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耙梳了宋明學術思想史中一個特殊的途徑——以心學詮釋《易經》。全書由質疑《四庫全書總目》開端,推翻了心學《易》流別之始的認定;其次,以楊慈湖、王龍溪、季彭山、管東溟、孫應鰲等數個重要個案,建構了自宋到明以心學說《易》的脈絡,以及此一脈絡旁支蔓延的複雜關聯。全書對於海內外相關研究有充分的掌握,行文暢達,論證深入細密,資料搜羅閎富,結論信實有力,對於心學與《易》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貢獻。
自序
緒論
第一章 心學《易》流別之始?——《童溪易傳》定位商榷
一、《童溪易傳》之影響及評論
二、《童溪易傳》要旨
三、與楊慈湖《易》學之比較
四、結語
第二章 承繼與轉化——邵康節對王龍溪《易》學的影響
一、龍溪對康節的評價
二、心與良知
三、先天後天
四、天根月窟
五、結語
第三章 陸、王之傳——楊慈湖與王龍溪
一、《易》不在書
二、心《易》與良知《易》
三、不起意與絶意去識
四、卦論
五、圖書
六、結語
第四章 季彭山的龍惕之《易》
一、明代的慈湖學
二、「龍惕說」論辯
三、《易學四同》
四、卜筮論
五、結語
第五章 從龍惕到惕龍——季彭山與管東溟
一、時弊與儒釋分合
二、以龍喻心與六龍皆惕
三、主宰自然與真如八識
四、結語
第六章 《明儒學案》外一章——黔中王門孫應鰲
一、孫氏生平與王門
二、孫氏《易》學
三、結語
結論
引用書目
索引
自序
最初,好奇的是《易》
謀於天,謀於鬼神。因為徬徨,由於無助,更有太多的不安和恐懼,在得與失之間擺盪,藉由占卜,落定自身的塵埃。但《易》絕不止於此。
感謝毓老師帶我進入《易》經的世界。在臺大就讀時,一週有三個晚上在溫州街的天德黌舍上課,學四書,上《易經》,童蒙的世界,自此打開了古典的大門。我終於知道,古書原來可以如此活讀。毓老師的全名是愛新覺羅毓鋆,是滿清皇族的後裔,生於清光緒卅二年(1906),卒於民國一百年(2011),享耆壽一百零六歲。他解說《易經》時,經常以中國現代史的人事作為例證,但他所經歷的中國現代史,往往和我在教科書上讀到的差異極大,經常令人疑惑所說的是否為同一時空的人事。「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體悟,終於領會。以現實世界的人事印證《易經》,強而有力地指引我日後閱讀經典的方向。數千年前的經典之所以仍在流傳,其價值不為時間洪流所淹沒,正在於其中亙古彌新的思想,禁得起時間一再考驗。而《易》中天人之際的的多元思考,亦在我心中逐漸萌芽。
六十四卦上完後,才開始教如何占卜。問卦解卦的沉迷,終止於屢屢神準的貞凶。金盆洗手,書本也開始蒙塵,但六十四卦陰陽起伏的變化,卻一直憧憧往來於心。《易經》的智慧,一直提醒我,在人事物的表象之下,內裡尚存在太多的運作,跳脫當下的侷限,從更宏觀多元的角度深入思考,才可能掌握來龍,測知去脈。觀象玩辭,即使不占,也能知幾。
原本謀於天,謀於鬼神的《易》,至此,轉成了人試圖掌握宇宙的法則。觀乎天文,察時變;觀乎人文,化成天下。從龜卜到蓍占,由自然兆紋到人為推算,與鬼神謀的成分仍在,但《易》理的邏輯與智慧,更是逐漸積累的人文產物。主角,漸漸由天移轉至人……。
後來,走入的是「心」
《中庸》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也就是說,只要至誠,即使不占,也能具有前知的能力。占卜所扮演與鬼神謀的媒介角色,在人能至誠的前提下,可以完全擺落。餘存的,只有《易》理。
至誠,是實然並完全開展呈現天所賦予的本性,沒有一絲的阻礙或雜質。也就是在此時,人的境界步步高升,從盡己性,到盡人性、盡物性,可以與天地相參,甚至感知自然界的種種細微變化,並且預知變化的方向,進而贊天地之化育。其中的關鍵,是上天賦予了人道德的本性,經由人的努力,全然彰顯此性,便可具有化育天地萬物的能力。
更深入地說,天命的內涵,在人文歷史的發展中,特別是儒家的脈絡,逐漸被界定了具有道德的特質,所以才能賦予人具道德的本性。弔詭的是,與其說是天賦予人道德本性,不如說是人先界定了天命的道德內涵,再由天將此內涵藉由生化萬物的過程,傳授予人。如此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設定,無疑是來自於儒學濃厚的道德傾向。
《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由性到道,再到教,指示人可以努力與天並立的重要途徑。而山川鬼神、宗廟社稷所蘊含的神祕力量,或說可以預知未來,甚至主宰變化的能力,始終是人敬畏的對象,所以,人若想不占而知幾,則必須有明確的前提。這個前提,便是人必須負擔起率性、修道的責任,只有如此努力,方能取代占卜,與天交通,具有如神的本事。簡言之,人必須有成就率性修道的本事,才有資格擺落占卜所扮演的媒介角色,直接上達於天,與天並立。
