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學是跨領域、跨越多重時間和空間尺度的科學。
本書由臺大海洋研究所教授團隊集體寫作,
將海洋學的精髓、海洋的廣博多變以及海洋之美介紹給讀者。
本書以過去四十餘年來臺灣海域的豐富探測資料為基礎,綜合整理歷年海洋學界的重要發現,將龐雜艱澀的學術成果簡化為清晰圖片,輔以簡明文字敘述,以圖文並列方式,介紹臺灣海洋研究成果與最新進展。期望搭起海洋科學普及化的橋梁,幫助初學者於短時間內掌握海洋學精髓,快速入門,並且站在前輩學者的肩膀上向前邁進,拓展海洋研究的新頁;同時也希望提供完整資訊,增進各級學校地科教師對臺灣海洋環境的了解,或採用作為教材,提升學生及社會大眾對臺灣海洋環境的正確認知,培養國人知海、親海和愛海的情操,建立海洋國家公民的基本素養。
主編序
戴昌鳳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舉凡氣候調節、颱風、降雨、地震、海岸保安、交通運輸、漁業資源、能源開發、經濟發展及國防安全等,都與海洋有密切關係;尤其在陸地資源有限的臺灣,了解周遭藍色國土及其所蘊藏的資源,將是我國社會和經濟永續發展的根基。
早在1960年代,政府有鑑於臺灣許多議題都與海洋有關,於是開始推動近海水文及生物資源調查,並於1965年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主辦的國際科學合作黑潮探測計畫,其後於1968年促成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設立。本所設立的目標為推展海洋探測與科學研究、海洋資源探勘與開發利用,以及培育海洋科學人才的重責大任。本所於1969年起招收碩士班學生,1984年起招收博士班學生,開啟培育我國海洋科學人才的新頁,同時積極執行臺灣周圍海域的探測任務,增進國人對海洋環境和資源狀態的了解。
過去四十餘年來,在本所歷屆師生的通力合作和積極任事之下,從草創初期的九連號,至已服役三十年的海研一號研究船,累積了數量龐大的探測資料。為了保存及推廣這些珍貴資料的運用,在國科會計畫的資助下,於1987年促成「海洋資料庫」的建立,然後逐年擴增,並於1994年將海研二、三號的探測資料納入收集範圍,延續至今日的「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皆由本所負責運作。二十餘年來,歷經多位教授負責規劃及協助指導專業領域資料處理,加上資料庫技術員同仁的戮力經營,嚴格控管資料品質,並建立友善的存取介面,提供查詢及資料加值服務。歷經多年的發展,始有現今的規模。這些極為珍貴的海洋探測資料,為我國重要資產,也是本書多數章節撰寫的基礎素材和依據。
歷年來,我國海洋研究團隊及與他國學者合作研究的成果,發表於國內外期刊的學術論文非常多,大幅增進海洋學界對臺灣周邊海域的物理、化學、地質、地球物理、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等現象、過程和機制的了解。然而,由於各領域的文獻眾多、資料龐雜,對於初次接觸海洋科學的學生而言,很難理解其中奧祕和精髓;這種學習和理解上的困難,往往使年輕學子對海洋科學望而卻步,不敢投身於海洋研究,導致臺灣海洋研究人才面臨後繼乏人的窘境。對於各級學校地科教師而言,學者們發表的學術論文是難以咀嚼消化的素材,很難轉化為課堂教材,傳授新的海洋知識給學生,藉以啟發學生探索海洋的興趣。對於社會大眾而言,艱澀的海洋科學論文更是難以理解,因而無法獲得新近的、正確的海洋知識,以致於多數大眾及媒體對於我國海洋環境的了解仍很有限,或者停留在四十年前的認知。這是學術研究與科學普及之間的鴻溝,亟需在兩者之間搭起橋梁,使研究成果得以分享大眾,並使海洋研究獲得嶄新動力,這就是本書撰寫的目標。
本書綜合整理過去四十餘年來臺灣海洋科學研究的成果,將龐雜艱澀的學術成果簡化為清晰圖片,輔以簡明文字敘述,以圖文並列方式,介紹臺灣海洋科學成果與最新進展;期望搭起科學普及的橋梁,使初學者於短時間內掌握精髓,快速入門,站在前輩學者的肩膀上向前邁進,拓展海洋研究的新頁;同時也希望提供完整資訊,增進各級學校地科教師對臺灣海洋環境的了解,或採用作為教材,提升學生及社會大眾對我國海洋環境的正確認知,培養國人知海、親海和愛海的情操,建立海洋國家公民的基本素養。
