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urn of Conscientious Philosophy: The Study of the Thoughts of Nie Shuang-jiang and Luo Nian-an

Lin Yueh-hui

  • PublishedSeptember, 2005
  • Binding平裝 / 21*15 / 776pages / 單(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Research in East Asian Civilizations-Studies in East Asian Civilizations Series 49
  • ISBN986-00-2378-6
  • Price NT$800

本書的研究,以江右王門的聶雙江(豹,1487-1563)與羅念菴(洪先,1504-1564)思想為主,將他們的思想置於「王學分化」的歷史視域下來考察,試圖呈現他們思想的原貌與獨特之處。並且詳細深入探討他們與陽明親炙弟子的學術論辯,釐清雙方立言的義理分際,也進一步比較聶、羅二人思想與陽明的異同。藉由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的研究,凸顯王學分化時,在學術思想上的轉向。

職是之故,第一章緒論,藉由「王學分化」諸說的檢討,確立本書的研究進路。第二章以王門的學術社群活動,呈現王學分化的歷史圖像。第三章分析聶雙江的「歸寂」說。第四章與第五章探討羅念菴的「收攝保聚」說。第六章分析聶、羅兩人與王門諸子的論辯。第七章指出聶、羅兩人與陽明思想的異同。第八章則從雙江與念菴這兩種異於陽明致良知教的理論中,看出良知學的轉向。附錄一回應陳來有關宋明理學中「神秘主義」的悟道問題。附錄二是主題書評,主要評論大陸學界對陽明後學的研究。  
  

林月惠

1961年生,台灣省彰化縣人。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國小教師、嘉義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講師、副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宋明理學。
  

【目次】  

黃序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有關「王學分化」諸說的商榷
一、「矛盾說」的型態
二、「朱陸異同」的架構
三、「調和與判教」的進路

第二節 本文的研究進路——王門諸子與陽明致良知教的互動關係
一、研究進路的擇取
二、互動關係的進行:思想的對話
(一)思想對話的方式之一——當機指點
(二)思想對話的方式之二——文獻閱讀
三、互動關係的開展——「理解」、「詮釋」與「實踐」之意涵
(一)理解
(二)詮釋
(三)實踐
四、致良知教作為一「文本」的理解向度

第三節 聶雙江、羅念菴與王門之關係
一、聶雙江、羅念菴洞察王門講學之流弊
二、聶雙江、羅念菴思想的異質性
三、聶雙江、羅念菴思想於王門中的定位具爭議性

第二章 王學分化的歷史圖象(嘉靖八年—隆慶二年‧西元1529-1568年)

第一節 廣設書院——王學的傳習
一、從嘉靖年間的排王論談起
二、興建書院之目的與書院分之布概況
(一)天真書院
(二)復古書院
(三)水西書院

第二節 講學活動的興起——良知爭辯的開始
一、王門講會的概況
二、講會的落實——以〈蓬萊會約〉為例的分析
三、講會討論的內容——以「沖玄(元)之會」為例的分析

第三節 《傳習錄》、《文錄》、《年譜》、傳刻與編纂——「統同合異」之意識的強調
一、《傳習錄》的傳刻
二、《文錄》的傳刻
三、《年譜》的編纂

第三章 聶雙江「歸寂」說析論

第一節 聶雙江歸寂說的緣起
一、細繹陽明之教
二、參究《易傳》、《大學》、《中庸》
三、參之周、程、延平、晦翁、白沙之學而得力於獄中靜坐見心體
四、反對龍溪「以知覺為良知」

第二節 由聶雙江對陽明思想的簡擇論其歸寂說之要旨
一、有關良知本體的討論
(一)雙江強調良知「本體義」的用意
(二)雙江對「良知」意涵的說明
二、有關格物的討論
(一)(陽明)格物之說凡三變
(二)常存於本來面目與致知格物
第三節 聶雙江歸寂說的理論體系與工夫次第
一、歸寂說的理論體系
二、雙江歸寂說的工夫次第
(一)始於靜坐,由敬而入
(二)動靜內外兩忘,體得未發之中

