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Chi-te’s Theories on Chinese Opera

Li Hui-mien

  • PublishedDecember, 1992
  • Binding平裝 / 21*14.8 / 344pages / 單(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
  • Series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Series 90
  • Price NT$385

本文以王驥德《曲律》為主要材料,而以其散曲、雜劇、傳奇、校注、編選等作品為輔,再以其他相關論述相印証;先綜合歸納王驥德原論再予以分析批評。導論探尋王氏之前的曲論概況。從元代曲論開拓的層面才能掌握明代初、中期曲論的發展與特色,進而得知王氏論曲之動機與目的。並提出與戲曲理論相關的要素,作為觀察王氏曲論的依據。

第一章就片斷的文獻材料建立王氏傳記。第二章論述王驥德對曲的觀念,以掌握王氏論曲的態度與原則。第三章分別就散曲和劇曲而論。散曲體製短小,故所論較少;劇曲則自「齣目」、「聯套」、「賓白」、「科諢」乃至於「腳色」、「本事」、「格局」等,幾盡詳備。第四章是本於王驥德南曲必宗南方之音的主張,分析王氏的南曲音韻觀及其實際運用,並推求其著作《南詞正韻》的體例。從不得乖法的「音韻論」到重辭工的「修辭論」;再到「辭法合一論」進而達到「神品論」,依序評述王驥德論曲之語言藝術的層次。第五章說明王氏論唱者、作曲者與批評者,得知王氏所以著作《曲律》,原為提供作曲之法式與典範,而唱者、作者及評者則當求其通變,不守死法,達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境界。結論提出戲曲理論的要素,並就各章所述,說明王驥德論曲的層面及其承繼、開創及影響,以論定王氏在中國戲曲批評上的成就與地位。

李惠綿

臺灣大學76學年度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本論文由曾永義教授指導。

【目次】

序言
凡例

導論—曲論源流與批評體系

第一節 元代曲論的開拓
一、 散曲論
二、 劇曲論
第二節 明代曲論的發展與特色
一、 明代初、中期曲論之特色
二、 王驥德論曲動機、目的及體例
第三節 戲曲理論的要素

第一章 王驥德生平著作考述

第一節 字號與生平
第二節 師承友朋
一、 師事徐文長
二、 曲學四友—沈璟、孫鑛、孫如法、呂天成
三、 與毛允遂家人的情誼
四、 神交淡往的曲友
第三節 著作考述
一、 詩文散曲
二、 雜劇
三、 傳奇
四、 曲學論著
五、 校注
六、 編選

第二章 曲之總論

第一節 曲的體用與亨屯
第二節 曲的歷史觀
一、 論曲源—曲,樂之支
二、 戲劇始於元代
三、 北曲變為南曲
四、 北曲南化,曲法不傳
五、 南曲腔調之變—吳音為正
六、 南北民歌小曲各有其致
第三節 曲的音樂基礎
一、 宮調的演變與作用
二、 曲牌名義及其格式之通變
三、 板眼的意義及其不可增損之理

第三章 曲之體製結構論

第一節 論散曲之體製與風格
第二節 論劇曲之體製與章法格局
一、 劇曲的體製規律
二、 腳色之名目及其特質
三、 本事之虛實相用
四、 謀篇佈局,可演可傳

第四章 曲之語言藝術論

第一節 論南曲音韻及其實際運用
一、《南詞正韻》中的音韻觀
 (一)聲為獨立調類
 (二)平上去入各有陰有陽,入作平可作陰可作陽
 (三)字有陰、有陽、有陰陽通用三類
 (四)重新歸納聲韻之分合
 (五)韻目取一陰一陽
 (六)依韻目定該韻韻類之首字
二、音韻的實際運用
 (一)四聲之用不得乖法
 (二)活用陰陽字法
 (三)恪守韻類,不得出入
 (四)保留北曲閉口字音
第二節 論修辭及其本色、當行
一、 章句字之經營—宜自然不宜生造
二、 本色與當行相輔相成
第三節 論辭法合一與神品

第五章 唱論、作者論與批評論

第一節 唱論
第二節 作者論
一、 論作曲本文人之能事
二、 論作者之才氣學習
三、 論作曲之通變
第三節 批評論
一、 選曲之態度
二、 評曲之原則

結論 王驥德曲論之成就與影響

第一節 王驥德論曲的層面
第二節 王驥德曲論之承繼、開創與影響
一、 別立南曲音韻
二、 論本色、當行之通達
三、 導引劇作方向—辭法雙美
四、 得周德清務頭論之實
五、 首創襯字之論
六、 聯繫演唱者與作曲者的關係
七、 提升賓白的地位
八、 標舉本事虛實之道
九、 奠定戲劇結構的基礎
十、 建立品第的原則
十一、 確立戲劇形成的時代
十二、 體現「變」的觀念

附錄壹 王驥德年表初編
附錄貳 方諸館樂府輯佚目錄
附錄參 王驥德譜草堂詩餘十三首
附錄肆 王驥德新製曲名三十五章之格律
附錄伍 現存王驥德之刻印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