天命的內涵,明確了倫理道德的走向。在生化萬物的同時,賦予根植於人性之中的道德特質。人對自然鬼神的敬畏,至此分化成對倫理道德的尊崇。
孺子將入於井,怵惕惻隱之心乍然迸發,孟子由是推知仁義禮智四端之心,本具於人。並以盡其心者,方知性。知其性者,方知天。存心、養性,乃事天之途、立命之徑。孟子明白說出了心、性二者之間的關係,強調心的能動力是率性而知性的關鍵;更重要的,還指出「事天」是重要的任務,不可遺忘。由是可見,儘管人應致力於道德的修養,但對天的敬畏始終不曾抹去,因為天,才是一切的根源。
在孟子的概念中,存心養性的踐形工夫,發揮到極致時,便是萬物皆備於我。《中庸》與天地參而並立的境界,到此更加濃縮完備於我一人之身。象山「吾心便是宇宙」、陽明「心外無物」,直承了孟子對道德本心的認知。心學一脈,將天內化於人,強調人的道德主體。心學,是人謀於己,謀於原始的具有圓善道德的本心;尋求的,是初始的、完滿的本我。
大三時,初識象山,尤好其簡易直截。「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深深烙印在心中。進了碩班,明代後期王門弟子遍佈天下,四處講學,眾多書院蓬勃發展的現象,深深吸引著我。探索江右王門三代弟子之間,如何藉由書院的設立,肇基並傳承王學,便成了碩士論文的題目。
當時,《續修四庫全書》等大套叢書尚未出版,所有需要的原典,全都得到到臺北中央圖書館(現已改名為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逐一檢閱微捲。論文內容雖不成熟,但算是早期全面關注江右王學及書院講學之作,其後研究江右者如雨後春筍,成果蔚然,與當時之篳路襤褸,已不可同日而語。
博班聚焦於清代學術思想如何藉由詮釋經典而展開。魏源倡導時代變革之際,仍持續注經,《老子本義》、《詩古微》、《書古微》三部著作,魏氏賦予經學特殊的時代意義,六經,成了世變的注腳。
魏源《詩古微》對西漢三家《詩》材料的掌握,與其他學者不盡相同,言人人殊的輯佚原則,原來大有蹊蹺。我暫時拋開心學的世界,鑽研起清人三家《詩》的輯佚方法,寫了一系列論文後,愈發覺得許多相關的重要概念,早在明代後期,便已出現端倪。明代雖無三家《詩》輯佚專著,卻有著明顯的「漢學」傾向:重視漢人《詩》說及經學傳授系譜、偽造三家《詩》相關的著作、輯佚緯書,並以《詩》異文考據疑難……,為清代三家《詩》輯佚奠下重要根基。而清代今文經學的興起因素,亦可由《詩經》角度重新思考,提供《公羊》學以外的視野。〈明代的三家《詩》學——兼論清今文《詩》學的興起〉一文,算是三家《詩》系列著作的收尾。
最後,從「心」窺見了《易》
繞了一大圈,念念不忘的仍是心學對初始本心的自我追尋。由《詩》移到《易》,不變的,仍是對人起心動念之間極其幽微複雜的難解。看了太多世間的變態,方知變態即是常態。謀於己的慎獨之所以重要,在於誠實面對己身複雜心念的起落,先不自欺,然後才能真正的不欺人。見成良知其實一點都不容易,致良知工夫的累積,須得足夠火候,才有見成的可能,否則只是空有虛表的膺品而已。王門弟子在本體與工夫之間的糾結,似乎回應了這疑惑,有趣的是,不少人不約而同地聚焦於《易》,以陰陽卦爻的符號和文辭,呈現更加豐富的心學面貌。藉《易》說心,也以心說《易》,在完滿道德、回復本心的過程中,窺見那原本謀於天、謀於鬼神的《易》,畢竟,也只是謀於己而已。
心學與《易》學融攝、貫通,彙整成一獨特的思想形態,特別處不止於對陰陽的理解,更有對於吉凶禍福的認知,悄然轉換為是非義理的抉擇;外在客觀而世俗的價值,鬼斧神工,自動繳械,臣服於極高明而道中庸,成為小者川流,大者敦化的一環。
以心學詮釋《易》,事實上是以《易》來說心學,將心學安放於《易》的架構,藉用《易》的符號與語言,更明確心學的內容,不論是本體或工夫,皆可在《易》中找到可資借用的素材,至於《易》本具的哲理,則因心學而形成另一特殊的思想。
於是,心學與《易》學之間的交疊流動,催生了心學《易》一篇又一篇的著作,完成了駿命不易的升等大業。
駑鈍的資質,自然過目即忘。龜速的寫作,卻仍堅持量少質精。如此景況,想要在學界生存,誠然大不利。感謝指導教授古清美先生的耐心與包容,以及王叔岷老師多年的鼓勵與薰陶,還有父母無盡的支持,願這本書的出版,差可告慰他們在天之靈,不會使他們蒙羞。而咕嚕、墨鼻、棕耳,多年的陪伴與守護,更是強大安穩的力量,在杕杜踽踽的學術道路上,溫暖照見本心的清明與純粹。
自入大學以來,臺大張蓓蓓老師、何澤恆老師對我照顧有加,博士畢業後,仍不斷關心;中研院史語所陳鴻森先生及師母長期的鼓勵,都是我在學界的增上善緣。此次出版,兩位匿名專家及叢書主編給予的寶貴意見,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呂妙芬學姐協助確認英文書名,中山大學政經系辛翠玲教授幫忙修正英文摘要,負責審查與編輯的紀淑玲小姐、郭千綾小姐的耐心與協助,在此一併致上最深的謝忱。