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ory on the Beauty of Literature

Ko Ching-ming

  • PublishedJuly, 2020
  • Binding平裝 / 21*14.8 / 360pages / 單色(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Academic Research Series 1
  • ISBN978-986-350-404-7
  • GPN1010900864
  • Price NT$520
  • ebook
    KOBO / Readmoo / TAAZE / books.com.tw /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文學,該從整個文學活動,亦即作者的創作、作品的結構、以及讀者的欣賞,所同時反映的心靈活動,來加以體認與瞭解。它是一個以心鑄心,以心傳心,以心感心,以心應心的複雜歷程。它既是獨立的,那是指它於種種文化的活動中,自有其獨特而不能為其他活動所化約或取代的意義而言;它也是不自足的,它永遠是人類心靈狀態的一種呈現。
 
本書探討文學的基本性質,與文學美的諸般形態:抒情、敘事;悲劇、喜劇;言志、神韻;並涵蓋苦難的諦視與和諧的感悟等等層相。
 
柯慶明(1946-2019)
 
前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和臺灣文學。《現代文學》雜誌主編,《文學評論》雜誌編輯委員兼執行編輯,美國哈佛燕京學社協同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訪問研究員,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招聘教授,捷克查理士大學客座教授。著有《境界的再生》、《中國文學的美感》、《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昔往的輝光》、《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等著作。
 
「學術研究叢刊」出版緣起
自序
第一章 談「文學」
第二章 文學美綜論
  一、界定文學的一種方式:文學美
  二、文學作品的基本「內容」
  三、文學美的意義:論創作
  四、文學美的意義:論欣賞
  五、文學活動的意義
  附錄 文學與生命:訪柯慶明老師
第三章 苦難與敘事詩的兩型:論蔡琰〈悲憤詩〉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第四章 論〈項羽本紀〉的悲劇精神
  一、司馬遷撰寫《史記》的悲劇意識
  二、《史記》篇章的主題原則與情調統一
  三、〈項羽本紀〉:《史記》中唯一的純粹悲劇作品
  四、項羽的基本性格與繼承的悲劇情境
  五、項羽的崛起與其權力意志的缺失
  六、項羽的抉擇與其倫理品質的初現
  七、他人的活動與命運的神秘
  八、項羽倫理醒覺的歷程與其最後的殉難
第五章 試論王維詩中的世界
  附錄 王維詩的性質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