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igion in a Global Age

Huang Yong

大多數宗教的追隨者都認為自己相信的是真理。這在以前的時代不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因為大家各自生活在相對來說相互獨立的地域,因此即使是知道在遙遠的地方有人相信與他們所相信的很不相同的東西,宗教的多樣性不是一般宗教信徒的實存主義問題,而只是少數哲學家或者神學家才有興趣的理論問題。但在全球化的時代,當人們發覺自己的鄰居和朋友具有與自己很不相同的宗教,甚至不相信任何宗教,而且各自都以為自己的信仰或者信仰的缺失是唯一準確的立場,宗教的多樣性就不只是少數人的一個理論問題,而且也是人們都必須面對的一個實際問題。本書就是對這個問題所作的哲學思考。

黃勇

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哈佛大學神學博士。現任美國賓州庫茲城〈Kutztown〉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任哥倫比亞大學新儒學討論班共同主任和美國宗教學會儒學傳統組共同主任,曾任北美中國哲學家協會主席。創辦並主編英文學術刊物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和學術叢書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均由世界著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倫理學、宗教哲學和中西比較哲學。除在有關學術刊物和文集中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各五十餘篇外,在哈佛神學研究叢書中出版Religious Goodness and Political Rightness,編輯 Rorty, Pragmatism, and Confucianism,另完成英文書稿Why Be Moral: Learning from the Neo-Confucian Cheng Brothers和Ethics of Difference: Learning from the Daoist Zhuangzi兩本。

【目次】

總序
自序
導言

第壹章 宗教多元論和宗教對話

第一節 宗教排外論、宗教包容論和宗教多元論
第二節 宗教多元論和宗教對話:兩種對立的模式
第三節 走向一種新的宗教多元論
第四節 走向一種新的宗教對話模式

第貳章 為宗教多元論辯護:對柏庭格宗教排外論的回應

第一節 合理性與合情理
第二節 宗教信仰的性質
第三節 對宗教多元論的辯護

第參章 宗教信仰的後基礎主義基礎:在普遍主義和信仰主義之間

第一節 尼爾森對維特根斯坦之普遍主義批評
第二節 菲力浦斯對維特根斯坦之信仰主義扭曲
第三節 宗教信仰之後基礎主義基礎:維特根斯坦主義的動態平衡

第肆章 特洛爾奇《基督教的社會學說》的後現代意義

第一節 特洛爾奇其人
第二節 特洛爾奇的著作
第三節 基督教的三種歷史形態
第四節 《社會思想》的結論
第五節 自由基督教
第六節 《社會學說》的現實意義

第伍章 作為絕對精神的上帝:對黑格爾神學的海德格爾主義解釋

第一節 作為絕對精神的上帝
第二節 作為內在於世界的超越活動的絕對精神
第三節 作為認知和啟示的超越活動

第陸章 上帝作為創造性而不是創造者:考夫曼的基督教神學及其對儒家神學的啟示

第一節 考夫曼其人
第二節 影響考夫曼神學思考的人與事
第三節 考夫曼其著作
第四節 《面向奧妙》:信仰的小步
第五節 考夫曼與儒家神學的可能性

第柒章 儒家神學的三種模式

第一節 超越的神學觀
第二節 內在超越的神學觀
第三節 創造性的神學

徵引書目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總序

《全球在地視野叢書》是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規劃出版的叢書之一,在本叢書啟動之際,我樂於說明本叢書的旨趣,以就教於讀者諸君子。

人類歷史進入第三個千年紀元之後,全球化趨勢在高新科技(尤其是通訊科技)的助威之下迅猛發展。正如大前研一所說,「產業」、「投資」、「資訊」、「人才」成為界定全球化時代國家競爭力與影響力的重要因素。居於全球化潮流中心位置的國家對於居於邊陲位置之國家的宰制與剝削日甚一日,因此,也激起了反全球化的浪潮,每年各大工業國領袖的聚會,都引來大量的示威抗議人潮。在「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激盪之下,近年來有些人士主張「全球在地化」,透過強化在地社群途徑,而與全球性的資源建立連結,從而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他們並在2004年9月發布《全球在地化宣言》(The Glocalization Manifesto,September, 2004, http://zunia.org/uploads/media/knowledge/ The Glocalization Manifesto.pdf)。

「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也為二十一世紀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開啟了嶄新的視野,提出新的研究課題,形塑新的學術挑戰。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激盪之下,二十一世紀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在可觀的範圍之內,必然是跨國的、跨界的、多音的、多視角的、多層次的研究。這樣的新研究必然是管絃嘔啞、多音共振的,是「萬山不許一溪奔」的局面。已故文化人類家吉爾茲(Clifford Geertz, 1923-2006)所謂「具有全球性意義的地域性知識」,必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新焦點。

