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易》學類型研究

楊自平 著

元代《易》家多歸本程、朱《易》,或宗程,或宗朱,或致力會通程、朱。即便是圖書《易》學,亦受朱子《易》學的影響。本書將元代《易》學歸成七類:綜論性《易》著、奪胎朱子成一家之言的《易》著、羽翼《本義》之纂注體《易》著、折中程朱之纂注體《易》著、義理派宗程之纂注體《易》著、以己意融會眾說的《易》著、圖書《易》著。分別探討許衡、黃澤、蕭漢中、吳澄、俞琰、胡一桂、胡炳文、熊良輔、董真卿、趙采、李簡、胡震、龍仁夫、梁寅、張理、王申子等十六家的《易》學。元代《易》學承繼並開展宋代《易》學,對明清《易》學起著重大影響,值得後人重視。

楊自平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兼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央大學中文學系系主任、文學院副院長及中央研究院短期訪問學人,並曾榮獲中央大學學術研究傑出獎。專注《易》學及儒學研究,旁涉《史記》學、三國學。著有《羅貫中與三國演義》(2020)、《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2017)、《儒學的現代詮釋與時代關懷》(2017)、《梨洲對明代儒學的承繼與開展》(2013)、《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2012)、《吳澄《易經》解釋與《易》學觀》(2009)、《明代學術論集》(2008),並與楊祖漢教授合編《綠色啟動:重探自然與人文的關係》(共三冊,2012)及《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2011)。此外尚有期刊論文、專書論文及會議論文多篇。

自序
緒論

第壹篇 綜論性《易》著

第一章 許衡《讀易私言》統論六位大義
  一、前言
  二、六位大義之淵源
  三、論初、上爻大義
  四、論二、四爻大義
  五、論三、五爻大義
  六、結論
第二章 黃澤《易學濫觴》之治《易》主張
  一、前言
  二、慎重看待治經與傳經
  三、破非顯正明古《易》
  四、明象得意以通貫經傳
  五、結論
第三章 蕭漢中《讀易考原》論上、下經分篇及序卦原則
  一、前言
  二、論上、下經分篇原則
  三、論六十四卦序卦原則
  四、結論

第貳篇 奪胎朱子成一家之言的《易》著

第四章 吳澄《易纂言》與《易纂言外翼》之治《易》特色
  一、前言
  二、歸宗朱子
  三、建立「象例」、「占例」、「辭例」
  四、論卦變說與卦主說
  五、論卦統說與卦對說
  六、論圖書與「互體圖」
  七、結論
第五章 俞琰《周易集說》、《讀易舉要》之治《易》特色
  一、前言
  二、綜評歷代《易》學
  三、論著體例及《易》學觀
  四、論《易》象
  五、論「反對」與卦主
  六、即象言理的釋經實踐
  七、結論

第叁篇 羽翼《本義》之纂注體《易》著

第六章 胡一桂《周易本義附錄纂註》與《易學啟蒙翼傳》之治《易》特色
  一、前言
  二、論著體例及宗朱立場
  三、建立釋《易》通例
  四、釋象占及義理闡發
  五、論天地自然之易
  六、結論
第七章 胡炳文建立《易》學學統及以《本義》會通眾說
  一、前言
  二、《易》學學統的建立
  三、對朱子《本義》的詮解與闡發
  四、正視《易》辭重出及建立通例
  五、兼重釋象與釋義
  六、結論
第八章 熊良輔《周易本義集成》之治《易》特色
  一、前言
  二、論著體例及《易》學觀
  三、卦爻一體與訓詁釋義
  四、對朱《易》的承繼與開展
  五、義理闡發與引史釋《易》
  六、《易》圖與圖說
  七、結論

第肆篇 折中程朱之纂注體《易》著

第九章 董真卿《周易會通》之治《易》特色及重要性
  一、前言
  二、「會通」的理念及作法
  三、經傳體例之會通
  四、重視音訓及互體釋象
  五、結論
第十章 趙采《周易程朱傳義折衷》折中程、朱《易》及治《易》特色
  一、前言
  二、折中程、朱《易》的理念
  三、主張象數、義理兼備
  四、對朱子釋象的開展
  五、對程、朱義理的開展
  六、結論

