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石齋詩稿(已絕版)

丁邦新 著
陳琪 繪

  •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 出版
  • 書籍裝訂精裝 / 18.5*13 / 280頁 / 部分彩色 / 中文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藝文中心
  • 叢書系列
  • ISBN978-986-5452-29-2
  • 定價450元

《千石齋詩稿》是聲韻學家丁邦新教授的生活詩集,按年代排列,以古典詩體記錄一甲子來的心情與足跡,讀來雅致亦充滿韻味。詩集分成兩部分,前半一共136首,記載的是一時的感慨,親臨的風景;或者是酬寄師友,贈與親人。後半是題畫詩扎,一共112首,搭配夫人陳琪女士的水墨畫,是繼《詩中有畫畫中詩》畫冊之後,丁邦新與陳琪再度攜手出版。

丁邦新與陳琪的書齋叫「千石齋」,兩個人都愛石,其中一塊最好的石硯,是來自好友的禮物。硯石的邊款寫著:「乾隆己丑孟冬月,鳳喈學兄自福建典試歸,以金冬心寫經研赠余。澄泥本仿石,此石乃仿澄泥,亦殊別致耶!錢大昕記,時年四十有二。」原來是聲韻學大家錢大昕中年所得金農的寫經硯。另一邊的邊款說:「供得一尊降龍佛,福田無量壽無涯。甲辰秋九月佛弟子金農。」金農是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丁邦新說:「我研究聲韻學,內子習畫,這就跟我們兩人牽連起遙遠的因緣。千石有誇張之嫌,千石齋有附庸風雅的毛病。但是在這個時代出版一本古典詩集,不是附庸風雅又是什麼呢?」

丁邦新

1937年生於江蘇如皋。1959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61年考入臺大中國文學研究所,師從董同龢先生,專研於語言學,兩年後獲碩士學位。自63年畢業後與陳琪女士結褵,並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任職,一路從助理員、助理研究員晉升到副研究員,於66年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受教於李方桂先生,並於1972年獲得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陸續在中研院、臺大中文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香港科技大學等任教。1986年當選為第十六屆中央研究院院士,2000年被美國語言學會推舉為榮譽會員。主要專研於漢語史與方言學、語法、非漢語,如《台灣語言源流》、《魏晉音韻研究》、《一百年前的蘇州話》等書。

自序
壹、浮生鴻跡
貳、題畫詩札

自序

最近整理詩稿準備付梓之際,才體會到成語「敝帚自珍」的意思。有些早年的習作,棄之可惜,留著又覺得韻味不夠。最後覺得畢竟是少年時期的足跡,至少不該讓那一段歲月留白吧!所以還是收入詩稿中,請讀者不要笑我的幼稚。

詩稿是按年代排列的,最早的一首是一九五九的己亥年,那時我大學剛畢業,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了。最後的一首也是己亥年,二零一九的己亥年。正好是一個甲子,真是青鬢白頭,歲月如流!

詩稿分成兩部分,前面一半一共一百三十六首,都是隨興而作,記載的是一時的感慨,親臨的風景;或者是酬寄師友,贈與內子。算是浮生鴻跡;後面一半是題畫詩扎,一共一百一十二首。內子是業餘畫家,辦過三次展覽。每一畫成,總是命我寫詩題字,我也就搔頭吟唱,樂此不疲。這裡附加的插圖都是內子的畫作。這一半可算是我們家居閒適的記錄。兩者加起來還不到二百五十首,完全不能跟古人比擬,質量兩方面都只能算是半個詩人的詩稿,實在是慚愧之至。

我們的書齋叫「千石齋」,須要解釋一下。我們兩個人都愛石,雖然不到「石癡」的境界,但也算入迷頗深。先是收集一些今古閒章,「梅花香自苦寒來」、「詩中有畫畫中詩」。然後擴展到自然的石頭以及石雕,最大的一塊是海南的鐘乳石,重二百五十磅。然後是硯台,端硯、歙硯、澄泥硯,可惜沒有洮河硯。到徽州旅遊的時候,一口氣買了八方硯石,背回家的負擔不堪其重。

最好的一方石硯,是好友梅祖麟兄送我的重禮。硯石的邊款說:「乾隆己丑孟冬月,鳳喈學兄自福建典試歸,以金冬心寫經研赠余。澄泥本仿石,此石乃仿澄泥,亦殊別致耶!錢大昕記,時年四十有二。」原來是聲韻學大家錢大昕中年所得金農的寫經硯。另一邊的邊款說:「供得一尊降龍佛,福田無量壽無涯。甲辰秋九月佛弟子金農。」金農是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我研究聲韻學,內子習畫,這就跟我們兩人牽連起遙遠的因緣。

千石有誇張之嫌,千石齋有附庸風雅的毛病。但是在這個時代出版一本古典詩集,不是附庸風雅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