海洋科學是跨領域、跨越多重時間和空間尺度的科學,其研究內容和範圍都非常廣泛,本書無法完全含括。本書以海洋科學的傳統領域為基本架構,並以研究成果較完整、可信度較高的領域為基礎而撰寫。對於本所研究人力缺乏或成果較不完整的領域,例如海洋生地化、波浪及浮游植物群聚等研究,則未能列入。然而,各領域或各章節內容多寡,並不代表其重要性的差異。本書各章節也可能有不夠完整或不完善之處,我們希望拋磚引玉,期待未來學者能推陳出新,使臺灣區域海洋學達到更完整、更完善的境界。
作者簡介
主編序
作者序(一)
作者序(二)
致謝
第一章 緒論
1. 海洋科學的範疇
2. 臺灣海洋科學研究簡史
2.1 海洋科學研究機構
2.2 海洋研究船
2.3 海洋資料庫
3. 海域概況及其演變
第二章 海洋地質
1. 前言
2. 海底地形
2.1 東海大陸棚
2.2 臺灣海峽陸棚
2.3 高屏大陸棚及大陸斜坡
2.4 恆春海脊、北呂宋海槽及綠島-蘭嶼島弧
2.5 花東海盆、加瓜海脊及西菲律賓海盆
2.6 琉球海溝、耶雅瑪海脊、南澳海盆及琉球島弧
2.7 南沖繩海槽及東海大陸坡
3. 海域地質分區特徵
3.1 東海陸棚地質區(第三紀張裂大陸邊緣)
3.2 臺灣海峽陸棚地質區(上新世-第四紀前陸盆地)
3.3 高屏棚坡地質區(前陸盆地系統-楔形頂部堆積帶)
3.4 恆春海脊-綠島、蘭嶼地質區(擠壓變形的弧前區)
3.5 花東海盆、加瓜海脊地質區(西菲律賓海盆的次盆地)
3.6 琉球海溝-島弧地質區(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帶)
3.7 南冲繩海槽地質區(弧後張裂盆地)
4. 海洋地質研究成果簡述
5. 結語
第三章 海洋地球物理
1. 歷史背景與發展概述
1.1 業界的工作
1.2 學界的努力
2. 現有海域地球物理資料以及其意義
2.1 海床地形及地貌測繪
2.2 反射及折射震側
2.3 海域重力場暨地磁場異常測繪
2.4 海床地熱觀測
2.5 海底地震儀之發展與應用
3. 未來展望與期許
第四章 物理海洋環境
1. 前言
2. 風場特性
3. 海水溫鹽分布
3.1 海溫分布
3.2 鹽度分布
3.3 溫鹽分析
3.4 溫、鹽垂直剖面
3.5 季節性變化
4. 海流系統
4.1 海流長期統計
4.2 臺灣東部海域
4.3 臺灣西南海域
4.4 臺灣海峽
4.5 臺灣東北海域
5. 潮汐與潮流
6. 內潮與內波
6.1 南海內波
6.2 高屏峽谷內潮
6.3 東海內波與內潮
第五章 海洋化學
1. 簡介
2. 碳化學
3. 營養鹽
4. 微量元素
5. 顆粒與沉積物
6. 結語
第六章 海岸及淺海生態系
1. 海洋生態系簡介
2. 臺灣的海岸地形
3. 潮間帶生態系
3.1 硬底質潮間帶
3.2 軟底質潮間帶
3.3 海岸地區海陸交互作用
3.4 濕地生態系的保育
4. 亞潮帶淺海生態系
4.1 硬底質淺海
4.2 珊瑚礁生態系
4.3 海草床生態系
5. 結語
第七章 浮游動物群聚
1. 海洋環境概述
2. 海域環境的季節變動
3. 浮游動物的空間分布與季節動態
3.1 東海
3.2 臺灣海峽
3.3 南海
3.4 黑潮流域
第八章 底棲生態系統
1. 前言
2. 陸棚底棲生態系
2.1 陸棚環境特性與生物分布
2.2 底棲動物的生態角色
2.3 陸棚區的魚類群聚結構
2.4 陸棚區底棲動物的食物來源
2.5 人為活動與氣候變遷對陸棚區底棲動物與漁業資源的影響
3. 深海底棲生態系
3.1 臺灣周邊深海環境特性
3.2 深海底棲動物的食物來源
3.3 深海底棲群聚結構
3.4 深海底棲魚類垂直遷徙生活史
4. 結語
第九章 海洋生物多樣性
1. 前言
1.1 海洋生物的物種多樣性
1.2 海洋生物的基因多樣性
1.3 生態多樣性
1.4 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分布型態
2. 臺灣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2.1 海洋細菌
2.2 海藻
2.3 海綿
2.4 刺胞動物
2.5 櫛板動物門
2.6 扁蟲動物門
2.7 紐形動物門
2.8 環節動物
2.9 軟體動物
2.10 節肢動物
2.11 苔蘚動物
2.12 棘皮動物門
2.13 脊索動物
3. 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4. 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威脅
5. 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
6. 結語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