第伍篇 義理派宗程之纂注體《易》著

第十一章 李簡《學易記》之治《易》特色
  一、前言
  二、成書歷程與纂集抉擇
  三、治《易》立場與解經作法
  四、宇宙及人事之理的闡發
  五、《易》圖與圖說
  六、結論
第十二章 胡震《周易衍義》之宗程治《易》立場
  一、前言
  二、纂集眾說的衍義體論著
  三、宗程的治《易》立場
  四、重視道統與明體達用
  五、引史衍義
  六、改易經傳與過度演繹
  七、結論

第陸篇 以己意融會眾說的《易》著

第十三章 龍仁夫《周易集傳》之治《易》特色
  一、前言
  二、即象詁義與因象設教
  三、釋《易》無定法與和合經旨
  四、義理闡發之新意與限制
  五、結論
第十四章 梁寅《周易參義》之治《易》特色
  一、前言
  二、折中程、朱及重人事之理
  三、以通例及分類法釋《易》
  四、義理闡發與引史釋《易》
  五、結論

第柒篇 圖書《易》著

第十五章 張理《易象圖說》對宋代《易》圖學的承繼與開展
  一、前言
  二、論「河圖」、「洛書」
  三、論卦畫生成
  四、論「先天圖」、「後天圖」
  五、論六十四卦變化圖
  六、關於筮法
  七、結論
第十六章 王申子《大易緝說》對宋代《易》圖學的承繼與開展
  一、前言
  二、六《易》說與《易》圖學
  三、論成卦之主
  四、兼重辭象變占
  五、結論
總結

附錄:六十四卦卦象圖
引用書目
索引

緒論
 
元代經學與程、朱學關係密切,但程、朱學成為官學是在元代後期。夏傳才並論及元代經學承繼程、朱學及對明代經學的影響,言道:「我們從元儒的經傳注疏,可以看到他們對朱子經傳注疏的辯證、補充和修正。」又云:「元代經學是宋學的承繼,在宋、明之間,它又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又云:「程、朱理學上升為官方統治思想,這為明代所全部承繼,從而為明代的獨尊程、朱之學開其端倪。」此論明白道出元代經學與宋學的密切關聯及對明初經學的影響。
 
楊晉龍曾明白指出學界對元代經學研究的成見,指出:
 
於是元代經學缺乏研究價值的「成見」,深入學者的潛意識之內,成為不可更改的「定論」。由於受到此種定見的影響,再加上元代國祚短促,統治的蒙古人文化水準又不高等等相關因素的交互影響。
 
又云:
 
衡量現有對元代經學評價緒論,就會發現多數評論者不是先有成見的判斷;就是流於印象式的抽象敘述,甚至只是承襲前人的陳說而已,真正深入且合乎「實證」要求的篇章,實在少之又少。
 
避免此成見,解決之道在於回到經學史研究的三層次:繼承、發展和影響,言道:「『繼承』溯源尋根的工作,所以重其『同』;『發展』是創造發明的研究,故重其『異』;『影響』是傳播流衍的探討,因而重其『傳』。」又云:
 
欲知一代經學的特色,除「繼承」的溯源研究外,最重要的是能指出其發展的特色,也就是相對於所繼承的學術成果,是否有糾正、補充或發明之處,這些糾正、補充和發明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對當代或後世所造成的影響如何?要瞭解這些問題,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先就各家、各書作比較深入的分析後,再進一步結合相關的研究成果,最後纔有可能得出比較可信的結論。
 
就元代經學而言,楊文指出元代經學淵源是宋代程、朱學,言道:「元代經學若是從『傳承』的淵源論,自是『宋學』的遺緒,且以程、朱一系的學統為主。」並指出研究重心在於「元代經學『述朱』的程度如何?相應的經學成果價值高低如何?」
 
上述觀點指出研究元代經學的重要途徑,對本書從學術史角度研究元代《易》學,相當具啟發性。
 
整個元代《易》學實承自宋代《易》學而有所開展,在釋《易》經、傳部分,以程、朱為主,尤其是朱子,次為項安世、楊萬里。在圖書《易》學方面,則以邵雍、朱子及蔡元定影響最大,次為陳摶及劉牧,再次之為周敦頤。
 
