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tting Sacrifice in the Name of Politics: Beijing-Shanghai Area Campaign during the Early War of Resistance

Li Chun-shan

  • PublishedDecember, 1992
  • Binding平裝 / 21*14.8 / 304pages / 單(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
  • Series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Series 92
  • Price NT$345

「京滬地區作戰」主要在兩個戰場展開,起始是在上海市區及北郊,一般人叫它做「八一三」松滬戰役;接著是在南京周邊及城垣,官書稱為「南京保衛戰」。但是時序上這兩場會戰是接續進行的,在勝敗上又有著因果的關係;同時中日之間的外交活動,也是以南京失守作為一個轉折點。為了行文的完整,就把京、滬兩地的作戰合併敘述。至於時間的斷限上,軍事行動方面是由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二日國軍進駐上海市區開始,到十二月十二日南京失陷為止。但外交交涉方面,由於德國的調停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一月,因此以民國二十七年元月十六日,日本首相發表「不以國民政府為對象」聲明為斷。

京滬地區這場仗,乃近代中日雙方規模最大、傷亡最重的幾次作戰之一。何以國民政府會在一個持續數年的戰事之初,就把當時作為國家權力基礎的中央軍,毫不保留地投入這麼不理想的戰場,使得國軍精銳多半都在這裡消耗掉了,這場得失問題,早已是當時和後來引起爭論的公案。

本文所要探討的,固然是以京滬作戰過程中決策的制定、戰事的經過和戰場的實況為主;但軍事終究是政治的延長,其中必然有著某些亟謀達成的政治目標。所以若要對這場戰役做所謂全面性的探討,就不能只著眼戰術戰略的作為,而忽略了「政略」的運用。結構上首先討論松滬戰役和國防線作戰的決策、經過以及戰場實況,重點放在描寫戰況的艱苦、國軍的犧牲以及戰力的斲喪,目的在於襯托出這場戰役的意義及它對後續作戰的影響,以作為全文討論的問題與基礎。接著是承接第一章的敘述,對松滬之役的原初目標、以及幾種流行的說法和評價,展開檢討與批判。最後就歷史的實際進程來看,南京保衛戰的性質,本可視為松滬戰役的餘波。重點在說明,三月滬戰所帶來的影響,以及「人謀不臧」的慘害。結論是對京滬戰役作一總結與評述。

李君山

臺灣大學79學年度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本論文由李守孔教授指導。

【目次】

導論

第一章 松滬之役:論其決策與過程
第一節 危機與備戰
第二節 開戰與圍攻
第三節 決戰與死守
第四節 反攻與撤退
第五節 國防線作戰

第二章 思考於犧牲之後:滬戰之目的與檢討
第一節 「孤軍」獨留
第二節 堅守何為
第三節 此役何價

第三章 南京戰場:保衛戰始末及其等待
第一節 保衛戰的決定
第二節 陶德曼的調停
第三節 南京城的混亂
第四節 混亂中的撤退

結論

附錄:參戰部隊一覽表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