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 X 政大 X 後門咖啡 殖民地與現代性 系列講座 20152015-04-23
【文化後視鏡】向後看,是為了往前;文化後視鏡照見過去,也窺向未來。
臺大出版中心 X 政大出版社 X 後門咖啡
「殖民地與現代性」系列講座
歷史從來不是一條平鋪直敘的道路,
更往往透過與理性相違的手段,實現其理性的目的。
正如現代性在臺灣的到來,依偎著殖民主義,
將學科化的知識、經濟發展、學校教育、都市化,
以及民族想像的燈火,逐一點亮。
活動地點:後門咖啡(臺北市復興南路二段332號)
[參加活動基本消費一杯飲料,最低消費100元起]
【第一講】
被展示的人類學家──伊能嘉矩的正典化與重生
時間:5月22日(五)19:00-20:30
主講:陳偉智(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與談: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作為臺灣研究先行者的伊能嘉矩,其研究已成為今日臺灣歷史文化知識的構成元素,伊能的「正典化」已逐漸形成。一九九○年代以後,伊能嘉矩在臺灣與日本經歷了重生,藉由伊能作品的重新出版、翻譯,舉辦研討會、展覽,以及紀錄片的拍攝與播映,伊能嘉矩從一位人類學研究者轉變成為被展示的主題。此時此刻,我們仍應追問:透過伊能嘉矩的身影,我們看到了什麼?
【第二講】
蓬萊米到臺灣──日治臺灣的米作與經濟
時間:5月26日(二)19:00-20:30
主持: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主講:葉淑貞(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臺灣原本並不存在蓬萊米,所謂「蓬萊米」是指在臺灣栽培日本內地稻種以及以此為基礎而育成的稻種,所生產出來的米。它原稱「內地米」,一九二六年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將其命名為「蓬萊米」。蓬萊米在當時主要出口至日本,是重要的經濟作物,究竟蓬萊米對當時以及後來的經濟發展有何影響?我們可以從蓬萊米看出哪些殖民地經濟的特質?
【第三講】
夾縫中的「殖民地青年」──臺灣人協力者與反抗者的多元面貌
時間:5月29日(五)19:00-20:30
主持: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主講:陳文松(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日本人培育臺灣人年輕世代作為教化臺灣社會的「青年」,這些「青年」中,有部分也企求爭取權益,成為反抗者;但大多數成為地域社會中殖民體制的協力者。然而,在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當中,反抗者與協力者的定位並非一成不變,殖民政府「青年」教化政策亦與時進。在那五十年間,臺灣社會究竟產生什麼樣的變化?臺灣「青年」到底在想些什麼?
【第四講】
文化「移植」與現代性──從圓山飯店舊址台灣神社談起
時間:6月5日(五)19:00-20:30
主講:吳佩珍(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與談:崔末順(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現今台北市圓山飯店的所在地在日治時期是日人興建的台灣神社,這座神社落成於1901年,是為了奉祀1895年5月30日於基隆澳底登陸台灣、在征戰途中死於台南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成為日本領台五十年的統治精神象徵。然而北白川宮和台灣神社與日本的近代化進程,以及國民國家統治的意識型態有何關聯?置身於後殖民情境的我們又要如何看待這段歷史?
【第五講】
我們三百六十萬臺灣人──日治時期的活字印刷與民族想像
時間:6月12日(五)19:00-20:30
主持: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主講: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一九二○年代日治中期的臺灣作家在活字印刷機制下,對於「作為讀者的同時代人民」逐漸形成「有邊界的想像」,而有「我們三百六十萬臺灣人」的文學表述。依據Benedict Anderson提出印刷資本主義引發民族主義建構的論點,「我們三百六十萬臺灣人」是否就是民族主義意義的臺灣意識?印刷技術在此一時期的轉變是否促成了臺灣版的「想像的共同體」的誕生?
主辦單位:臺大出版中心、政大出版社、後門咖啡
延伸閱讀――
陳偉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9月。
葉淑貞,《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10月。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3月。
陳芳明主編,《殖民地與都市》。政大出版社,2014年11月。
洪淑苓主編,《聚焦臺灣:作家、媒介與文學史的連結》。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