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istory of Modern Taiwanese Women: Japanese Colonial Rule and the Birth of the “New Woman”
Hung, Yuru
- PublishedJune, 2017
- Binding平裝 / 21*14.8 / 472pages / 單色(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Taiwan Series 11
- ISBN978-986-350-231-9
- GPN1010600638
- Price NT$480
-
ebookKOBO / Readmoo / TAAZE / books.com.tw /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 Preview Google Books
中文版序
《近代台灣女性史》中文版即將問世之此時,距離2001 年本書在日本出版已有十六載。做為本書底稿的博士論文,撰寫於1990年代戰爭責任與慰安婦問題在日本引起高度矚目的時期,當時,主張日本官方應為加害行為道歉負責的論者,和保守右翼人士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論戰。從事日治時期台灣社會史研究的我,始終認為這樣的論述並沒有真正察覺到,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問題背後,對台灣、朝鮮社會整體產生的結構性制約與影響。然而,這個面向在日本社會並不容易被省察。日本戰敗後面對緊接而來的美軍占領,從舊帝國領地數百萬人流回歸本土產生的社會問題,並隨即進入了冷戰體制,內外政治因素的交錯影響下,使得戰後日本,一再錯過正面清算舊殖民地歷史問題的時機。即使曾經統治台灣半世紀,戰後日本社會對台灣做為殖民地的過去其實極為陌生,長久以來,蔣介石與中華民國,始終是戰後日本人想像台灣的重要代名詞。90年代日本的時代氛圍,不斷促使我對近代台灣社會變遷進行思考,特別是屬於人的部分;而女性群體經歷的變化,在殖民與近代化的議題上,又格外具有啟示性。
近代,到底意味著什麼?就台灣而言,1895年《馬關條約》之後遭受割讓的命運,轉使台灣的近代與帝國日本的殖民統治史緊密相連,但卻也不時與對岸中國變革遙遙相應。1945年脫離日本統治至今超過半世紀,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圖像,依然如霧中之花,似近還遠,熟悉又陌生。學界稱之「重層近代化」,正表現出它多重變數下的複雜性格。
「彼時」殖民地台灣近代圖像如何呈現,往往制約於戰後每個歷史時間所駐足的「現在」。二十一世紀之後關注近代台灣的焦點,多集中於可視層面,也就是屬於硬體的「物」。誠然,從鐵道、百貨公司、咖啡廳,到唱片,啤酒,洋裝等,無一不是近代台灣的摩登場景;但過於把物聚焦放大,卻可能模糊了當時置身殖民地近代化現場的台灣「人」,也忽略了台灣人面對外在環境變遷時,思考與苦惱的心路歷程。本書關注對象在於人,尤其是觀念與價值體系的變遷。從新女性的出現,考察與統治當局,台灣家庭與兩性之間的相互關係。期盼拙作能提供台灣讀者一個觀察點,理解上個世紀前半,在台灣社會的個人與家庭經歷的近代變革,女性如何被期待,以及她們的自我期許。
為何選擇「新女性」做為考察對象?本書序章和後記中,對研究課題的意義、作者在詞彙使用上採取的價值立場、以及源自個人生活經驗的問題意識都已經有詳細說明。即使如此,本書在日本出版後仍有讀者反應內容偏向社會上層,或認為欠缺對原住民等族群的敘述。事實上,一個鉅細靡遺,涵蓋各族群與階層的女性「通史」敘述,本非此書之寫作動機。跨越半世紀追溯新女性的形成與定位,目的是為了解析日本統治下近代台灣的社會變遷,究竟如何呈現於個人、家庭與在地社會。在階層問題上,無可諱言,新女性集團呈現之社會位階屬於中上,但本書所試圖建構的,是一個具有批判觀點的新菁英階層文化之實證研究,釐清殖民地政治結構與在地傳統規範產生的複數推力與制約下,它所呈現的集團特徵與局限性。我所極力關切的是,它被賦予與代表的社會價值指標性。完成描劃新女性之後,我們才能藉由她的界線,理解到社會階層與菁英文化的交集與流動關係,進一步思考殖民地近代化情境下,女性學歷與菁英文化取得的可能/不可能性。至於族群議題,本書雖著墨不多,但考察過程已確認到,「新女性」形成過程與特徵,普遍見於福佬、客家與原住民新菁英階層,價值指標性的意義亦為各族群所共有,今後若有機會再以專文討論。
