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Living and Domestic Technologies
Jou Sue-ching, Liu Pei-ling
- PublishedDecember, 2012
- Binding平裝 / 23*17 / 248pages / 單(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
- SeriesEducation-Popular Science Series
- ISBN978-986-02-9375-3
- Price NT$320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 Preview Google Books
編者序
「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跨領域印記 文 / 周素卿 一本書的出版,是一個過程的印記。這個過程和國內推動「智慧生活科技」的跨領域研究與人才培育直接有關,也和這個學術社群的形成有所關聯。2006 年8 月,我在吳政忠教授的邀請下,參與了國科會「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正式踏入「智慧生活科技」的領域,爾後又持續參與吳政忠教授主持的「永續智慧人本住家」三年期(2006 年8 月到2009 年10 月) 跨領域研究的計畫,此計畫在吳教授借調至國科會擔任副主委後,轉由劉佩玲教授接棒主持。然而跨領域的合作就像跨一道鴻溝一下,是深具挑戰性的工作,在既有的學術人口中推動跨領域研究,其實很難永續,需要更多生力軍的投入。因此,在執行計畫的過程,主持群便在95 學年度第二學期於臺灣大學開設了「智慧生活科技專題」,這個課程持續開設了兩次,吸引了不少跨領域的學生修習。然而對我自己的專業而言,我也發現「家」這個微觀的空間場域,其實也是科技的角力場,因此,也接續以「家、空間與科技」為課名,在97 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授了碩士班的課程。 這本書的內容,就是集結當時多數講者的演講內容,重新改寫或增補而成的專書。書寫與編輯的過程相當長,主要是希望本書能兼具跨領域學術的專業性與科普書的易讀性。其中有幾位著者,目前也參與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為跨領域人才培育持續努力,希望本書能為「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增添些許知識性的薪材。
本書得以正式出爐除了著者的投入外,還要感謝兩位專業的出版編輯: 賴佩茹、陳佳聖;與一位美術設計:蔡欣巧的協助。更有兩位助理編輯:陳盈秀、謝柏宇協助文獻的編輯與內容的校閱。 編者序:科技與人文共譜美麗詩篇 文 / 劉佩玲 智慧生活科技發展迄今,已超過15 個年頭,由於資通訊科技以加速的方式大躍進,加以眾人對未來生活的想像與期盼,也驅動了家庭科技智慧化的演化進程。 我本身在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任教,所從事的研究教學工作原本與智慧科技有相當距離,會加入智慧生活科技的領域,純屬無心插柳。2005 年我擔任應力所所長期間,和一群同事每週五都有個早餐會。那是一個非正式的會議,與會者很輕鬆地一邊喝咖啡,一邊把自己的研究、想法、見聞拿出來與大家分享,討論的議題五花八門,但通常都繞著應力所未來研究發展方向這個主軸打轉。經過長時間的腦力激盪與分析討論,大家都認同科技發展不該是科技人競技的成果,因此必須跳脫純科技人的思考模式,不能單由供給端來擘畫科技的發展藍圖,而該回歸到人,由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如何藉由科技創新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所以就提出「發展以人為本的智慧生活科技」的主張。由於當年參與早餐會的同事有多位被借調到政府部門擔任重要職務,我們的理念也得以由學術象牙塔散播出去,成為全國產業科技策略會議的議題,智慧生活科技研發也在產官學研界如火如荼地展開。 在此因緣際會之下,我和來自五所大學機械、電機、資工、醫工、土木、材料、地理、心理、社會、社工、教育、歷史、建築、設計等系所的教授組成了一個跨領域研究團隊,執行國科會「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推動「以人為本、科文共裕」的智慧家庭科技研究,雖然歷經辛苦的磨合過程,但我卻認為是人生中打過最美好的一仗。《智慧生活家科技》一書可說是此研究計畫最重要的一個成果,希望這本書能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深度的智慧生活之旅,同時為讀者開啟新視野,看科技與人文如何共舞而譜出美麗的生活詩篇。
會說話的家不再是神話,會溝通的家讓生活智慧化,科技不再冷冰冰,因為家讓它有了溫度 本書忠實呈現臺灣在智慧生活科技此一新興領域,是如何從觀摩國際趨勢與經驗啟始;接著檢視臺灣科技與產業的條件與定位,並聚焦在「家」這個範疇,進行跨領域科技與服務的研發與應用。書中集結數個前瞻性跨領域合作研究開發的案例,為讀者開啟智慧生活科技的想像與視野。這些案例可讓讀者了解科技如何落實在具體的居家空間,貼近一般大眾的生活經驗,並且從最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與操演中,提煉出生活智慧與科技創意。有別於一般科技書籍,本書也加入了人文對科技發展的省思,提醒讀者,任何一種科技的應用背後皆有其或隱或顯的意圖,科技研發與實踐所帶來的結果,有可能是特定意識形態下的產物,譬如性別歧視就可能透過科技實踐,不著痕跡地加深其力道。
【目次】
推薦序1—吳政忠
推薦序2—李世光
編者序1—周素卿
編者序2—劉佩玲
Part 1 智慧生活的變遷
Chapter 1 智慧生活科技導論 周素卿、劉佩玲
Chapter 2 政策藍圖與智慧生活科技的推動 周素卿、劉佩玲、高崇真
Chapter 3 科技與未來生活想像:知名研究與展示中心 周素卿、高崇真
Part 2 智慧住宅
Chapter 4 智慧住家與資通訊科技 傅立成、何宇傑
Chapter 5 無線感測網路之居家生活應用 邱俊凱、李振邦、吳文中
Chapter 6 多媒體娛樂、數位通訊與智慧客廳 廖峻鋒、陸敬互、傅立成
Chapter 7 煮食、情境感知與智慧廚房 賴彥如、周素卿
Chapter 8 舒眠、減壓與智慧臥房 康仕仲、江佳璇
Part 3 智慧生活的反思
Chapter 9 性別與智慧住家:女性主義的科技研究 陳惠萍
Chapter 10 家庭廚房工業化及其社會意義 翁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