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 13

丁詩同 策畫
谷玲玲 主編
臺大新聞研究所 採訪撰稿

《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13》集結二十位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書中具體而微的故事展現每位教師閃爍發光的人格特質與引人入勝的教學風格,本輯書中描述每位傑出教師如何創新教學方法,只為激發學生的原創力及思考能力,也使學生對學科的認識不流於表面。並以用身教造就學生之人格與正確態度,以期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的精神。

【主編簡介】

谷玲玲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採訪撰稿】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王心璇、王貞懿、羊敏丹、呂月琪、那滈、張如嫻、許家瑜、連俊翔、陳冠達、楊雅棠、董容慈、趙家薇、賴其郁、蘇彥誠

校長序
教務長序

張俐璇──願為使徒 傳承臺灣文學之光
林惠雯──別怕數學 享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莊振義──地理教學 啟發學生探索自我
毛慶生──經濟學背後的專業與熱情
周嘉辰──愛問「為什麼」的多元教學推手
楊鎧鍵──從教室到實驗室 激發醫學好奇心
廖士程──風和威士忌 杏林「精神」標竿
王亭貴──學生與病人共同的精神導師
吳瑞菁──「內有仙姑」 為眾弟子解惑
吳文中──享受從做中學 讓學生發光發熱
許聿翔──認真暖男 帶領學生當個會思考的工程師
劉力瑜──誨人如育苗 結合科技和農業
林乃君──農化系大學姊 只愛教書做實驗
陳彥行──活用財金知識 實踐利他精神
陳家揚──平等對待學生 引進證照課程
于天立──傳道優於授業 敦品重於勵學
張世宗──教學是一場演出 我總想演得更好
葉琇姍──結合實務 社工教學傳承使命
邱文英──化工邱媽的半世紀緣
池祥麟──懷抱公平與仁慈 企業社會責任倡導者
教務長序
 
丁詩同(國立臺灣大學教務長)
 
首先,恭喜今年獲獎的教學傑出教師!在本校四千多位專兼任教師中獲此殊榮,實屬不易。這些獲獎教師在教學上的貢獻,不只深受學生肯定,他們的經驗與體悟也宛如一針強心劑,讓我對自身的教育工作更有信心,更有使命感。
 
好老師的定義是什麼?要如何才能成為好老師?這也是我於臺大從教十九年間,經常思考的問題。並非每一位教學傑出、教學優良的教師,一開始就知道怎麼當個稱職的大學教師,絕大多數的老師,起步階段也經歷了一番跌跌撞撞。然而他們之所以優秀,正是因為他們很快就發現不能只教「老師想教的知識」,而探身去了解「學生想學的知識」,及傳遞知識的有效途徑。此外,他們也意識到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個體,因此他們尊重學生、想方設法與學生溝通,學生感受到師長的關懷與珍視,在學習上就更不遺餘力。
 
這些傑出教師們費盡心思鑽研創新教學方法,只為激發學生的原創力及思考能力,也使學生對學科的認識不流於表面,譬如臺文所張俐璇教授利用遊戲作為引領學生走進臺灣文學的楔子,農化系林乃君教授讓學生用進行研究計畫的方式完成整門課的學習,地理系莊振義教授則是致力於發展兼具延續性、系統性的課程設計。我也從傑出教師們身上看見品德教育與人文教育如何踐行於大學教學現場,像是電機系于天立教授堅持誠實守信的原則,也樂於跟學生一起針對政經社會議題交流與思辨;財金系池祥麟教授透過企業倫理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教學,在學生心田種下「永續共好」這顆理想的種子。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此書中,我還看見了幾個高大的身影──傑出教師的恩師們。當年,應力所的李世光教授、生技系的莊榮輝教授、醫學院的李明濱教授,兢兢業業,身教如風,對彼時仍是學生的吳文中教授、許聿翔教授、張世宗教授、廖士程教授而言,是杏壇風範,亦是精神導師。如今,後者不僅矢志於教育,還成為了傑出教師,繼續照亮莘莘學子的生命,形成溫暖正向的循環,這可說是教育志業最鼓舞人心的一面!
 
