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spora and Border-crossing: Intellectuals Moving across the Strait

Huang Yingche

「在漂泊中展開人生,在越境中發現認同」

穿梭於中國、日本、臺灣三地的文化人,
在帝國與殖民地、祖國與家鄉之間,不斷改造身份認同。
本書跟隨他們生命中的流離顛簸,
從文化脈絡中探究屬於臺灣的離散與漂泊、入境與越境的複雜歷史經驗。



「在漂泊中展開人生,在越境中發現認同」,是本書所討論的人物的人生經驗。這些人物的活動舞臺的地理空間,在日本、臺灣、中國東北、華北、香港等地,不受一地所侷限。在歷史機緣中,他們或是離開臺灣然後返回,或者短暫來臺客死異鄉,或是再度啟程,或是在殖民地展開其事業,爾後隨著敗戰遣返母國。各自的人生,雖然不一定交會,但也共同呈現了重層的時代紋理中的某些共性。他們在漂泊中展開人生、展開跨境的軌跡,在人生軌跡的移動中,在與各種他者遭逢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身分認同的多元性。這些在個別人物身上呈現的認同形成的多元路徑,鑲嵌在近代臺灣的重層的歷史發展中。

本書分為四個單元,「故鄉與他鄉」、「文本越境‧意義再製」、「國家重建與文化葛藤」,以及「不在場的後殖民狀況」。在「故鄉與他鄉」內,分別以橫跨戰前與戰後的文化人張深切與楊基振的人生軌跡,透過他們帶有個人性質史料的自傳作品與日記,從個體的角度反照時代的變遷。「文本越境‧意義再製」則以魯迅的〈藤野先生〉與陶晶孫的〈淡水河心中〉兩個文本在戰後臺灣的登場,呈現戰後臺灣的存在,並透過文本流通與意義生產過程突顯出歷史與文化之糾結。在「國家重建與文化葛藤」單元中,分別討論許壽裳戰後來臺主持臺灣省編譯館時,其具體的工作背後所具有的思想,以及其所挪用與延續的日治時代的臺灣研究業績。最後在「不在場的後殖民狀況」,則以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的閱讀與分析,藉由施叔青在小說中重建的香港史中的性別、殖民與慾望的交織,以及小說作者的在場與不在場,作為同樣有著殖民經驗的臺灣與之相互參照。


【專家推薦】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李有成(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施   淑(淡江大學名譽教授)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陳培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廖炳惠(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文學系講座教授)

聯合推薦


二十世紀東亞紛擾動盪,穿梭中國、日本、臺灣三地的文化人面臨各種政治勢力的角力,也必須不斷改造身分、文化與政治認同的關係。作者黃英哲教授旅居日本多年,專治中日文學交流史,對戰後臺灣的文化轉型尤其有精深研究,治學有日本式的細膩認真,又不乏個人丰采,筆下人物的哀樂歌哭觸動了我們,讓我們從中看到生命的不得已與韌性;而他處理的時代如此錯綜複雜,尤其見證其個人歷史關懷的深刻與周延。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黃英哲

日本立命館大學文學博士,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者。現任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教授、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臺灣‧中國‧日本文化交流史、臺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主要著作專著有《台灣文化再構築1945-1947的光和影:魯迅思想受容的走向》(日文,1999)、《「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2007)。合著有《記憶台灣:與帝國的相剋》(日文,2005)、《文本跨界:東亞文化文學研究新嘗試》(日文,2008)等。主編有《許壽裳臺灣時代文集》(2010)、《許壽裳遺稿》(共四卷,2011)等。

目次

序:漂泊中展開人生,越境中發現認同/王德威

序章

故鄉與他鄉

第一章 張深切的政治與文學:自傳作品所呈現的人生軌跡
一、張深切在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中之定位
二、關於民族意識之覺醒
三、「臺灣自治協會」時期
四、「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時期
五、戲劇活動與政治運動
六、「臺灣文藝聯盟」時代
七、《中國文藝》時代
八、返臺與歸隱
九、結語

第二章 楊基振及其時代:從日記看一位臺灣知識分子從戰前到戰後的心理轉變
一、楊基振與他的時代
(一)學生時期
(二)滿鐵時期
(三)華北時期
(四)歸臺後
二、日記的歷史書寫
(一)戰時華北地區臺灣人的交往圖譜與生活景象
(二)戰爭時局的認知情形與戰後經濟的動蕩
(三)日本敗戰後華北國軍、八路軍與日本軍的角力關係
(四)戰後旅居大陸臺灣人的財產問題與歸臺經過
(五)「光復」後的臺灣諸般世態:二二八事件前後
三、結語:戰前到戰後——一位臺灣知識分子的心理構造轉變


