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 and China's Revolutions

Gail Hershatter

  • PublishedDecember, 2023
  • Binding平裝 / 21*14.8 / 472pages / 單色(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Education-Textbooks
  • ISBN978-986-350-785-7
  • GPN1011201883
  • Price NT$700
  • ebook
    KOBO / Readmoo / 博客來 /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 EISBN(PDF)978-986-350-805-2
  • EISBN(EPub)978-986-350-804-5

若我們把女性放到過去兩個世紀中國的敘事核心,
這會如何改變我們既有的理解?


本書依循常見的中國史時序,逐章探索女性勞動與「女性象徵」,並以兩大主軸貫穿全書:其一是探究女性在居家與公共空間中可見與隱性勞動之重要性,及其形塑中國女性自帝制、共和民國、社會主義到崛起中資本強權的轉變過程;其二則是關注性別本身所展現的象徵作用,及其如何與女性生命與利益交織在一起。此外,本書亦探討將性別應用於組織勞動力、闡明權力關係及制定變革議題時,我們對於中國歷史脈絡之理解又將有何轉變。

【專家推薦】

本書運用「女性勞動」與「性別作為象徵」兩個視角,彙整19世紀以來中國的變局與婦女/性別之關係,內容涉及清帝國的瓦解、民國的建立、外力的威脅、各種革命、資本主義與全球化,可說是一部貫穿近兩百年來中國婦女與政治社會發展的專著。全書將婦女史與大時代緊密連結,並顧及階級、地域、城鄉之差異,綱舉目張,選材精心,對於有心探究近現代、當代中國以及婦女/性別史的師生來說,是一本重要的基礎專著。
───衣若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婦女與中國革命》提出性別研究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婦女史如何貫穿我們所理解的大歷史,及其如何改變歷史?賀蕭運用自己數十年的開創性研究,統整了大量廣泛的文獻與方法來回答此問題。本書採用富啟發且前所未有方式,結合城鄉發展及社會與文化方法學,其見解鞭辟入裡且讀來生動有趣。
───季家珍(Joan Judge,加拿大約克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基於對各類參考文獻的嫻熟,與對現代中國女性史和性別史的深刻認識,賀蕭透過一種聚焦婦女勞動,及成為國家強盛與社會轉型象徵論戰的「女性」形象,來追溯1800年以來兩個世紀的女性生活。賀蕭精闢的分析,呈現出如何以婦女和性別視角來對中國現代史主流敘事提出新問。本書內容斐然成章且深入淺出,無其他品能出其右,實屬所有研究中國現代史學生必讀之作。
───Harriet Evans(英國西敏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教授)

寫出這本書需要罕見的學術勇氣與知識廣度。賀蕭聚焦於女性和性別的敘述,改變我們所知的現代中國史;本書以中國過去和現在婦女勞動為中心之論證,讀來扣人心弦、令人信服且無以辯駁。這是一本適合教學用的教材、一本可讀性高的書,一本批判當前全球動盪不安的時代之作。
───Rebecca E. Karl(紐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這本創新且具挑戰性的書,透過性別視來重新檢視1800年以降的中國。本書立論清晰且詳盡,給予我們許多新穎的觀點,可作為相關課程之主要核心教材,且探究議題之深,亦讓知名學者重新思索長久以來的既定觀點。從戰爭到流行文化、從經濟到文學、從家庭生活到群眾運動——各式主題任君挑選,賀蕭將循循善誘讀者,重構這段歷史。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芝加哥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If we place women at the center of our account of China’s last two centuries, how does this change our understanding of what happened? This deeply knowledgeable book illuminates the places where the Big History of recognizable events intersects with the daily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using gender as its analytic lens. Leading scholar Gail Hershatter asks how these events affected women in particular, and how women affected the course of these events. For instance, did women have a 1911 revolution? A socialist revolution? If so, what did those revolutions look like? Which women had them?

Hershatter uses two key themes to frame her analysis. The first is the importance of women’s visible and invisible labor. The labor of women in domestic and public spaces shaped China’s move from empire to republic to socialist nation to rising capitalist power. The second is the symbolic work performed by gender itself. What women should do and be was a constant topic of debate during China’s transformation from empire to weak state to partially occupied territory to nascent socialist republic to reform-era powerhouse. What sorts of concerns did people express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gender? How did that language work, and why was it so powerful?

