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ructure of Chu Hsi's Thou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

Michiaki FUJII

本書所收之各章論文,乃筆者針對朱熹思想中,歷來學者所持見解、詮釋多有出入之重要概念,諸如「誠」、「理」、「知」、「心」等,盡可能就朱熹之著作,依據朱熹本人之思考模式、思維邏輯而來加以分析、檢討之,試圖闡明朱熹思想世界之真貌,以及朱熹思想之整體結構性。透過本書之探討、分析所描繪出的朱熹思想世界之樣貌,其顯然並非一以外在「靜態式」之「理」為基礎而建構出的思想;而是一以內在「動態式」之「理」為基礎而開展出的思想。也就是說,對朱熹而言,這世界的所有自然現象以及道德行為,原原本本係內在之「理」活潑潑地發露、開展,且朱熹思想之存在論、心性論、工夫論等,無一不是以此一動態式之「理」為基礎而建構出的。

藤井倫明

1971年生,日本愛知縣田原人。愛知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國語科(東洋學專攻)畢業(1994),九州大學文學院中國學研究科(中國哲學史專攻)碩士(1997)、博士(2003)。曾任日本久留米工業高等專門學校兼任講師、立德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助理教授,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宋明理學、日本儒學、中日思想比較。著有《宋代道学における聖人観の研究》(2003,博士論文),以及〈宋代道學における聖人觀の本質─道學的『無』の意味するもの─〉(2002)、〈「誠」在日本的變貌 ─從朱子之「誠」與山鹿素行之「誠」談起─〉(2008)等宋明理學、日本儒學相關學術論文十數篇。

【目次】

序言
導論 

第一章 宋代理學中「真實無妄」之「誠」析論
緒 論
第一節 宋代理學中「誠」之定義
第二節 「真」與「假」
第三節 「天理」之保證與內外合一
第四節 自然之「誠」與人為之「信」
結 語

第二章 從凡夫到聖人—理學工夫論之本質
緒 論
第一節 「工夫」之意義
第二節 「工夫」與意識
第三節  聖人之境界與「工夫」之消滅
結 語

第三章 流行之「理」—朱子之「理」的再檢討
緒 論
第一節 朱熹相關文獻中的「理之流行」實例
第二節 理(性)之發見、顯現—「理之流行」的基本意義
第三節 性到情—「理之流行」的具體模式
第四節 一理(全體)與萬理、萬情 —「理之流行」的具體結構
第五節 人與物(天地自然)—「理之流行」的不同面貌
結 語

第四章 朱子倫理學說的道德成立性結構 —以「理」之展現為探討中心
緒 論
第一節 當代學者的朱子道德倫理說理解
第二節 朱子思想中道德所以成立的理論結構
結 語

第五章 朱熹「格物致知」說的工夫論進路詮釋
緒 論
第一節 完整之「知」
第二節 「格物」與「致知」的關係
第三節 從「致知」到「誠意」
結 語

第六章 朱熹思想中的「心」—「心統性情」析論
緒 論
第一節 「心」與「性」
第二節 「性」與「情」
第三節 「心」與「性、情」—「心統性情」之真義
第四節 「心」之真相 —「所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知覺」、「明德」
結 語

結 論──朱熹思想之整體結構
第一節 朱熹思想之存在論結構
第二節 朱熹思想之心性論結構
第三節 朱熹思想之工夫論結構

【附錄一】朱子學的諸相 ─以「理」之解釋為考察中心
緒 論
第一節 日本學界對朱子之「理」的解釋
第二節 中文學界對朱子之「理」的解釋
第三節 朱子之「理」的性質

【附錄二】當代日本朱子學研究活動與未來課題
緒 論
第一節 唐宋間之變革與宋代思潮
第二節 宋代思想研究之代表性論著
第三節 最近之研究動向
第四節 今後朱子學研究之課題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名詞.概念索引

 