就整體來看,元代《易》家多歸本程、朱《易》學,或宗程《易》,或宗朱《易》,或致力會通程、朱。即便是圖書《易》學,亦受朱子、蔡元定《易學啟蒙》影響,與朱子《易》學關係密切。足見朱子對元代《易》學的影響最鉅。
 
關於元代《易》家重程、朱的原因,可分別從外緣因素及內部因素來看。外緣因素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元代科舉於經義一項,《易》是以程、朱注本為主。《元史.選舉志》載:「考試程式,蒙古、色目人⋯⋯經義一道,各治一經,⋯⋯《周易》以程氏、朱氏為主,⋯⋯兼用古註疏。」這項規定對當時參與科舉的士子自然有極大影響。朱伯崑曾云:「元、明兩代官方倡導的經學,對《易》學哲學的發展同樣起了很大的影響。就《易》學史說,朱熹的《周易本義》成了官方認可的權威性的典籍。」
 
內部因素則與《易》學發展有關,經過歷代《易》家努力,《易》學成為蓬勃發展的學問。伊川以人事之理釋《易》,朱子則承繼劉牧、邵雍的圖書《易》學,並提出探求「本義」的治《易》目標,皮錫瑞曾云:「宋學至朱子而集大成。」二子成為宋《易》重要代表。馬宗霍亦云:
 
元代舉業雖兼用古註疏,但元儒解經,則仍不能出朱子之範。如胡一桂《易本義附錄纂疏》、《易學啟蒙翼傳》,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熊良輔《周易本義集成》,此皆墨守朱子之《易》者也;趙采《周易程朱傳義折衷》、龍仁夫《周易集傳》、梁寅《周易參義》則兼採程、朱而略抒己見者也。……惟有黃澤、吳澄所資較博,不為朱學所囿。
 
伊川、朱子這兩位大家的治《易》成果,為宋、元諸《易》家所肯定,對元代《易》學發展有極大影響。
 
現代學者對元代《易》學的研究,研究重心可分為關注特色或整體發展兩類,朱伯崑關注《易》學哲學,側重在各時期《易》學的特色;廖名春等著之《周易研究史》第五章〈宋元易學(下)〉第三節〈宋易在元代的發展〉,著重在元代《易》學的整體發展及與程、朱《易》學的關聯。本書的立場較傾向後者。
 
朱伯崑認為元代《易》學的特色在象數《易》學,特別作專章介紹,並以雷思齊《易圖通變》、俞琰《易外別傳》、張理《易象圖說》、蕭漢中《讀易考原》作為重要代表。在朱伯崑看來,元代《易》學在經傳解釋上多依程、朱,並無新意,唯於圖書之學較具特色。朱氏云:
 
《四庫》所收元代解《易》著作有二十家,有解說程、朱義者,有闡發河洛之學和邵雍先、後天《易》學者。但義理學派的著述,其對《周易》經傳的解釋,除依程、朱義外,在哲學和理論思維方面,很少建樹。而象數之學,通過對河洛圖式和邵雍〈先〉、〈後天圖〉式的解釋,則頗多創新。
 
又云:
 
元代闡發象數之學的,不僅是象數學派的學者。由於朱熹不廢象數,於《本義》和《啟蒙》中對河洛和邵雍的圖式作了肯定,即使程、朱派的易學家,也研究象數之學。……就易學史說,元代的象數之學較為發達,而且有自己的特色,對後世的影響亦較大。
 
朱伯崑將象數《易》學視為元代《易》學的特色,然論象數《易》並不局限象數派《易》家,亦包括程、朱派《易》家。且進一步指出元代《易》學哲學的三大論辯議題:一是河洛之辨,主要有圖書九、十之爭及反對以圖書解《易》;二是象數之辨,有主象、數、理三派之別;三是象理之辨,重象派以象為主,程朱派以主理為主。此論略顯不足,畢竟《易》本身便包含象、數與義理,只是各家對圖書有不同思考,對釋《易》亦有偏重,例如吳澄並非不重義理,只是重心擺在補朱子釋象的不足。
 
朱伯崑評述元代《易》學,是基於強調特色的立場,但認定元代《易》學在經傳解釋上僅是承繼程、朱《易》學,則有待商榷,因元代《易》家對程、朱《易》學是有所反省與開展的,甚至不局限宋代《易》學。故本書期能更全面掌握元代《易》學,以見出豐富多元面貌,及完整掌握元代《易》與前代《易》學的關聯。
 
