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 Kanori and the Emergence of Historical Ethnography in Taiwan

Wei-chi Chen

  • PublishedSeptember, 2014
  • Binding平裝 / 21*14.8 / 344pages / 部分彩色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Series on Pioneers in Taiwan Studies 1
  • ISBN978-986-350-034-6
  • GPN1010301596
  • Price NT$350

圖輯
「臺灣研究先行者」序言
前 言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一、從遠野到東京
 二、從東京到臺灣
 三、從臺灣回到遠野
 四、位處帝國邊緣,以及再生

第二章 重層的知識網絡:「臺灣人類學」的構想
 一、殖民遭逢的再現:平野秋夫與伊能嘉矩
 二、人類學家的登臺:田代安定、伊能嘉矩與鳥居龍藏
 三、東京人類學會與臺灣人類學會
 四、臺灣人類學會的「人類的理學研究」
 五、臺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
 六、臺灣漢人的調查構想與展開

第三章 族群分類知識的形成:殖民地人類學與《臺灣蕃人事情》
  一、人群分類知識的建構
  (一)生與熟
  (二)平埔蕃的課題
  (三)全島蕃人調查的登場
  (四)修正與再現
 二、族群分類知識的科學性宣稱
 三、伊能人類學的延續

第四章 歷史知識的建構:臺灣史研究的展開
  一、渡南觀光:來臺初期的臺灣史筆記
 二、臺灣在世界之中
 三、地理歷史教科書編纂
 四、臺灣全志的登場

第五章 方法、田野、理論:伊能嘉矩的歷史文化理論
 一、伊能的田野現場
  (一)媒介:伊能的語言能力
  (二)田野中的社會關係
 二、殖民地人類學的田野、理論與權力
  (一)分析方法與知識建構
  (二)伊能的文化理論
  (三)描述的與比較的民族誌
  (四)從「人的人類」到「國的人類」
  (五)公共歷史
  (六)國族主義、進化主義與「異己」研究

第六章 影響與再生:殖民閱讀與後殖民挪用
 一、影響
 二、正典化
 三、挪用與再生
 四、公共歷史中的伊能嘉矩

結論
 一、殖民地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二、「我們要前進」:伊能再踏查

後記
註解

附錄一 伊能嘉矩臺灣研究書籍著作目錄
附錄二 戰後伊能嘉矩臺灣研究書籍與論文:翻譯與復刻 1945-2013
附錄三 伊能嘉矩年譜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