序言

筆者從進入研究所就讀以來,一直持續研究宋代道學家(周子、張子、二程子、朱子)之思想,其中尤其關注彼等之聖人觀,而此一議題的研究成果就是筆者的博士論文《宋代道學における聖人觀の研究》(日本九州大學文學部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中國哲學史專攻,2003年3月)。在博士論文中,筆者處理朱熹思想的分量並不多。之所以如此,乃因當初筆者認為學界對朱熹思想、學說之研究已經相當充分,故朱熹之思想、學說的內容、特色按理說應該已經都被研究得相當透徹,或許已經沒有另外重新分析、檢討的必要性。但日後筆者隨著研究的持續進行,逐漸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歷來前輩學者對朱熹思想、學說的理解、詮釋各有不同,截至今日仍有許多尚未獲得學界共識之處。復加筆者原先以為自己已然理清的朱熹思想中的諸多概念,在不斷閱讀朱熹思想之相關文獻的過程中,越發覺察自身對朱熹思想之理解恐怕有其修正之必要。因此,研究所畢業之後,筆者決定將研究對象集中於朱子個人的思想、學說,試圖儘量整合性地闡明其思想結構,而本書即是筆者近五年內,有關朱熹思想研究之成果集結。 自不待言地,朱熹思想的核心部分就在其所謂的「理」性)。因此,筆者研究的最大關注點,也在思考應該如何理 解、詮釋朱熹思想中的「理」這一概念,此即本書書名題為〈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之理由所在。

而一般論及朱熹思想或朱子學中「理」,腦海中往往會浮現所謂:「嚴格地限制、控制人類行為的外在規範」,甚至是「死板的道理」的這種印象。在真實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朱子學的「理」確實曾被如此理解,又「理」也確實發揮了所謂嚴格地限制、控制人的這一外在規範性作用,此乃吾人無法否定、不爭之事實。然雖如此,若根據朱熹本人之著作中的言論來看,朱熹自己所思考、感受到的「理」,似乎不是後人一般 印象中的那種「死板」的概念。朱熹將「鳶飛而戾於天,魚之躍而出於淵」這種自然界的、活生生的現象,視為「理」之展現、開展,同時也將人類的「道德行為」理解為是人類本身所含具的「理」,亦即「性」的發現、顯露。對朱熹而言,「理」並不是從外在「靜態式」地控制萬事、萬物的存在,而 是從內在「動態式」地開展、展現自我的存在。

因此,筆者認為:朱熹思想中的「理」,應該是與一般刻版印象不同的、更加生動的、「活潑潑」的概念。故筆者於本書中,將歷來被過度限定為是靜態性、規範性概念的「理」,儘量依據朱熹個人的思考脈絡,並回歸到朱熹本人的思維世界中,對之重新加以檢討並試圖定義之。

乍見之下,本書或許有點過度強調「理」的生動性面向,但筆者相信藉由探討一系列與「理」相關的朱子學諸多概念,本書對朱熹之「理」所展開的闡述與理解,其方向基本上大致無誤。今本書有機會以中文版形式問世,除了是諸多因緣的具足,更有賴諸多師長、友朋的提攜。 1998年11月,筆者首次踏上臺灣這塊土地,當時還是日本九州大學中國哲學研究科博士班三年級的學生,然時光飛逝,到2011年的今天,筆者來臺已邁入第十二個年頭。回想當初,筆者承蒙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林慶彰教授推薦,獲得臺灣漢學研究中心獎助,以訪問學員身分而獲得在臺研究的機會。十個月的訪問期間結束後,又再次有賴林慶彰老師推薦,而幸運地成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的訪問研究學員,故得以續留臺灣,持續個人研究,並與臺灣以及當時來臺訪問的各國學者交流。在漢學研究中心與中央研究院的優良研究環境下,筆者得以專心研究並順利完成博士論文的撰寫,日後更有幸獲得在臺任教之機會,這一切都要感謝能來臺灣訪問研究、能持續留在臺灣的這一善因緣。因此,筆者衷心感激當初引薦筆者來臺訪問研究的林慶彰老師,也非常感恩溫暖熱忱的臺灣學界當時願意敞開大門,接納仍是研究生、默默無聞的筆者。回想來臺至今,一路受到許多師長、友朋的支持與提攜。