教師們作育菁莪的理想也必須有相應的支持條件,才能長久耕耘,發揮最大的影響力。為此,我與教務處同仁們會一直作為所有老師們的夥伴與後盾,引進符合時勢的教學新知,打造更優質的教學與學習環境,進而協助老師們培育社會需要的人才,成為國家進步的基石。
 
最後,再次對所有得獎教師獻上十二萬分的敬意與謝意。教育這條路,將愈加熱鬧,我們將一同付出辛勤的汗水,也一同收穫桃李滿天下的喜悅和自身成長的幸福。
 
張俐璇──願為使徒 傳承臺灣文學之光
 
還在暑假,臺大國青大樓三樓臺灣文學所的會議室卻熱鬧極了,投影幕前的大桌邊圍了六個人,六人手裡都拿著遊戲用的卡牌,還沒湊近,便聽到討論遊戲設計的聲音。張俐璇握著卡牌,雙眼炯亮看向桌面卡牌,顯得十分專注。
 
她一身水藍連衣裙,蓄著肩上短髮,人清清爽爽;不說,還不知道是教授,在學生堆裡,反而更像是親切的大學姊。玩遊戲的空檔,她熱情走來替記者與攝影師拉出椅子,倒起麥茶,臉上帶著淺淺的笑。
 
讀文學的人,在一般印象裡氣質偏向靜態,張俐璇身上散發著嫻靜,但說起話、走起路,輕快確實。這會兒,她已放下手邊的桌遊卡牌,走進研究室,記者問起方才的文學桌遊,她說是去年一門課的成果,修課學生以臺灣文學史為骨幹,合力規劃桌遊草案;她除了支援內容發想外,也積極導入外部資源,找來出版社編輯、設計師,讓學生的創意與心血有更好的呈現。
 
她說完,便拿起這套籌備中的文學桌遊卡牌,如數家珍地介紹起每張卡牌上的書目,從寫作年代、作家生平至書籍封面,都說得仔細,眼睛裡全是光。越過她的身影,可看見研究室除了辦公桌那一角外,依著牆壁的都是書櫃,書櫃裡最引人注目的風景,是成套蒐集的臺灣文學叢書。她說,這是為了方便研究,起身拿起呂赫若的日記,娓娓道來這名臺灣第一才子的故事。
 
還沒導入正題,但她眼裡、話裡藏不住對於臺灣文學的愛。修過她兩門通識課的呂奇典,覺得張俐璇說起臺灣文學很有感染力,就讀農化系的他推薦系上朋友來修課,結果原先的門外漢竟也聽得津津有味。
 
文學敞開新門 更貼近腳下土地
 
這讓人好奇,之於張俐璇,臺灣文學的迷人之處為何?她想了一下,莞然笑說,讀臺灣文學很像在聽阿公講故事。
 
張俐璇是臺南人,爺爺是雲林農民,她自認熟稔臺語,就讀成大台文所前,參與關懷臺灣文學發展的鹽分地帶文藝營,沒想到營隊裡有些課程聽不懂,「因為全臺語上課」,震撼很大;同時間,她也接觸到推廣臺灣文學的賴和文教基金會,對長期浸淫古典文學的張俐璇來說,這兩者提供了相當新鮮的臺灣現代文學資源。文學世界敞開一扇全新的門,張俐璇往門外走去,逐漸拾得臺灣文學的風華,一路上也更貼近腳下這片土地。
 
張俐璇說,文學動人在於作品蘊藏的情感普遍性,讀者可以在字裡行間不經意窺知自己的心事,而有所共鳴。但當「臺灣再加上文學,那是更貼近我們的」,因為「它跟這塊土地的特殊性連接在一起」。
 
她舉例:偏鄉有個舉止奇特的鄰居,不與外人打招呼,當常人覺得不解時,小說家便從此切入,寫出鄰居可能遭遇過歷史傷痛,如經歷白色恐怖,才變成如此鬱悶古怪。這樣便可以讓讀者理解怪異現象背後,不只是個人問題,還有更大的結構性因素。
 
原來,看見臺灣歷史文化,也是一種悄然無形的和解。「我們透過這些故事的表述,去理解不同立場的彼此,找到我們在這塊土地上,可以一起走下去最好的方向。」張俐璇說,這是她對臺灣文學最大的期待,而她在學校開授通識課程,希望將此觀念傳達給學生。
 
以學生為主體 課堂討論氣氛熱烈
 
期許溫厚深遠,張俐璇上起課來卻十分開明活潑,她曾以日本動漫為例子,講述性別的歷史脈絡,讓學生更能進入文本脈絡。呂奇典對課堂分組方式印象深刻,張俐璇發下臺南美食的撲克牌,讓拿到同一類型撲克牌的同學湊成一組,她邊介紹卡片上的食物,邊替食物分類,熱絡課堂氣氛,無形間也拉近了學生與臺灣文學的距離。
 
她特別關注學生課堂討論狀況。她認為通識課有趣的地方,在於學生來自不同領域,因此一個議題往往說法紛歧,是很棒的溝通練習。同樣修過張俐璇兩門課的陳璿安就表示,常在課堂遇見同學前所未聞的創意,十分有趣!老師則肯定鼓勵,回應同學的多元意見,必要時適時提醒。
 