Drawing on decades of Hershatter’s groundbreaking scholarship and mastery of a range of literatures, this beautifully written book will be essential reading for all students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作者簡介】

賀蕭(Gail Hershatter)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歷史系特聘教授、前亞洲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主席,著有《天津工人》(The Workers of Tianjin, 1986;中文版2016年)、Personal Voices: China Women in the 1980s ( 1988,與Emily Honig合著)、《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Dangerous Pleasures: Prostitution and Modernity in Twentieth-Century Shanghai, 1997;中文版2003年)、《記憶的性別:農村婦女與中國集體化歷史》(The Gender of Memory: Rural Women and China's Collective Past, 2011;中文版2017年)。


【譯者簡介】

謝一誼
美國紐約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研究員。

陳明宗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與文明研究所博士生。



[Author]

Gail Hershatter, Research Professor and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Eme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推薦序/游鑑明
中文版序
致謝
圖片目次
導論
1 帝制中國性別化勞動(1800-1840)
2 變動(1840-1900)
3 革命浪潮(1895-1912)
4 不同的想像未來(1912-1927):五四史話
5 訓政體制(1928-1937)
6 戰時女性(1928-1941)
7 戰時女性(1935-1949)
8 社會主義建設下的女性(1949-1978)
9 資本主義女性(1978-)
徵引文獻
索引

中文版序
 
經過本書譯者和編輯多年嚴謹細心的努力,我非常高興在此向中文讀者介紹Women and China’s Revolutions的中文版《婦女與中國革命》。在進行現代中國婦女和性別研究幾十年後,我深知英語世界雖對這些主題有興趣,但華語世界還有更多熟悉這些議題且予以關注的讀者。在此意義上,這本中文版的出版,就像是回家一樣親切。
 
然而,本書亦為歐美女性主義學界特定時期之產物,因此我扼要說明其起源。十多年前,某家出版社跟我洽談,寫本涵蓋過去兩世紀、適用大學生和研究生教學的中國婦女史。我過去曾多次回絕此類提案,但這次出於學術與教學理由便答應撰寫本書。
 
我在1970年代開始踏上中國史學術研究之路,當時關於中國婦女和性別研究的英語專書屈指可數。曾經某次,有位比我年紀稍長的同事兼好友,告訴在我們這領域中某位資深學者,說她打算寫本帝國晚期婦女史時,對方嚴肅看著她說:「若有足夠材料為據,那會是不錯的主意,但沒有吧」。(後來我這位同事寫出兩本獲獎且充分引證之作。)在我學術研究生涯中,此領域拓展如此迅速,以至於每年有許多出色專書出版,還有數十、數百篇論文發表。
 
我認為,在歷經過去幾十年的學術工作後,該是做個總結的時候。而我曾參與開創的中國婦女史領域已發展到何種程度?我們常喜歡說,要認真考慮將女性納入我們對中國史之理解,那不像是「加點婦女這類香料後再拌炒」,反而是從根本上改變此領域。我們這些學者是否能不負眾望?而我們最希望學生能學到,對自己思考過去與當下所處世界有所幫助的是什麼?
 
所以,我答應該出版社會寫這本書。這本書結果成為我曾撰寫過最為困難的學術作品。通常,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但現在,我覺得有無數的評審,每個人都在看著。一方面在於,歐美、中國及其他地方學界在大約過去半世紀所產出的婦女和性別史研究。當然,我在書中運用自己的研究,但也引用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我是否正確理解這些內容?是否公平處理這些研究材料?
 
另一方面,我能感受到我的學生,一眼看著書、另一眼正遊移在Snapchat(或幾年後飄到Tiktok、Discord,或Metaverse或ChatGPT等社群媒體)。我近年來的學生是與數位科技一起長大,他們習慣把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到眾多競逐的內容之中。有鑒於眾多誘人奪目的內容,所以我問問自己,我是否能寫出一句句引發學生繼續讀下去的文句內容?
 