2001年之後,我的研究大致朝三個方向進行。第一個方向,是本書「新女性」延伸線上的問題群,首先針對台北女子高等學院進行實證研究,指出殖民地女子高等教育的跛行性;另一是探討日治時期台灣女性「流行時尚」的歷史意義,近代摩登與殖民地政治之間錯雜的關係。
第二個方向是屬於勞動階層的社會史,主要處理本書未完的課題,即被排除在知識邊緣的廣大台灣民眾如何面對殖民地近代化,我分別從識字問題、勞動問題、媳婦仔習俗等人口買賣問題,探討了勞動階層對外在變遷的理解與對應。
第三個方向主要關照的是戰爭與歷史記憶,一是針對日本社會普遍流傳的「親日台灣」之說詞,從世代、階層、戰後東亞政治結構的角度,提出批判性的見解。二在思考「灣生」與在台日人台灣經驗的意義。三則分析戰爭與歷史記憶在台灣社會呈現的斷裂現象,並進一步思考文學與教育在重構歷史記憶傳承上的可能性。
本書在日本出版之後,生活中增添了許多廣結善緣的機會。首先是本書主角的「新女性」長輩們,在閱讀拙著後主動與我聯繫,如1925年基隆出身的簡淑循女士,她是基隆高等女學校畢業生,1941年留學於昭和女子藥學專門學校,戰後移居東京至今,由於住家鄰近,我們成了無所不談的好友。經由她的介紹,我又結識了台北女子高等學院同窗會成員,如楊千鶴、杜潘芳格、羅陳惠、黃采霞(穎川霞)、姜蘭英、姜蕙英、黃秋燕等各位女士。當我繼續從事「新女性」延伸線上的研究時,她們都爽朗熱心地接受訪談,並給予許多資料上的協助,實際接觸這一世代的台灣女性們,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會與感受。
此外,不能不提的是杜祖健(Anthony Tu)教授,他是本書屢次提到的林雙隨女士與杜聰明博士的三男,他在從東京準備返美之際讀到本書,並主動經過出版社與我取得聯繫,之後每次杜教授來日演講的緊湊行程中,都特別抽空會晤賜教。承蒙杜教授推薦,本書在2010年榮獲林誠道先生主持的財團法人林宗毅博士文教基金會頒發文化獎章。也透過杜教授引薦,有幸先後認識本書第四章所提到韓石泉醫師與莊綉鸞女士的後代,即旅美數學權威的韓良信教授、成大醫學院韓良誠教授、台大牙醫專業學院韓良俊教授、台南第二高女畢業的韓淑馨女士、以及旅居夏威夷的韓良憲醫師等。這十幾年來研究上的相關疑問,得以直接求教於上述前輩,可謂受益良多。
本人特別感謝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吳佩珍教授、國立中正大學吳亦昕教授,在研究、教學與校務繁忙之中,不吝撥冗進行拙著的翻譯計畫。2014年6月,吳佩珍教授蒞臨一橋大學,我和敝校100多名師生一起聆聽她的精彩演講,在會後寒暄短敘中,吳教授忽然問起拙著是否有中譯計畫,並表示願意擔任翻譯相關工作。當時我又驚又喜,但心底又提醒自己也許只是一種禮貌性的學術問候,出乎意料地,數週後即收到吳教授來信商議,本書的中譯計畫於是逐一展開。她言之必行、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與敬業精神,一直是我尊敬與學習的榜樣。再次向吳佩珍教授表達我衷心的謝意,由於她的努力,本書才能順利在台出版與各位讀者結緣。
記得當年本書在日本出版時,母親笑著說:「沒有中文翻譯看不懂啦。」而中譯本即將刊行的此刻,母親卻已離開了好多年,哼唱〈紅蜻蜓〉的外祖母也在2016年辭世。但是她們的身影與足跡,依然陪伴著我,不斷去思考二十世紀台灣民眾所經歷的社會變遷。
謹以此書獻給我的母親魏阿雲、父親洪武俊,把我從小帶大的外祖母魏江香,以及不斷關愛我的家人們。
解纏足、新式教育、高等女學校……
從新女性的誕生,追溯台灣社會近代化的變動過程
