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ai Jing-nong

  • PublishedNovember, 2018
  • Binding平裝 / 21*14.8 / 792pages / 單色(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Feature Collections for NTU’S 90th Anniversary 5
  • ISBN978-986-350-298-2
  • GPN1010701335
  • Price NT$1100

臺靜農先生之《中國文學史》,撰述期間幾近二十餘年,且不斷增補修訂,起自先秦以迄金元;不僅表達先生對於歷代文學精神的體悟以及文化歷史流變的詮釋,成其「一家之言」,更流露其性情,在高明的歷史敘事之外,顯現先生個人情志的詠懷與洞見。

本書依時代分篇,包含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代、宋代、金元篇,並附〈中國文學史方法論〉一文,乃先生以文學史家的眼光分析從事文學史研究的方法,依先生所言:「文學史之作,不外乎以歷史為經,以作家作品為緯,故文學史的方法應注意研究作家、分析作品。至於如何研究與分析,則非單純方法能詳辨。」本書不僅體例嚴謹,考證詳實,先生的慧心卓識更於全書俯拾即是,此也是本書最具價值之處。

臺靜農(1902-1990)

本名傅嚴,後改名靜農,長期寫作,精於書法。幼年時受傳統私塾教育,後閱讀嚴復的西學著作而萌發改革的思想。中學時與同學合辦《新淮潮》雜誌以響應五四運動。曾和魯迅同組未名社,倡新文學。離開了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後,便歷多校教授中國文學。1945年來臺任教於臺灣大學,擔任中文系主任達二十餘年,奠定了該系兼容並蓄自由活潑的開放學風。早年的治學重心在小說創作、研究評論、散文和整理編輯民歌集,又是著名的文學家和文學史家;他的一生幾乎橫跨二十世紀,目睹舊中國的變遷,西潮東漸,經歷了革命、五四學運、抗日戰爭,最後落腳於臺灣。然而不論時局如何變遷,臺先生堅守學術崗位,一生治學,文學、書畫、經史,卓然為一代大師。

「慶祝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九十週年選輯」總序╱王泰升
導讀╱何寄澎、許銘全
出版前言╱柯慶明
編序╱何寄澎

第一篇 先秦篇

第一章 中國文學的起源
第二章 殷商時代文學的片斷
第三章 周代的詩歌──三百篇
第四章 楚辭
  第一節 楚之先世及其文化
  第二節 屈原的生平及其所處時代
  第三節 屈原的作品
  第四節 屈原對於後世的影響
  第五節 漢代作家所受屈原的影響(存目)
第五章 春秋戰國諸子散文

第二篇 秦漢篇

第一章 漢初政體與文學
第二章 辭賦的發展
第三章 漢賦作家
  第一節 枚乘
  第二節 司馬相如
  第三節 揚雄
  第四節 班固、張衡
  第五節 賈誼、禰衡
第四章 樂府與樂府辭
第五章 五言詩
  第一節 五言詩的出現時代
  第二節 〈古詩十九首〉
  第三節 〈孔雀東南飛〉
第六章 兩漢散文的演變
  第一節 戰國策士文體的餘緒
  第二節 史博文體
  第三節 文士文
  第四節 王充的批論
第七章 漢代方士、儒生合流後所形成之神異故事
  第一節 《史記》、《漢書》中的神仙故事與求仙活動
  第二節 緯書中的音話
  第三節 由方士之說而產生的小說

第三篇 魏晉篇

第一章 魏晉文學的時代思潮
  第一節 由曹魏政治反映的新風格
  第二節 由校練名理到老、莊玄學
  第三節 嵇、阮放誕及其影響
  第四節 玄風與清談
第二章 魏晉文學的發展
  第一節 文學理論的建立
  第二節 文學的分體發展
第三章 魏晉作家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曹氏父子及其同時詩人
  第三節 阮籍與嵇康
  第四節 太康詩人
    一、三張:張載、張協、張亢
    二、二陸:陸機、陸雲
    三、兩潘:潘岳、潘尼
    四、一左:左思
    五、劉琨
    六、郭璞

