學,才會思考發展不同的課程活動。
學生背景多元 雙向交流重要
回想剛到臺大新聞所教書,劉好迪笑著說:「一開始壓力蠻大的!」因為在新聞所教課,其中一個很大的挑戰在於學生背景相當多元。「有來自中文系的,有自然科學的……」劉好迪說,「很難預期會遇到什麼樣的學生!」
由於選課系統的問題,開學前還鬧了個烏龍,導致部分學生無法選修劉好迪所開的課程,他清楚記得,第一堂課只來了五個學生。幸運的是,「因為人少,自然多了很多討論機會。」他說,第一學期像是與學生們一同摸索,如何創造好的上課氛圍。
慢慢到了第二、三學期,另一個困擾出現,修課同學變多了,劉好迪為此更積極思考如何設計課程內容,「將近三十位學生的課堂,要怎麼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說到話?」這是他當時努力調整的,在學生數量增加的情況下,維持有著充分討論的課堂環境。
劉好迪說,在傳播科學的領域讀了許多教科書和理論,若直接轉向研究,可能會出現很大的落差。他猜測,或許是不同學派的差異,在自身求學經驗中,接收較多以演講為主的授課方式,而他並不滿足於此。「我想讓學生了解什麼是實際研究。」他說,為此更鼓勵學生使用真實的數據完成課堂作業,即使是很小的樣本,「可以讓學生很快理解,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
「我喜歡主動參與討論。」劉好迪說,從過去學生身分轉變成教書的一方,他仍舊享受並重視課堂討論,並經常從學生的分享聽到新觀念,這不只是單向授課,雙方都有所交流。
受自由學風吸引 來臺是「正確選擇」
「我從來沒有想過成為一位老師。」劉好迪坦言:「我還是很享受教學,只不過做研究才是最主要的。」他了解,即使教授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研究,仍給多數人「為人師表」的印象。他分享擔任副教授的心情,「我不以老師自居,自稱是『研究者』。」
正因如此,劉好迪更能享受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在臺大教書這幾年,學生的想法經常讓他驚豔不已。「讓我驚訝的是,臺灣學生在政治參與的積極與熱情。」他聽說二〇一四年太陽花學運期間,當時課堂上有許多同學實際投入,相較他所知道的歐洲學生,臺灣學生主動參與政治,有熱情有理想,相信事情是能夠改變的。他說,以學術角度而言,不光紙上談兵,而是直接用行動貢獻自己,大家一起奮鬥,才能改造國家社會。
在臺灣教書的另一優勢是,可以和許多中國學生交流。劉好迪說,研究中國相關議題普遍缺乏管道,最好就是直接與當地人對談,很多趨勢從網路上了解並不精準,而是從當地人身上,才更能清楚認知其中意義。「我覺得在這裡當教授是一種特權,」他笑著說:「我教書的同時,也一邊在學習。」
為何選擇來臺灣?劉好迪說,身為傳播學者,他對亞洲一直保有高度興趣,這是一個「很多事情還在發展、變動」的地方。此外,臺灣自由開放的學風,也是劉好迪考量的因素;這些年,他看到臺灣越來越民主,「我認為來臺灣是正確的選擇。」
劉好迪提到在臺灣教書與過去在蘇黎世擔任助教的差異。他說,不只個人的教學風格、模式有所調整,過去身分是助教,如今作為臺大教師,代表學校,「責任也變得更大」。是否有因文化差異遭遇困難?劉好迪低頭思索了很久,最後笑著說:「文書工作太多了啦!」
劉好迪與亞洲淵源不淺,過去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工作過一段時間,但與現在待在臺灣是截然不同的生活。他形容在吉隆坡就像生活在一個泡泡裡,工作場所遇見的都是非本地的外國人,吉隆坡的居民、街道近在咫尺,他卻不曾融入;在臺灣則完全不一樣,絕大多數時間都與本地人互動,偶爾因教學接觸到的外國學生,也能刺激他更多新觀念,打開更多新視野。
談起研究,談起教學,劉好迪眼神有光,語調高亢,興致盎然地分享一路走來的寶貴經歷。他表示,在臺灣做學問也好,與同學們交流也好,都是很棒的體驗,目前他十分滿足現狀,想不到任何理由離開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