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formation, Intertwinement and Innovation: Social Change among the Atayal, Truku and Sediq

Mei-Hsia Wang

  • PublishedMarch, 2023
  • Binding平裝 / 21*14.8 / 552pages / 部分彩色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Taiwan Series 16
  • ISBN978-986-350-709-3
  • GPN1011200129
  • Price NT$800
  • ebook
    KOBO / Readmoo / TAAZE / 博客來 /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 EISBN(PDF)978-986-350-731-4
  • EISBN(EPub)978-986-350-732-1

本書以泰雅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為切入點,探討台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之動態過程,一方面關心其文化觀念在不同歷史脈絡下如何展現各自的內涵與實踐方式,另一方面探究地方社會文化在殖民統治、國家、資本主義、世界宗教等影響下,不同秩序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

此辯證過程涉及社會性人觀、文化意象、交換、族群與認同、情緒與情感、生產模式、轉宗等議題,具有人類學理論的意涵和南島區域研究的關懷;其中各種結構原則、文化觀念之間交織、競爭與再創造,更與當代台灣原住民「文化資產」及「傳統領域」的論辯息息相關。

作者從歷史與文化脈絡反思當代概念、提出不同視野來面對爭議,除了讓讀者了解台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過程,也提供學術工作者結合理論關懷和社會實踐的可能方式。

 

This book is about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ayal, Taroko, and Seediq’s interaction with the external society. It explores their cultural concepts in historical contexts and practices, while examin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social cultures under various influences of colonization, state, capitalism, world religions.

王梅霞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專任教授、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臺灣研究中心諮詢委員等;曾任科技部人文司人類學門副召集人、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太平洋研究中心理事等。專長領域為社會人類學、宗教人類學、經濟人類學、台灣南島民族研究。已發表多篇論文於海內外學術期刊、學術會議與專書論文集,如《考古人類學刊》、《臺灣人類學刊》、《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等,其亦收錄於人類關係區域檔案資料庫(HRAF)。著有專書《泰雅族》。

曾多次獲得國立臺灣大學校優良教師、通識教育績優計畫、文學院院優良教師,亦為國立臺灣大學106學年度校優良導師、教育部108年友善校園獎傑出導師。近幾年從事海外田野工作,期待透過比較研究,深入探討「不同形式的資本主義」此當代重要議題,提供對於社會變遷、經濟發展多元的視野,以及對於思考台灣文化的主體性這個切身的議題有所貢獻。

Mei-Hsia Wang is Professor and Chair in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圖表目次
致謝

導論
  一、泰雅族
  二、太魯閣族
  三、賽德克族
第一章 理論架構
  一、總論
  二、社會性人觀
  三、「交換」與族群互動
  四、「太魯閣族」族群與文化的再創造
  五、從治病儀式看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情緒展演
  六、太魯閣人的家與情感:「情緒」作為新的研究視野
  七、賽德克族與資本主義的相遇
  八、「文化動起來」︰賽德克族文化產業的研究
  九、轉化、交織與再創造:賽德克族的宗教變遷
第二章 社會性人觀
  一、Gaga與治病儀式
  二、Gaga與歲時祭儀
  三、Gaga的多重意涵
  四、整合過去研究對gaga的不同解釋
  五、泰雅人的社會性(sociality)
  六、社會文化變遷
  七、小結
第三章 「交換」與族群互動
  一、泰雅人的「交換」
  二、清朝時期的「邊區交換」
  三、日本殖民時期的邊區交換
  四、交換關係的前奏︰「打青」與「埋石」
  五、族群互動的動態性
  六、文化的再創造︰「交換物」意義的轉化
  七、小結
第四章 「太魯閣族」族群與文化的再創造
  一、泰雅族內部分類架構的建立過程
  二、「太魯閣族」正名運動的發展過程
  三、「族群」的界定與爭議
  四、「感恩祭」與utux信仰的再創造
  五、Gaga(gaya)與lyutux(utux):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比較
  六、小結
第五章 從治病儀式看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情緒展演
  一、泰雅族的治病儀式︰以麻必浩部落為例
  二、太魯閣族的治病儀式︰以崇德部落為例
  三、巫醫的情緒展演︰rngaw(勸說)、zmalu(同情)或mkeekan(征戰)
  四、Inlungan(或lnglungan,心)與bhring(力)
  五、小結
第六章 太魯閣人的家與情感:「情緒」作為新的研究視野
  一、「家」的多重意涵
  二、新的方向︰從「情緒」看gaya與「家」
  三、歷史脈絡之下的太魯閣族︰以立霧部落為例
  四、社會變遷過程中「家」的多重形貌
  五、「情緒轉化」作為「家」整合或分裂之基礎
  六、小結
第七章 賽德克族與資本主義的相遇
  一、田野地點
  二、經濟發展過程
  三、三個種植茶葉的例子︰地方社會與資本主義的結合方式
  四、從waya看資本主義的轉化過程
  五、小結
第八章 「文化動起來」︰賽德克族文化產業的研究
  一、文化產業在Alang Snuwil
  二、不同力量交會下的「文化產業」
  三、「工作室」的成立
  四、「圖紋」意義的再詮釋
  五、「人」與「布」的對話︰「織布」作為女性的儀式
  六、織布與waya
  七、小結
第九章 轉化、交織與再創造:賽德克族的宗教變遷
  一、賽德克族的「宗教」:waya、lnglungan與utux
  二、春陽部落與教會
  三、基督長老教會︰「悔改的心」
  四、真耶穌會︰建構中的「聖靈」概念
  五、天主教會︰utux與創造神的結合
  六、當代靈恩運動︰意象與身體經驗
  七、小結
結論
  一、從「族群」到「傳統領域」
  二、從「交換」到「文化資產」

各章發表出處說明
參考書目
詞彙對照與說明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