所謂「新女性」,是出現於1920年前後,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女性們所被賦予的稱謂。她們是脫離纏足的舊慣,接受日本新式教育的一群,主要是高等女校畢業生構成的集團。
本書乃透過女性角色的變化,企圖重新啟問日本對台灣統治的社會史意義。同時以「新女性」世代的誕生過程及其社會定位為對象,具體進行分析;並透過1895至1945年日治時期新女性的形成,考察台灣社會變遷的過程。依此,本書將避免單以台灣女性為對象的通史性敘述,而是以新女性為主體所開展的殖民社會結構變動為直接研究對象。
作者並著重殖民地的台灣新女性,如何在帝國政府的統治權力,與台灣社會的家族倫理複雜交錯中生長,且透過文獻資料勾勒出殖民地台灣的社會斷面。
【共同推薦】
黃長玲(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游鑑明(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楊 翠(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洪郁如教授的這本「近代台灣女性史」,對台灣史或台灣的性別研究而言,都是重要的作品。全書呈現所謂的「新女性」的形成,以及她們與當時的性別體制及台灣的社會政治的關係。作者透過這群受日本新式教育的台灣女性,不但呈現了殖民現代性與女性的關係,也指出了在這些可以流利使用日本語的新女性之外,還有廣大的其他台灣女性的歷史等待被挖掘。本書值得肯定與推薦,而本書之後,期待有更多台灣女性史的作品出現。
──黃長玲(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本書既是目前已有的台灣女性史研究的歸納、統整、辯證,同時也是新觀點的發散,以及新取徑的延展。本書的最大特點,是女性主體出發,扣緊殖民地社會結構變動,開展新的研究視域,並從具體生活現場,而非既有的、特定的「女性解放」概念,重新定義「新女性」。全書分成兩大部分,首先從「新女性」的主體出發,敘寫她們的誕生與形成;其次,扣緊殖民地家族與政治的歷史場域,速寫新女性的生活形態與生命實踐,並由此為「新女性」重新定位。簡單來說,本書並非以固定意義的「新女性」概念,來為台灣女性史構圖;恰恰相反,作者是通過具體的女性生活、思想、行動,來定義「新女性」,從而賦予「台灣新女性」複數多元的有機主體性。
──楊翠(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蘭心慧質美韶容:台灣近代「女學生」/「新女性」的誕生/吳佩珍
謝辭/吳佩珍
中文版序
中文版凡例
序章 台灣女性史的再建構
問題之所在
台灣女性史的研究方法
本書的課題與意義
本書構成
第一部 「新女性」的形成
第一章 解纏足運動
台灣的纏足狀況
統治者所見的解纏足
仕紳階層所見的解纏足
新女性形象的見聞
改造作業
解纏足論中的新女性形象
從女性一方所見的解纏足
第二章 殖民地女子教育的展開
日本統治當局的殖民地女子教育觀
台灣家庭的女子教育觀
國語的重要性
固有色彩的比例
發展的被動性與極限
入學後女性的變化
第三章 「新女性」的誕生
統治者的女子教育方針轉換
台灣社會的女子教育觀變化
女子教育世代的誕生
第二部 「新女性」的定位
第四章 婚姻模式的轉變
戀愛結婚論的登場
戀愛結婚論的基本構圖
戀愛成為社會問題
新婚姻模式的形成
第五章 社會運動參與的限制
新女性爭奪戰
組織化的嘗試:彰化婦女共勵會
「保守—改革」的對立:彰化戀愛事件(一)
「協力—抵抗」的對立:彰化戀愛事件(二)
婦女組織的存在型態
第六章 新菁英家庭的形成
新菁英家庭的理想圖
新菁英階層的家庭生活與妻子的角色
母親的角色
媳婦的角色
殖民地政治與女性的角色
終章 與台灣近代史的對話:新女性呈現的意義
「新女性」誕生的決定要因
「新女性」誕生對社會的影響
「新女性」在近現代史上的意義
後記
資料、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