第四篇 南北朝隋篇

第一章 緒說
第二章 文學技巧的發展
    一、聲律的講求
    二、用事之風尚
第三章 詩賦的新體
    一、小詩的興起
    二、律體詩的形成
    三、俳賦之創始
    四、反摹擬的宮體詩
第四章 文學理論的發達
  第一節 劉勰《文心雕龍》
    一、文學的載道觀
    二、文學的歷史觀
    三、文學的時代觀
    四、文學的創作觀
    五、文學的風格論
  第二節 鍾嶸《詩品》
第五章 南北朝及隋的作家
  第一節 顏、謝與鮑照
    一、謝靈運
    二、顏延之
    三、鮑照(附其妹鮑令暉)
  第二節 齊、梁作者
    一、謝朓
    二、沈約
    三、江淹
    四、吳均
    五、何遜
  第三節 蕭梁父子及陳後主
    一、梁武帝蕭衍父子
    二、陳後主
  第四節 徐陵、庾信、王褒
    一、徐陵
    二、庾信
    三、王褒
  第五節 隋煬帝與楊素
    一、隋煬帝楊廣
    二、楊素
第六章 南北朝的民間文學
  第一節 吳歌
    第二節 西曲
    第三節 北朝的民歌
第七章 六朝小說的淵源與發展
  第一節 鬼神怪異書的思想背景
  第二節 重要小說提要
第八章 佛典翻譯文學
  第一節 後漢、魏晉及南北朝的佛典譯人及譯經事業
    一、攝摩騰、竺法蘭
    二、安清(世高)
    三、支樓迦識(支讖)
    四、支謙
    五、康僧會
    六、維祇難、竺律炎
    七、竺法護
    八、僧迦提婆
    九、法顯
    十、苻堅君臣
    十一、鳩摩羅什
    十二、曇摩難提(法喜)
    十三、曇無讖(曇摩懺)
    十四、寶雲
    十五、劉宋以降的譯經事業
    十六、北魏的譯經事業
    十七、南朝之《百喻經》
  第二節 佛典翻譯的文體

第五篇 唐代篇

第一章 唐代士風與文學
  第一節 唐初的風氣
  第二節 進士科與士風
  第三節 文士與朋黨
第二章 唐代古文與傳奇的發展
  第一節 古文
  第二節 古文與傳奇文的興起
  第三節 韓愈與柳宗元
  第四節 傳奇作家
    一、王度
    二、沈既濟
    三、沈亞之
    四、陳鴻
    五、李公佐
    六、李朝威
    七、白行簡
    八、元稹
    九、傳奇專集
第三章 唐代詩歌的發達
  第一節 唐詩興盛的原因
  第二節 宮廷詩人及其成就
  第三節 四傑的新風格
  第四節 漢魏風格的詩人陳子昂
第四章 唐詩極盛時期的各派別
  第一節 王維、孟浩然
  第二節 李白
  第三節 杜甫、元結
  第四節 韋應物
  第五節 高適、岑參
  第六節 韓愈、孟郊、賈島、李賀
  第七節 白居易、元稹、劉禹錫
  第八節 張籍
  第九節 杜牧
  第十節 李商隱、溫庭筠、韓偓

第六篇 宋代篇

第一章 宋代的散文
  第一節 諸言
  第二節 古文初期作家
  第三節 歐陽修、曾鞏
  第四節 王安石
  第五節 蘇氏父子
第二章 宋詩
  第一節 緒言
  第二節 宋初詩風
  第三節 宋詩代表作家
    一、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
    二、王安石
    三、蘇軾(附張耒、秦觀)
    四、黃庭堅(附江西詩派與呂本中、韓駒、陳師道、晁冲之、晁補之、陳與義)
    五、陸游、楊萬里、劉克莊、范成大
    六、姜夔
第三章 宋詞
  第一節 從選詞以配聲與由樂以定辭看詞的形成
  第二節 唐五代詞
    一、花間派
    二、《花間》之擴大
  第三節 《敦煌雲謠集》
  第四節 宋詞作家
    一、晏殊、晏幾道
    二、歐陽修
    三、張先
    四、柳永
    五、蘇軾
    六、賀鑄
    七、周邦彥
    八、黃庭堅
    九、秦觀
    十、朱敦儒
    十一、辛棄疾

