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istory of Discourses on Humanity in 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Chun-chieh Huang

  • PublishedMarch, 2017
  • Binding精裝 / 21*15 / 534pages / 單色(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Research in East Asian Civilizations-East Asian Confucian Studies Series 26
  • ISBN978-986-350-215-9
  • GPN1010600086
  • Price NT$540

自序

《東亞儒家仁學史論》這部書的研究構想,大約興發於6年前(2010),當時完全是出於我研究「東亞儒學」的內在要求。過去20多年來,我的研究興趣集中在「東亞儒學」這個新領域,主要是有感於過去百年來中日韓各國學者的儒學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之內以自己國家為研究之視野,由於語言文化的親近性與資料取得的方便性,中國學者研究中國儒學、韓國學者研究朝鮮儒學、日本學者研究德川儒學,他們勤謹辛勞,在20世紀風狂雨驟歷史扉頁快速翻動的歲月中,創造了為數可觀的重要著作,見證了時代的苦難,撫慰了各國人民受創傷的心靈。20世紀各國學者的儒學研究,可以說都是在歷史變局的催迫之下、不同程度的文化民族主義的產物,其中尤以20世紀中國新儒家諸前輩,以畢生心力所撰體大思精的著作,撫慰了中華民族的花果飄零,最為扣人心弦。我在民國54(1965)年初次讀到熊十力先生《讀經示要》〈序〉云:「念罔極而哀悽,痛生人之迷亂。空山夜雨,悲來輒不可抑;斗室晨風,興至恆有所悟。上天以斯文屬余,遭時屯難,余忍無述」,內心深受感動,對當代新儒家學問中之悲願與本懷有所體悟。50多年前讀書情景,至今思之猶歷歷在目,恍如昨日。19世紀日本陽明學者山田方谷自述他29歲初讀王陽明《傳習錄》,與陽明精神邂逅的感動說:「猶空水明月相映于無間也」。山田方谷這句話,很能形容我19歲初讀熊十力著作時,所感受到的心靈的悸動。

但是,進入21世紀的當代研究者,所面對的是一個嶄新的世局。當世人正歡欣鼓舞迎接21世紀的來臨之際,2001年的911事件以最震撼的方式告訴世人,文明之間的對話與相互瞭解是21世紀關乎人類前途的大事。在21世紀文明對話的新時代裡,重訪亞洲文明主流思想的儒家傳統,改變20世紀東亞學者「以西攝中」的研究舊軌,正是一項必須全力以赴的學術工作。

但是,儒學研究工作的展開如果能在東亞宏觀的視野中進行,那麼,我們所看到的儒家精神風貌,將完全是另一幅嶄新的圖像。源遠流長而德澤深厚的儒學,數千年來呵護著東亞人民的成長,對東亞各國文化與社會影響極為深遠。在東亞宏觀格局之下,儒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思想特質,將更為彰顯;而各地地域文化與儒學的互動與融合之過程,東亞儒家文化的「共性」與「殊性」,也將更為清晰。中國儒學史中許多鬱而未發的議題,到了異域也更為「顯題化」。所以,我認為在過去各國學者所累積大量國別的儒學研究論著的基礎之上,將「東亞儒學」融於一爐而冶之,正是21世紀各國儒學研究者的共同志業。

從東亞儒學的「共性」這個角度來看,「仁」正是東亞各地儒家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東亞儒家「仁」學的發展史,既是一首繚繞耳畔、深扣心弦的交響曲;又是一首生命舒展的偉大史詩。東亞儒家「仁」學內外交輝、人我不二,是東亞文化中最令人神馳的樂章。本書有心於描繪「仁」學樂章的旋律、節奏與和聲的統一與和諧。

展望未來,在中國與東亞崛起的21世紀裡,儒家「仁」學必將成為新時代人類共許的價值理念。「一帶一路」宏觀經濟戰略的展開,牽涉六十幾個國家、超過全球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世界三分之一的經濟規模,也接觸許多不同文化與宗教傳統,我相信東亞儒家「仁」學的核心價值理念,在這個新時代中,必將成為東亞的和平、共生與繁榮的精神基礎。

這部書的準備時間較長,主體部份基本上是執行臺大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計畫」(2011-2016)與教育部國家講座(2013-2016)的部份成果,但最近兩年修訂舊稿與寫作新稿期間,獲得科技部專書寫作計畫(MOST103-2410-H-002-165-MY2)的資助,張梅雅博士承擔打字校稿及蒐集資料工作,衷心感謝。本書書稿完成後,承蒙楊儒賓、蔡振豐、楊祖漢、吳震、傅永軍諸學友與及門張崑將等教授審讀,提示高見,使初稿不足之處得以及時修訂,謹向諸友敬致深切謝意。作者學殖荒落,綆短汲深,心有餘而力不足,並世讀友其有匡我之所不逮者,則幸甚焉。