本院自2006年成立以來,就提出「從東亞立場看全球問題」、「從全球視野思考東亞走向」的願景,《全球在地視野叢書》的編輯工作就是邁向上述願景的努力。我們希望這一套系列叢書與本院在歐洲所出版的《全球化時代的人文精神叢書》,能使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看得更遠,想得更深,也走得更正確。

黃俊傑   
2011年1月19日

自序

筆者在最近十幾年一直關心全球化問題。現代交通和通訊工具把以前老死不相往來、生活在地球的不同角落的人類連在了一起,使大家生活在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地球村。可是,與我們往往以為的相反,全球化不僅不是一個同一化的過程,而且恰恰是一個多元化的過程。這不僅是因為全球化過程使我們有可能認識和理解先前存在於這個地球各個地方的各種不同的宗教和文化,而且還因為,在這個全球化過程中,這些先前相互之間相對分離的宗教和文化,由於相互影響,如果不是產生了新的宗教和文化,就是使各自內部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起來。

因此,全球化與地域化並不像它們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是相矛盾的概念。以前只對本地才有意義的地域性知識(local knowledge),由於全球化,而獲得了超地域性的意義而成了全球化的知識(global knowledge),因為一方面它也成了生活於其他地域的人的精神資源,而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從別的地域性知識那裡吸取養分,從而有助於改進自己的地域性知識,使之能夠更恰當地指導自己的獨特的生活。正是在這樣一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我們的世界越是全球化,它也就越是地域化,反之亦然。就此而言,說我們的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是個片面的說法,因為它同時也正在走向地域化,而把表面上相反的這兩種趨向結合起來的乃是各個地域知識之間日益緊密的聯繫。正是這種日益緊密的聯繫使我們的時代成了一個全球-地域化(global-local或者就是glocal)的時代,而最能反映這樣一種全球-地域化的哲學理論也就既不是普遍主義(universalism)也不是獨特主義(particularism),而是整體主義(holism)。與強調共同性的普遍主義和強調差別的獨特主義不同,整體主義強調的是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

在對全球化的這個思考過程中,筆者也陸續寫了一些論文,本來並沒有計劃將它們結集出版。二○○八年夏天,受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黃俊傑教授的邀請,到該院作訪問學者。黃教授建議筆者將這些論文整理出版。筆者便回頭看了一下,發覺這些年來就全球化問題所寫的論文竟有二十餘篇,而且也可能是因為自己這一段時間在學術上沒有什麼太大的進步,因此對十幾年前所寫的一些論文中的觀點竟然還是基本認同,於是便大膽接受了黃教授的建議。因此可以說,沒有黃教授的大力支持,這些論文不可能以現在這種方式與讀者見面,在此對黃教授謹表謝忱。

這二十多篇論文大致可以分成三類,反映了筆者對全球化問題思考的三個方面。第一是全球化對宗教帶來的影響。我們知道,大多數宗教的追隨者都認為自己相信的是真理。這在以前的時代不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因為大家各自生活在相對來說相互獨立的地域,因此即使是知道在遙遠的地方有人相信與他們所相信的很不相同的東西,宗教的多樣性不是一般宗教信徒的實存主義問題,而只是少數哲學家或者神學家才有興趣的理論問題。但在全球化的時代,當人們發覺自己的鄰居和朋友具有與自己很不相同的宗教,甚至不相信任何宗教,而且各自都以為自己的信仰或者信仰的缺失是唯一準確的立場,宗教的多樣性就不只是少數人的一個理論問題,而且也是人們都必須面對的一個實際問題:我們應當如何同在宗教問題上與我們持很不相同的立場的人相處。

第二是全球化對政治帶來的問題。傳統社會成員的宗教和哲學傳統相對單一,因此對於建立這個社會的政治正義原則相對比較容易,因為從大家共同歸依的宗教和哲學傳統中,相對來說,達到政治上的共識比較容易。但在全球化的時代,組成一個社會的成員往往持很不相同的宗教和形而上學的立場,而這些不同的宗教和形而上學立場往往隱含著相互衝突的政治立場。由於一個社會所要建立的政治法律制度必須具有普遍性和強制性,這就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個社會普遍的政治原則與其成員之多元的宗教和形而上學立場究竟應該處於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之中?

