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erene and Farsighted Educator: An Oral History of President Sun Chen

Sun Chen

  • PublishedJune, 2016
  • Binding精裝 / 23*17 / 352pages / 部分彩色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About NTU-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chool history
  • ISBN978-986-350-161-9
  • GPN1010500787
  • Price NT$550
  • Paper Books San Min Books / wunan / books.com.tw / National Books / iRead / eslite / TAAZE /

我不敢說自己仍是一個好學者,卻是規規矩矩的念書人,節制自己,尊重別人,我看大家都是平等的,不敢瞧不起人。
                                                                                                                                                           ——孫震



以《論語》「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與《聖經》「在小事上盡忠心」自惕自勵的孫震教授,於人生各個不同的階段上均盡心盡力。1984年,孫教授以首位校友身分出任臺大校長,適逢臺灣解嚴前後、民主運動澎湃洶湧,他以包容態度面對學生運動,堅定導引社會與校園朝向民主開放的方向發展。1993年擔任國防部長期間,又以人文思想推動軍事體系改革,有「溫和的改革者」之稱。

公務之餘,孫教授更勤於研讀、筆耕不輟。曾經橫跨臺灣「學政軍界」的特殊經歷,未曾在他身上留下一絲驕奢傲氣,所增添的只是他生命的豐富厚度,早期倡議「富而好禮」,近年結合同道,推廣企業倫理教育,期望建立一個崇尚倫理、文化豐盛的社會。

孫震,國內著名經濟學者,1934年生於山東省平度縣。長期任教於臺灣大學經濟學系,1984年出任臺大校長,1993年轉任國防部部長,後歷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元智大學管理學院遠東經濟講座教授、臺大校友會總會理事長暨校友會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著有《總體經濟理論》、《邁向富而好禮的社會》、《臺灣經濟自由化的歷程》、《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全球經濟與傳統儒學》、《世界經濟走向何方?點亮儒學的明燈!》、《儒家思想的現代使命:永續發展的智慧》等多部作品。

序 楊泮池
相片集

〔口述篇〕
第一部 往事歷歷
流離年少
回首向學路
  遙憶師恩

第二部 經世致用
  學思歷程
  借調政府機關
  臺大半生緣
  國防文人部長
  跨界董事長

第三部 鎏銀歲月
  退而不休
  高等教育之思辨
  克己復禮為仁
  此心安處是吾家


〔文獻篇〕
一、剪報‧書信資料
臺大校長時期
國防部長時期
工研院董事長時期
二、國立臺灣大學發展構想(1986年2月14日)
三、孫震校長任內收回臺大校地公文
四、孫震校長臺大校長任內重要興革
五、當前國防施政的理念(孫震部長蒞臨三軍大學講話)

〔附錄篇〕
一、孫震校長重要生平記事
二、默默無聲的支持──訪校長夫人(孫李鳳雀女士)
三、〈訝然‧慼然‧釋然──喜見孫震校長繼續留任〉(葉慶炳教授文)



楊泮池(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國立臺灣大學(臺大)前身為日治時期之「臺北帝國大學」,自1928年成立,迄今已88年。歷經二次世界大戰洗禮,挺立至今的校舍仍留有浴火的痕跡。

1945年日本投降、臺灣光復,同年11月15日中華民國政府完成接收,改制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首任校長由羅宗洛先生擔任。爾後歷經陸志鴻校長、莊長恭校長、傅斯年校長、沈剛伯校長(代理)、錢思亮校長、閻振興校長與虞兆中校長的努力經營,臺大成為臺灣最完備也最優秀的綜合型大學,不僅學術研究成果豐碩,臺大校風自由開放,尊重學術自主與獨立,對社會議題的態度也成為針貶政府施政的指標。

孫震校長於1984年繼虞兆中校長之後,出任臺大第八任校長,是第一位臺大校友擔任母校校長,也是臺大第一位出身經濟學背景的校長,孫校長自稱他是「made in臺大」,並以出任母校校長為他一生最大的榮耀。

孫校長以儒學思想為處事中心,態度謙和;更有經濟學家的細心觀察與審慎思考。於九年臺大校長任內,不僅為臺大朝研究型大學方向精進擘劃,更落實各項興革,陸續完成有:收購學校預定地、收回出借校產以增加校園容納量與完整性,籌設新院系所與各種研究中心以提升研究能量,興建校舍以供師生研究學習之需,確定不合作興建國宅政策,確認霧社山地農場溪頭實驗林產權以保留珍貴林相,成立國際學術合作聯絡中心(今改名「國際事務處」)提升國際學術交流,設置推廣教育中心增進教育普及,創辦教職員健康檢查、辦理職員在職進修、創辦新進教師茶會等等。可謂今日臺大的形貌,至孫校長任內,始成為一個完整的「圓」,提供日後各項學術研究深耕與躍進的完備基礎,更透過國際學術交流,帶領臺大走向國際社會。

從年少歷經戰爭離亂的辛苦,勤奮向學至後來擔任各項公職,無私無我日夜付出,孫校長娓娓述來,引人入勝。孫校長收回臺大校產時,折衝樽俎的智慧與勇氣令人讚嘆,對於身為臺大校長應具備哪些眼光與思考,尤其在動盪的時代,除了智慧,更需要冷靜與節制。1987年臺灣解嚴,整個社會面臨劇烈的轉變。身為一校之長,且是動見觀瞻的臺大校長,應如何處遇才能導引校園、社會國家走上更好的方向?是極艱難的課題。孫校長面對艱鉅,以包容的心,不卑不亢的態度,穩住舵,堅定地朝學術自由自主,且平和導引臺大與臺灣社會朝更民主自由、開放的方向前進。其中所承受的壓力非短短數語所能形容,也難怪葉慶炳教授形容他「髮因臺大白,淚為國家流」了。

1993年,孫校長開創臺大「校長遴選」制,確立校園民主典範後,改任中華民國第十九任國防部長,以人文思想推動軍事體系改革,而有「溫和的改革者」之稱。其後,擔任工研院董事長,仍以其謙和態度推動各項事務。近年來,孫校長退而不休,曾擔任臺大校友會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並積極推動他早期倡議的「富而好禮」社會,推廣企業倫理教育,期望建立一個崇尚倫理、文化豐盛的社會。

孫校長向以《論語》「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與《聖經》「在小事上盡忠心」自惕自勵,在各個不同的職位與階段均盡心盡力,卻謙虛地感恩:「如果沒有臺灣大學,就沒有我,也沒有我所有的成就,所以我的一生要奉獻給臺灣大學……。」其無私、誠信與以禮義為質的深廣底蘊,正是我們整個社會所需要的。我們很感謝孫校長將他的種種寶貴經歷與特殊卓著的人格光輝以口述歷史的方式,清晰明白的傳留給了繼續成長的臺大與臺灣社會,使他潤物無聲的影響,更加深遠,日益緜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