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forming "Sacred Religion" into Daoism: Festival, Belief, and Culture in the Chinese Society of Malaysia (limited edition hardback)

Fong-mao Lee

  • PublishedMay, 2018
  • Binding精裝 / 23*15 / 584pages / 部分彩色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NTU & HYI Academic Book Series 4
  • ISBN978-986-350-278-4
  • GPN1010700403
  • Price NT$680

本書從「節俗信仰」的角度觀察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宗教現象,並將之與臺灣、港澳對照比較,提出以下幾個主要論點:首先,多種族、多宗教的文化處境,使馬國的華人宗教受到友教「教節一體」的激發,不論佛、道信仰,參與節俗的比例均甚高,從而形成「教、節一體化」的共同趨向;其次,在馬六甲、吉隆坡義山搬遷事件與檳城的宗祠祭祖,均強調其「聖教」屬性及神聖性用途。再者,對照同屬「理念移植」的代巡與九皇、仙師爺與唐番土地,後者能普及化的原因就在其節俗性質,較諸神廟便於跨越地緣與血緣關係,故建國後才方便凝聚華人,發展為九皇節、福德文化節。最後,華人善於利用「聯合的藝術」組織宗教團體。小則以慶讚中元的名義聯合街區、神廟力量,目標即捐助華教;大如道教總會,以「道教」名義聯合神廟,促使國民登記局改正宗教欄,並增加「道教」選項。凡此種種,都彰顯馬華宗教從「聖教」到「道教」的衍變,本書即透過節俗信仰論證華族亟需歸屬感,對內凝聚,對外則便於識別。

This book discusses the religious phenomena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of Malaysia. It has four main purposes. First, the research compares the Chinese people in Malaysia with those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u and shows how a “religion-festival integration” (jiao jie yiti) developed in the multi-ethic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Malaysia; this is demonstrated by the high participation of Buddhist and Taoist adherents in the festivals.  Second, the above perspective enables us to understand how ancestor-related practices, such as the relocation incident in Malacca and Yishan in Kuala Lumpur and the ancestral worship in Pulau Pinang, came to be defined by the local people as a “sacred religion”; the “sacredness”  of these practices is particularly emphasized.  
Third, the author aims to develop the concept of “idea transplanting” (linian yizhi), by which the celestial inspection of the gods on earth (dai xun), the Nine Emperors  (Jiuhuang), the Immortal Masters (Xian shi ye) and the “tang fan” land  are transplanted to Malaysia. The popularity of these gods and practices among Malaysian Chinese comes from their trans-local qualities. After Malaysia became a nation-state, they served to solidify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leading to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the Festival of the Nine Emperors” and “the Festival of Fude Culture”.
The book finally argues that Malaysian Chinese are good at applying “the art of unification” to organize religious associations. On a small scale, they united neighborhoods and temples to support Chinese religion. More generally, they set up the General Daoist Association. In the name of Daoism, local temples were united and adherents demanded that the state add the new religious category of Daoism in their citizenship registration. “Sacred Religion” has thus been transformed into “Daosim,” uniting the Chinese into a distinct ethnic category in Malaysia. This argument is a novel and major contribution to Southeast-Asian studies.
 
 

李豐楙

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學術領域為道教文學、道教文化及華人宗教,曾出版專著六種、論文兩百餘篇:學生書局有道教文學專著三種,北京中華書局「李豐楙道教文學研究系列」收錄三種,以及十餘種田野調查報告;近年來主編《道法海涵》叢書(新文豐出版公司)。
早期從事道教文學研究,其後持續擴及道教文化、華人宗教,曾提出本土化的「常與非常」理論,解釋節慶狂歡、變化神話、神道思維及明清謫凡小說等,企圖與西方理論、如「聖與俗」對話。認為華人社會既有其思想、信仰、神話及習俗,從民族思維詮釋其宗教信仰,始可理解其中的文化心理。在中研院任職期間參與馬來西亞調查計劃,針對華人在多元化種族、文化的社會處境中,因而激發其宗教創意。


