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Papers on the Chinese Scientific History

Liu Kuang-ting

  • PublishedMarch, 2002
  • Binding平裝 / 21*15 / 528pages / 單(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
  • ISBN957-01-0499-6
  • Price NT$450

中國科學史在最近十多年才成為專業研究的對象,最初的研究者大多另有專業,現今的中國科學史的專業研究大多出自文社兩科,有利於從歷史、文化、社會背景探討中國科學史,劉廣定教授則以化學為專業考量出發從事中國科學史研究,至於他的史學堅持則可從他說過的一番話看出端倪「我們研究中國科技史,不要隨意附和他人,也不要顛倒黑白,甚或無中生有;陳說過去固然重要,但找出近代衰落的根本原因,能做為當前發展科技工作改進的借鑑,則更為重要。」可見劉教授不僅有著科學人的理性;同時也具備著傳統史家的嚴謹態度以及改革者的奮鬥精神。

本書選自劉教授二十年來發表關於科學史的研究心得彙集成冊,主題較雜,也不僅限於化學史,現略分為七類。出版後曾獲得政府頒發九十一年度優良出版品獎,其研究成果亦獲得學界一致的肯定。
  

劉廣定(1938~)

畢業於臺大化學系,美國普渡大學博士。經歷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化學系高級訪問學者、國科會自然科學發展處處長、中央大學化學系所主任。亦是中國化學會美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鍊金術史及化學史學會會員;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委員;Journal of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編輯委員(2001-2005)。1988年曾獲教育部理科學術獎,1994年獲中國化學會學術獎章,1995年獲中山學術獎(科學史)。研究領域在液晶合成與取代基效應、物理有機化學:溶離反應活性,氧17核磁共振化學移差;科學史:化學史,中國科技史等。
  

【目次】

壹 綜論

 一、臺灣的中國科技史研究簡況與展望
   附:談中國科技史的研究方向
 二、民國以來的中國化學史研究
 三、近代化學何以未在中國發生
 四、科學史與科學教學

貳 史料與文獻

 五、中文「化學」源起再考
   附:中文「化學」考源
 六、第一篇中文的化學研究報告
 七、《平龍認》的有關問題研究
 八、《格物探原》與韋廉臣的中文著作
   附:《格物探原》成書年代初考
 九、《河殤》中史實錯誤舉隅—幾何原本的問題
 十、敦煌殘卷食療本草摘誤
 十一、《麴本草》非宋代著作考
 十二、清代化學書籍目錄稿

參 「考工記」

 十三、從鐘鼎到鑒燧—六齊與〈考工記〉有關問題試探
 十四、從車輪看考工記的成書年代

肆 中國古代化學與工藝

 十五、從北宋人提煉性激素說談科學對科技史研究的重要性
    附:科學與科學史研究—再從秋石談起
 十六、中國古代煉製金丹器具的一些問題
 十七、中古時期的外來化學知識
 十八、胡粉與倭鉛
    附:「黑鈆(ㄧㄢ)之錯」還是「黑鈆之醋」
 十九、中國用鋅史研究:五代已知「倭鉛」說重考

伍 「蒸餾酒」

 二十、元代以前中國蒸餾酒的問題
 二十一、中國始有蒸餾酒的年代問題

陸 「火藥與火器」

 二十二、火藥源起時期的問題
 二十三、「魯迷」初考
 二十四、中國用硫史研究:古代純化硫磺法初探

柒 近代中國之化學研究與教育

 二十五、六十年前中國的化學研究
 二十六、中國戰時(1937-1949)的化學研究
 二十七、中國民國史學術志(第十一章)—化學
 二十八、中國化學教育發展簡史
 二十九、十九世紀的中國化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