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ructure of Feeling Resonating with the World:  Papers on Taiwan Literature  

Mei-E Huang (eds.)

  • PublishedDecember, 2020
  • Binding平裝 / 23*14.8 / 456pages / 單色(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Taiwan History Series
  • ISBN978-986-350-428-3
  • GPN1010901955
  • Price NT$650
  • ebook
    KOBO / TAAZE / books.com.tw /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台灣文學」成為一個公共話語,以及出現文學史著述,是在日治時期。但,在日人眼中,台灣的文學地位相較內地中央文壇,乃屬邊陲的「外地文學」,且注意的焦點還是日人在台文學。到了戰後政權改易,在中國文學史觀之下,曾被稱為「邊疆文學」、「地方文學」、「本省文學」,70年代開始在「鄉土文學」中突出台灣意識,到80年代始獲正名。90年代後期,更積極展開學科建制化、文學主體性的追求。迄今,又歷經東亞文學研究、比較研究、世界文學關係性和華語語系研究的拓展,顯現了台灣文學由在地出發,邁向國際的汩汩活力。換言之,從「小地方」到「大世界」,台灣文學研究的感覺結構已幡然改變。對此,本書透過10篇論文,以重要文類和議題為例,展示台灣從20世紀以來,作為一個全球化下的新興文化場域,如何吸納世界思潮和文藝美學,進而形構出與世界/文學共振、共鳴、對話的精彩面貌。

【作者簡介】(依文章序)

黃美娥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長期投入台灣文學研究與史料編纂,著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及論文數十篇;編有《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魏清德全集》、《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1603-1945》、《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吳漫沙》等10種。

廖振富
臺中人,曾任國立臺灣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著有《櫟社研究新論》、《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臺中文學史》,《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等書。

陳培豐
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專長為日治時期語言思想史、日治時期文化思想史、台灣文學史以及國語同化政策研究。著有《「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等書及論文數十篇。其中《想像和界限》一書獲中研院第4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及102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星名宏修
現任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台灣文學。著有《植民地を読む:「贋」日本人たちの肖像(閱讀殖民地:「假」日本人們的肖像)》。近年開始研究漢生病患者的文學作品,已發表〈閱讀一九三○年代殖民地台灣的「癩文學」:以雜誌《萬壽果》的本島人的作品為中心〉等論文。

陳建忠
國立清華大學文學博士,曾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及所長,亦曾任教於國立中興大學、靜宜大學。研究專長為台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理論。著有:《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記憶流域:臺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等書。

洪淑苓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及合聘教授。研究專長為台灣民間文學、民俗學、現代文學、現代詩。著有《在地與新異:臺灣民俗學與當代民俗現象研究》、《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臺灣民間文學女性視角論》、《民間文學的女性研究》、《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牛郎織女研究》等。

林芳玫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博士,研究專長為文化研究與文學社會學。1992至2000年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期間出版之《解讀瓊瑤愛情王國》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1994)。這段期間亦參與台灣婦女運動,並於各報撰寫性別相關之專欄。2006年起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學及研究領域為文化認同與民族主義、歷史小說、性別與國族。

陳惠齡
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華文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歷任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領域為現代小說、台灣文學、地方學等。專著計有《演繹鄉土:鄉土文學的類型與美學》、《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灣當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現代文學鑑賞與教學》,主編3屆《竹塹學研討會論文集》,並發表數十篇期刊論文。

劉亮雅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所)特聘教授、臺灣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主要研究台灣當代文學與文化、英美二十世紀文學、後殖民理論、女性主義理論、同志理論。著有《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Race, Gender, and Representation: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Sula, Song of Solomon, and Beloved等書。

吳明益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現代文學、自然書寫、文學批評理論,並致力於文學創作。著有《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臺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自然之心:從自然書寫到生態批評》、《迷蝶誌》、《複眼人》、《單車失竊記》、《苦雨之地》等。作品譯為多國語言,曾入圍曼布克國際獎、愛彌爾.吉美亞洲文學獎,獲得法國島嶼文學獎、日本本屋大賞翻譯類第3名等。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王泰升
編輯凡例
作者簡介
導論/黃美娥