導論:「以教之名」

第一部分 聖教的發現
第一章 效忠與留根:在義山搬遷事件中馬華的政治修辭
  一、從書寫到詮釋:印刷資本主義的現代思維
  二、從發展到保存:開發中國家的難題
  三、漢麗寶與葉亞來:親善、情誼與效忠的象徵
  四、聖教的發現:從法令到憲法的宗教認知
  五、認同:兩種立場的不同理解
  六、美化與觀光:古城與首都的宏願
  七、結語

第二章 祖德與族義:檳城華人在宗祠祭祀中的聖教觀
  一、宗祠:馬來西亞華人的聖教標誌
  二、公司:聖教與儒教的運作方式
  三、義山:公塚條規中的「聖教」佐證
  四、祖德:儀式空間中的神道之教
  五、祭祖:王化仿效的祭祀儀式祭祖
  六、祖德與族義:一個比較的文化觀察
  七、結語

第二部分 南土的下巡
第三章 代巡南邦:馬六甲勇全殿的王爺信仰及衍變
  一、1919、1933與2001、2012:從王醮到清醮的名義變化
  二、王醮古例:三壇競合而獨缺禮生
  三、清醮:2001年之後的時代新意
  四、巡境:古今代巡的空間變化
  五、代天巡狩:檳城王爺的另一種佐證
  六、甲州清醮:二十一世紀的送王舡儀式
  七、結語

第四章 九皇下巡:九皇星君在大馬的本相與變相
  一、建國前後的九皇信仰:本相與變相問題
  二、從王船到九皇船:九皇信仰的變相之一
  三、九皇隱喻:會黨文化下的變相
  四、九皇齋:道教傳統信仰的本相
  五、內殿祭祀與遊行陣頭:九皇出巡的本相
  六、內殿祭祀與陣頭遊行:迎送九皇爺的真相
  七、結語

第三部分 理念的移植
第五章 整合與跨越:仙師爺的非常性神格及信仰傳布
  一、仙師爺信仰的形成:王法仿效與理念移植
  二、仙師爺與葉亞來
  三、仙師爺信仰與錫礦產業
  四、死將統領理念與神話創造
  五、跨越:建國前後仙師信仰的轉型
  六、結語

第六章 敬天祀地:節俗信仰的理念移植
  一、節俗信仰:華人興革調查與「華人宗教」觀點
  二、離散與信仰:從「譬彼猶太人」到大馬華人
  三、敬天:南天理念的移植及重建
  四、唐番土地:斯土斯神的祀地理念
  五、宜家宜居:神道理念下的華人之家
  六、結語

第四部分 聯合的藝術
第七章 普度:檳州中元聯合會與華校華教
  一、「檳州中元聯合會」的華校籌款運動
  二、崇德華小與中元聯合會:一個捐募實例的個案
  三、街區聯合:跨越方言群的宗教行動
  四、節俗複合:跨越方言群的團結象徵
  五、聯合的藝術:民間社團與華校的合作模範
  六、結語

第八章 以教之名:「馬道總」與神廟的聯合
  一、道教:民間、官方與學者三種觀點下的認知
  二、文化根柢:制度、擴散與組織三型中的道教資源
  三、以教之名:「馬道總」聯合行動的內在動力
  四、大馬卡改正登記道教:道總二十年的歸宗運動
  五、結語

第九章 結論
參考書目
索引

 
在馬來西亞從事華人社會的宗教調查,前後約六年(2002-2007),十年後回顧此一調查計畫,當初中央研究院開展東南亞調查計畫─由蕭新煌教授主持,後來又擴及整個亞太地區。此一區域性研究在國際化形勢下,臺灣學界以往較為疏忽,若能累積一定的學術成果即有發言權,臺灣既位處太平洋島鏈,此一學術領域其實不宜忽視。一般來說,臺灣學界一向標榜放眼世界,而習慣緊盯著歐美地區的學術風向,但也不宜忽略鄰近的東南亞國家、乃至亞太地區。過去既已著力於兩岸關係,也關心東北亞的日、韓諸國,若能進而關懷東南亞地區,雖然起步時間較晚,但臺灣仍掌握先天的優勢:諸如地理條件、種族因素,故值得政府與學界多加關注。
 
