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Principle of the Way" to "Structure of Things": The Investigation Process of Converting Tao to Technique in Japan since the Early Modern Times

Han Dongyu

  • PublishedOctober, 2020
  • Binding精裝 / 21*15 / 568pages / 單色(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
  • SeriesResearch in East Asian Civilizations-Studies in East Asian Civilizations Series 107
  • ISBN978-986-5452-26-1
  • GPN1010901050
  • Price NT$580

黑住真序
新版自序

【上篇 徂徠學派的人情基準與實務理性】

序 章 徂徠學發生的歷史前提與學派研究史考察
  第一節 「町」的意義
  第二節 兩種改革的背景分析
  第三節 關於徂徠學研究的學術史考察
第一章 徂徠學的思想「祖型」與理論「祖型」
  引 言
  第一節 徂徠學發生的個人背景
  第二節 徂徠學的「脫儒」性格
  第三節 關於徂徠學的理論「祖型」
第二章 徂徠的「脫儒」命題與方法
  引 言
  第一節 徂徠的命題與「脫儒」過程
  第二節 徂徠的方法論及其意義
第三章 徂徠經世論的自我矛盾
  引 言
  第一節 「徂徠經世學」理論上的自我矛盾
  第二節 關於徂徠理論內在矛盾的內容分析
第四章 太宰春臺的「人情物理」論與法家哲學的展開
  引 言
  第一節 「人情論」與春臺思想的「脫儒入法」
  第二節 原理的再建與「物理學」
  第三節 歷史觀與法家思想的展開
第五章 太宰春臺的經濟策與理論體系的自我矛盾
  引 言
  第一節 對世態的清醒洞察
  第二節 經濟制度的改革與「富國強兵」
  第三節 春臺理論中的自我矛盾
第六章 海保青陵與「日本近世新法家」的完成
  引 言
  第一節 徹底「合理主義」的登場
  第二節 「合理主義」的全面展開和「新法家」的最終形成
  第三節 對舊說的超越及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徂徠派經世學」之整體學術關聯

【下篇 化道為術的東亞傳統與近代理性】

第一章 法家的發生邏輯與理解方法
  引 言
  第一節 法家源出於道及其蟬蛻邏輯
  第二節 法家源出於儒及其揖別經緯
  第三節 道、儒、法的細部關聯與法家的政治學表達
  第四節 法家的宿命與百家的共同問題
第二章 荀子「性惡論」的政體改良指向
  引 言
  第一節 關於「天之就也」的本意
  第二節 關於「其性一也」的深意
  第三節 關於「聖王為師」的立意
第三章 前近代中日學界關於「制心」問題的討論
  引 言
  第一節 「以心制心」言說間的內在齟齬及其反論
  第二節 江戶日本學界的「以禮制心」說及其盲點
  第三節 盲點的發生邏輯與內外守恆
第四章 日本對「他者」的處理模式與「第一哲學」闕失
  引 言
  第一節 接受並相對化「他者」的標準和前提
  第二節 相對化哲學與日本的選擇性便利
  第三節 迎拒「他者」的利害導向與「第一哲學」的闕失
第五章 「化道為術」與日本哲學傳統
  引 言
  第一節 日本對中華哲學的取捨傳統
  第二節 「化道為術」的轉換手法與內置邏輯
  第三節 「化道為術」的實踐效果與反思
第六章 日本近代史觀對「仁」的次位安置
  引 言
  第一節 對朱熹歷史觀的導入與驅逐
  第二節 歷史觀念中尚實的哲學傳統
  第三節 「仁」與「革命」標準的歧義
  第四節 江戶時代的價值取向與歷史觀
  第五節 餘下的思索
終 章 德川幕府後期日本財政改革的正當性悖論
  引 言
  第一節 天保改革的出臺背景、內容與評價
  第二節 複雜的改革事態及其正當性悖論
  第三節 內部突圍與外部催迫的偕動
  第四節 餘論

【散論】

遲來而未晚
從「脫儒入法」到「脫亞入歐」
也說「儒家社會主義共和國」
初版後記
新版後記
參考文獻
日本「國」(近世)「縣」(現代)對照圖
日本近世年號索引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