「因為這樣,課堂討論都很熱烈。」陳璿安笑著說到張俐璇的教學啟發了她。她今年暑假擔任高中國文科實習老師,在班級教書時,她鼓勵學生踴躍發言,並學著張俐璇的耐心與溫柔,不評論答案對錯,而是適當引導。
 
身教,確實可以影響學生。張俐璇回憶起,剛來臺大教書時參加「新進教師研習營」,營隊裡一名資深教師分享了「教學重點在於學生得到什麼,而非記得你是誰。」這句話,讓博士班開始兼課的她印象深刻,提醒教學時要放下自己,而以學生為主體。
 
設身處地 指導論文如冒險旅程
 
把「自己」放小了,反而更能走進學生心裡。今年甫從臺文所畢業的劉亦佳,是張俐璇首位指導學生,她說,和張俐璇結緣自一場演講,之前她沒修過老師的課,因此確定指導關係對於兩人來說,都是一場冒險。但這段冒險旅程「很感人!」劉亦佳回憶三年的指導生涯,說張俐璇對她而言不只是師長,更像極了「姊姊」。
 
劉亦佳說,張俐璇很能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她在碩三時遇到低潮,論文撰寫的進度很慢,甚至萌生休學念頭,張俐璇知道後,一直鼓勵說「慢慢來沒關係」。碩四時考量碩班修業年限,她們定時討論,劉亦佳幾乎每次都在會面前一、兩天交論文稿,張俐璇雖然笑稱「考驗老師的速讀能力」,但總能給予建設性意見,並說「就算拿到的是斷簡殘篇,還是會認真幫忙看」。
 
體貼入微的張俐璇理解學生的掙扎、困頓,又耐心指導論文撰寫。「我都覺得是因為老師,我才能畢業。」劉亦佳心懷感激。
 
得獎後,張俐璇仍謙虛地說:「今天我很幸運拿到傑出教師,傑出的也不是我,是臺灣文學。」現今臺灣政治局勢緊繃,在教學意見調查裡聽見學生的共鳴,她說,臺灣文學像是土地的養分,讓後人看到前人如何走過種種挑戰,能讓學生之於當下臺灣有更多的思考與想像。
 
難忘葉石濤 黑暗中有光
 
「臺灣和文學不能分開」,這是張俐璇攻讀臺灣文學至今最深的體悟。她在成大台文所時,修過已故作家葉石濤的課,葉石濤時已高齡,說話很慢。張俐璇回憶,她和同學擔心「葉老」如此授課,身體負擔很大,但葉石濤傳承臺灣文學的意志非常堅定,總堅持用國語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完授課內容。
 
葉石濤橫跨日治與戰後兩個世代,戰後克服語言困境,從日文轉以中文創作,雖經歷白色恐怖牢獄之苦,但六○年代復出文壇後,創作不輟,舉起文學評論的大旗,一生矢志推動本土文學。「葉老」其人其事,完全體現了他的內心所嚮,張俐璇目睹老師開拓、奠基臺灣文學的身影,她說,「(因此)我們這一輩創作者、研究者,都有點使徒感」,希望能將前人事業傳承下去。
 
作為教育工作者,張俐璇確實也在杏壇全力揮灑,推廣臺灣文學,沃養學子。她的授課,帶領陳璿安重新審視中文文學「經典」為何;呂奇典想要投稿文學獎,她傾囊給予意見;她也鑽研如何將臺灣文學轉化為數位內容,並開設課程,找來外部資源,和學生合力發想文學桌遊、數位遊戲,致力於臺灣文學親民化。
 
張俐璇拿出成大台文所學姊、作家賴香吟的書——《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台灣小說風景》,她說,學姊重現了臺灣日治時期文學面貌,這便是一種使命傳承。
 
其實此書書名,典出於臺灣日治時期作家翁鬧的小說,翁鬧曾如此形容臺灣文學:「雲微微裂開了縫,曙光就要灼灼地照亮高山、幽谷和平原。」前人如翁鬧、葉石濤,豐富了本土文學,為曾處於沉寂黑夜的臺灣文學找到破口,後輩便隨著裂開的天光,在高山、幽谷和平原走出路來。
 
採訪過程中,張俐璇說起臺灣文學,眼裡總帶著光,彷彿可以看見:她和同儕一起走在曙光照亮的路上,他們希望將路拓得更深更遠,一路上也溫柔澆灌路旁土壤,土地冒出了花,吸引後人前來隨行。這條路,不難想像會更熱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