文本越境‧意義再製

第三章 〈藤野先生〉到臺灣:戰後初期「中日友好」的符碼
一、前言
二、魯迅的臺灣傳播
三、關於日文雜誌《新聲》月刊
四、「友好的象徵」:節譯版的〈藤野先生〉
五、結語

第四章 跨界者的跨界與虛構:陶晶孫小說〈淡水河心中〉顯現的戰後臺灣社會像
一、前言
二、從一件殉情事件談起
三、臺灣時代的陶晶孫(1946-1950)
四、致命的吸引力:當臺灣女子邂逅大陸男子
五、戰後臺灣社會像書寫:〈淡水河心中〉
六、結語
附錄、陶晶孫〈淡水河心中〉(〈淡水河殉情〉)


國家重建與文化葛藤

第五章 國民性改造的構想:許壽裳與臺灣,1946-1948

一、前言
二、許壽裳的赴臺
三、許壽裳與臺灣省編譯館
四、許壽裳與臺灣文化協進會
五、許壽裳與臺灣的魯迅傳播
六、結語:許壽裳與臺灣大學

第六章 歷史斷裂中的延續:許壽裳與戰後臺灣研究的展開
一、前言
二、許壽裳與臺灣省編譯館臺灣研究組之設立
三、臺灣省編譯館臺灣研究組的工作內容與成果
四、臺灣省編譯館撤廢後臺灣研究組人員的去向
五、結語


不在場的後殖民狀況

第七章 香港文學或是臺灣文學:論施叔青《香港三部曲》

一、前言
二、異鄉客的香港史:城市地圖的銘刻
三、「日不落國」的殖民幻影:施叔青的後殖民寫作策略
四、文學史的位置:臺灣?香港?
五、結語

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序:漂泊中展開人生,越境中發現認同(摘錄)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二十世紀東亞紛擾動蕩,中國、日本和臺灣的關係尤其錯綜複雜。1945年8月第二次中日戰爭結束,臺灣經過半世紀日本殖民統治,重回中國懷抱。但臺灣的回歸只是世紀中期另一波東亞政治史的序曲。國共内戰,二二八事件,以及國民黨政權撤守臺灣必須在更大的歷史脈絡裏理解。從東西冷戰到包括美軍駐日,從韓戰到中共與蘇聯的分合,無不牽一髮而動全身。

在這個時代裡的中國人——或曰華人——如何找尋定位,因此成爲艱難的挑戰。所謂定位,不僅限於國籍認同和意識形態的歸屬,也包括社會關係的重整,文化脈絡的清理,以及自我主體的安頓。更重要的,因爲時代動亂,許多人投入流亡、漂泊和越境的境況,做出種種無奈或隨機選擇。這些選擇不再能以簡單政治論述歸納,而必須由識者以豐富的史料,有情的眼光做出細膩描述。

《漂泊與越境》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作者黃英哲教授是旅日多年的知名學者,目前任教愛知大學。黃教授專治中日文學交流史,對戰後臺灣的文化轉型尤其有精深研究。專書《「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堪稱臺灣史的第一本有關戰後文化重建的專著。黃教授根據大量一手資料,探討戰後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對教育制度、國語政策、文化傳播的種種措施,並思考因此產生的社會反應及政治後果。戰後臺灣夾處在殖民現代性、民族主義、以及本土情懷之間,確是探討後殖民現象的重要教材,更不論隨之而來的國共内戰,以及一九四九年的大分裂。

《「去日本化」「再中國化」》從制度史面觀察臺灣在二十世紀中期的文化轉型,《漂泊與跨境》則更進一步,扣問置身其間的個人何去何從。當此之際,曾經奔赴祖國的臺灣子弟有了不如歸去的感嘆;三十年代的左翼同路者竟輾轉來到國民黨最後據點;留日的中國知識分子在島上經歷一場或去或留的鬥爭;有待遣返的日本人卑屈地為戰後中日關係裝點門面。這些文化人的經歷有的驚心動魄,有的不堪聞問。他們以各種文本——自傳或日記,小説、戲劇或雜誌——留下珍貴記錄。一個甲子之後讀來,在在要讓讀者感嘆世事多艱,個人生命的流離顛簸,紙上文章哪裏可以道盡?