當初參與東南亞調查計畫,乃因任職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蔡源林與陳美華賢伉儷起意,共同提出此一調查計畫,才促成此一難得的學術因緣。在東南亞國家、尤其新馬地區,華人分布既廣且多,所保存的華人宗教較為素樸,有些已歷經調整而在地化,其田野情況實在引人好奇。若能比較臺灣經驗,其變與不變即可作為參照之用,惜乎臺灣學界對此一領域總是遲滯不前。反觀日本早已關注及此,且持續了數個世代,均由著名的學者領軍,如日比野丈夫、野口鐵雄等,其成果累積頗為可觀;歐美學界多屬個別計畫,對馬來農村的調查頻著佳績,間也觸及華人宗教與社會的調查。臺灣雖曾有李亦園教授的早期開拓,可惜未能持續且後繼乏人。此一領域的研究風氣不盛,原因在缺少整體的規劃,研究經費受限,導致調查工作遲未展開,既不重視,成果也較少,其空白亟待補實。正因如此,團隊甫一推動即倍受院方呵護,申請一年即給兩年,兩年則延三年;從這種情況顯示院方已發現問題的癥結,乃鼓勵有志者前進此一南方沃土。
 
調查團隊先後分作兩批,分散於兩個地方,先是馬來西亞,後來又加入印尼,唯尚未擴及中南半島的越南、泰國等,即因計畫生變而宣吿中止。當初的規劃即針對區域性宗教問題,而不限於政治、經濟等課題,認為若要瞭解當地就不宜輕忽宗教。蔡源林教授負責伊斯蘭教與華人穆斯林,佛教部分則由陳美華教授承擔;由於「華人宗教」的範圍既廣且多,除了佛教外,其他項目統一由我負責。前後六年間即按照進度完成,團隊間彼此分享寶貴的經驗,以免疏忽多元化宗教與社會的複雜性。這些初步成果雖然只是調查報告,卻成為撰寫本書的基礎材料;其重點凡三:首即考慮華人宗教的範圍較廣,乃決定聚焦於「節俗信仰」,並以少數神廟信仰作為對照;次即針對華人宗教的社會處境,面對多元化宗教的環境如何因應?其三則採取比較視角,並非嚴格定義下的「比較宗教」,而以臺灣及港澳地區作對照,從融合為一的現況辨明細節。只有經由對照、比較才能論證其變化的意義,內則各民系雜錯而居而加速交流,對外則方便識別於友族友教,故變或不變都遵循一定的歷史軌跡。
 
本書即針對異同追溯其源,並關注其在地的變化,期與學術社群展開對話;乃因以往累積的成果,各國都各有其優勢及專長:馬國學者擁有在地的優勢,既觀察方便取材也豐富;西方學者則專長理論、方法,所作的詮釋常有理論支持;而日本學界擅於團隊分工,綜合全體的成果頗為可觀。面對這種競合關係,乃從三點切入:一即比較、對照臺港澳與馬華社會,其中既銘刻著歷史文化的變化,也就反映其因應之道與集體需求;其二在多元化宗教的處境中,友族既各有其友教、友節,早期華人既揭舉「聖教」之名,後來為了參與宗教協調會就選擇「道教」名義,這種「以教之名」的現象,顯示其宗教意識乃是「被喚醒」的。其三選擇從節俗信仰切入的原因,乃因1998年所公布的「華人思想興革」報告,曾經統計信奉佛教與儒、道及傳統信仰者高達88%,其中又有85%會參加「傳統節日」,亦即華人多數會參加節慶活動。友族友教既然「教節一體」,華人既重視傳統節日,是否也會朝向「教、節一體化」發展?此乃本書的調查重點,為了避免浮泛的印象描述,即選擇八、九個實例作為觀察對象,據以解釋其如何不變,有些又為何與時俱變。
 
