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 Social Psychology: Conceptual and Contributions
Yang, kuo-Shu
- PublishedNovember, 2018
- Binding平裝 / 21*14.8 / 640pages / 單色(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Feature Collections for NTU’S 90th Anniversary 4
- ISBN978-986-350-297-5
- GPN1010701334
- Price NT$900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 Preview Google Books
1960年代以來,世界心理學一直在進行著兩大學術革命:「認知革命」與「文化革命」。就心理學的「文化革命」而言,已有三種強調文化觀點與因素的心理學在同時發展,即跨文化心理學、本土心理學及文化心理學。其中,心理學研究的本土化運動,係國際間非西方國家心理學者所推動的一種純學術性運動,追求的是研究典範或策略的轉換──以本土化的研究典範取代西方化(特別是美國化)的研究典範,所涉及的是知識論、方法論及研究法的問題。
本書於2002年首度問世,所收錄文章不僅包含作者對心理學本土化運動的基本立場論述,更涵蓋當時華人心理學研究在本土化目標上的初步進展。在原書出版十六年後的今天,期待讓更多讀者回頭審視此書在華人心理學本土化運動發展進程中的地位。
「慶祝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九十週年選輯」總序/王泰升
「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復刻版導讀/葉光輝
自序/楊國樞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
一、本土心理學在三個華人社會中的發展
二、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及其建立的目的
三、如何才能有效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
四、本土心理學與人類心理學的關係與定位
五、結語
第三章 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
一、人與環境的基本互動方式
二、中國人之社會取向的特徵
三、中國人之社會取向的來由
四、結語
第四章 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
一、前言
二、中國人之家族主義的概念分析
四、家族主義認知量表題目的編擬與選擇
五、正式量表的編製
六、家族主義各成分變項的信度
七、家族主義各層次與各成分的關係
八、家族主義的強弱程度
九、未來的研究方向
十、摘要與結論
第五章 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
一、前言
二、概念架構
三、目的與方法
四、結果與討論
五、摘要與結論
第六章 孝道的心理學研究:理論、方法及發現
一、前言
二、有關孝道之以往研究的檢討
三、孝道之社會態度與行為的研究
四、孝道之認知結構與發展的研究
五、未來孝道研究的方向與課題
六、結語:孝道研究的發展與意義
第七章 中國人對現代化的反應:心理學的觀點
一、前言
二、人類對環境變遷的基本適應方式
三、中國知識分子對現代化的思想反應
四、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變方式
五、結語
第八章 中國人的個人傳統性與現代性:概念與測量
一、前言
二、新舊觀念的比較
三、研究目的與策略
四、量表題目的撰寫
五、預試工作的從事
六、心理成分的分析
七、內容範疇的釐定
八、正式量表的編製
九、信度效度的衡鑑
十、摘要
第九章 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
一、前言
二、研究的方法與程序
三、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四、建構新理論的嘗試
五、結語
第十章 傳統價值觀、個人現代性及組織行為:後儒家假說的一項微觀驗證
一、前言
二、方法
三、結果
四、討論
索引
作者學術著作目錄
「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復刻版導讀/葉光輝
自序/楊國樞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
一、本土心理學在三個華人社會中的發展
二、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及其建立的目的
三、如何才能有效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
四、本土心理學與人類心理學的關係與定位
五、結語
第三章 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
一、人與環境的基本互動方式
二、中國人之社會取向的特徵
三、中國人之社會取向的來由
四、結語
第四章 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
一、前言
二、中國人之家族主義的概念分析
四、家族主義認知量表題目的編擬與選擇
五、正式量表的編製
六、家族主義各成分變項的信度
七、家族主義各層次與各成分的關係
八、家族主義的強弱程度
九、未來的研究方向
十、摘要與結論
第五章 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
一、前言
二、概念架構
三、目的與方法
四、結果與討論
五、摘要與結論
第六章 孝道的心理學研究:理論、方法及發現
一、前言
二、有關孝道之以往研究的檢討
三、孝道之社會態度與行為的研究
四、孝道之認知結構與發展的研究
五、未來孝道研究的方向與課題
六、結語:孝道研究的發展與意義
第七章 中國人對現代化的反應:心理學的觀點
一、前言
二、人類對環境變遷的基本適應方式
三、中國知識分子對現代化的思想反應
四、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變方式
五、結語
第八章 中國人的個人傳統性與現代性:概念與測量
一、前言
二、新舊觀念的比較
三、研究目的與策略
四、量表題目的撰寫
五、預試工作的從事
六、心理成分的分析
七、內容範疇的釐定
八、正式量表的編製
九、信度效度的衡鑑
十、摘要
第九章 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
一、前言
二、研究的方法與程序
三、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四、建構新理論的嘗試
五、結語
第十章 傳統價值觀、個人現代性及組織行為:後儒家假說的一項微觀驗證
一、前言
二、方法
三、結果
四、討論
索引
作者學術著作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