第四章 羅念菴思想的中心課題與其思想的發展

第一節 羅念菴思想的中心課題
一、患於病痛,念頭有起
二、欲根不斷
三、欲根的意涵
四、拂拭欲根,克念作聖

第二節 羅念菴對王龍溪「見在良知」說的質疑
一、始信而疑
二、失敗的致知經驗
三、質疑「見在良知」
四、良知之「良」

第三節 羅念菴對聶雙江「歸寂」說的吸納
一、始疑而信
二、嚴辨未發與已發、寂與感
三、致虛乃所以致知
四、絕感之寂,寂非真寂;離寂之感,感非真感
五、以白沙致虛立本之說了解雙江歸寂說

第五章 羅念菴思想的完成——「收攝保聚」說

第一節 無欲主靜的工夫入路——念菴對濂溪思想的深化
一、念菴對「無欲」、「主靜」的重視
二、念菴擇取「無欲」、「主靜」的用意
三、念菴對「無欲」、「主靜」的深化與詮釋
四、無欲主靜的具體落實——靜坐

第二節 徹悟仁體的體驗——念菴對明道思想的參究
一、己私不入、未嘗致纖毫之力、識得仁體
二、內外兩忘是致良知之功
三、徹悟仁體,渾然與物同體

第三節 「收攝保聚」的自得——念菴對陽明致良知教的實踐與重新詮釋
一、良知本體虛而能通、凝聚純一,致知工夫在「收攝保聚」
二、靜中收攝,戒慎恐懼
三、「收攝保聚」之功的精義
四、「收攝保聚」之功的化境

第六章 聶雙江、羅念菴與王門諸子的論辯

第一節 有關「未發」與「已發」的論辯
一、雙江的論點與思路
(一)良知是未發之中,已發是知覺
(二)喜怒哀樂有未發之時,功夫在於致中,而和應之
二、王門諸子的論點與思路
(一)良知即是未發之中,即是已發之和
(二)未發非時,良知無未發之時
(三)致知即是致中,破除宋儒深求未發之弊
(四)致和即所以致中;未發之功,卻在發上用
三、小結

第二節 有關「寂」與「感」的論辯
一、雙江的論點與思路
(一)寂感有別,寂以主感,感生於寂
(二)歸寂以通感,感上無工夫
二、王門諸子的論點與思路
(一)寂感一體,寂不離感
(二)感上做歸寂工夫
三、小結

第三節 有關「致知」與「格物」的論辯
一、雙江的論點與思路
(一)《大學》全功在知止,知止便是致知
(二)致知在格物,反對「物上求正」的格物工夫
二、王門諸子的論點與思路
(一)致知在格物,格物以致知
(二)格物是致知之功
三、小結

第四節 有關「見在良知」的論辯
一、雙江的論點與思路
(一)視「見在良知」為「知覺」
(二)「知覺」的意涵
(三)反對以「獨」為「知」(知覺)
二、龍溪的論點與思路
(一)體用一源的「見在良知」
(二)「見在良知」不是經驗的事實,而是「理性底事實」
三、小結

第五節 餘辯——體用一源、「心有定體」與「心無定體」
一、體用一源
二、「心有定體」與「心無定體」

第七章 聶雙江、羅念菴與陽明思想的異同

第一節 「致知」的解釋不同
一、陽明對「致知」的解釋
二、雙江對「致知」的解釋
三、念菴對「致知」的解釋

第二節 「格物」之說的差異
一、陽明的「格物」之說
二、雙江的「格物」之說
三、念菴的「格物」之說

第三節 體用思維方法的不同
一、良知本體之體用
二、本體與工夫之體用
三、良知天理流行之體用

第八章 結論——良知學的轉向

一、從「致知」到「知止」
二、立體工夫的強調
三、靜坐的必要性

附錄一:論聶雙江「忽見心體」與羅念菴「徹悟仁體」之體驗—— 一種「現象學的描述」之理解
一、前言
二、聶雙江對「忽見心體」與羅念菴對「徹悟仁體」之體驗的描述
三、以「道德的形上學」(moral metaphysics)理解立體工夫之意涵
四、以「神秘經驗」(mystical experience)理解立體工夫之限制
五、以「高原經驗」(plateau experience)理解立體工夫之勝義
六、結語

附錄二:本體與工夫合一——陽明學的展開與轉折
一、前言
二、三書之概述
三、從「王學分化」與陽明後學的「問題意識」談起
(一)王學分化
(二)陽明後學的問題意識
四、相關義理問題的商榷
(一)羅念菴思想的評價
(二)無善無惡
(三)見在良知
(四)體用一源:本體與工夫合一
五、餘論:陽明後學的研究取徑

主要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