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faded Splendor: Representation and Modernity of the Burmese Classical Music Tradition

Tasaw Hsin-chun Lu

  • PublishedNovember, 2012
  • Binding平裝 / 25.7*18.2 / 264pages / 部分彩色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 1
  • ISBN978-986-03-3699-3
  • GPN1010101998
  • Price NT$400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本書是臺灣首部有聲的音樂民族誌,期望在視覺與聽覺的感官經驗上,提供讀者貼近他文化的多面視角。以音樂民族誌為書寫定調,內容深入作者十多年來與緬甸古典音樂家的習藝成果,透過每章開頭的軼事敘說,帶領讀者進入音樂個體的豐盈生命,並利用敘事、訪談、議題討論及區位分析等方式,撰述緬甸德欽基音樂的結構分析及其社會文化脈絡,以利讀者瞭解音樂家的流動生命脈動下,當代德欽基複雜的展演情狀。

其內容牽涉當代民族音樂學的反思:音樂的再現是一種傳統,是建構於特定的歷史社會脈絡、披覆著意識形態外衣所再現的樣貌。無論是唐代史官和詩人筆下的驃國樂舞、美國樂手Duke Ellington及Benny Goodman在緬甸的爵士外交,還是緬甸的國族音樂建構及亞太音樂融合,皆意味著——再現,才是流傳至今的傳統,而當代音樂的現代性之一,則點明了傳統涉入不同視角的可能。因此,音樂不再被視為一種本質,而是再現。

隨書附贈音樂光碟,內含12首緬甸古典音樂作品,藉由聽覺的直接感受,對照書中所言,引領讀者進入緬甸傳統音樂的繽紛世界。

呂心純

現任: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資歷: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民族音樂學博士
美國伊利諾大學緬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專長和研究興趣:
民族音樂學
緬甸音樂
南亞音樂
離散研究
全球化

圖版
致謝
緬甸主要族群分布圖
凡例
德欽基音樂發展大事年表

第一章 音樂流動性的研究
底層與跨域研究
德欽基音樂傳統&現代
流動:區位分析與多點域研究
知識落置&作者置位
民族音樂學知識生產的實踐:從「文化轉譯」到「共感的建立」
書寫音樂個體生命
章節鋪陳

第二章 德欽基音樂的歷史側影
瞰:班尼.古德曼遇上德欽基
音樂外交的歷史側影(一):唐人書寫下的南蠻驃國樂
開啟緬甸封建帝國藝術史的一頁
安於梵儀禮樂的蒲甘王國 ..
群雄割據(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帶來音樂混融的紛紜世象
貢榜王國藝師的階級體制
音樂外交的歷史側影(二):清代史官書寫下的異族想像
清代史官書寫外裔樂舞的意識形態
粗緬甸樂與細緬甸樂:編制、樂器與分類
殖民時期:落入民間的宮廷表演藝術
音樂外交的歷史側影(三):後殖民主義的東方想像
音樂外交的歷史側影(四):爵士樂與德欽基的國族建構
國族想像與東方主義思維
德欽基作為緬甸國家樂種
誰再現什麼?

第三章 音樂織體和聲響美學
織體及聲響、樂器及編制
旋律組樂器:單聲部與雙聲部聲響所造成的參差錯落
節奏組樂器:便於製造頓挫踉蹌的聲響效果
究竟是支聲複調、抑或複音音樂?
《大瑪哈》歌曲集:歌曲類型、音樂結構與調式結構
調式結構
器樂彈奏的學習:「口訣擬樂」
緬甸的基本口訣擬樂原則
炫技裡口訣擬樂的轉換應用
建立在緬甸音樂織體和聲響美學上的新創作
音樂交混的原則

 

第四章 霸權下的熾燄:音樂政治化與商業化
瞰:德欽基音樂的新紀元
族裔、媒體與意識形態音景內的生存法則
音樂學校建制化的背後:族裔音景秩序的操弄和錯雜
國家建制下的當代音樂大師
政治象徵符號的建構及流通
尋找可被政治允許的形式
面對商業化掛帥的音樂工業
村落間的絢爛發光

 

第五章 夾縫中的幽亮:日常政治下的詰抗藝術
瞰:初遇田野中的音樂大師
底層政治下的文本書寫
孤立主義作為一種文化詰抗
音樂的簡樸作為一種文化詰抗
緬甸音樂學的知識建構:在地深耕、跨國游移
回歸教學的傳統:以歌樂為重
天災過後
非典型的隱藏文本