調查結束後歷經數年思索,確定馬國經驗就和臺灣一樣,其價值就是華人世界的「宗教實驗場」。在馬國華族既需因應國家權力,也要適應多元宗教、多元社會的文化環境,只要比較其他華人世界,即可發現其節俗信仰或節俗、信仰,既有文化載體的功能及意義,也以此彰顯其民族氣派。故「華人宗教」可以和「華教」(華語教育)等量齊觀,既關係華族的文化歸屬,也與友族友教友節成為文化識別。在東南亞諸國的變化各異,相較於泰國、新加坡等國華人,馬國華族既兼顧了華教與華人宗教,其節俗、信仰乃得以保存下來,並未被馬來文化、伊斯蘭教所同化,此一現象值得關懷。故特別選擇了節俗信仰為觀察目標,又以兩個神廟信仰作為對照,論述其節慶活動的變化,這樣的特色雖非馬華社會獨有的,卻最能凸顯華族共同的文化特質。
 
在華人聚居區的視覺印象就是神廟與祠堂,其一象示地緣、另一則為血緣,乃公儀式與私儀式的舉行場所,其中就包含許多的節俗活動。相較於友族、友教分別享有節慶假期,華人在節慶中也隱含了歷史、神話,即有助於「教、節一體化」的可能性,唯這種信仰能否視同「宗教」?在興革調查的結論中曾預估:十年間道、儒及傳統信仰將大幅減少,且是大量移向佛教!據此即可客觀分析這個問題:「道教」未來的發展是否遲滯不前?完成調查迄今又經十年,傳統信仰是否真的移向佛教?由於興革調查時「道教總會剛剛成立」,即被提醒「如何推動正信道教信仰,把各自為政的道觀組織起來?」所謂「道觀」應指神廟─臺灣通稱「道廟」,各民系既視為其信仰中心,問題在不容易被組織起來。這個難題正好契合本計畫的方向,既可覆察神廟和道教之間的關係,並檢驗其預測的準確與否!
 
本書的研究整合了經典文本、歷史文獻與田野調查,觀察方言群的變化,從分籍萃居到雜錯而居,所帶動的節俗交流即保存在文化遺跡中。興革調查曾列出七個傳統節日:新年、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及冬至,從中選擇其二:清明節與中元節,配合義山掃墓和檳城普度;又增補另外三個:九皇節、重陽節及土地公節,在重陽節有宗祠祭祖,祠堂具有收族的價值及意義,就像2013年檳州各姓氏宗祠聯委會出版的《檳州宗祠家廟簡史》,春秋二祭至今仍被完整的保存下來。另外兩個是九皇節和福德文化節,在華人世界同樣也有「土地公生」,這種活動在馬國有其獨特處,就是基於「斯土斯神」意識而祭拜唐番土地、尤其是拿督公;另一個九皇節,在其他華人世界僅屬道觀、道廟的活動,在大馬則是建國後蓬勃發展,快速傳布於華人聚居區。這兩個節慶既是傳統活動也有在地化意義,可補充興革調查的缺遺。加上對照性的兩種神廟信仰:代天巡狩和仙師爺信仰,總共八、九個實例,均屬「非(日)常性」的節慶、廟會,由此反觀日常(常)的社會生活。
 
從調查後到增補完成,即依循主題及時間序分作四部分,以四個主題含括節俗、信仰:「聖教的發現」為義山和宗祠的祖先祭祀;「南土的下巡」則以代巡王爺對照九皇爺信仰,初期移民「落番」後遺留的文化優越感,在匾額上標示著「威震南蠻」與「威顯南邦」,建國後的變化就是轉變為一般神廟;相對的九皇信仰則在建國後加速發展,其節俗化即朝向全華民化。其三「理念的移植」即以仙師爺信仰對照天公、土地信仰,敬天在正月初九,祀地則為春祈秋報,均非仰賴神像而僅依理念即可移植,既在斯土則祭拜斯神,此即唐番土地、拿督公普遍於全馬的緣由。最後特別採取「聯合的藝術」為題,呼應華人社會所呼籲的團結意識,所選擇的兩個例證均以「聯合」名義達到團結目的:檳州中元聯合會即聯合為了華教;道教所聯合的總會,則「把各自為政的道觀組織起來」。距離成立時間剛好二十年,即可檢討佛、道二教間有所起伏,印證此一「宗教實驗場」如何借道教之名聯繫華人世界。
 