第七篇 金元篇

第一章 女真族統治下的漢語文學─諸宮調
  第一節 金人漢化北劇轉盛
  第二節 諸宮調的體製
  第三節 今存的《劉知遠》與《董解元西廂記》
第二章 南戲
  第一節 南戲的發生
  第二節 南戲的體製
  第三節 南戲北曲相互的關係
  第四節 南戲作品及其文學價值
第三章 元雜劇
  第一節 元雜劇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元雜劇所承受的影響
    一、宋雜劇
    二、金院本
  第三節 元雜劇的體製
  第四節 元雜劇所反映的思想與社會生活
附錄 中國文學史方法論

「慶祝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九十週年選輯」總序
 
王泰升(臺大出版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的前身,是成立於1928年的臺北帝國大學,今年(2018)適逢台大創校九十週年。九十年,於個人而言,是高壽;但對一所大學來說,應屬「年輕」。回顧台大過往的九十年,校園外大環境的政治、社會變遷極為鉅大;校園內的建制、組織、空間也隨著時空變化,有延續也有更替。台大從初始的文政與理農兩個學部、第一屆學生59人,在數個世代、全校師生的共同耕耘之下,逐步茁壯發展。一代代的莘莘學子,在傅鐘聲裡入學,於椰林樹影中畢業,如今的台大已成為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的綜合型研究大學,學生3萬3千多人,不僅是台灣第一學府、高等教育的代表,也是國際知名大學,更是引領台灣社會發展的動力源頭。
 
作為台大一級行政單位的出版中心,要如何慶祝本校創校九十週年?
 
很自然地,我們會從出版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我們認為,大學存在的兩大目標,一是追求真理,一是作育英才;反映在出版品上,前者是學術研究的成果――學術著作,後者是教學必備工具――教科書。因而,我們特別從這兩個角度,精選自1928年迄今具有代表性、屬經典之作的學術著作與具創新、影響力的教科書共10種,以「慶祝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九十週年選輯」為套書名稱(以下簡稱「選輯」),予以出版,以資慶祝。選輯的作者,限於現任或曾任台大的教師或畢業之校友。
 
九十年來的台大,曾醞釀出無數優秀的學者、名師,也為國家社會培養出眾多傑出人才。他們的著作,在各自的學術領域中稱得上是重要者,多不勝數。要從中選出具「代表性」、「影響力」的作品,並不容易。為慎重起見,出版中心敦請校內各領域的學者,成立一專責的編輯委員會。編輯委員會成員有:高涌泉(理學院物理學系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張育森(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郭瑞祥(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系教授、管理學院院長)、陳光華(文學院圖書資訊學系教授、圖書館館長)、陳為堅(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陳弱水(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謝尚賢(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教授、系主任)、蘇國賢(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社會科學院院長),以及擔任出版中心主任的本人(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教授)。
 
選書的程序,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確定推薦書單,主要是透過三種方式蒐集:一、請本校各學院推薦其學院所屬領域符合上揭期待的學術著作或教科書,至多三本;二、出版中心就各重要學術領域,從歷年出版及代銷的書目中,羅列出符合前述要求者;三、編委會的編委,亦可補充推薦。有了推薦書單之後,進入第二階段,由編委們從推薦書單中挑選出最終的10種書。第一階段產生出的推薦書單共計43種,其中各學院及出版中心推薦者39種,編委補充推薦者4種。接著,由出版中心召開編委會議,委員們共聚一堂,選出最終書單。因選輯著重在作者與著作本身對台大及該學術領域的「經典之作」,編委們第一步就先排除了圖鑑、工具書、事典等形式的著作,再就所剩書單逐一討論,最終選出10種書,依各書之初版日期可排列如下:
 
•《增補水稻耕種法講演》(磯永吉著,日文)
•《沒有顏色的思想:殷海光與自由主義讀本》(殷海光著)
•《管理學》(許士軍著)
•《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著)
•《公共衛生學》(王榮德、江東亮、陳為堅、詹長權編)
•《程序制度機能論》(民事程序法之理論與實務 第一卷)(邱聯恭著)
Semiconductor Devices: Physics and Technology (2nd Edition)(施敏著)
•《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楊國樞著)
•《中國文學史》(臺靜農著)
•《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藍佩嘉著)
 