我不知道,也有可能永遠不會知道,我在學生端這方是否已成功。Women and China's Revolutions於2019年出版,而隨後幾年過去的教學活動中斷。我們且看長期下來本書是否能對學生產生助益。
 
如今,臺灣的華語讀者能閱讀到這本中文版。我期望會有新的問題出現,而我想在此提出一個問題。一如我在導論中提及,本書尚未充分關注華語世界之區域變異和思想流通。我一直期盼,這可作為對本書及其他中國性別史研究之回應,學者會進一步考慮當地現況之特殊性,且不忘跨域聯繫。當然,臺灣也曾屬於帝制中國邊陲一隅,且過去有半世紀曾為日本帝國一部分,其政治發展有別於中國大陸,並在1949年後再次脫離。然而,性別思想和實踐在政治界限間之流通,對形塑本書涵蓋時期的臺灣事件至關重要。因此,我特別想問:本書所陳述之主題,是否有益於理解過去與當代的臺灣?
 
與此相關的問題是,學界如何與行動主義產生關聯。正如有色人種女性主義人士一直以來提醒美國白人女性主義人士,沒有一個次級群體能替每個人發聲。臺灣有屬於自己活躍發展的女性主義學界與運動群體。我希望本書所提及之事件與論點,能對促成全球多元女性主義運動間的互動,產生出令人深思之討論。
 
最後,在此謹以個人表示致意。本書英文版謹獻給Delia Davin、Margery Wolf和Marilyn Young這三位女性主義先驅學者,其協助在英語世界中開創出中國婦女和革命研究領域。而在撰寫此中文版序時,我正在悼念最近離世的同事、合著者兼好友Emily Honig,我們兩人從研究生時期就開始探索中國婦女史。我謹以此中文版獻給她。
 
推薦序
 
游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對研究近現代史的臺灣女性史學者來說,賀蕭(Gail Hershatter)的著作幾乎無人不曉,可惜的是,她的中文版鉅著都在中國大陸出版,2019年Women and China’s Revolutions出版不久,我即詢問賀蕭,這本書能否在臺灣出版?她欣然同意,經由臺大出版中心審查通過,隨即展開版權取得、翻譯等工作,由於翻譯人才難得,再加上賀蕭非常重視譯文的準確度,每一章節都仔細檢視,於是這本翻譯書《婦女與中國革命》花費4年才完成,書的可讀性,自不待言。臺灣讀者也因此得以先睹為快。
 
全書分成9章及46張珍貴照片,處理過去兩個世紀的歷史,是一件極大的工程,但透過作者純熟的寫作經驗,把全書駕馭地讓人歎為觀止,從第1章開始,我就被一段段故事吸引,而且急切地想知道接下來作者想鋪陳甚麼樣的故事?儘管全書最精采的是作者的拿手好菜:娼妓的故事(散見全書)、中共建國以及改革開放後的種種歷史(第8和第9章),但作者的功力不止於此,全書在作者呼風喚雨下,是如此炫麗且互為呼應。
 
賀蕭告訴我,這本書的每一章都曾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生討論、修改而完成,其用心良苦,深令人感佩。最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把女性放到中國過去兩個世紀的敘事核心,將會如何改變既有的理解?二是女性是否有過中國革命?面對中國歷經帝國瓦解、民族建構、外強侵略、革命再到共產黨掌控資本全球化的徹底轉變,本書不只是關注重大政治事件,還包括背後複雜的社會、文化與經濟變遷,因此,每一章節採用豐富的檔案文獻、二手史料,以故事夾雜歷史敘事(或歷史敘事夾雜故事)去架設歷史背景,去思考如何定位女性。
 
本書強調,「女性」並非是同質團體,區域、世代、階級、族群、城鄉、教育以及特定歷史情境等因素對性別差異的認知理解,都至關重要。這項說法已經普遍被婦女與性別史學者認同,但受限於史料與個人研究主題,很少學者能像賀蕭一樣,在同一歷史背景既注意城市女性又關心農村婦女、既重視知識女性又不偏忽底層婦女,讓讀者的眼球跟著她的敘述流轉。
 
作者提到,有兩大主題反覆出現貫穿在這本書中:一個是女性勞動的重要性,無論是可見與不可見的勞動,另一個是性別本身所展現的象徵作用,其與女性的生命與利益交織在一起,從19世紀初到現在,始終存在。舉個簡單例子,當我們串聯全書,讀到晚清女性仿效秋瑾出走、五四時期取法娜拉甩門離家,以及改革開放後到底層工作的離村女姓,應該了然於心。
 