東亞儒學的核心理念在於「仁」學,是兩千多年來東亞知識分子魂繫夢牽、不可逃避的精神與實踐課題。

本書從東亞視野,論述儒家「仁」學的涵義,以及中、日、韓三國對於儒家「仁」學的解釋與發展。全書共計十一章,分作四部,第一部「理論基礎」,主要闡釋東亞儒學研究方法論問題、東亞儒者在「去脈絡化」和「再脈絡化」辯證互動中,對「仁」學的新詮釋;第二部「儒家『仁』學的起點與內涵」,從修身理論的核心概念出發,探討東亞儒家「仁」學思想的主要內涵;第三部「仁政理論及其實踐問題」,是從政治實踐的角度,將「仁政」、「王道」、「革命」等問題置於中國、日本、朝鮮的儒學思想進行詳細考察;最後「結論」,是以東亞儒學四個人文精神:身心一如、自他圓融、天人合一、古今交融,總結前三部之論述內容。

黃俊傑

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博士。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日本關西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新加坡儒家倫理小組顧問。現任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近年獲得學術榮譽:教育部國家講座(2013)、教育部學術獎(2011)、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通識教育終身貢獻榮譽獎」(2011)、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2010)。著有《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韓譯本2011由成均館大學校出版部出版,日譯本2014由ぺりかん社出版)、《東アジア思想交流史──中國‧日本‧台灣を中心として》(藤井倫明等譯)(東京:岩波書店,2013)、《東亞儒家人文精神》(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思想史視野中的東亞》(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10)、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4)、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Göttingen and Taipei: V&R Unipress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015)等書。

個人首頁:http://huang.cc.ntu.edu.tw

圖版
自序

【第一部】理論基礎
第一章 導論
一、本書主題及其理論基礎
二、「從東亞出發思考」的必要性及其方法
三、東亞思想交流中的「脈絡性轉換」(一):「去脈絡化」現象
四、東亞思想交流中的「脈絡性轉換」(二):「再脈絡化」現象
五、「脈絡性轉換」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六、結論

第二章 東亞儒學的新視野及其方法論問題
一、引言
二、什麼是「東亞儒學」?
三、「東亞儒學」研究何以必要?
四、如何研究「東亞儒學」?
五、儒學能否超越東亞的疆界?
六、結論

【第二部】儒家「仁」學的起點與內涵
第三章 東亞儒家「仁」學的起點:修身理論的核心概念
一、引言
二、東亞儒家思想中的「自我」概念:「己」
三、修身理論的核心概念(一):「修」
四、修身理論的核心概念(二):「化」
五、修身理論的核心概念(三):「養」
六、結論

第四章 東亞儒家「仁」學之內涵(一):孔子「克己復禮為仁」說與東亞儒者的詮釋
一、引言
二、中國儒家思想史中「仁」學的演進及其分類
三、「克己復禮為仁」說新詮:「仁」「禮」關係重探
四、東亞儒者對「克己復禮為仁」說的詮釋
五、結論

第五章 東亞儒家「仁」學之內涵(二):佛門人士的新詮
一、引言
二、東亞儒佛論諍與會通的思想史考察
三、佛門人士對「仁」學的詮釋
四、結論

第六章 東亞儒家「仁」學之內涵(三):朱子〈仁說〉及其在德川日本的迴響
一、引言
二、朱子〈仁說〉的義理內涵及其與二程之關係
三、德川日本儒者對〈仁說〉的迴響(一):對朱子形上學的解構
四、德川日本儒者對〈仁說〉的迴響(二):社會政治脈絡中的重構
五、結論

第七章 東亞儒家「仁」學之內涵(四):朝鮮儒者對朱子〈仁說〉的回應
一、引言
二、金樂行對「以愛之理而名仁」的解釋
三、楊應秀與李象靖對「以『心有知覺』釋仁」的解釋
四、尹舜舉對「公是仁之理」的解釋
五、結論

【第三部】仁政理論及其實踐問題
第八章 東亞儒家政治思想中的「仁政」論述及其理論問題
一、引言
二、先秦儒家「仁政」論述的提出
三、儒家「仁政」論述的展開:日本與朝鮮
四、東亞儒家「仁政」論述的理論問題
五、結論

第九章 東亞儒家政治思想中的「仁政」之實踐(一):東亞儒者的管仲論及其相關問題
一、引言
二、東亞儒學視域中的管仲論
三、日本與朝鮮儒者的管仲論中「仁」之涵義
四、日本儒者管仲論中的「王道」與「霸道」:道德與功利孰先?
五、結論

第十章 東亞儒家政治思想中的「仁政」之實踐(二):東亞儒者對「湯武革命」說的辯論
一、引言
二、東亞儒者對「湯武革命」的解釋
三、東亞儒者湯武論中的倫理學問題
四、結論

【第四部】結論
第十一章 結論

誌謝
引用書目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