上述10種書,皆在各自的學術領域有其重要性與深遠影響力。書單中,學術著作5種,文集1種,教科書4種;部分教科書因有分冊,故選輯總數是10種13冊。在編輯上,選輯皆保留各書的原有內容,重新裝幀設計出版,有幾種因授權緣故為限量發行。要特別說明的是:磯永吉的《增補水稻耕種法講演》,是作為台北帝大時期的代表作收入選輯,以日文複刻方式出版,為選輯中唯一的直排書。臺靜農的《中國文學史》,之前曾收入「臺大出版中心20週年選輯」,這次編委們一致認為臺老師的著作不應在這個重要的選輯中缺席,出版中心在編輯上特別把它上下冊合而為一,且配合晚近學界的習慣採取橫排的方式,內容雖同但版本有異,提供讀者另一選擇。殷海光的著作,原本列在推薦書單上是他的《中國文化的展望》,但經討論,決議選錄殷海光關於自由主義的重要文章輯為一冊,以彰顯這位1950、1960年代台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藍佩嘉的《跨國灰姑娘》是編委們討論的另一熱點,主因它是最近的出版品(2008),最後仍決定收入選輯以彰顯學術傳承之意義。
 
這套選輯中,有的是作者自行出版的書,有的則是其他出版社擁有出版權。對出版中心而言,最大的困難處是取得作者或出版社的同意,讓我們收入選輯。出乎意料的是,洽談過程極為順利,不論是作者或是出版社,都非常願意並隨即同意授權給出版中心,讓我們得以出版發行。在此,我要代表出版中心向選輯的作者及同意授權的出版社(單位),致上最誠摯的謝意。他們是:磯永吉學會;臺益公先生;邱聯恭教授;楊國樞及居中聯絡的瞿海源兩位教授,以及桂冠出版社;藍佩嘉教授及行人出版社;殷海光基金會;施敏教授及John Wiley & Sons出版社;許士軍教授及東華出版社;張清溪、許嘉棟、吳惠林(劉鶯釧著作財產權繼承人)、吳聰敏等四位教授;陳拱北基金會。沒有他們的熱心幫忙與慨允,這套選輯不可能在台大九十週年校慶時順利出版。
 
透過這套書的出版,我們期盼:它能呈現九十年來台大在學術研究及教學上,對人類知識及社會國家的貢獻。同時,它也是對獻身於研究、教學的作者個人成就的最佳禮讚。當然,對出版中心本身而言,這套書的出版另具有「標竿出版品」的意義。它不只是我們的出版目標,也展現了努力與堅持的方向!
 
文學史書寫的典型——臺靜農先生《中國文學史》導讀(摘錄)
                                            
何寄澎(臺大中文系名譽教授)、許銘全(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前言
 
臺先生《中國文學史》自二〇〇四年經我們整編,臺大出版中心印行後,引起海內外學界普遍的注意,同時也有學校開始將此書做為教本用於授課。其後於二〇〇九年再版,二〇一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經授權出版簡體字版,我們本著力求完善的初衷,乃藉這二次機會,重新校對加以補正。今年,臺先生《中國文學史》被選為紀念套書之一即將印行三版,一如既往,我們再次進行校對,此次補正合二〇一二年所作補訂共約二百五十餘處,將一併修勘於三版。訂正處多為標點符號與錯字,比較重要且需說明者有三:(一)二版時,未能找到的引文用書小川琢治〈山海經考〉與葉玉華〈院本考〉均已尋獲,覆校後已做改正。(二)〈魏晉篇〉第二章第二節討論曹丕《典論‧論文》處,有段文字為:「如書論宜理,而當時『書記翩翩』的作品,卻一味的取媚死者。」因覺行文有異,覆查手稿,確定漏了三句(手稿一行),應為:「如書論宜理,而當時『書記翩翩』的作品,未嘗以理勝;又如銘誄尚實,而漢末大手筆蔡邕的作品,卻一味的取媚死者。」(三)唐代篇第二章第三節論柳宗元處,與臺先生論文〈柳宗元〉對勘後,補得一段文字,迻錄書中並加編者註。校補一事雖頗繁瑣,但有機會能將臺先生此書以更完善的面目現世,終復欣然而喜。
 