女性和家庭、婚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然而擺在兩百年的歷史大洪流裡,女性最大的糾結是和政黨(政府)、知識分子的「愛恨情仇」。這本書告訴我們,女國民、女學生、摩登女性、賢妻良母、女戰士、女勞模等形象的產生,除來自女性本人、教會、西方文化、媒體、教育之外,國家(政黨或政府)、知識分子的力量更不容小覷,與女性之間形成拉鋸,既期待獲得解放的女性,能改造中國社會,卻又擔心女性不願回歸家庭,兩世紀來不斷反覆出現。
 
至於由公權力介入的婦女政策,作者認為在訓政時期、中日戰爭期間、改革開放時期充滿矛盾,然而,作者也不否認女性透過日常活動,在歷經大歷史事件期間與各事件之間,拓展自己可能的空間。
 
無論如何,這本書最大的貢獻是引領讀者去認識更多的歷史故事,特別是把女性放在分析的核心。作者謙虛地表示,本書只是一個初步的探索,也是一封邀請函,期盼其他有志者能加入拓展相關研究視野之列,因此拋出一些留待讀者思考或本書未竟之語。
 
針對賀蕭提問:「本書所陳述之主題,是否有益於理解過去與當代的臺灣?」身為研究中國與臺灣女性史的我,似乎不能迴避賀蕭的問題,在《日本殖民下的她們:展現能力,引領臺灣女性就業的職場女先鋒》書中,我的許多關懷和書寫方式與賀蕭不乏雷同,但根據我對1949年以降的研究,我認為這段臺灣女性史固然不能與中國大陸的歷史勾連,但也不可被當前的政黨話術綁架,臺灣是多元族群與種族共生的島嶼,這裡的女性生命故事錯綜複雜,不能一言以蔽之。此外,臺灣的女性史學者(包括我在內)必須省思,我們做了許多精湛的中國或臺灣女性史研究,是否被看見?是否與中國大陸或國外的女性史學者對話?還有,我們之中,有誰把農村婦女、底層女性,和其他女性放到同一歷史平台審視?無論如何,這本書有如醍醐灌頂,也試圖打通讀者的任督二脈。
 
1 帝制中國性別化勞動(1800-1840)〔摘錄〕
 
早在中國捲入鴉片戰爭(1839-1842)這場危機之前,清帝國生活早就已經面臨諸多變動。雖然帝制中國近兩千餘年,但19世紀初已逐漸浮現社會壓力的新徵兆。在這個日益流動與競爭的世界裡,士紳與一般百姓家庭女孩及婦女所承擔的勞動,對家庭福祉來說從未如此重要過。
 
1644年,中國東北的滿族征服中國,建立大清王朝,也同時開啟了一段擴張史。西征、內部移民、人口爆炸、經濟成長及各式思辨促成學術活躍發展,是清朝統治的前兩個世紀所呈現的重要特徵。跨區域貨品與觀念流通愈趨活躍。由新世界傳入的新作物因而出現新栽種模式,而隨販賣到歐洲的絲織品、陶瓷與茶葉交易,新世界的白銀也開始流入中國。
 
這些發展改變了每個地區與各種背景所有人的生計。此時,商機大增,許多男性也因經商而致富,但同時每個家庭的經濟壓力也與日俱增。勞動家庭的耕地也因為世代分割繼承而越來越破碎,為維持及改善家中生計,只能投入商業市場生產。男性為了找工作而離鄉背井數月或數年。有時為謀求更好生活,只得從人口稠密區舉家遷至人口稀少的內陸或邊疆地區。即便是特權家族也無法不受變遷影響,更難以取得與維持帝國精英階層身分。
 
本章將透過描繪兩位女性的故事,來勾勒19世紀初期這個動盪的世界。這兩位女性的故事是從不同資料匯整而成,而非直接由個人紀錄來重建的,但絕非虛構人物。提及兩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取自歷史研究,而這些文字紀錄往往是沉默無聲的(例如:關於性與情慾經驗,又或是替自己女兒纏足時是否也百感交集、心情複雜等),也因此相關描述必然不完整。其中一位女性,我稱其為李秀華,她一手打理這個多代同堂的士紳之家,但在當時新經濟壓力下面臨家道中落。另一位我稱之為黃氏的女性,即依循一般農家女性從夫姓之習慣來稱呼。黃氏出身普通農家,而當時紡織是讓一家勉能溫飽的重要基礎。我之所以將這兩位女性的故事都設定在當時中國經濟最富庶的江南,是因為該地區史料夠豐富,而得以建構出這兩人的故事。
 