廖名春等之《周易研究史》則採學術史進路,著重程、朱《易》學在元代的發展及影響,曾云:
 
所謂「以程朱為宗」,就元代易學著作來看,大致分成這樣幾種情況。一是兼以程朱為宗的,這類易學著作實際上表現了發揮朱熹易學中的象數內容,從而折衷義理派與象數派易學的傾向。如趙采所著之《周易程朱傳義折衷》。……又如董真卿的《周易會通》。……由此可見,元人標榜「以程朱為宗」而並宗程、朱的,實際上是兼義理、象數而言之或務持二家之平。
 
另一種情況則是以朱為宗的,如胡一桂《周易本義附錄纂疏》、《易學啟蒙翼傳》。……可見,這種以朱子為宗的易學著作,實際上也是發揮朱熹易學中的象數學內容,強調復易之本旨,反對王弼派的作法,認為專主理義,不如於卜筮上推理義。
 
不僅針對歸宗程、朱,區分成兼採程、朱及宗朱兩類。又進一步指出元代這些宗程、朱的《易》家,亦兼採漢《易》與王弼《易》學,言道:
 
元代還有一些易學著作,如胡炳文的《周易本義通解》、熊良輔的《周易本義集成》等,或主張折衷漢易與王弼之學,或主張易道兼用程氏、朱氏,或主張如《周易本義》合程邵而一之,但實際上都是羽翼朱熹易學的,並且都對朱熹易學的象術內容有所發揮。
 
此外,基於正視元代《易》學的多元性,既指出吳澄為元代《易》學重要代表:「吳澄與許衡、劉因是元代最有影響的學者,而在易學方面尤以吳澄影響為大」,又介紹義理解《易》的《易》家:
 
也有一些所謂「純以義理說易」或「主於略數言理」的。前者如曾貫的《易學變通》。……趙汸的《周易文詮》。……由於朱學的深刻影響,元人講義理的易學著作往往也兼象數而言之,這是南宋以來治易學風的一種延續,體現了元代易學研究的趨勢,而且於《周易》義理之解說,總的看是繼承宋人的東西,……沒什麼大的突破。
 
亦關注元代的圖書《易》學:「元儒說易大多談到圖書,其中出現了一些講易圖的專門著作,如張理的《大易象數鉤深圖》、錢義方的《周易圖說》等。」又介紹道教《易》學:「元代的道教易學給予繼承總結和發展的是俞琰。⋯⋯俞琰的易學就兼具了理學家易學和道教易學的兩重特點。」最後總結言道:
 
元代易學是對宋代易學的繼承,元人研究《周易》的方法和內容基本不出宋人的範圍。由於程朱理學地位的確立,元儒說易多以程朱為宗,但就其實際情況來看,則更為尊朱。……由於朱熹的易學本是兼言象數的,所以元人的易學發展了南宋義理之學與象數之學合流的傾向,邵雍等人的象數學和道教易學都得到了進一步的闡發。不過,元代的某些易學家已經開始更注意圖書學的淵源和傳授系統,對其與《周易》的關係提出異議,這就開了明清學者考辨易圖或對圖書學進行批評的先河。
 
這段總評參雜朱伯崑先生的看法,只特別提出元代《易》學對宋代《易》學的承繼。
 
《周易研究史》的特點在分析元代《易》學的各種類型,指出元代《易》學的大致樣貌,並點出方法和內容基本不出宋人的範圍。可惜對元代《易》學的分類不夠嚴謹,例如道教《易》學這類,指出俞琰的《易》學兼具了理學家《易》學和道教《易》學的兩重特點,但嚴格來說,俞琰《周易集說》、《讀易舉要》實與《易》經傳相關,《易外別傳》雖有特色,但正如書名稱為「外傳」,便屬於《易》學的應用與發揮,不宜逕將俞琰歸類在道教《易》學,且分類類型與各《易》著的關聯仍須再斟酌。
 
黃沛榮曾針對元代《易》學家的身分提出認定原則,指出:「元代《易》學家較不具爭論性者,有下列三類:一、一生皆在元代或主要時代在於元者,⋯⋯二、《元史》有傳者,⋯⋯三、其作品經著錄為元代著作者。」並將元代《易》學資料歸為三類:專著、元人文集中之《易》說、《易》類序跋。這兩點極為重要。
 