此次再版,出版中心鑑於此書已有學校用於授課,故建議撰寫一篇導讀,以供青年學子參照。但仔細想來,此書全文俱在,何需導讀?導讀多少有點疊床架屋、嚼飯餵人之嫌,善讀者本當自有體會。但基於對此書能嘉惠後學之企望,乃不揣淺陋,勉力覆命,謹將研閱過程中所得所感略述於下,雖名為導讀,實冀拋磚引玉,切磋於大雅君子也。
 
……
 
冷筆與熱筆的交織
 
上文大抵是分就作家(人)、作品(文)、歷史(世界)三個面向來談,在這三個面向之外,臺先生行文的筆調也可稍做討論,而這部分可分從體例與遣詞用字兩方面來觀察。
 
一般來說,為了讓讀者對作家先有一梗概認識,文學史在介紹作家處,多半會從作家生平及過去史家給予的定評談起,也就是從舊有的歷史文獻材料開始說起。至於撰述方式,常見的大致有二種:一種是從史傳資料的直接節錄開始,甚至注上史書出處,而後或以按語、或另起話頭以進行述評;另一種雖也利用史傳文獻資料,但會將其化成自己的語言說出,故而行文基本上是一致的(無傳記資料可援用的作家,當然也是運用這種方式)。在目前習見的文學史著作中,後者似乎更為常見。
 
臺先生的文學史基本上是以上述第一種撰述方式為主,但偶爾會看到第二種寫法;換言之,體例並不統一。可是如果我們細加玩味,或許可看出一些有意思的地方:首先,雖然臺先生多運用第一種方式撰寫大部分的作家,然而在某些作家處,臺先生所採取的撰述方式似乎更加自由--或許也會引用少許史傳文字,卻多半不會放在開頭,也就是說,比較接近上述的第二種方式,如曹植、陶淵明、王維、杜甫、辛棄疾等等皆是,而這些作家大致上都是臺先生較為賞愛、推重的重要作家。其次,不論是在舊有的歷史文獻材料部分,或是文學史家進一步的述評研究部分,一般文學史家大抵都是以客觀冷靜的筆調來進行討論,例如葉慶炳先生的《中國文學史》即是如此。然而臺先生文學史則不時地會有所逸出,尤其在上述所謂「進一步的述評研究」部分,往往流露出一種較為主觀的、帶有情感溫度的筆調。借用林文月先生論《洛陽伽藍記》時所創術語:「冷筆」與「熱筆」,臺先生這些地方的筆調其實即是「熱筆」,而其撰述即在冷筆與熱筆的交織轉換中進行。放大來看,在討論整個時代背景的地方,往往也會見到臺先生以冷筆書寫歷史,而以熱筆流露看法。
 
如果我們更細一點地來看其遣詞用字,就可以更容易地體察臺先生的「熱筆」:例如論司馬相如「儘可用無賴的手段而不以為無行」;論沈約「足見他對文學的嗜好,有如他對於作官的嗜好一樣」;論兩晉文人「奔競貪斂」為「無恥」;論曹操「不惜用卑鄙的手段」將孔融、禰衡、楊修等人置於死地;批評司馬氏是「以狼顧狐媚、猜忌殘忍的伎倆」進行政治傾軋;論陸機〈百年歌〉為「庸俗的人生觀」;論處於漢廷政府腐敗衰落時期的揚雄,則出之以同情的理解而云「自非木石,能無憤懣?」論左思,認為嚴羽「惟左太沖高出一時」之語,「說是他的詩品,也可以說是他的人品吧!」論魏收與邢劭「由於兩人互相攻擊,互相翻出了老底子」;而論佛經文學則稱賞其「想像力之偉大及意趣之飛動」。
 
此外,用「大君」、「大皇帝」一詞代稱君王,甚至以「李三郎」稱唐玄宗,這樣的用語多少帶有一點譏諷味道。而透過行文中的轉折語如「居然」或「竟然」等等,有時也能體會到臺先生的批判意味,諸如:論六朝用典風尚云:「既同抄書,還有什麼性情之表現?可是追蹤而行的,竟有無數的文人,不惜浪費生命以從事於此。」或論唐初宮廷士風:「宋之問、沈佺期兩大詩人,竟恬然自居於弄臣之列,此唐初詩人猶在六朝士風影響之下,故不以較優劣於妃妾之前為可恥」。類似上述這些例子,書中可謂俯拾即是。
 