第六章 跨國游移:出走與返陷
瞰:兩個場景
亞太的區位分析:區域主體性與其脈絡
亞洲的概念
亞太概念及其對於音樂的影響
虎父無犬子:音樂慣習
流亡
藝術協作(Arts Collaboration):以亞裔美國為主體來重塑亞洲現代性
亞裔美國藝術家的定位
挑戰與轉變:學習當一個亞裔美國藝術家
「邊境思維」與「亞洲並非單一」

第七章 傳統的現代性
文化群組間的互動/轉譯的多種可能
騷動潛伏:玩音樂作為一種介中
未褪色的金碧輝煌:再現的傳統,傳統的再現

附錄一.
附錄二
詞彙表
引用書目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CD曲目
1.Thi Pya Ni Pya(One Penny, Two Pennies)
2.Saddan Ai Thar(Enchanting Lake of the Elephant)
3.Myanmangiri(Glorious Myanmar)
4.Improvisation
5.Music of Donmin
6.Yodaya: Pan Hei Wun(Floral Forest)
7.Music for Ritual Dance
8.Song of The Rain 
9.Ah Pay, Ah You (Give and Take) 
10.The Girl from Dapan City
11.Yodaya: Pan Hei Wun(Floral Forest)
12.Byo Nyunt(Song of the Byo Drum) 


文 / 呂心純

清明過後,穀雨將至,1998年剛上研究所不久的我,為了第一學期修的「音樂社會史」報告,匆匆步行到離家約莫十分鐘的中和南勢角華新街,因為,第一屆的緬甸潑水節,即將開場。人還未到巷口,嘈雜人聲與充滿異趣的樂聲,已襲耳而來,劃破了這地方平時給人的音景意象。對這些從緬甸遷徙到臺灣的移民而言,這些緬甸當地的慶典音樂,再稀鬆平常不過;但這次可是頭一遭,他們自己粉墨登場,借鑑緬甸古典、民俗與現代等諸多樂舞表演形式,在異地的臺灣舞臺上,奮力表述一個標示其文化歸屬的樂舞文化。

寫這本書的初初緣起,始於這個境遇。爾後,那群帶著聲音游移的人,引我進入緬甸拜師學藝,開啟我感官與生命經驗的寬廣視窗,更讓我體認到自己的渺小、無知。同時,我的老師們從未固著原地,而是不斷隨著身體、知識、技藝以及時間的流動,吸納各種養分,增生音景中的林相,使之更為豐腴華美。

從當初完成的那份報告,到我的博士論文,再到今天無數的論文、演說及這本書,我企圖以「人」與「聲音」作為雙重根本,力求關照兩者的流動性。特別是這本書,寫的是關於老師們流動的音樂生命,希望能夠透過民族音樂學的視角,映照出他們在體制結構下所展現的生命脈動。

此書的前身是我在2007年完成的博士論文,名為:《緬甸本地與離散地的古典音樂家在音樂認同上的建構》(Constructing Musical Identity among Burmese Classical Musicians in Burma and Its Diasporas),更精確一點可以說,此書是奠基於博論之上,大量新增過去四年來所蒐羅的田野資料而完成的延伸研究。它不僅將研究視域擴展到城鄉流動與性別議題,另超脫過去切入的研究主軸,透過人類學、社會學與區域研究的對話激盪,試圖從理論架構、書寫風格及呈現方式三個面向開創新意。

理論架構上,異於博論以「音樂認同」作為核心來探索認同建構的原則,此書則是以「流動」的概念貫穿,試圖建構離散音樂研究的知識論與方法論,亦希冀彰顯音樂展演背後的日常與非日常、結構與非結構、國家機制與音樂工業等多元面向,藉以探索音樂家如何再現音樂、表述自我。

書寫風格上,這本以自身母語所撰寫的書,能將細膩深幽的情感與紛紜萬象的聲音,更為貼切地進行闡析、深描;其次,希望透過每章開頭的軼事敘說,帶領讀者進入音樂個體的豐盈生命,再依據個別音樂家的處境,梳理出適切的理論軸線與分析層次,以凸顯音樂展演背後所深陷的複雜結構困境與流動政治;再者,筆者也希望透過自身社會位置的「反身」思考,「返深」筆者民族誌田野與書寫實踐中,被研究者與研究者之間性別及書寫的權力框架;最終旨在從音樂家的主體性中,映照出其能動性所透出的閃熠光芒。
在呈現方式上,本書大量結合田野中採集的影像資料與有聲資料進行分析,並附隨一張CD同步出版,期望在視覺與聽覺的感官經驗上,提供讀者貼近他文化的多面視角。這些均為博論未有的嘗試,它也同時成為臺灣首部有聲的音樂民族誌。

呂心純 民國101年9月1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