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bols and Bodily Senses: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Ritual in Pre-Qin and Han China (paperback)
Lin Su-Chuan
- PublishedMay, 2022
- Binding平裝 / 23*15 / 426pages / 單色(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NTU & HYI Academic Book Series 11
- ISBN978-986-350-599-0
- GPN1011100486
- Price NT$620
-
ebookKOBO / Readmoo / TAAZE / books.com.tw /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 EISBN(PDF)978-986-350-552-5
- EISBN(EPub)978-986-350-553-2
- Preview Google Books
本書在自然與身體感受性的脈絡下,思考禮儀中的象徵在修身及教化中所扮演的關鍵地位。本書溯源到文化源頭的先秦、兩漢時期,說明自然節氣如何影響身體經驗,在對天道的體察中,從而形構物的象徵與身體隱喻。本書透過秦漢禮儀中象徵的細部分析,說明象徵符號與自我的形構、身心轉化,人我關係定義以及倫理的秩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象徵」既反映著自然風土與物之質性,同時也反映著不同的地方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心理及身體經驗。修身與教化的理想在體察自然節氣和風土、透過象徵以調節人情中亦得到實踐。
This book investigates the key role of symbolism in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ature and bodily senses.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of symbols in the etiquette of Qin and Han China, this book illustrates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ism and self-construction, transformation of body and mind, the definition of human-self relationship, and the order of ethics. “Symbol” not only reflects the landscapes and things, but also reflects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experience formed by different local knowledge. The practice of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ity is also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nature and regulating human sentiments through symbols.
導論
一、本書之研究視域
二、本書所涉重要概念說明
三、章節構思和內容說明
上篇 自然節氣中的體物與象徵
第一章 自然節氣影響下的豐產儀典與土的象徵演變
一、前言
二、春祈秋報:季節性的豐產儀典
三、合牝牡與豐產:土地崇拜性質演變與儀典特色
四、死亡與再生:替罪羊、獻祭與豐產儀式
五、土地象徵的權力化及符碼化
六、小結
第二章 自然風土影響下祭品象徵與體物之道
一、前言
二、由自然風土及身心感受思考祭祀用物
三、循天之道:因應節氣的祭祀用物與飲食
四、祭物之陰陽屬性於儀式上的運用及其反映的體物之道
五、飲食禮儀所具有的身心形塑義涵
六、小結
第三章 身體的象徵與象徵的身體化
一、前言
二、調和體氣以循天之道
三、食物對性格的薰染及對身體感的形塑
四、禮儀中象徵、隱喻之運用與情感、理念的統合
五、統合天地之道與情感的象徵體驗
六、小結
下篇 禮儀中的象徵、修身與教化觀
第四章 通過禮儀中的象徵與身心轉化(一):喪禮中的身體和飲食象徵
一、前言
二、奠祭所反映死者存在狀態的轉變及生死觀
三、守喪者的飲食過渡、身心轉化及政教意義
四、小結
第五章 通過禮儀中的象徵與身心轉化(二):喪禮中的空間象徵與倫理秩序
一、前言
二、亡者的空間象徵:由內向外的過渡
三、家屬的空間象徵:由外向內的回歸
四、銘旌、神主的象徵:由凶返吉的遞變
五、身體、空間的相互喻擬與家族關係的崩解和重整
六、小結
第六章 通過禮儀中的象徵與身心轉化(三):祭禮中的祭物象徵與合天人之道
一、前言
二、齋戒的性質與齋戒飲食的特色
三、祭祖食物所具有的文化象徵義涵
四、分享神饌儀式所具有的神祕性及社會倫理義涵
五、小結
第七章 儀式中氣氛、情境的感通與修身
一、前言
二、以氤氳之氣味歆神、饗神
三、由宗族血氣的連續性至德氣的相感
四、五味實氣:統合自然之氣、血氣、志意之氣的理想教化模式
五、氣味的德行隱喻與身體感知
六、調和氣性、和德化育:祭禮儀式的工夫義涵與強調感通的「禮」之理想
七、小結
結論
一、本書的研究特色與旨趣
二、相關議題的深入和展望
引用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