臺先生的「熱筆」,大抵皆出現在這些深有感觸之處──或為正面揄揚,或為反面批判;或含藏悲痛,或略帶諧趣。很明顯的,上述這些例子多少都已滲進主觀的情感成分,臺先生曾這麼說陶淵明的詩:
 
隨時流露真情,有時沈痛,有時風趣,時或直率,時或婉愜。
 
適足以移來評臺先生自己的筆調。
 
熱筆與冷筆的交織穿插,雖然可能被人視為體例不純,但無形中造成了一種變化與節奏感,讓如此的學術文章增加無限可玩味之處,尤其書中的「熱筆」,往往由此見出作者的性情,讓人體會其所寄寓的懷抱。
 
結語
 
臺先生這本文學史並非完帙,下冊只寫到金元,且現有的章節結構中,也缺少一些通行文學史常見的內容,例如未論及毛詩序與漢代詩教,亦未論宋代話本、姜白石詞等。換言之,若以「齊備」求之,可謂不無遺憾。然則同樣的,若真以「齊備」求之,亦可謂失之交臂,蓋臺先生此書之佳處,固不在此矣。
 
如上文所述,臺先生以其自覺的文學史方法,敘寫文學傳統中的「人‧文‧世界」。其洞識歷史,述論與文學密切相關的歷史因素;積長年體悟,對作品及文學流變,提出獨到見解;重士風,評騭其行,從作品中闡論主體境界,令讀者批閱有感之際,心生賢賢賤不肖的祈嚮與認同;而字裏行間,又往往流露其性情,映照出其胸襟意態。如此的文學史書寫,確實是「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敘史」;而所謂「一家之言」,也不僅僅是高明的歷史敘事,同時更是蘊含臺先生個人情志襟抱的「詠懷」了。 
 
總之,作為一個讀者,進入這本文學史的方式是多重的。只是當我們欣賞其「豔辭」時,切勿忽略其所富的「鴻裁」──就此而言,臺先生這本《中國文學史》或許正為文學史的書寫作出了一種示範,樹立了一個極殊異的典型。
 
第一篇 先秦篇(摘錄)
 
第四章 楚辭
第二節 屈原的生平及其所處時代
 
關於屈原的生平事蹟,除了《史記》的〈屈原賈生列傳〉外,只有劉向《新序》中的一篇小傳,可是這兩篇傳記,關於屈原的生平都不夠詳細,而且有許多可疑之處。茲就兩傳及近人之說,略述屈原生平於下:
 
屈原名平,原是其字,而〈離騷〉則云:名正則,字靈均,楚之同姓大夫。楚懷王時為左徒,「博聞彊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史記》)時秦欲兼併諸侯,屈原為楚東使於齊,以結強黨。秦國患之,使張儀之楚,貨楚貴臣及夫人鄭袖,共譖屈原。(《新序》)尤以「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稾,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史記》)此時屈原應已使齊歸,故王疏之,然齊、楚合縱,亦未因之中斷。「張儀因使楚絕齊,許地六百里,懷王信左右之姦謀,聽張儀之邪說,遂絕強齊之大輔。楚既絕齊,而秦欺以六里。懷王大怒,舉兵伐秦,大戰者數,秦兵大敗楚師,斬首數萬級,秦使又願以漢中地謝,懷王不聽,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曰:『以一儀而易漢中地,何愛儀?』請行。遂至楚,楚囚之。上官大夫之屬共言之王,王歸之。是時懷王悔不用屈原之策,以至於此。於是復用屈原,屈原使齊還。」(《新序》)因「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史記》)後懷王與秦昭王會於武關,秦留之,卒死於秦。懷王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子蘭怒屈原,使上官大夫短之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史記》)
 
屈原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戊寅,即紀元前三四三年。屈原初次使齊或在懷王十二年,屈原二十七歲,被疏當在次年。張儀欺懷王,懷王復用屈原使齊,當在懷王十七年,時屈原三十二歲。至於有關屈原之初被流放以及再遷的年歲,近人亦有推斷,然未可信。屈原之死,近人多以為在頃襄王二十二年,時屈原六十七歲。先一年白起拔楚之郢都,屈原時自陵陽西行,泝江入湖,上沅水而達辰漵。次年入湘,到了長沙,遂投汨羅而死。
 