第一章 文學現代性的移植與傳播:台灣傳統文人對世界文學的接受、翻譯與摹寫/黃美娥
  一、前言
  二、世界文學來台灣
  三、傳統文人與「最新小說」的生成
  四、傳統文人對世界文學的翻譯與摹寫
  五、結語
第二章 臺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文學/廖振富
  一、前言
  二、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發展與演變
  三、臺灣文化協會與1920年代台灣文學的發展
  四、「新」與「舊」之間:三位文協作家的文學理念與實踐
  五、臺灣文化協會對台灣文學的貢獻與影響
  六、結語
第三章 「聽歌識字」的鄉土文學/台灣話文運動:識字、創作與閱讀的文化認同/陳培豐
  一、前言
  二、開啟文體問題的潘朵拉盒子
  三、普羅階級教化主導權的爭奪
  四、「聽歌識字」的語言運動
  五、浮上檯面的階級、駁雜、現代化問題
  六、結語
第四章 「血液」的政治學:閱讀台灣「皇民化時期文學」/星名宏修著 莫素微譯
  一、優生學的角度:讀〈破壞〉
  二、「民族政策」所導致的「雜婚」:讀〈時計草〉
  三、「血液」的政治學
第五章 「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陳建忠
  一、序說:台灣文學史書寫與「美新處」(USIS)的再定位
  二、「美新處」與戒嚴/冷戰下的台、港美援刊物
  三、台大外文系與《文學雜誌》、《現代文學》的冷戰時期文學生產
  四、結語:美援文藝體制與重寫台灣文學史
第六章 現代主義與台灣現代詩的發展/洪淑苓
  一、前言
  二、西方現代主義詩潮概述
  三、日治時期風車詩社的超現實主義與表現
  四、戰後現代詩社、藍星詩社的主知與抒情論戰
  五、創世紀詩社的超現實主義與表現
  六、笠詩社的新即物主義與表現
  七、結語
第七章 閱讀瓊瑤:從文化論戰到再製「中國性」/林芳玫
  一、前言:離散、反離散、大中華文化圈的想像共同體
  二、評論瓊瑤:公領域的形成與文化政治
  三、閱讀瓊瑤:從古典文學抒情傳統到反瓊瑤網路小說
  四、從冷戰到後冷戰世界中的台灣與中國:電視劇、想像的共同體、中華民國式感覺結構
  五、結論
第八章 論戰之後:台灣「鄉土」書寫語境的衍異與增生/陳惠齡
  一、前言:怎麼談,怎樣看「鄉土」?
  二、鄉土的「問題化」:台灣「鄉土」語境的詮釋脈絡
  三、投射一個時代與世代的鄉土想像:鄉土書寫的類型
  四、結論:回歸「當代意識」與「現代經驗」的鄉土書寫
第九章 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交錯之中:白先勇、李昂、朱天文和紀大偉小說中的男同性戀呈現/劉亮雅著 王梅春、廖勇超譯
  一、《孽子》:滿懷罪疚的同性戀兒子的返家之旅
  二、〈禁色的愛〉:對第一世界男同志的嘲諷
  三、《荒人手記》:藏身暗櫃雅痞男同志的曖昧矛盾
  四、〈儀式〉:對於異性戀主義與恐同的嘲諷
  五、結論
第十章 天真智慧,抑或理性禁忌?關於原住民族漢語文學中所呈現環境倫理觀的初步思考/吳明益
  一、一個重新設立的觀察點
  二、是文化回歸,也是文化抵抗
  三、「這裡」就是我們生活的場域
  四、生存環境、維生訓練與禁忌的「理性內涵」
  五、Yggdrasil:在地生態智慧與全球生態知識的聯結

延伸閱讀書目/黃美娥
索引
導論(摘錄)
 