除上述林慶彰老師以外,楊儒賓、黃文吉、王開府、蔡廷吉等諸位老師,係筆者在日本九州大學大學院(研究所)就讀時,就有幸認識的師長,而筆者來臺後,於公於私皆常受其指引、照顧,屢獲支持,筆者由衷感激。而黃俊傑、潘朝陽、楊祖漢、徐興慶、佐藤將之、張崑將等諸位老師,則始終不吝給予筆者指導與鼓勵、提攜,更不嫌棄筆者當時中文尚無法流利表達,卻仍不斷提供筆者於各種學術研討會發表的機會,使筆者有機會在臺灣、日本、韓國學界磨練,廣泛聽取各方前輩學者之高見,修正研究所得。本書所收諸論文,其大半皆是在獲得此種發表機會後,將當時之研究成果撰寫成文,於會議上口頭發表後則進一步修正初稿,繼而投稿至各學術期刊的專論,筆者誠摯感謝上述諸位老師的關心與愛護。而前九州大學文學部部長柴田篤教授,乃筆者就讀九州大學大學院碩、博士課程以來的指導教授,無論是九州大學大學院在學期間,甚至是筆者來臺研究乃至任教後,在學術、就業或生活各方面,柴田師皆隨時隨地、不厭其煩地給予適切的指導,始終一貫真誠、溫暖地守護筆者夫妻二人。

另外,九州大學名譽教授町田三郎老師、長崎大學教授連清吉老師,自筆者 進入九州大學大學院就讀以來,便一路勉勵筆者至今,若無兩位老師的提點與鼓勵,筆者恐怕無法真正覺察並認同身為日本人的自己,留在臺灣從事教學、研究與學術交流工作的真義為何,感謝兩位老師一路不離不棄的扶持。總言之,若無上述諸位師長、友朋持續的指導、賜教與支持、提攜,淺學非才如筆 者,恐怕很難以中文撰寫成本書。謹藉此出書機會,表達筆者由衷之謝忱。 又筆者曾於2009年1月至2月期間,承蒙黃俊傑老師推薦,得以前往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進行短期訪問研究。訪問研究期間,由於可以自由利用臺大圖書館之豐富藏書,復加高等研究院提供非常良善的研究環境,筆者開始修訂近年研究成果,著手準備本書的出版工作,故書堪稱是筆者在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研究的研究成果。再次衷心感謝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黃俊傑教授,使筆者有機會前往該院訪問研究,並使本書有機會在臺大出版中心出版。 另外,本書所收錄之各篇論文,基本上皆先於國際學術研討會進行口頭發表,會後再經修改,進而投稿、獲准刊登於各學術期刊,此次再集結成冊交付臺大出版中心審查出版。因此,從單篇論文的發表、刊載,到本書的出版,其間各階段皆有賴諸位論文評論人與匿名審查委員細心評論、審閱,提供諸多寶貴意見,以利筆者修正研究所得,今謹一併深致謝忱。 又,感謝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陳威瑨同學,與國際漢學研究所碩士生賴彥妤同學,在本書出版過程中協助筆者校正本書部分論文之中文與格式問題。 最後,謹以此書獻給我的父母,感恩我在天之靈的父親藤井衛司,他始終能理解並支持我人生的任何選擇。感恩母親藤井壽代女士,她總是能無私地體諒並認同、鼓勵我在臺灣學界的發展。感謝妻子金培懿一直相伴在旁,她是我長期以來精神、生活與工作上最重要的伴侶。

藤井倫明
2011年2月8日 於臺北天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