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lightenment, Rationality and Modernity: 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 (1895-1925)

Eugene W. Chiu

  • PublishedAugust, 2018
  • Binding平裝 / 21*14.8 / 400pages / 單色(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Historiography Series 9
  • ISBN978-986-350-289-0
  • GPN1010701050
  • Price NT$580
  • ebook
    KOBO / Readmoo / TAAZE / books.com.tw /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關於近代中國啟蒙運動的研究,有價值的論文為數不少;但是以專書形式出現的則不是太多。為君兄這部論著《啟蒙、理性與現代性:近代中國啟蒙運動,1895-1925》,是近年來探索此一問題的重要專書。《啟蒙、理性與現代性》一書由兩個部分所組成,每個部分各有三章:第一部分主要討論啟蒙運動的一般問題,特別集中在啟蒙、理性與現代性等三大議題;第二部分為經驗研究,重心乃討論新文化運動早期啟蒙思想的發展及其涵義。作者在〈自序〉中指出,本書是對近代中國啟蒙運動的回顧,其心境既不是紀念的、更不是古玩式的,而是在批判中進行對時代的反思。
 
第一章〈「新」之心態與論述〉,主要在探討「新」如何從近代中國一個特定的政治、文化與思想「概念」,快速地發展成具有強大影響力的「論述」,並且進一步地轉化成呈現時代精神意義、具有普遍性質的「心態」。這篇運思多年的論文是本書的主要核心之一,作者指出,在近代中國啟蒙運動時期,知識菁英一方面將「舊」視為落後與恥辱的象徵,另一方面將「舊」簡化為「邪惡口袋」:傳統裡那些具有唯心主義成分的知識、缺乏工具性價值的理念、無助國家富強的學問與德性,都有機會被點名批判後,拋入被宣稱為「舊」的「邪惡口袋」。丘教授宣稱,「新」作為啟蒙運動世代的一種重要心態,被啟蒙世代視為「善」的象徵,相對地,「舊」則被看成是萬惡之源。「新」作為「舊」的對立面,不盡然是時序先後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具有意識形態意義的善惡之別、是非之別,與高下之別。丘教授認為,「新」從概念發展成近代中國一個強大的論述,並且成為時代心態,其發展至少包含了三個發展因素或三種進程:轉型時代、新文化運動,與一戰後的新秩序。
 
第二章〈權威與自由〉,作者主要關注作為啟蒙時代重要價值之一的自由主義,如何於近代中國的啟蒙情境下,在權威與去權威之間擺盪並尋求出路。晚清到民初,是具有長期而穩定特徵的中國舊社會政治秩序崩解的年代,丘教授指出,在此一傳統權威瓦解與新秩序重建的「轉型期」(1895-1925)歲月裡,近代中國面臨一種兩難局面:一方面思慕西式的自由理念,期盼能早日免除傳統帝制的專制權威,與來自國外的帝國主義權威;另一方面,近代中國又在充滿不確定感的矛盾心態中,仰望新權威的來臨——一個能為人民帶來福祉的強大國家與政府。這種渴望自由但又企盼權威的衝突心境,成了近代中國知識菁英焦慮的主要來源之一。本章主要從個人意志與集體意志、自由與倫理,以及權威與自由等三點,來批判地反省自由主義在近代中國(尤其是早期)的歷程。
 