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
 
回顧台灣文學學科的出現,其實歷經了一番艱辛的奮鬥過程,箇中情形藉由羊子喬主編《台灣主體的建構:台灣文學系所誕生》所收各界發言、論辯資料,以及筆者為臺北市立文獻委員會策劃、主持,後刊於《臺北文獻》直字號190期「台灣文學學科體制化的回顧與思考」座談會紀錄中,多位台灣文學系所創辦人的回憶說明,便可略知梗概。不過,從90年代學科體制化迄今,台灣文學研究系所雖然陸續成立,但關於知識系統的建置,卻仍不斷面臨各式挑戰,包括:致力追求本土化的知識特徵,是否會流於狹隘與侷限?要如何才能快速與世界接軌,達到國際化目標?在面對近期出現的「華語語系文學」熱潮,或早已耳熟能詳的「東亞研究」論,以及先前出現過的「民國文學」話題,台灣文學的研究對象是否也該進一步擴及「華文文學」和「東亞文學」、「民國文學」呢?
 
上述所論,攸關著什麼是「台灣文學」的定義,以及學科知識邊界劃分,甚至學生課程學習文本、閱讀材料等根本問題。唯棘手之處不僅於此,現今有關台灣文學研究成果,不單出現在台灣本土研究論著中,有時亦會在兩岸文學比較專書裡,或在世界華文文學成果中,或是華語語系論述內;且更複雜的,還有在台灣的馬華文學歸屬問題等。上述種種問題並非逐一發生,長久以來更以重層、併置的姿態存在著,遂使台灣文學史的內涵問題顯得糾葛。不過,也正因為持續不斷而來的挑戰與刺激,無形中裨益台灣文學學科保持時刻反省和敏銳思考的狀態,並以此尋找更上層樓的新動力。
 
本書編輯想法
 
日治時期在日人眼中,台灣的文學地位相較內地中央文壇,乃屬邊陲的「外地文學」,且注意的焦點還是日人在台文學;到了戰後政權改易,在中國文學史觀之下,曾被稱為「邊疆文學」、「地方文學」、「本省文學」,70年代開始在「鄉土文學」中突出台灣意識,到80年代始獲正名,其後更陸續展開文學主體性、學科建制化的追求。迄今,又歷經東亞文學研究、世界文學關係性、比較研究和華語語系研究的拓展,顯現了台灣文學由在地出發,邁向國際的汩汩活力。換言之,從「小地方」到「大世界」,台灣文學研究的感覺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已幡然改變。
 
有鑑於此,本書擬透過10篇論文,以重要文類和議題為例,顯示台灣在進入20世紀之後,作為一個全球化下的新興文化場域,如何吸納世界思潮和文藝美學,進而形構出與世界共在、同步的精彩面貌。而本書會想到以《世界中的台灣文學》命名,靈感雖然來自於晚近若干書籍、論文、演講題目重談「世界文學」和海德格「世界圖像」觀點,例如哈佛大學大衛.達姆羅什(David Damrosch)《新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讀本》、王德威〈「世界中」的中國文學〉,或是邱貴芬「台灣文學.世界文學.性別政治:李昂的世界文學之旅」、史書美「世界中的台灣女性主義:從比較關係學的方法論出發」演講題目等;不過,本書的命名用意,更緣於考察數十年來「台灣文學」建構發展過程和研究趨勢變遷之所感,以及發現國內過去已有從後殖民、現代性、女性或華語語系視角著眼的台灣文學史相關著作或文本選集,但未見將台灣文學放在「世界之中」進以呈現,如此或可提供另一種文本風景。要加說明的是,這不是迎向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而是想與世界在一起的心情。更何況,時至今日,資訊無所不在,媒介日新月異,遑論病毒紛飛四散。世界中的每個國家、城市或人們,早就不是相互阻隔的存在,繁雜訊息於各地流竄,彼此影響。對於台灣文學而言,本書更想指出的是,台灣歷經多重殖民、政權轉換而發展迄今,無論是社會、政治或文化面向,許多經驗莫不是世界歷史的一部分,尤其相應而生的文學創作,在在都是承載世界的形式和媒介。因此,台灣文學的書寫,可以具有與世界共振、共鳴和對話的能力。這是慾望、熱情和理想,但也是實存情況的表述,以及未來仍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至於本書選從日治時代開始論述,而未溯及更早之前,乃受限於全書篇幅;但也慮及世界進入新舊之交,是在1895至1905年或1910年左右,值此之際,台灣受到了世界更為重大的影響,產生文學現代性變化;另外,則是遭逢日本統治,遂又涉及了殖民、帝國主義和後殖民的一環,因而全書便由這個甚能體現台灣與世界糾葛豐富互動關係的「日治時代」談起。書中收錄10篇論文,依序如下:
 