又指出元代《易》學有兩大特色:「一為闡釋朱子《易》學,一為折衷程朱異同」。28至於元代《易》學成就,該文則舉俞琰、吳澄為代表,並評論俞琰《易》學云:「俞琰《易》學最大成就,乃是義理、象數並重。」評吳澄則云:「吳氏《易纂言》,取呂祖謙、朱熹之說,還《周易》古本之貌,至為可取,其中尤難得者,乃《易》卦之句讀。」又云:「吳氏《易纂言外翼》亦常有發明。如六十四卦分為二篇,學者多有議論。」並指出元代《易》學的學術史價值:「實則以學術史觀點言,元《易》上承宋《易》,應有其一席之地;退一步言,元代《易》學縱然創見不多,其折衷程朱《易》說等特色,亦自不容全然忽視。」確實元代《易》家在闡釋朱子《易》學及折中程、朱《易》學有極大貢獻,吳澄與俞琰亦為重要代表,但論定元代《易》學創見不多,則有待商榷。
 
從前賢所論,如何見出元代《易》學的豐富性及深刻度有一定難度,原因有二:一是所論議題多不離宋《易》,需深入解析,方能見出其特色;二是許多《易》著採用「纂注」體形式。關於纂注體,大抵可分兩種表現類型:一類是從體例明確標出,如李簡《學易記》直接標出「伊川曰」、「白雲曰」等。或如胡一桂《周易本義附錄纂註》於原文下附朱子《本義》的說法,其下為「附錄」收錄朱子《文集》、《語錄》與《易》有關的說法,其下為「纂註」收錄諸儒《易》說。董真卿《周易會通》與此相類,於經文下標出「集解」,收錄伊川《易傳》、朱子《本義》的說法;其下為「附錄」,收錄伊川經說、朱子語錄之說法,最後為「纂註」參引胡一桂《周易本義附錄纂註》所列諸說。
 
另一類則僅於書名標出「纂」、「集」的字樣,但體例卻未具體標明,如吳澄《易纂言》及俞琰《俞氏易集說》,二書將伊川、朱子或眾家說法,與己意融合後寫出。此類著作較前者更須費心比對,區分那些為前人說法,那些為作者的觀點。
 
這類纂注體形式不易研究,一方面需仔細釐析《易》家對眾說之抉擇,另方面需深入思考作者之新意,方能見出特色所在。否則易誤解為只有資料整理的工夫,而無開展之功。
 
本書基於前賢研究成果,依據類型特色,考察各家治《易》特色。綜合前人的研究觀點,程、朱《易》學對元代《易》學影響深遠,為元代《易》學主流,故在類型分類上以程、朱《易》學為主軸,再細分為「羽翼《本義》」、「義理派宗程」、「折中程朱」這三類,再加上「綜論性《易》著」、「奪胎朱子成一家之言的《易》著」、「以己意融會眾說的《易》著」、「圖書《易》著」這四類,藉以呈現元代《易》學的多元面貌,進而在各類型中見出各家特色及重要性。
 
其中,「以己意融會眾說的《易》著」這類,以梁寅《周易參義》來看,《參義》確實有會通程、朱的想法,但卻是在抉擇於程、朱,並會通程、朱,以義理釋《易》羽翼程、朱。全書在義理釋《易》多所發揮,較多個人見解,故將之歸入「以己意融會眾說的《易》著」,與其他鮮明標舉會通程、朱《易》的《周易會通》、《周易程朱傳義折衷》相區隔。至於「圖書《易》著」一類,雖然元代《易》家多涉及圖書學,本書所論述的《易》家吳澄、俞琰、胡一桂、胡炳文、熊良輔、董真卿、李簡均關注圖書學,但圖書學是這些《易》家的附屬成果,相較於張理與王申子特別著力於圖書學,仍有不同,因此特列一類,藉由張理與王申子之《易》著,掘發元代圖書學之特色。
 
當然,分類只是輔助理解的方式,且任何一種分類都不易周全,只能盡力找出較好的分類方式,找出相應的《易》家及《易》著放入較合適的類型,進一步分析其特色與價值,進而歸結出元代《易》學的重要議題及治《易》特色,彰顯出元代《易》學的重要性,便是本書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