當然,這兩則出身中國富庶地區的女性故事,顯然不足以代表全中國女性的處境。但從一開始,地方史料文獻多寡懸殊這樣的情況,就已經決定我們能否有把握呈現其他地區女性的樣貌,而且沒有單一人物能充分重現其他地區多樣女性勞動與生活狀態。而這兩則已婚婦女故事,也無法告訴我們更多關於遭拐賣女童、賣妻、青樓名妓、娼妓或違法犯紀者等故事。在接下來的故事中,我們只會在李秀華與黃氏擔憂女兒能否有個好歸宿時,瞥見上述這些女性的身影。然而,除自身處境外,這兩位江南女性道出更多故事。她們都各自身處於不同人際網路之中,而兩人的生命故事也有助於我們去找到,串聯起家與社會族群,且時而橫跨更廣範圍的關係。透過思考她們有哪些共同處,她們的生命軌跡又在何處產生分歧,她們所處的區域又跟其他低度開發地區有何不同,以及她們的世界又是如何變動等問題,我們可以開始理解19世紀中國生活所呈現的性別化樣態。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同社會階層女性的工作狀況,而得以在帝國晚期活下來。
 
書香門第婦女
 
1832年,李秀華是位年過四旬的已婚婦女,負責打理這四代同堂一家上下生活起居、下一代教養與關心家人情緒等複雜家務瑣事。她必須確保一家大小都能吃飽穿暖、受教育及身體健康。她同時要負責照顧守寡的婆婆、督導家中三個僕人、管好替家中些許土地耕作的佃農、幫兩個女兒找到好對象,同時也要替兩個兒子討到好媳婦。此外,即便家境不如以往,她仍要負責維持這個家在地方街坊上的名聲地位,成為地方上諮詢及不時出錢出力的對象。有時她實在很想跟夫婿商討論這些家務,但他遠赴百里外在他省擔任縣官。光是一封信件往來可能就得耗費數月。因此,從實務層面來說,秀華是一家之主,即便從法律來看,一家之主這個位子應該是由男人來擔任。
 
由已婚婦女操持家務,這在19世紀中國已非剛出現之現象。帝制中國日常生活運作,即遵循「男主外、女主內」觀念。而在帝制中國政治思想之中,齊家即為治國平天下之基礎,因此內與外是彼此緊密連接、而非分開不相關的。家中每個成員皆被賦予學會各自角色分際的規矩,亦即親慈子孝衍生形成君臣倫理間的責任義務。家務事成為政治場域的縮影,兩者藉由倫理實踐而緊密結合。
 
然而,內外之別絕非輕易簡化成當代「公」與「私」概念,因為經濟生產、教育與宗教活動等許多事務也讓家成為兼具準公共活動性質的場域。身為名門望族之婦的秀華通常都待在深閨後院,也就是家庭婦女在家中最常活動的範圍。她也常到供奉夫家祖先牌位的大廳,因為夫婿不在家時她要負責擦拭整理神桌並更換供品。但當夫婿在家、有男性訪客上門交談時,她就不能出現在大廳,因為像她這樣身分背景的女性通常很少拋頭露面。而身負家庭興旺重責的秀華,不僅扮演家中重要角色,在地方街坊上一樣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就如同其他帝國晚期男性一般,秀華夫婿須離鄉背井數年。早在她所處年代的千餘年前,男性就已在科舉制度中競爭。男性為了在科舉中求得功名,得經過多年苦讀經籍與集注,科舉制度亦確保維持帝國官僚系統運作的男性,具備相同價值觀與高知識能力。士紳地位並非世襲而來,更不是單靠財富來決定,而是得看家中男丁是否有苦讀應試並一試成名的本事。即便是富賈人家,也都冀望家中子嗣能求得一官半職,或讓家中閨女嫁入官宦人家。順利通過高等科舉者,會被派到他鄉任官。這種「迴避制度」理想上避免了官職與個人親屬或姻親特殊考量之間產生利益衝突。因此對秀華這樣在家照顧年邁公婆、養兒育女與持家的官夫人來說,遠赴在他鄉任官的夫婿,時有婢妾相伴,這早已是司空見慣之事。
 