1. 黃美娥〈文學現代性的移植與傳播:台灣傳統文人對世界文學的接受、翻譯與摹寫〉
2. 廖振富〈臺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文學〉
3. 陳培豐〈「聽歌識字」的鄉土文學/台灣話文運動:識字、創作與閱讀的文化認同〉
4. 星名宏修〈「血液」的政治學:閱讀台灣「皇民化時期文學」〉(莫素微譯)
5.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
6. 洪淑苓〈現代主義與台灣現代詩的發展〉
7. 林芳玫〈閱讀瓊瑤:從文化論戰到再製「中國性」〉
8. 陳惠齡〈論戰之後:台灣「鄉土」書寫語境的衍異與增生〉
9. 劉亮雅〈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交錯之中:白先勇、李昂、朱天文和紀大偉小說中的男同性戀呈現〉(王梅春、廖勇超譯)
10. 吳明益〈天真智慧,抑或理性禁忌?關於原住民族漢語文學中所呈現環境倫理觀的初步思考〉
 
以上各篇內容,所論包括:文學現代性的移植和對世界文學的接受、對日本殖民主義的抵抗與反思、普羅階級與語言文體關係、種族優生與文學政治、美援文藝體制、現代主義、通俗文學與中國性、全球化與地方鄉土、同性戀與同志文學、原住民族與環境文學,相關議題曾是世界史、世界文學的過去式,或是仍被高度關照的現在進行式,又或者可能還會持續的未來式。亦即,本書特意從台灣文學發展歷程中,篩選出具有世界性意義的子題與論述,以此顯豁台灣文學在「世界中」的歷史經驗和創作實踐樣態。
 
再者,經由各篇排序,熟悉台灣文學發展梗概者,尚會發現本書所錄實際已具一小型台灣文學史的輪廓。首先黃美娥談及傳統文人對於世界文學的接受圖譜、創作實踐情形,以及面臨新舊文化轉換的主體認同,此實攸關了台灣現代文學起源的考掘;其次廖振富留心推動台灣白話文運動的「臺灣文化協會」,細究這個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論調影響的文化組織,如何介入1920年代台灣文學的發展,以及協會新舊文人重要成員努力付出情形;再來則是陳培豐追蹤1930年代台灣鄉土/話文運動,背景來自於台灣人察覺到「中國白話文」的虛構性與空泛性,基於拯救文盲的使命感與面對日語普及而產生的文化危機感,因此掀起運動。然而,運動雖能解決台灣話文的識字與表記問題,卻不能滿足知識分子創作現代文學的欲望,故識字、閱讀、書寫無法串連成三位一體,遂使運動難逃觸礁的命運。繼而則是星名宏修探索皇民化時期、戰爭時期在台日人和本地作家對於國民優生、混血、雜婚的相關書寫,指出「血液政治學」是皇民化運動時期文學的重要特徵。以上四篇文章,概括了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縮影。
 
到了戰後階段,國民黨政府來到台灣後,一般文學史的重點當屬反共文學和戰鬥文藝,但若從世界角度來看則是冷戰體制,因此需要理解美援文化和文藝情形,陳建忠遂剖析了美新處角色,及其與台大外文系、《文學雜誌》、《現代文學》關係,如何共構建立起「現代主義」美學主流化的典律現象,乃至於和香港文學界的連結。不過,現代主義在台灣,以現代詩而言,其實具有兩個球莖,源頭還可追溯到日治時代,因此洪淑苓一方面針對西方現代主義各類詩潮予以概述,另一方面也不忘闡述日治時期風車詩社的超現實主義與詩藝表現,然後再就戰後現代主義相關詩社、詩人擇要介紹,並言及現代主義在台灣的在地轉化軌跡。而在反共文學、美援文藝、現代主義文學發展同時,瓊瑤通俗文學也在60年代受到好評,此後更以印刷小說、電影、電視劇、網路小說等多種媒介,影響兩岸超過半世紀,林芳玫於是細讀「瓊瑤」及其引領風潮之現象。文中先以離散和反離散角度分析瓊瑤,她定居台灣,卻存有離散「中國人」特殊身分,且慣以作品再現「中國性」;次則觀察兩岸評論與閱讀特色,最後再論1990年代以後消費流行文化如何成為隱性民族主義而連結兩岸電視劇觀眾等,從中可以發現兩岸仍有不同的接受反應。
 
