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 Fu-kuan and His Philosophy in East Asian Confucianism (Revised Version)

Chun-chieh Huang

本書為了表彰徐復觀在二十世紀儒學史上的代表性與特殊性,將徐復觀和他的思想,放在二十世紀中國儒學史以及東亞思想史的廣袤視野中加以分析,並與他的思想論敵胡適、傅斯年互作比較,也與他的儒學同志唐君毅、牟宗三對勘,既觀其同調,又論其異趣。此外亦將徐復觀思想與日本福澤諭吉及澀澤榮一的思想相互參較,以觀察徐復觀思想的「中國特質」,檢驗傳統中國文化以及他自己早年的農村經驗在他的生命中所刻劃的印記。

黃俊傑

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博士。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及日本關西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新加坡儒家倫理小組顧問、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2008-2017)。現任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學術諮詢委員。近年獲得學術榮譽:教育部國家講座(2013)、教育部學術獎(2011)、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通識教育終身貢獻榮譽獎」(2011)、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2010)。著有《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大出版中心,2006,韓譯本2011由成均館大學校出版部出版,日譯本2014由ぺりかん社出版)、《東アジア思想交流史──中國‧日本‧台灣を中心として》(藤井倫明等譯)(岩波書店,2013)、《東亞儒家人文精神》(臺大出版中心,2016)、《思想史視野中的東亞》(臺大出版中心,2016,日譯本2018由風響社出版)、《東亞儒家仁學史論》(臺大出版中心,2017)、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Transcript Verlag, 2010)、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4)、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V&R Unipress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015)等書。

個人首頁:http://huang.cc.ntu.edu.tw

增訂新版序
自序
第一章 思想史家徐復觀:思想史方法論及其實踐
  一、引言
  二、徐復觀的精神風貌及其學術
  三、整體論的研究方法及其實踐:與傅斯年比較
  四、比較觀點下的中國思想史研究
  五、結論
第二章 傳統中國文化的回顧與展望(I):20世紀中國思想史脈絡中的徐復觀
  一、引言
  二、徐復觀對中國文化的解釋:與錢穆、唐君毅、牟宗三比較
  三、徐復觀的中國文化觀及其歷史脈絡:與胡適比較
  四、結論
第三章 傳統中國文化的回顧與展望(II):20世紀日本與臺灣脈絡中的徐復觀
  一、引言
  二、徐復觀對未來中國理想圖像的勾勒與自我定位:與澀澤榮一比較
  三、戰後臺灣經驗脈絡中徐復觀的「儒家民主政治」論
  四、結論
第四章 中國文化創新的參照系統(I):徐復觀對西方近代文化的評論
  一、引言
  二、徐復觀對西方近代文化與思想的批判
  三、從東亞近代知識界看徐復觀的西方近代文化觀:與福澤諭吉及胡適比較
  四、徐復觀與20世紀中國新儒家學者論西方近代文化:與唐君毅及牟宗三比較
  五、結論
第五章 中國文化創新的參照系統(II):徐復觀對日本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評論
  一、引言
  二、20世紀初葉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日本
  三、徐復觀對日本的評論及其參考架構
  四、徐復觀的日本評論之特殊性:與當時新聞媒體意見的比較
  五、結論
第六章 古典儒學與中國文化的創新:徐復觀的新詮釋
  一、引言
  二、徐復觀對古典儒學的新解釋:以「憂患意識」為中心
  三、徐復觀的詮釋學方法:與唐君毅比較
  四、作為政治學的詮釋學:徐復觀與儒家思想的互為創造性
  五、結論
第七章 結論

附錄一 徐復觀著作所見日本人名及其評論表
附錄二 徐復觀著作所見日本論著及其評論表
附錄三 日本友人致徐復觀書信資料表
附錄四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中的方法論立場及其創見
附錄五 本書日譯版序
引用書目
中日文論著
英文論著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誌謝