《漂泊與越境》共分爲四輯,「故鄉與他鄉」、「文本越境‧意義再製」、「國家重建與文化葛藤」,以及「不在場的後殖民狀況」,以個案方式描述這段期間文化人的歷程。「故鄉與他鄉」介紹深受五四洗禮的張深切在大陸的啓蒙、革命歷險,以及戰後回歸臺灣,重起爐灶的過程。與張相對的則是較不知名的楊基振。楊在日本接受教育,之後赴滿洲國工作,戰後曾滯留華北,最後返臺。正因為楊不屬於文化圈,他在東北華北所見所聞才更爲彌足珍貴。張楊以臺灣人的背景闖蕩中國大陸,他們的身分——臺灣人,日本人,中國人——每每成爲焦點,也為此付出重大代價。然而峰迴路轉,張深切回臺後成爲臺灣戰後話劇電影業的先驅,楊基振更投身臺灣民主運動,與自由主義理想共相始終!這樣的轉折,應是黃教授著墨致敬的所在。

「文本越境‧意義再製」是本書最耐人尋味的部分。黃教授以魯迅名篇〈藤野先生〉與陶晶孫的日文創作〈淡水河心中〉兩個文本,討論語言翻譯、文本流通、與意義生產過程的糾結。終戰初期,待遣返日僑發行雜誌《新聲》,選刊〈藤野先生〉,重新打造日中關係。唯此作以摘錄形式發表,文本的刪節編輯意外引發如何詮釋魯迅——以及如何詮釋魯迅投射出的中日歷史經驗——的路線之爭。〈淡水河心中〉則是由彼時任職臺大醫學院的陶晶孫根據一樁殉情案寫成。陶在日本成長接受教育,三〇年代曾是左聯成員,戰後來臺,未幾因白色恐怖威脅重返日本。〈淡水河心中〉所取材的殉情新聞在五〇年代初轟動一時,陶的改寫有意無意間引發官民、族群、性別、語言、媒體重重權力關係運作。戰後臺灣社會文化的複雜度亦由此可見一斑。

「國家重建與文化葛藤」的焦點是五四文化人許壽裳。許爲魯迅摯友,戰後應陳儀之邀來臺參與文化重建,主持臺灣省編譯館。許的任務為「去日本化」、「再中國化」,事實卻遠較此複雜。許早年留日,深諳日本近代學術成績,因此在編譯館任内留用日籍學者,延續了日治時期臺灣研究傳統。除此,許呼應魯迅精神,將戰後重建工程導向魯迅所謂批判的中國國民性改造,因此與官方意識形態產生嫌隙。許壽裳在一九四八年因他殺而客死異鄉,他在臺灣的工作也功虧一簣;他所示範的兼容並蓄的精神,求諸今日,反而不可復得。

本文最後一輯「不在場的後殖民狀況」分析施叔青寫於香港回歸前的《香港三部曲》。與前三輯相比,本輯在歷史時間與文本選擇上可能稍顯突兀。黃教授的用意應是借此喻比,以香港殖民故事以及作者游離歷史、文本内外的立場,對照臺灣的殖民經驗。香港的故事完而不了,是否正投射臺灣的故事也是仍待繼續?從殖民到後殖民,千絲萬縷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凡此都需要論者以更包容的態度,更細膩的批判方法來面對。

《漂泊與跨境》投射的空間格局極爲繁複。帝國與殖民地,祖國與家鄉,國民黨與共產黨,世界冷戰布局與東亞地區嬗變此起彼落。穿梭中國、日本、臺灣三地的文化人面臨各種政治勢力的角力,也必須不斷改造身分、文化與政治認同的關係。黃教授無意迎合時髦的後殖民、再殖民理論,也不汲汲於轉型正義口號。他理解離散與漂泊所帶來的創傷,但更認爲這一課題不必局限在控訴或撇清的無盡循環裡。在檢視歷史暴力的同時,他思考「人生實難,大道多歧」的意義,從而理解越是亂世,越有思辨文化建設的迫切性。無論左派還是右派,親中、親日還是親臺,都必須從文化脈絡中理解並反省自己——與他者——的執著與盲點。用黃教授的話來説,大變動「同時也是文化重組與再生產的時代,從語言的多樣性、文化的混雜性,乃至翻譯著作的多版本」都帶來新難題,也帶來新的契機。張深切、楊基振的大陸去來,許壽裳、陶晶孫的臺灣經驗,無不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