但19世紀初,這位官夫人與人母,深切感受到新壓力。1700年大清帝國人口近1.5億人、1800年業已倍增,而到1850年已成長3倍。與此同時,科舉錄取員額幾乎不變,但應考者準備的考試內容卻有增無減。因此,競逐官位之激烈是前所未有的。科舉考試的準備早在男孩3歲時就開始,並一路持續幾十年。理論上,科舉考試是所有男性都能參加的,但對有能力資助與督導男童長年準備應試的父母,科舉才算是現實考量。通常只有地主或富賈之家,才有餘力培育兒子來準備科舉。這些精英階層男孩只有一個責任:準備科舉。免除徭役就是該社會地位的象徵。
 
兒子年紀尚小時,準備科舉也幫到秀華得知如何讀古籍經典。這在書香門第並非罕見情況:19世紀中國女性識字率大約介在2%到10%左右,而如同江南這樣經濟高度發展地區的識字率則屬於前段。她出身書香世家,家中藏有全國各地書坊刊印銷售的刻版書。為滿足快速成長的讀者,書坊不僅刊印古籍經典,還會出些修養、養生、生意經等相關書籍,還針對特定讀者推出新小說與散文。親友們普遍認為,女孩要讀書識字,將來才能成為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
 
但女性讀書識字一事,也非完全沒有爭議。父親就曾對秀華提過,當時男性文人間的「婦學」論戰。他認同清代學者章學誠(1738-1801)的立場,其強調受經學教育的婦女,能成為夫婿道德行為指引及子女教養者。但章學誠對女性詩文創作抱持懷疑的態度,這很有可能是由於當時晚近著名文壇才女,都是青樓名妓,而非名媛閨秀。相較其他清代男性文人,尤以詩人袁枚(1716-1797)則鼓勵推崇閨秀才女創作。
 
合乎禮教懿德或彰顯詩才的婦學之爭雖懸而未決,但卻能從秀華所受的教育上發現這兩者並存的狀況。母親也曾教她讀書識字,帶她閱讀東漢女史學家班昭(45-116)傳授三從四德的《女誡》,還有唐代女官宋若莘撰、宋若昭註的女訓書《女論語》。
 
至於父親每每返鄉,便鼓勵秀華吟讀詩文甚而寫詩詞。她尤其期待母親收到姨媽來信的時刻。母親與姨媽自小親近,但當時各階層女性會因出嫁搬進公婆家而四散各方。待成年後來,母親與姨媽時常分享各自喜愛、甚至自己創作的詩詞。秀華結婚前一年,在地方小有名氣的大姨還送秀華一本裝幀精美的個人詩詞集,這本詩詞集是表兄為了大姨五十大壽而出版的。
 
秀華家中比較少看到小說,除了當時剛出版的《石頭記》(後稱《紅樓夢》)之外。這部描寫官宦之家錯綜複雜關係的小說,深深吸引著母親與姨媽們,並從中獲得詩詞創作靈感。還有由說唱曲藝「彈詞」傳抄發展成當時流行的韻文體「彈詞小說」。秀華幼時特別愛與姐妹們大聲朗讀《再生緣》女英雄孟麗君是如何一路女扮男裝到官至宰相的故事,還有《再造天》中孟麗君之女的傳奇故事。這些常處深閨後院的名媛閨秀與婦女,透過閱讀來想像與交流分享故事、勸世警言與傳奇冒險的寬廣世界。
 
一方面好奇母親安排的讀本之外還有哪些可讀,秀華一方面也跟兄弟們同塾師學習。隨之步入青少年後,她也跟著準備應試的兄弟們每夜背誦經書。而秀華在這段時間所聞所學,到了有小孩後也派上用場,教導子女背《千字文》、《百家姓》,還有帶他們讀四書五經及《孝經》。她以言傳身教來培養子女品德、傳授學習的重要性,一但子女行為舉止有所偏差也立即予以訓誡。特別在父親長年不在家,因而得母兼父職的秀華,她成為家中無比的道德權威並肩負重責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