第三是全球化對倫理學帶來的新課題。在前現代社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與之打交道的伙伴大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宗教和文化,風俗和習慣,觀念和理想,因此為了保證自己行為的道德性,遵循幾乎為每個社會都有其特定表述的所謂道德金律,即己所欲,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在全球化時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與之打交道的人往往跟自己在上述這些方面很不相同,再簡單地去根據道德金律行事,往往會導致對他人帶來傷害的不道德行動,即使行為者本人並非有意傷害他人,甚至實際上可能存心要幫助他人。因此,全球化需要我們重新思考我們的倫理生活。

筆者根據上述三個方面將自己這二十餘篇與全球化問題有關的論文分成三冊,分別題名為《全球化時代的宗教》,《全球化時代的政治》,和《全球化時代的倫理》。雖然這些論文寫作的時間和背景很不相同,而且如筆者提到的,在寫作這些論文時,筆者並沒有計劃將它們以書的形式出版,因此這幾本書難免缺乏系統性,而各章之間偶爾有少量的重復。為了保證各章論證的完整性,這些重復的部分在這次整理過程中還是保留下來了。但是甚至使筆者自己感到驚奇和欣慰的是,收於每一本書的各篇論文不僅觀點一致,而且論證也有相當的連貫性。筆者在每本書的導言中,對貫穿各篇的主題及其相對聯貫的論證作了一些梳理,這也算是彌補了為任何論文集所難免具有的系統性不夠的缺陷。

本書收集的七篇文章討論全球化時代的宗教問題。這些文章先前都曾經發表過,這次在將它們重新整理過程中,筆者作了細微的修訂,大多數是為了使各篇的體例一致,譯名統一,同時也改正了一些文字上的錯誤。以下是各章原來發表的情況:

第壹章的基礎是在哈佛大學卡門(John B. Carman)教授的一個研究生討論班的學期論文,後根據卡門教授的詳細評論加以修改,以 “Religious Pluralism and Interfaith Dialogue” 為題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37, 3 (1995), pp. 127-144; 擴充的中文稿與本章同題發表於香港《道風漢語神學學刊》,第4期(1996年),頁9-37。
第貳章原發表於《維真學刊》,第7卷,第2期(1999年),頁38-53。
第參章的基礎是在哈佛大學考夫曼(Gordon D. Kaufman)教授「維特根斯坦和神學」的研究生討論班上的學期論文,後根據考夫曼教授的詳細評論加以修改,以 “Foundations of Religious Beliefs after Foundationalism: Wittgenstein between Nielsen and Phillips” 為題發表於Religious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Religion 31 (1995), pp. 251-267;經擴充的中文稿與本章同題發表於牟博(編):《留美哲學博士文選:當代基礎理論研究卷》(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第肆章為即將由香港漢語基督教研究所翻譯出版的特洛爾奇(Ernest Troeltsch)《基督教的社會思想》一書中文版所寫的導言,先行發表於該所主編之《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16期(2002年春),頁249-292。
第伍章的基礎是在哈佛大學考夫曼教授「黑格爾與神學」研究生討論班的學期論文,後根據考夫曼教授的詳細評論修改,以“God as Absolute Spirit: A Heideggerian Interpretation of Hegel’s God-Talk” 發表於Religious Stud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Religion 32, 4 (1996), pp. 489-505; 原復旦大學哲學系研究生張磊和張纓翻譯成中文,與本章同題發表於復旦大學哲學系所編之《基督教學術》,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頁60-86。
第陸章原為考夫曼著《面向奧妙:構造論神學》(香港:道風書社,2004年)中譯本的導言。
第柒章英文原文為 “Confucian Theology: Three Models,” 發表於Religion Compass 1, 4 (2007), pp. 455-478; 由山東大學張文智教授翻譯成中文,收入哈佛燕京學社編:《波斯頓的儒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頁183-204。

筆者對上述各出版社、刊物允許筆者在此重印這些論文,對有關編輯在原文發表時所給予的幫助,特別是對若干論文的中文譯者,謹表謝意。另外,在寫作、修訂、翻譯和編輯出版這些論文過程中,筆者也得益於無法在此一一列舉的師友的幫助,但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儘管一定會掛一漏萬,筆者還是要特別感謝費爾倫薩(Francis Fiorenza)、杜維明、沈清松、蔡彥仁、陳維剛、劉小楓、張慶熊和蘇玉昆夫婦等。另外,不少論文的中文版原來以簡體字出版,筆者要感謝現在華東師範大學的張纓教授將其轉化成正體。最後,林沛熙先生為本書的出版花了大量的心血,筆者要表示由衷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