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Discourse of Social Science: 10 Commentaries on the Angle in Culture Study

Shih Chih-yu

  • PublishedDecember, 2005
  • Binding平裝 / 23*17 / 304pages / 單(黑) / 中文
  •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Series
  • ISBN986-00-3657-8
  • Price NT$390

本書是石之瑜教授將他近年來在各地講學所撰寫的論文集結成的專著,共五編十章,涉及範圍廣泛,但都環繞著同一主題:對當代社會科學研究中具有主流論述地位的科學主義之批判與反省。作者通過對於科學主義研究方法論及其實踐的批判,企圖解構以科學主義為基礎的主流論述及其霸權結構,強調文化研究在當代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從而喚醒社會科學工作者對於「他者」的平等對待,以及對弱者的關懷之情。各章均採取強迫對話的方式,直接提出文化研究者對於當前主流社會科學研究的省思,針對具體的研究議程,鋪陳迥異的研究設問與方法論,既引介來自文化研究學者對於社會科學主義的檢討,也探究文化研究學者如何對於社會科學研究另闢蹊徑。藉此批判精神的實踐,邀請讀者也能針對知識之性質,共同參與探究,進而深思當代社會科學與政治知識的意義,摸索自己的立場,開闢有助於鼓勵對話的知識平台。

科學主義與文化研究是兩種不同的知識立場,同時通曉兩種立場的研究者,才能對兩種知識的意義都有所掌握與尊重。文化研究看似不能脫離科學範疇,但科學主義也不能捨文化研究不顧,畢竟一套可經驗證的科學規律,不能脫離歷史時空而存在,也不能限定未來歷史脈絡中的隨機過程。本書所探討的課題,應當視為一個參照系,使得國內科學主義教育的推廣,有一個意義脈絡更為寬容的範疇當背景,從而在日後有機會進階研究時,有能力與科學主義以外的研究成果對話,進而擷取其中的啟發。
  

石之瑜 教授

1958年生。現任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並於台灣大學與中山大學開授中國研究、文化研究與政治心理學等課。研究論述甚多,著作包括《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後現代的政治知識》、《政治學的知識脈絡》、《權湘詩鈔》、《中國文化與中國的民》、《女性主義的政治批判》:Navigating Sovereignty(Palgrave)、Negotiating Eithnicity in China(Routledge)、Collective Democracy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of Hong Kong)、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s Political Economy (Lynne Rienner)、Symbolic War(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hina’s Just World(Lynne Rienner)、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Macmillan)等著作五十餘本。涉及領域從國際關係理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女性主義,到中國少數民族、與新左派之意識形態問題等。
  

【目次】

序一 應特別強調東亞經驗的重要性
序二 科學主義必須謙卑執政

前言 立足在科學主義之外

第一編 社會科學的知識倫理
 第一章 超越主客二元:理論與實踐的相互構成
 第二章 找魚:後現代社會科學研究的異己倫理試論

第二編 社會科學與文化研究
 第三章 全球化的方法與反方法:疆界作為遊戲規則
 第四章 從東方主義到本土社會科學:四種臺灣觀點

第三編 國際關係的知識基礎
 第五章 人在江湖?國際關係的「認識論個人主義」
 第六章 中庸之道:中文國際關係文獻的類英國學派

第四編 中國研究的知識生產
 第七章 中國知識的歸類:脈絡的拼湊、累讀與開展
 第八章 知識觀光:中國研究的本體論與知識論框架

第五編 政治學中的身分議程
 第九章 文化研究作為政治學次領域:能否?應否?
 第十章 少數民族作為方法:團結論述之外的能動性

結語 文化研究的知識立場
附錄 名器意識:兩岸關係研究方法與研究者身分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