第三章〈轉型時代:理念的形成、意義與時間定限〉中,作者對其恩師張灝教授提出的重要觀念——「轉型時代」的發展過程,做出較為深入的介紹與分析。「轉型時代」(the transitional era of modern China)是指「甲午」到「五四」約三十年間(1895-1925),中國思想文化由傳統過渡到現代的承先啟後時期。張灝先生最早提出「轉型時代」理念之處,是在他1971年出版的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一書,這裡所謂的「轉型期」,是指1890至1911年前後。換言之,張灝先生在此書為「轉型期」正式劃出起點:中華帝國最後二十年。作者在這篇論文中指出,張灝先生在一九八○年代以後日漸將研究旨趣下延至民國時期,其中尤以對「五四」的討論最重要。此之前,「轉型時代」通常是指1890至1911年之間的晚清時期,但是一九八○年代,當張灝先生的研究旨趣進入民國時期之後,「轉型時代」的概念開始被修訂,成為清末民初的二十五年期間。到了一九九○年代中期,張灝先生正式提出「轉型時代三十年說」,將「轉型時代」由先前的清末民初的二十五年,向下延伸五年成為三十年,修正了先前的「轉型時代二十五年說」。簡言之,作者注意到張灝先生的「轉型時代」概念,至少經過四期的發展,有過四重轉折:即是由「轉型時代晚清說」,向下延伸進入民初的「五四」時期,成為「轉型時代晚清民初說」。
 
本書的第二部分主要討論新文化運動早期的思想發展與涵義,作者以啟蒙議題為中心,討論了「轉型時代」具代表性的三份雜誌:《東方雜誌》、《甲寅》和《新青年》。這一部分,丘教授並不是外部地分析雜誌與啟蒙運動的一般關聯,而是從「歐戰」的角度出發,探索一次大戰如何形塑了五四啟蒙的思想脈絡,以及《東方雜誌》與《新青年》如何看待歐戰的。
 
在第四章〈戰爭與啟蒙:「歐戰」對中國的啟示〉中,作者提出的問題是,在什麼意義上「歐戰」帶給了中國啟蒙衝擊?以及這種衝擊的性質是什麼?本文的核心議題「作為啟蒙的歐戰」所探討的問題是:大量有關「歐戰」的報導,使近代中國對令人敬畏卻又帶有神祕氣息的西方文明,產生前所未有的親近性。這種透過新興傳播媒體所帶來的對西方文明的親近性,改變了晚清以來中國認識西方的途徑與方式,即由「菁英式啟蒙」轉為「大眾式啟蒙」。本文指出,「歐戰」對中國至少有四種啟示:第一,近代中國主要是從「文本」的意義上體驗了「歐戰」。第二,日本與英國聯手發動的山東戰役,使中國的「歐戰」經驗,不僅止於虛擬的「文本」經歷,也在真實的情境裡體驗到砲火的滋味,並啟動了影響近代中國深遠的「五四學生運動」。第三,「歐戰」使中國知識界對西方產生一種「啟蒙式」的親近。中國知識界第一次從「啟蒙」的意義上,深刻地見識到西方「富國強兵」的內涵與真相。近代中國的「啟蒙」經驗,由先前的「理論導向」,轉為「傳播導向」。第四,「歐戰」使中國知識分子對西方文明由敬畏轉為懷疑,由樂觀轉為悲觀,西方「文明」與「野蠻」共存的現象,成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困惑。
 
第五章以〈《新青年》論歐戰:陳獨秀幾近世界觀形成的考察〉為題,主要探討具體呈現新文化運動精神的《新青年》雜誌。1915年秋,由日本返國的陳獨秀(1879-1942)在上海創刊了《新青年》,本章的探討重心為歐戰與《新青年》的關係,尤其是歐戰對《新青年》雜誌的靈魂人物陳獨秀之激進主義世界觀形成所扮演的角色。傳統上,對「五四」新文化運動激進主義的形成,多半從反傳統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兩個角度觀察,而比較少注意到歐戰的因素。本章對此問題主要從三個角度出發:第一、在一戰期間誕生的《新青年》,如何看待這個史無前例的大戰?第二、歐戰在西方所帶來的重大改變,對《新青年》有什麼啟示?第三、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輿論,《新青年》的旗手陳獨秀如何透過歐戰的思考,形成自我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與新文化運動的精神有什麼樣的關聯?
 