這些紛繁的現象如何一以貫之?緣於2016年8月陪內人苑如訪問哈佛大學,在波士頓駐留的半年期間,外緣暫斷而得以有暇統整,苑如既打理日常生活起居,亦有空閒在安靜的華宅區散步、討論,更盡力幫忙搜尋學界的相關資訊,以彌補先前的一些疏漏。此一期間林瑋嬪教授亦適赴美,即以其人類學專長提供建議,提醒關注當地學界訊息及學風變化,諸如James C. Scott有關「Zomia」的論點。在反覆思索後決定大幅改寫,使四個主題能夠層次分明,主線則為「從聖教到道教」,在此一架構下聯繫了八個子題,關鍵即將「以教之名」作為核心觀念。此種思考並不依賴現成理論,僅就宗教學的基本課題:「教、節一體」,思考華人節慶能否朝向「教節一體化」?並能作為華族的一種文化共同體。
 
在馬來西亞研究的學術社群中,所對話的並非James C. Scott等所作的馬來農村調查;而是周福堂、Jean Debernardi等均曾涉及的「節俗信仰」。本書則從比較視角對照臺灣間及港澳經驗,此一課題有助於反/返觀中國。此時適逢臺大出版中心籌劃「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苑如和瑋嬪即為倡議者,編委會也強調其方向:從邊緣看中央,與此稿有同取向。經召集人陳弱水教授與編輯委員共議:遠送馬國審查後通過。此一叢書出版嚴謹,以期精美、完善的水準,在此感謝紀淑玲小姐豐富的經驗及費心的編輯,方能裝幀完美、圖文並茂。在修正過程中,苑如關心進度,還勞煩陳雅琳小姐編訂,使失誤減到最低;照片則由苑如、陳晶芬、洪瑩發、蔡武晃所提供,並蒙蘇慶華教授聯絡黃文斌教授、曾衍盛,首肯翻拍書中照片,均致以無限的謝意。
 
此一調查能持續多年,必須感謝的單位和親友甚多:首即中央研究院「東南亞調查計畫」的支持,才能完成東南亞之行。其次感謝在馬國期間所認識的朋友,尤其王琛發博士多方義助,乃有「孝恩文教基金會」的幫助,並熱心引介擴大人脈,例如陳榮發協助九皇爺與中元節調查;在調查將盡之際還介紹了畫家朋友,承他慨贈一幅畫稿,自嫌尚未及上色,唯一見即感覺可作為封面,乃因其寓意:在輪廓上僅塗上第一筆,其餘則有待來茲;就像在馬華社會的宗教研究中,本書僅是第一筆。此外還要感謝許多朋友,檳城杜忠全、陳秋平,馬六甲蘇汶財,經蘇慶華教授引介,方能完成送王舡調查;又勞煩黃家全先生提供寶貴的經驗。最後必須感謝家人,猶記得有一次從馬六甲到檳城時,行前母親的病況加劇,唯執行計畫有時間的壓力,最後還是決定成行。在馬六甲突然接獲苑如急電「母親病危」;到了檳城後半夜驚醒,但見街燈清冷,心中遲疑不安,一早琛發即轉告臺北來電:「母親已逝!」隨即束裝返臺。為了完成任務而無法隨侍在側,至今猶心痛而深感遺憾!此次全書改寫期間,感謝苑如的長期支持,若非如此實在無法如期完成,故特誌於此謹以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