增訂新版序

這部書的中文初版於2009年11月由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至今已經九易寒暑。目前本書已有法文譯本(Diana Arghirescu & Ting-sheng Lin trans., Xu Fuguan et sa pensée dans le contexte du confucianisme de l’Asie de l’Est, Quebec: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Laval, 2015)、日文譯本(緒形康譯:《儒教と革命の間──東アジアの徐復観》,福岡:集広舎,2018年3月),及英文譯本(Diana Arghirescu trans., Xu Fuguan in the Context of 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forthcoming)。法文譯本係根據本書初版譯出,但日文譯本及英譯本則是根據增訂新版所譯。我非常感謝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Diana Arghirescu教授與日本神戶大學緒形康教授,他們和我一樣對徐復觀先生充滿了無限的敬意,他們的努力使英文、法文與日文的廣大讀友,對徐先生的人格與思想,獲得進一步的瞭解,我衷心感謝。

本書初版發行至今九年間,國內外學術界有關徐復觀研究的論著增加很多,我自己對本書的章節安排與論述內容,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這次增訂新版改寫的過程中,我盡量參考並吸納近年來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改訂幅度較大的部分如下:中文原版的第1章較為簡短,我將這一章與原版的第2章合併為增訂新版的第1章。中文原版的第3章份量太大,為減輕讀者的負擔,並突顯論述的要旨,我將原版第3章拆解為兩章:第2章在20世紀中國思想史脈絡中,析論徐復觀對中國文化的解釋及其特色;第3章在20世紀日本與戰後臺灣經驗的脈絡中,論述徐復觀的中國文化觀及其自我定位。最後,在修訂第7章「結論」時,我以「健動精神」一詞總括徐先生的人格特質與思想風格,以「人文主義」一詞,總攝徐先生的生命目標與思想方向。我也以「脈絡化」(contextualization)這個字,形容徐先生的中國思想史研究方法。

這次大幅增刪修訂本書完成之日,上距1967年12月22日晚上初謁徐先生,竟正好是五十年前的同一天,我也早已過了「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年。七十星霜容易過,「殘歲無端動別情」(先師蕭公權先生詩),時光流逝之無情,誠可敬、可畏、可嘆也!半世紀以來,世局劇變,輿圖換稿,隨著中國之再起與亞洲之復興,國際秩序已從戰後單極主導的舊格局,邁向21世紀多極並立新世界的形成之路。世事如棋,白雲蒼狗,歷史的變遷從不因為人的感嘆而停下腳步。

徐先生畢生治學對太史公司馬遷常懷無限景仰欽遲之心,他晚年以萬鈞筆力所撰寫的〈論《史記》〉大作,文長8萬餘字,深扣太史公「歷史的心魂」,闡揚太史公史學弘揚孔子修《春秋》以「史的審判」取代「神的審判」之精神,全文勝義紛披,發人深省,論太史公史學最為精審、最扣人心弦!在修訂本書之際,我深深感受徐先生的精神生命,從他留下的文字之間,對我所發出的召喚。

在21世紀人類歷史的狂流之中,徐復觀先生為後世所留下的學術遺產,將與時俱進召喚知識分子,起而重訪徐先生所開啟的那一個落英繽紛的思想世界,其中與21世紀世局關係最為重大、影響最為深遠的,當是徐先生所提出的「儒家民主政治」的願景,這個新願景也是20世紀中國「當代新儒家」心中念茲在茲的巨大課題。近年來知識界有所謂「政治儒學」與「心性儒學」的提法,有時不免將兩種版本的儒學,視為光譜之兩端而失之二分。但是,從「儒家整體規劃」(用余英時先生語)的立場來看,「心性儒學」是「政治儒學」的基礎,兩者不可分亦不能分。徐先生的儒學研究論著,一再啟示我們:「修己以敬」正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基礎。是的,「自我的轉化」正是「世界的轉化」的基礎與起點!我祈願經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使這一項儒門通義,成為未來人類共許之價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