按:屈原所生的時代,下距秦之統一約百年左右。其時秦方謀併六國――燕、趙、韓、魏、齊、楚。於是蘇秦主張合縱以攻秦,張儀主張連橫以事秦。原為楚之同姓大夫,主聯齊以拒秦,而張儀破壞其策略,卒至懷王客死,郢都覆滅,屈原亦流放自沉。
 
屈原既係主張聯齊者,其對齊國的了解當最深。於時關東學術,齊為最盛,屈原思想,亦甚受齊國學術之影響。《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云:
 
宣王喜文學游說之士,自如鄒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
 
按:齊宣王在位十九年,當楚懷王十五年(紀元前三一四)。屈原於懷王十二年使齊,當齊宣王十六年。屈原在齊國與當時稷下學士,必有往來,故屈原思想表面似屬儒家,實亦雜有道家。
 
第三節 屈原的作品
 
《漢書‧藝文志》著錄屈賦二十五篇。通以為〈離騷〉一篇、〈九歌〉十一篇、〈天問〉一篇、〈九章〉九篇、〈遠遊〉、〈卜居〉、〈漁父〉各一篇,共為二十五篇。茲就各篇內容略述如下:
 
一、〈離騷〉
 
這一篇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八百八十九字的長詩,是屈原的代表作,兩漢學者如司馬遷、劉向等一提到屈原的作品,都以〈離騷〉為代表。這篇長詩何以題作「離騷」?據最早的解釋云:「離騷者、猶離憂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引淮南王語)「離,猶遭也;騷,憂也。明己遭憂作辭也。」(班固〈離騷序〉)這兩種說法,同以「離騷」作為「遭憂」的解釋。而《楚辭》的注者王逸的說法卻不同,他說:「離,別也;騷,愁也。言己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依道徑以風諫君也。」(〈離騷序〉)這是將「離騷」作「別愁」解釋。以上漢代學者兩種解釋,都是據「離騷」兩字的本身訓詁作解,卻未注意到兩字為楚之方言。宋項安世《項氏家說》云:
 
楚語,伍舉曰:「德義不行則邇者離騷,而遠者距違。」韋昭注曰:「騷,愁也;離,畔也。」蓋楚人之語,自古如此。屈原離騷必是以離畔為愁而賦之。
 
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六中即主此說。如云:「伍舉所謂騷離,屈原所謂離騷,皆楚言也。揚雄為〈畔牢愁〉,與楚語合。」近人游國恩〈楚辭概論〉云:
 
《漢書‧揚雄傳》載:「雄旁〈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牢」、「愁」古疊韻字,同在「幽」部;韋昭訓為「牢騷」。後人常語謂發洩不平的氣為「發牢騷」,蓋本於此。「牢愁」,「牢騷」與「離騷」,古並以雙聲疊韻通轉;然則,「離騷」者,殆有不平的義。
 
按:《楚辭》本屬部分的方言文學,「離騷」兩字本是楚的方言,當無疑義。
 
屈原作〈離騷〉的年代,據《史記》本傳及《新序》小傳,都以為初被疏遠,即作〈離騷〉。然〈報任少卿書〉又云「屈原放逐,乃賦〈離騷〉」,是史遷先後兩說,並不相同。今就〈離騷〉內容看來,屈原作此,應在晚年而不在早年,應在放逐以後而不在初疏之時。因為這篇自傳體長詩所表現的遭遇與心情,都是晚年的境界;再者,〈九章〉中若干篇的情辭,間與〈離騷〉重複,大概先有若干短篇,後來作這篇長詩時,又自然地將已經在短篇中表現過的,重複於這長篇中,因此我們更加了解〈離騷〉是屈原晚年最成熟的作品。
 
關於〈離騷〉的價值,《史記》本傳引淮南王一段批評,最有意義,尤以紀元前二世紀中即有如此的見解,殊為難得:
 
屈原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絜,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這一小段,就〈離騷〉的內容與形式,以至作者在作品中人格的反映,都能深刻說出,批評精彩;這是一篇自傳體長詩,而又不同於一般自傳的手法,處處用聯想象徵的描寫,同時寫出內心的悲苦與時代的昏暗,實乃偉大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