「通俗」作為吸引大眾的創作向度之外,「鄉土」更是台灣文學的靈魂關鍵詞。最為人所熟知的自是發生在7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但其實對於鄉土的討論與書寫想像,跨越了戰前與戰後。陳惠齡發現若將歷來皆有的「書寫鄉土」和「鄉土文學」文類,與戰前、戰後的「鄉土文學論戰」進行聯構,則「鄉土」的概念與內涵,益加隨著各階段不同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背景,呈現語境移轉與意義增殖的現象。於是,她重新將「鄉土」和「鄉土書寫」問題化和脈絡化,特別留意70年代到90年代以降相關情況,發現其中涵蓋甚廣,如思想內涵、創作文體、文本符號、書寫類別、美學表現、世代與時代、文類與心靈、族群文化與全球化等,堪稱琳瑯滿目的「鄉土學」。此外,90年代不僅鄉土書寫以新的視野和策略持續創作,在此世紀末時刻,台灣的性與性別觀念也歷經了巨大的轉變,同志/酷兒運動的興起,到了2019年台灣更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究竟文學如何進行相關書寫?劉亮雅先是敘述台灣1990年代同志/酷兒運動,而後說明其中的複雜政治策略及其與在地和全球的關係,然後再以在地與全球的交錯角度,討論白先勇、李昂、朱天文、紀大偉的四篇小說所呈現的男同性情慾,指出箇中存有複雜的文化翻譯現象、男同志與國族主義及族群的關係顯影,且也會與台灣地緣政治的變化有關。
 
本書最末一篇為吳明益透過原住民文學書寫自然的文本,省思其中呈現的環境倫理觀。在20世紀的最後三十年中,「環境」變成頭版新聞,甚至還被認為若與核子競賽相比,非預謀的環境災難可能引發的末世景象將顯得更具威脅性。於是,重探原住民族對於大自然生態環境的想法,常被認為具有重大啟示意義。但,該抱持怎樣的態度與立場呢?作者提醒原住民漢語文學批評中經常出現「高貴野蠻人」(noble savage)的錯誤印象,同時也質疑充滿靈性、天真的生態智慧和原住民生態知識,是否真是「現代人」、「都市人」從未聆聽過的嶄新天籟?其次,留意原住民的禁忌信仰與約束力,其實也會來自於理性認知與經驗分析,並非純屬直覺。至於傳統生態知識不僅是一種文化遺產,也能在進行環境決策時成為一種正向助力,而學習用「正向的科技力」去對抗「負向的科技力」亦屬必要,並該設法讓在地生態智慧與全球生態知識予以聯結。大抵,在面對台灣島嶼上最為久遠、又富想像力的族群文化與自然深刻互動的遺產時,作者想要抱持正向的科技力量、正向的生態學態度,引領原住民族群和非原住民族群,往「我們共同的未來走去」!
 
以上,鳥瞰本書收錄的10篇文章,當可發現內容豐富多元,且憑藉各篇作者所述,亦可掌握台灣文學的文學觀念、創作文類、文藝思想和文學技藝等,從早期發展迄今,實際存有效法世界、與世界同步的新感覺意向與新自覺姿態;另外,隨著世界重大政治思潮或歷史事件的出現,基於對某些重大議題表示關心,因此更嘗試寫出全球化下的地方經驗,透過本書當能明白台灣文學在「世界中」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