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the Poetics in Kao Bing's Poems

Tsai Yu

  • PublishedJune, 1990
  • Binding平裝 / 21*14.8 / 304pages / 單(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
  • Series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Series 85
  • Price NT$340

高棅,字彥恢,生於元順帝至正十年,卒於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為明初詩人及唐詩選評家,先後編選《唐詩品彙》及《唐詩正聲》兩種選本。「詩學」即為對詩的評論,包含對於詩的裁判與理論。高棅雖然僅以兩種唐詩選本作為評論的展現,卻蘊含了豐富的詩學見解,包含了具體的詩作裁判及理論系統。在當時以及後世,都造成極大的影響,不但「終明之世,館閣宗之」,至清仍然引起廣泛的討論。尤其以確立唐詩初盛中晚的分期,居批評史重要的一頁。又因為論詩宗主盛唐,被認為是明朝詩壇復古思潮的先聲,並為後來論詩主格調與主神韻者所宗。

本文試圖從詩選中,理析高棅的詩學見解,藉此表彰此類為數甚多,卻甚少專著研究之作品的價值。高棅專力於唐詩研究,上承嚴羽的詩觀、楊士弘「唐音」的體例,融合而成自己對於唐詩細密獨特的鑑裁,其《唐詩品彙》與《唐詩正聲》在批評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性。此外一般學者對於明代詩學,多著意於前後七子的研究,對明初詩學往往約略帶過,因此如欲為詩論史補足明初的一頁,為明代詩壇復古潮流覓一源頭,高棅詩學實居明初最重要的地位。詩選家的品選觀念與準則,是整部選本的理論基礎與精神所在。第二、三章是從整體的掌握獲致梗概的了解,第四章則擬從高棅的基本詩觀、批評術語淵源,以及他的實際批評中融釋出他的具體品選準則,了解他對詩作的內容精神以及語文藝術上的賞鑑取向,完成其批評系統的討論。最後一章將討論高棅的創作觀念及其詩作,一方面了解他對於創作理論範疇所作的論述及實踐成果,另一方面將批評論的成就與創作論的成就分開,免去長久以來,籠統含混的價值批判。

蔡瑜

臺灣大學73學年度中國文學研究所畢業。本論文由吳宏一教授指導。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高棅詩學的意義及步驟
第二節 詩選的範圍及研究方法
第三節 高棅詩學背景

第二章 唐詩品彙析論
第一節 著作年代與動機
第二節 體例淵源與品目釋義
第三節 體裁、詩人與品目所形成的關係

第三章 唐詩正聲析論
第一節 著作年代與動機
第二節 唐詩正聲與唐詩品彙的比較
第三節 唐詩正聲與唐音的比較

第四章 高棅選詩準則析論
第一節 基本詩觀
第二節 批評術語淵源略說
第三節 品選準則

第五章 高棅的創作觀念及其詩
第一節 創作觀念
第二節 高棅詩
第三節 學古的實踐

結論

附錄 高棅年譜—附閩中十子事蹟繫年
參考書目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