本書最後一章〈革命與國家的想像:《甲寅雜誌》、《新青年》與五四啟蒙運動(1914-1919)〉,作者從《甲寅雜誌》與《新青年》兩本啟蒙性雜誌的核心理念出發,探討兩個影響近代中國面貌深遠的知識社群之思想傳承與意義;以及民初世代的代表性知識菁英,對來自革命問題與國家想像的反思。本文的出發點是反思五四啟蒙一般的形象——全盤性反傳統。作者指出,五四的核心人物,有意識地與所謂的「舊時代」、「舊傳統」、「舊價值」及「舊世代」劃分,他們透過以愛國主義或民族主義包裝的、具有激烈破壞性質的「革命」概念,以彰顯其具有現代性意義之「新」的形象與啟蒙的特殊性。其次,五四運動研究的主要開拓者,也強調近代中國啟蒙運動這種決裂而不是延續的特質。第三、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傾向於將傳統與現代對立,以理解第三世界的現代化困境;另一方面,則以此角度批判其傳統,視其為進入現代社會的主要障礙。第四是中共的史觀。在五四運動爆發後才誕生的中共,將五四與其建黨連接,壟斷了五四的論述權,視五四為具有正面能量的現代中國之開端,並使之與負面形象的封建傳統對立。作者在這篇文章中,一方面從橫向的角度,比較《東方雜誌》和《新青年》對歐戰的不同態度和看法,從歐戰的角度探索五四知識分子的內在分歧;以及另一方面從縱向的角度,比較《甲寅》和《新青年》這兩份雜誌,考察新文化運動的內在醞釀過程——尤其是它的海外血統:同一群啟蒙知識分子,如何從海外的政治性的《甲寅》,演化到本土性的、文化性的《新青年》。
 
為君兄與我相識將近四十年,從學生時代以來,他便對啟蒙及批判威權抱有濃厚的興趣。後來他的研究,雖然跨越了魏晉思想、戴震研究、道光時期思想、乃至於牟潤孫的史學歷程等。但在他即將退休之前,將「啟蒙」方面的文章與思考作一總結,可謂「不忘初衷」、「一以貫之」。我回想起將近四十年前,當大家以啟蒙理想批判黨國威權體制之時,為君兄總是義憤填膺,這使我懍然了悟這一本書帶有自傳性質,同時也帶有現實的微言大意。是為序。
 
「啟蒙」與其說是一種哲學現象,毋寧說更像是一種歷史現象──思想運動。
 
本書是一位戰後嬰兒潮知識分子對時代的反省。主要藉由近代中國「轉型時代」(1895-1925)這個知識場域,圍繞著啟蒙、理性與現代性這三項議題,對我們這個時代所出現的特殊面貌,作出宏觀與微觀的反思。
 
全書內容由兩個部分所組成,第一部分主要討論啟蒙運動的一般問題,特別集中在啟蒙、理性與現代性等三大議題。第二部分為經驗研究,重心為探索新文化運動早期啟蒙思想的發展及其涵義,討論了「轉型時代」(1895-1925)具代表性的三份雜誌:《東方雜誌》、《甲寅雜誌》和《新青年》雜誌。這一部分不是外部地分析雜誌與啟蒙運動的一般關聯,而是從「歐戰」的角度出發,探索一次大戰如何形塑了五四啟蒙的思想脈絡,以及《東方雜誌》與《新青年》雜誌如何看待歐戰。作者探索的問題是,在什麼意義上「歐戰」帶給了中國啟蒙衝擊?以及這種衝擊的性質是什麼?
 

丘為君

東海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臺大歷史系學士、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歷任考試院特種考試典試委員、教育部文科簽審顧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東海大學歷史系主任,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訪問學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著有《牟潤孫先生學術年譜》(合著),《戴震學的形成:知識論述在近代中國的誕生》,《自然與名教:漢晉思想的轉折》(修訂版),《走入近代中國》(合著)等。

序╱王汎森
自序

導論
前言
一、近代中國啟蒙運動的兩個概念
二、近代中國啟蒙運動的幾個重要特質
  (一)對「新」的烏托邦式嚮往  
  (二)作為現代性的「新」
  (三)群與獨之間的緊張性
  (四)轉型時代意識
  (五)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啟蒙運動
三、本書的書寫結構
  (一)相關文獻的簡略回顧
  (二)本書書寫結構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新」之心態與論述
前言
一、轉型時代意識:梁啟超對「造新去舊」的啟示
  (一)由「停頓時代」到「過渡時代」
  (二)新中國的未來性格
二、新文化運動的破壞式創新
  (一)陳獨秀在「新舊思潮大激戰」時刻下的最後覺悟
  (二)胡適與文明再造
三、一戰後的新秩序:社會主義大潮
  (一)一戰前的社會主義思潮
  (二)作為現代性指標的社會主義
  (三)作為世界趨勢的社會主義
  (四)俄國十月革命的啟示:馬克思社會主義
  (五)毛澤東「十月革命炮響論」
小結


第二章 權威與自由
前言
一、個人意志與集體意志
  (一)將自由作出集體式概念詮釋的背景
  (二)梁啟超:群體自由是個體自由的前提
  (三)胡適:個人主義的自由主義
  (四)李大釗:秩序中的自由
二、自由與倫理
  (一)梁啟超:自由權是強者的價值
  (二)自由人有無放棄自由的自由?
  (三)自由是一種手段還是目的?
三、權威與自由
  (一)群體價值優先個體價值的特質
  (二)無政府主義的反政府國家權威
  (三)對權威的批判:無政府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分
小結

第三章 轉型時代:理念的形成、意義與時間定限
前言
一、為「轉型期」劃出起點:中華帝國最後二十年
二、「轉型時代」的定義:「轉型時代晚清說」
三、擴大「轉型時代」的時間範圍:「轉型時代晚清民初說」
四、「轉型時代二十五年說」的完成
五、正式提出「轉型時代三十年說」
小結

〔第二部分〕
第四章 戰爭與啟蒙:「歐戰」對中國的啟示
前言
一、作為啟蒙的「歐戰」
  (一)從「菁英式啟蒙」到「大眾式啟蒙」
  (二)《東方雜誌》:「大眾式啟蒙」代言人
  (三)《東方雜誌》在何種意義上扮演了「大眾式啟蒙」的角色?
二、「歐戰」在中國:青島
  (一)走上歷史舞臺的青島:1897年膠州灣事件
  (二)德國的青島租借與「瓜分中國」狂潮
  (三)1914年日德在華開戰與青島陷落
三、「歐戰」啟示錄
  (一)貼近的西方庶民生活
  (二)軍國主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
  (三)西方物質文明的內容
  (四)戰爭的真相
小結

第五章 《新青年》論歐戰:陳獨秀激進世界觀形成的考察
前言
一、德意志文明與法蘭西文明的選擇
  (一)中國青年與歐洲文明
  (二)法蘭西文明為人類近代高等文明的搖籃
二、陳獨秀「崇法抑德」看法的動搖
  (一)1916年的開端:中國政治界與知識界最黑暗的時刻
  (二)陳獨秀:大戰勝方非德莫屬
三、公理與強權的辯證
  (一)陳獨秀支持北洋政府對德宣戰
  (二)中年「先知」背叛了新青年?
  (三)被浪漫化的革命
  (四)新青年們對陳獨秀戰爭論的質疑
小結


第六章 革命與國家的想像:《甲寅雜誌》、《新青年》與五四啟蒙運動(1914-1919)
前言
一、從二次革命到歐戰爆發
  (一)「二次革命」
  (二)歐戰爆發與「歐事研究會」
二、《甲寅雜誌》:國體與政體的糾葛
  (一)從民主共和論批判專制
  (二)國體為統治權之本體
  (三)主權與統治權同一
  (四)憲法是一部權利書
三、《新青年》:惡國家不如無國家
  (一)國家的目的與愛國心
  (二)愛國主義與國民性
  (三)國家的想像
  (四)理想國家的標竿:法國
  (五)陳獨秀國家想像批判
小結

結語
徵引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